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蟹池内设蟹岛害处多据我了解所知,有不少地方的养蟹户在建蟹池时,都习惯在池塘中间设1至3个蟹岛,有的蟹岛占池塘水面的三分之一左右。其实这种做法是很不科学的,我认为至少有5大害处。一、无形中缩小了养殖面积,减少池塘的载蟹量,降低了养殖产量。二、蟹池中有了...  相似文献   

2.
<正>要说知名度,曹妃甸湿地蟹比起阳澄湖大闸蟹来,目前还是难以企及的,可是别急,先来看两篇相关报道。据河北新闻网讯,2012年10月28日,由全国工商联水产业商会、中华美食宣传委员会主办的2012北京"蟹岛杯"螃蟹品鉴大赛上,参赛选手和专家对来自江苏阳澄湖、湖北梁子湖、天津七里海、东北盘锦、河北曹妃甸、北京蟹岛生态园等六种不同产地的优质螃蟹进行品鉴,最终曹妃甸湿地蟹脱颖而出,以其细腻的肉质、丰富的口感等优  相似文献   

3.
1986年,我们在总面积为1.33亩人工开挖的蟹池中进行养蟹试验。蟹池内除防逃墙内侧土坡和池内三个长方形土墩蟹岛露水外,水面积为0.98亩。3月27日放养平均规格5克/只的幼蟹,至11月15日排水干池,捕蟹87.5公斤(加上平时轮捕成蟹及存塘未起捕蟹,总计约120公斤),平均个体重60.8克。  相似文献   

4.
2001年度随着成蟹价格的逐步下滑,许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养殖户不赚钱、养得越多亏得越多的现象,无锡市杨市镇保建村村民孟建照32亩蟹池养扣蟹,年底成蟹上市,亩获利六千元,经济效益显著,他本人也因此获得了无锡市“河蟹健康养殖技术竞赛”一等奖,现将他的作法介绍如下。一、池塘条件池塘为新开挖的32亩成蟹池,池深1米,长方形,池周用钙塑板包围,高50厘米,以防逃蟹。池中央未挖,留有大量蟹岛供蟹栖息。池坡用网片铺设,以防塌陷。二、蟹种放养1.放养时间主要抓住一个“早”字,春节一过水温在5℃左右即可放蟹…  相似文献   

5.
一、池塘选择成蟹池要求不是太严格,一般选用底质好、水源方便、水质清新(以河、库、湖水为好)、无污染、不渗漏的池塘,面积5—20亩为宜。1、清塘每亩用生石灰75kg,清塘24h后加水,水深60cm左右。2、人工环境的建造可视条件而定,一般采用蟹岛及栽培水草,蟹池池底种植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等;水面放养水花生、水浮莲等,确保水草面积占蟹池面积的1/3以上。3、进水进水时用密网过滤,以免一些野杂鱼进入池塘中,防止吞食软皮蟹并与蟹争饵。池水深度50cm  相似文献   

6.
在池塘中养殖的河蟹由于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加之人为的管理不善,很容易发生死亡现象,从兴化市养蟹情况来看,造成河蟹死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蟹池缺氧:河蟹喜欢生活在水质清爽,溶氧充裕且有一定微流水的环境中,当水中溶氧低于每升2毫克时就会发生死亡。由于一般养蟹池的深度在1~1.5米,池中还常留有浅滩(蟹岛)供河蟹栖息活动,所以塘中实际贮水量不多,水质难以稳定,而投喂的河蟹饲料以动物性占多,数量较大,在多次大量投饲后,河蟹吃剩的残饵、排泄物在水中分解发酵,消耗大量氧气,特别是在夏秋天气闷热时,蟹池更易发生缺氧,严重  相似文献   

7.
1 试验条件 试验地点在温岭市新街镇水产养殖场,选择一口4亩左右的养殖塘经整理分隔成两口各为1.5亩面积的试验塘(分别为1#、2#)。每池中央建一长形“蟹岛”,占池面积的15%~20%,其上种植芦苇、水草等,供蟹种栖息。池底挖环沟,沟深0.5m,沟宽2m。其中1#塘用尼龙大棚覆盖越冬,2#塘自然越冬。2 苗种放养及越冬密度 苗种购自温岭及椒江自然海区捕获的体躯完整无损、健壮无病的Ⅱ~Ⅴ期稚蟹,1999年11月8日运回养殖场,随即放入试验塘。放养时塘内水温为13℃,比重为1.018。越冬密度为10 0…  相似文献   

