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冷害及其抗冷生理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低温冷害是指零度以上低温对植物造成的伤害或死亡的现象,当植物受到冷胁迫后,会发生一系列形态及生理生化方面的变化。植物的这种对低温冷害的忍受和适应的特性,就是植物的抗冷性,冷害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尚没有根本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1发病症状黄瓜低温生理病在黄瓜提早延晚栽培中经常出现。所谓低温生理病是指黄瓜在生育过程中遇到了低于其生育适温连续长期或短期低温的影响,使黄瓜发生生理障碍,延迟黄瓜生育或造成减产,称为低温生理病,有时甚至发展成冷害。  相似文献   

3.
李国泰 《北方园艺》2010,(16):47-48
在低温胁迫条件下,采用不同浓度的稀土铈对黄瓜幼苗进行诱导处理,通过测定黄瓜幼苗在一定时期内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及其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生理影响。结果表明:在冷害胁迫条件下,施用铈可以提高黄瓜幼苗的叶绿素及脯氨酸含量水平,进而影响其生理生化发育。  相似文献   

4.
<正>1发病症状黄瓜低温生理病在黄瓜提早延晚栽培中经常出现。所谓低温生理病是指黄瓜在生育过程中遇到了低于其生育适温连续长期或短期低温的影响,使黄瓜发生生理障碍,延迟黄瓜生育或造成减产,称为低温生理病,有时甚至发展成冷害。黄瓜在早春或秋冬栽培过程中,经常遇到低温的影响,尤其是提早栽培的影响更持久。黄瓜长期处在低温条件下虽然可以逐渐适应,耐低温能力得到提高。1播种后遇到气温、地温过低,种子发芽和出苗延迟30~50天;致苗黄苗弱,沤籽或发生猝倒病、根腐病等。有些出  相似文献   

5.
黄瓜响应低温胁迫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温是影响黄瓜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本文首先从黄瓜的膜系统、保护酶系统、激素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和光合特性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关于黄瓜响应低温胁迫的生理生化基础及植物响应低温信号的分子转导机制的研究现状,然后从黄瓜的耐低温遗传规律和基因定位、耐低温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等方面论述了黄瓜耐低温胁迫的分子机制,并总结了提高黄瓜低温耐受性的有效措施,旨在为解决生产中的黄瓜低温冷害问题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黄瓜为喜温性蔬菜,耐寒力弱,温度低于10℃就会受害,低于5℃会出现生理障碍,导致明显降质减产。冬春季节,低温冷害是影响黄瓜品质、产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轻者减产15%左右,重者达30%以上。现将黄瓜冷害症状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1冷害症状冬春季气温骤降或遭遇连阴天气,设施棚室内温度较低,受低温影响,黄瓜植株表现出多种生理异常。1.1叶片下垂夜温在15℃以下时,黄瓜植株叶片下垂,叶缘起皱纹。低温下发育的叶片缺刻深,叶身长,像枫树  相似文献   

7.
外源茉莉酸甲酯对黄瓜采后冷害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韩晋  田世平 《园艺学报》2006,33(2):289-293
 以对低温敏感的黄瓜‘神农5号’果实为材料, 研究了外源茉莉酸甲酯处理后的果实有关抗冷性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 该处理减缓了黄瓜果实冷害症状的发展, 降低了细胞膜电解质渗出率、脯氨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处理后, 黄瓜组织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升高, 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没有显著变化。此外, 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对黄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同。因此,茉莉酸甲酯可能通过代谢途径的改变来降低黄瓜冷害。  相似文献   

8.
黄瓜喜温耐热,不耐寒冷,北方冬春季大棚栽培时极易受到低温的影响,甚至发生冷害。急性冷害叶片症状明显,而亚急性冷害则需经过一段时间受害叶片才能表现出症状。现将冬春季大棚黄瓜冷害症状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1冷害症状1)出现冷害斑。生长期的植株如遇到5℃以下的低温,连续受害达24小时以上,叶片就会表现出水浸状浸润斑,以叶缘居多。若受害时间较短,则受害部位叶片变黄,叶肉失绿,组织坏死;受害时间较长,则植株枯萎,甚至死亡。若气温急剧降至0℃以下,则植株将很快被冻死。2)根系变褐失活。地温降至8℃以下时,根系不能伸长,根系的生理活动严…  相似文献   