8.
河蟹养殖三字经养河蟹,好致富。建好池,是基础;水质好,是条件.长江苗,是关键;管理好,是保证;防疾病,是根本。池塘型,盘子式。池坡比,1比4,难打洞,好起捕。设蟹岛,有5害:水体小,产量低;易打洞,难起捕;蟹岛上,躲敌害;有风时,难起浪;环境劣,不适...  相似文献   

9.
古代对河蟹的识、扑、食河蟹肉味鲜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自古以来就被人们选为食用蟹,视为珍品。我国古代人对河蟹早就有了较为详尽的调查和研究,并写出了有关河蟹的长篇长著,诸如,唐朝陆龟篆的《蟹志》、宋朝傅肱的《蟹谱》、高似孙的《蟹略》以及清朝孙之騄的《蟹录》。《蟹谱》是记实的文章,《蟹略》分蟹原、蟹象、蟹乡、蟹具、蟹  相似文献   

10.
以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的幼蟹、雌性成蟹及抱卵雌蟹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比较了野生和养殖蟹肌肉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肝胰腺中的胃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旨在揭示三疣梭子蟹不同生长阶段的消化酶和SOD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生长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幼蟹、成蟹和抱卵蟹的SOD酶均表现为野生蟹显著高于养殖蟹(P<0.05);野生成蟹的脂肪酶和胃蛋白酶活性亦显著高于养殖蟹,是养殖蟹的2.5倍以上。因此,养殖蟹的机体健康水平、免疫保护和抗应激能力不及野生蟹,尤以幼蟹阶段SOD酶活性最低,抗逆境力最差。(2)野生和养殖幼蟹的淀粉酶活性分别为(1.57±0.09)U.mg-1和(2.61±0.01)U.mg-1,显著高于成蟹和抱卵蟹(P<0.05);野生和养殖成蟹的胃蛋白酶活性分别为(5.83±0.45)U.mg-1和(2.77±0.10)U.mg-1,显著高于幼蟹和抱卵蟹(P<0.05),是幼蟹和抱卵蟹的2~3倍;脂肪酶活性以养殖抱卵蟹最高,野生成蟹次之;消化酶活性变化与蟹的生长阶段及食性转变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盖凹下部分,嘴边、肚脐、蟹盖边缘及大螯,同时打开脐盖挤出肚脐端蟹粪,不能将蟹体浸在水中或将蟹嘴对着水龙头冲洗。挑选:按冷冻梭子蟹的质量标准,选择蟹体清白,蟹脐突出呈微红色,仰观蟹两边有黄,扒开蟹脐,呈自然肉红色(玉色),无颗粒状黄色流动物质,嘴部壳面白净的蟹进行加工。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16-2017年长江口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感染簇生蟹奴(Polyascus gregaria)对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影响及其时空特征。结果显示,被感染的雄蟹发生寄生性去势,5月和8月被感染中华绒螯蟹的头胸甲长与正常成蟹无显著差异,而11月被感染个体的头胸甲长显著小于正常成蟹;雌蟹和雄蟹的总体寄生率分别为17.31%和6.80%,雌性显著大于雄蟹,其中8月和11月雌蟹的寄生率分别为54.54%、46.40%,显著高于其它月份,而5月和11月雄蟹的寄生率较高,分别为11.72%和13.40%;携带簇生蟹奴外体的中华绒螯蟹主要分布在九段沙东南部,偏好盐度15~20、温度10~15℃的水域。研究表明,簇生蟹奴对中华绒螯蟹的幼蟹和繁殖群体均具有感染力,本研究可为研究中华绒螯蟹资源变动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不同生长阶段的消化酶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生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野生和养殖三疣梭子蟹的幼蟹、雌性成蟹及抱卵雌蟹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比较了其肝胰腺中的胃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及肌肉中的SOD活性,结果表明:(1)野生和养殖幼蟹的淀粉酶活性分别为(1.57±0.09)U.mg-1和(2.61±0.01)U.mg-1,显著高于成蟹和抱卵蟹(P<0.05);野生和养殖成蟹的胃蛋白酶活性分别为(5.83±0.45)U.mg-1和(2.77±0.10)U.mg-1,显著高于幼蟹和抱卵蟹(P<0.05),是幼蟹和抱卵蟹的2~3倍;脂肪酶活性以养殖抱卵蟹最高,野生成蟹次之;消化酶活性变化与蟹的生长阶段及食性转变相关。(2)幼蟹、成蟹和抱卵蟹的SOD酶均表现为野生蟹显著高于养殖蟹(P<0.05);野生成蟹的脂肪酶和胃蛋白酶活性亦显著高于养殖成蟹,是养殖成蟹的2.5倍以上。因此,养殖蟹的机体健康水平、免疫保护和抗应激能力不及野生蟹,尤以幼蟹阶段SOD酶活性最低,抗逆境力最差。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河蟹养殖面积已达一千万亩,其中,扣蟹养殖面积大于50万亩。扣蟹质量是影响商品蟹养殖成活率和规格的重要因素之一。优质扣蟹有良好的遗传基因,养殖的成蟹规格大,产量高。优质扣蟹在成蟹养殖中成活率高,一般超过70%,甚至能达到90%以上。质量差的扣蟹在成蟹养殖中成活率低于30%,成蟹规格小。本文从养殖实际出发,介绍大眼幼体选购、扣蟹培育、捕捉、运输的实用技术。一、池塘准备  相似文献   

15.
关于绒螯蟹属的分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绒螯蟹属包括日本绒螯蟹、中华绒螯蟹、狭额绒螯蟹以及台湾绒螯蟹四个种 ,后两个种被极少数学者从绒螯蟹属中割离出来 ,先后建立新绒螯蟹属和扁绒螯蟹属 ,但一般学者认为这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16.
与正常雄性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早熟雄性蟹生精小管的细胞构成明显不同.早熟雄性蟹精巢生精小管主要管型为精母细胞型,而正常雄蟹管型以精原细胞加精母细胞型为主;早熟雄蟹性腺发育速度明显快于正常雄蟹;正常雄蟹的牛精小管和精荚横截面积分别为(0.041±0.007)mm2和(0.080±0.010)mm2,而早熟雄蟹则分别下降为(0.026±0.005)mm2和(0.044±0.005)mm2,两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次,早熟雄蟹与正常雄蟹各期精细胞大小差异较大,表现为正常蟹精原细胞、精母细胞和精子均大于早熟蟹;早熟蟹的精子成活率仅为(73.6±3.5)%,而正常蟹则为(84.7±2.1)%;两组蟹精子顶体酶活力差异显著(P<0.05),早熟蟹精于顶体酶活力仅为(62.8±5.50)μIU/106,约是正常蟹的70%,正常蟹高达(79.6±9.80)μIU/106;早熟蟹精巢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抗氧化能力数值均显著低于正常蟹(P<0.05),而两组蟹精巢内丙二醛(MDA)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虽然早熟蟹性腺发育速度快于正常蟹,但其各期精子形态、精子密度与成活率、顶体酶活力和抗氧化能力等指标均远不及正常蟹.  相似文献   