9.
在保护地黄瓜生产中 ,除了病虫为害外 ,还经常发生一些生理性障碍引起的病变 ,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1 低温导致的生理障碍1.1 低温冷害 黄瓜苗床的持续低温会造成幼苗出现生理性枯干 ,叶片从子叶开始向上逐步干枯脱落 ,严重时仅剩生长点处少数叶片。黄瓜植株在持续低温条件下 ,出现叶片变小变厚 ,叶脉间叶肉隆起如疥皮状 ,叶缘缺刻变小或消失 ,叶边向背面卷曲呈降落伞形 ,叶面上出现干枯斑 ;节间变短 ,结瓜部位明显上移甚至到达顶端 ;生长点缩小甚至消失 ,龙头为小的瓜钮所包围 ,形成“花打顶”现象。黄瓜属喜温性蔬菜 ,生长发育的适宜…  相似文献   

10.
亚精胺预处理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两叶一心的黄瓜幼苗为试材,喷施不同浓度的亚精胺(Spd)后再进行5℃低温胁迫4 d,研究了Spd对黄瓜幼苗生长、生理和生化特性的影响,以弄清Spd增强黄瓜抗冷性的效果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0.50 mmol·L-1的Spd预处理增强黄瓜幼苗抗冷性的效果最好,具体表现为显著增加干物质和含水量,显著降低叶片冷害指数、电解质渗漏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提高抗坏血酸、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还能维持较高的根系活力。  相似文献   

11.
许多热带、亚热带的冷敏型蔬菜在不适宜的低温下会出现冷害,冷害会造成蔬菜生理代谢失调并引发一系列的冷害症状,降低了蔬菜的食用品质和商业价值。本文阐述了蔬菜发生冷害时的生理变化和冷害发生的机理,综述了国内外蔬菜冷害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冷害控制技术的下一步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蔬菜的低温障害是指由低温引起的一类常见生理性病害。低温障害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当温度低到0℃以下,蔬菜的细胞间水分结冰,致使细胞破裂、死亡引起的伤害,常称为冻害;一种是温度尚未达到冰点,使蔬菜生理机能受阻而引起的异常表现,常称为冷害。各种蔬菜对低温的适应能力不同。一般叶菜类对低温的耐受力较好,如十字花科、菊科、伞形科的多种蔬菜,往往在0℃时还可以成活,而瓜类及茄果类蔬菜的耐寒性就比较差,如黄瓜在3~5℃时生理机能就会出现障碍。不注意预防冷害,往往会给蔬菜生产带来比较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蔬菜冷害的识别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远 《中国蔬菜》2006,1(2):53-54
每到冬季和早春,菜农往往受到蔬菜冷害的困扰。特别是一些缺乏经验的菜农,因对这类生理病害缺乏认识,往往不知道如何预防而遭受损失。蔬菜的冷害一般是指温度尚未达到冰点时,低温引起蔬菜生理失常的表现。各种蔬菜低温的适应能力不同。一般来说多数叶菜类对低温的耐受力较强,如十字花科、菊科、伞形科蔬菜,在接近0℃时还可以成活;而瓜类及茄果类蔬菜的耐寒性就比较差,如黄瓜、甜椒在接近0℃时就会枯死。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叶菜类还是果菜类,在环境远未达到0℃的低温时,虽然不会枯死,但是长时间在低温寡照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4.
大棚黄瓜栽培化瓜的原因很多,严重影响大棚黄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归纳起来化瓜原因及防治措施如下:1化瓜原因1.1高温化瓜。大棚内当白天的温度高于32℃,夜间温度高于18℃。就会导致黄瓜光合作用受阻,呼吸消耗增加,从而导致营养不良而化瓜,有时还出现畸形瓜。结瓜初期.茎叶生长迅速,瓜条生长缓慢,如果此时连续2~3d(天)晚上出现20℃高温,营养成份会大量输向茎叶,使瓜秧促长而导致化瓜。1.2低温冷害。春季气温回升,人们就忽视了低温冷害的防御,从而导致黄瓜根系因低温冷害的影响而降低了吸收能力,使瓜条营养供应不足而化瓜…  相似文献   

15.
热处理对黄瓜冷藏期间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叶三”黄瓜为试材,分别采用37℃和20℃(对照)处理24h,随后置于0℃下贮藏,测定了贮藏过程中的果实硬度、失重率、相对电导率,VC和总酸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可减少低温贮藏期间瓜体水分的散失,保持较高的硬度,延缓黄瓜相对电导率的上升,维持细胞膜完整性,减轻黄瓜的低温贮藏冷害。  相似文献   

16.
夏菜大多为喜温蔬菜 ,易受低温危害 ,特别是大棚反季节早熟栽培的夏菜 ,低温危害发生更为频繁。1 夏菜对温度的要求早熟栽培夏菜的主要品种有番茄、茄子、黄瓜、蒲瓜等 ,均为喜温性蔬菜。生长适温为 2 0~ 30℃ ,15℃以下生长缓慢 ,10℃生长停止 ,代谢失调 ,易得病 ,5℃以下易受冷害 ,地温低于 10℃ ,根系生长不良 ,易发沤根。 4种夏菜中 ,黄瓜对温度要求最高 ,也最易受冻 ,其它依次为蒲瓜、茄子、番茄。温室黄瓜15℃以下就可能受害 ,黄瓜地温低于 12℃就易发沤根。2 低温危害的类型2 .1 冷害 冷害是指在作物生长期内 ,温度降低到作物当…  相似文献   

17.
以"叶三"黄瓜为试材,分别采用37℃和20℃(对照)处理24 h,随后置于0℃下贮藏,测定了贮藏过程中的果实硬度、失重率、相对电导率,VC和总酸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可减少低温贮藏期间瓜体水分的散失,保持较高的硬度,延缓黄瓜相对电导率的上升,维持细胞膜完整性,减轻黄瓜的低温贮藏冷害.  相似文献   

18.
以黄瓜品种津优1号为试材,研究渐降低温胁迫(即以每小时下降1 ℃的平均速度进行降温处理)对黄瓜幼苗冷害指数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直降低温胁迫相比,渐降低温胁迫可以减轻黄瓜幼苗的冷害程度,冷害指数显著降低,保护酶SOD、POD和CAT活性显著增强,且随低温胁迫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晴天不加温目光温室气温能很快达到蔬菜作物生长适温,但土壤温度上升较缓慢,这样导致地上部处于较高的温度环境,而根系功能恢复较慢,从而引发作物的生理生化代谢紊乱。在低温的连阴雪天时,日光温室常出现冷害,严重影响蔬菜的品质和产量。过去人们对温室气温研究较多,而对地温研究较少,其实植物对地温比对气温更敏感。有关根区温度对黄瓜幼苗保护性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作用影响的研究报道很少,而逆境下与保护性酶活性密切相关的活性氧对细胞膜的毒害作用是植物受到危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低温对黄瓜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龚国强  于梁 《园艺学报》1996,23(1):97-98
1 目的与材料方法 黄瓜(Cucumis sativus L.)果实对低温敏感,在13℃以下低温3~5天就会受到冷害。有关植物在逆境和衰老条件下氧自由基损伤细胞膜的理论已被许多研究证明,至今已形成了氧毒性的活性氧学说。有关活性氧对园艺作物果实采后低温贮藏过程中造成损伤的程度还不太清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植物体内防御活性氧毒性的保护酶,它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