17.
10种方蟹线粒体12S rRNA基因的序列特征和系统发育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沿海10种方蟹线粒体12S rRNA基因部分片段进行了序列测定,其长度为565bp~576bp。它们的核苷酸序列A、T、G、C的含量相似,A+T的含量(71.9%~80.1%)明显高于G+C的含量;10种方蟹的12S rRNA基因序列比对获得592bp的同源序列(含插入/缺失位点),共检测到232个变异位点,其中141个为简约信息位点。4种厚蟹(侧足厚蟹、天津厚蟹、日本仿厚蟹和伍氏仿厚蟹)与2种近方蟹的遗传距离(0.105~0.166)都显著的小于与其它方蟹之间的遗传距离(0.222~0.315),甚至明显小于与4种厚蟹原本属于同一相手蟹科的2种相手蟹之间的遗传距离(0.222~0.252);而基于12S rRNA基因片段序列采用NJ法构建的系统进化树的拓扑结构也显示,原本属于相手蟹科的4种厚蟹没有与同属该科的2种相手蟹聚为1支,而是与属于弓蟹科的2种近方蟹聚为1大支,且获得了高达100%的支持率。此结果表明4种厚蟹与2种近方蟹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而与2种相手蟹等其它方蟹的亲缘关系则相对较远;因此,支持将4种厚蟹从相手蟹科移到弓蟹科。此外,属于相手蟹科的2种相手蟹聚为1支,属于方蟹科的白纹方蟹和属于斜纹蟹科的瘤突斜纹蟹又各自成为1支;表明12S rRNA基因的分子数据支持其形态学分类结果的正确性,提示上述4科蟹类可能分别为单系。  相似文献   

18.
对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亲蟹选择的性状进行了分析,建议选用种质特征明显的亲蟹,如选用在长江中自然生长的或在草型湖泊人工饲养的大规格亲蟹,也可引进“侨居”海外的中华绒螯蟹作亲蟹,以提高亲蟹的种质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养殖性能评价、攻毒实验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分析方法,比较了2个种群河蟹(Eriocheir sinensis)扣蟹在成蟹阶段的早期养殖性能[第1次蜕壳间隔时间、成活率(SR)和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攻毒后的死亡率和免疫性能.结果显示,(1)池塘养殖扣蟹第1次蜕壳间隔时间和SGR显著短于野生扣蟹(P<0.05),而2种来源扣蟹的SR和WGR均无显著差异(P>0.05);(2)野生扣蟹攻毒后的累计死亡率一直低于池塘养殖扣蟹,攻毒96h后,野生扣蟹累计死亡率(28.3%)明显低于养殖扣蟹(50.0%);(3)比较肝胰腺组织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发现,无论雌蟹还是雄蟹,野生扣蟹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低于养殖扣蟹,野生雄蟹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和NO含量显著高于养殖雄蟹,而野生雌蟹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养殖雌蟹;(4)比较血清中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发现,野生扣蟹NO含量显著高于养殖扣蟹,而养殖扣蟹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显著高于野生扣蟹.此外,野生雌蟹血清中的血蓝蛋白(Hc)含量、T-AOC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活性显著高于养殖雌蟹,而ALP、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活性显著低于养殖雌蟹.综上所述,2种来源蟹种各有优势,池塘养殖扣蟹具有较好的早期养殖性能,野生蟹种具有较强的免疫性能,有关其质量差异形成原因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养殖性能评价、攻毒实验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分析方法,比较了2个种群河蟹(Eriocheir sinensis)扣蟹在成蟹阶段的早期养殖性能[第1次蜕壳间隔时间、成活率(SR)和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攻毒后的死亡率和免疫性能。结果显示,(1)池塘养殖扣蟹第1次蜕壳间隔时间和SGR显著短于野生扣蟹(P0.05),而2种来源扣蟹的SR和WGR均无显著差异(P0.05);(2)野生扣蟹攻毒后的累计死亡率一直低于池塘养殖扣蟹,攻毒96 h后,野生扣蟹累计死亡率(28.3%)明显低于养殖扣蟹(50.0%);(3)比较肝胰腺组织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发现,无论雌蟹还是雄蟹,野生扣蟹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低于养殖扣蟹,野生雄蟹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和NO含量显著高于养殖雄蟹,而野生雌蟹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养殖雌蟹;(4)比较血清中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发现,野生扣蟹NO含量显著高于养殖扣蟹,而养殖扣蟹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显著高于野生扣蟹。此外,野生雌蟹血清中的血蓝蛋白(Hc)含量、T-AOC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活性显著高于养殖雌蟹,而ALP、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活性显著低于养殖雌蟹。综上所述,2种来源蟹种各有优势,池塘养殖扣蟹具有较好的早期养殖性能,野生蟹种具有较强的免疫性能,有关其质量差异形成原因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