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 1990年春,秋两季壮蚕期,我们用吗啉双胍,又称病毒灵1000倍液,分别对陕蚕二号、陕蚕三号做脓病血液攻毒后添食试验。并以氯霉素添食和不添食做对照。春季每试区10头蚕。病毒灵有3头结茧、氯霉素1头结茧、对照区0头,用药防治达不到理想效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桂蚕2号"的亲本8810和8711全龄添食和4-5龄添食,并调查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虫蛹统一生命率、死笼率、良卵数和不良卵率进行对比较。结果显示:全龄添食、4-5龄添食蚕服康1号和蚕用氯霉素各浓度处理(蚕服康1号1000mg/L、蚕服康1号500mg/L、蚕用氯霉素500mg/L)对上述性状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即对"桂蚕2号"的亲本8810和8711无不良影响,可以在其繁育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五龄原蚕进行蚕服康1号和蚕用氯霉素的添食试验,比较其对家蚕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五龄蚕期每天添食蚕服康1号和蚕用氯霉素1次,对家蚕的结茧粒数、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经济性状和对照无显著差异,即对家蚕蚕茧性状无不良影响,可以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4.
以现行家蚕饲养品种苏5×苏6、菁松×皓月为材料,在大蚕5龄将熟期(2~5%见熟)混合添食氯霉素、灭蚕蝇、蜕皮激素,结果发现上车茧率、好蛹率均有提高,分别比对照区上升6%、8%,蝇蛆茧、不结茧蚕头数明显下降,试验分析认为在大蚕后期混合添食氯霉素、灭蚕蝇、蜕皮激素对提高蚕茧质量和产量增加蚕农经济收入有一定好处,值得在生产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5.
设饱食添食区与饱食对照区、吊食Ⅰ添食区与吊食Ⅰ对照区,吊食Ⅱ添食区与吊食Ⅱ对照区共6个处理,为5龄蚕起蚕添食营养饲料,每处理区再设一个重复区,每处理区蚕头数200头。添食区添食营养饲料,自5龄饷食开始到见熟蚕为止,每天3次,每次给桑前将营养饲料与冷开水按1∶10配兑的稀释液用喷雾器喷于桑叶上混匀后再稍晾干喂蚕;对照区则饲喂用清水进行同样处理的桑叶。试验结果表明添食桑蚕营养饲料可以增强蚕儿体质、提高其抗病能力,且能强化蚕的各种生理功能,促进蚕儿对桑叶的消化吸收,提高叶丝转化率等。  相似文献   

6.
在农村养蚕条件下,选取9户蚕病多发户对防治细菌和僵病的新蚕药“蚕病清”的效果做了同户对比实验调查,与同批添食常规药物氯霉素对照区比较,添食“蚕病清”实验区由于蚕病发生率降低,平均张种下茧量减少33.3%,下茧率降低46.9%、20粒茧壳重增加8.5%,单张产茧量提高11.2%,单张产值增加14.0%,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在蓖麻蚕生产中,软化病(细菌性胃肠病和细菌性败血病的总称)发生得比较多,尤其在五龄期发病严重,对生产威胁较大,本试验用消特灵、绿迪奥、蚕用绿霉素、大蒜白酒液(自制)蚕药在蓖麻蚕五龄期分别添食,结果表明以上药液添食后,五龄蚕期病死蚕率比对照区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蚕茧优质高产是广大蚕农和技术部门的共同追求.近几年,东台市的富安、唐洋、许河、富东等乡镇的部分蚕农通过技术人员的指导,在平时养蚕过程中正常添食药物的情况下,试着在给将熟蚕添食蜕皮激素时,混合添食氯霉素、灭蚕蝇,以提高蚕茧质量和产量.笔者有针对性地指导几户蚕农加以运用并注意试验结果,分析认为此做法对现行品种苏5×苏6、菁松×皓月的茧质和产量均有提高即在大蚕5龄将熟期(2%~5%见熟)混合添食氯霉素、灭蚕蝇、蜕皮激素,结果发现上车茧率、好蛹率分别比对照区上升6%和8%,蝇蛆茧、不结茧蚕头数明显下降,这项措施对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增加蚕农经济收入有一定好处.  相似文献   

9.
以7·湘和9·芙2个原种作为研究对象,五龄期蜕皮激素添食时间分为五日添食区、见熟蚕5%添食区,以不添食区为对照,探讨添食蜕皮激素对原蚕及其杂种一代的影响。结果表明:太早添食蜕皮激素对原蚕的熟蚕体重、上茧量、死笼率、产卵量有不良影响,越后添食蜕皮激素,对蚕儿的各项生理功能影响越少;原蚕添食蜕皮激素对其杂种一代的养蚕成绩没有显著影响。7·湘五日添食区的熟蚕体重、上茧量比不添食区分别低11.56%、38.78%,9·芙分别低9.46%,10.00%;7·湘和9·芙五日添食区的死笼率比不添食区分别高38.78%和60.37%;单蛾产卵量五日添食区显著低于不添食区,7·湘×9·芙低16.18%、9·芙×7·湘低8.74%;而见熟蚕5%添食区和不添食区之间,除9·芙×7·湘的单蛾产卵量比不添食区低3.89%,其余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梁秀玲 《广西蚕业》2007,44(A02):19-19
“蚕安王”是一种广谱高效蚕儿内服的杀菌药物,也是一种药效稳定,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蚕儿专用添食药物。该药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蚕用内服消毒药的空白。“蚕安王”是氯霉素最理想的替代产品,同时也是替代其他蚕用添食药物的首选产品(灭蚕蝇和蜕皮激素除外)。  相似文献   

11.
家蚕细菌病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细菌病为常见病害,其防治方法主要是沿用氯霉素添食来达到杀菌的目的。随着氯霉素被禁用后,业内开展了多种抗菌药物对家蚕细菌病的防治效果试验,并对家蚕药代动力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添食壳寡聚糖对家蚕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夏芳秋白为实验对象,测定添食壳寡聚糖后对家蚕食下量和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添食区食下干物量高于对照区.但差异不明显;生长情况方面也是添食区略优于对照区。  相似文献   

13.
对秋季蚕台饲养原蚕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保奎  王红恩  韩淑鸿  薛迪 《北方蚕业》2009,30(3):31-32,34
为了秋季饲养好原蚕,我们针对农村饲养条件较差,分散饲养且农户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采取了一些措施,解决了一些共性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结果认为蚕台饲养原蚕是关键,加强环境、蚕室、蚕具、蚕体、桑叶消毒是保障,抓好技术培训、适时喂足喂饱是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用多次PCR方法对伪狂犬病病毒的立即早期蛋白(immediate early protein,IE180)基因进行部分缺失。测序证实缺失序列正确后,构建了IE180基因部分缺失突变体的真核细胞表达裁体peP1P2、pcP1P3P2、pcP6P2。将这些真核表达裁体与带有SV40早期基因启动子和报告基因CAT(氯霉素乙酰转移酶)的pCAT3-control载体质粒混合后,用质酯体介导的方法,共转染Hela细胞。通过CAT的ELISA方法检测瞬时表达结果表明:突变体P1P2和P1P3P2对SV40启动子具有较强的激活能力,而P6P2则对SV40启动子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探讨换气孔数量及饲养台姿态对家蚕生长和茧质性状的影响。饲养蚕筐设置40个和80个孔径为10 mm的换气孔区,再将换气孔区分为饲养台水平区和倾斜区,倾斜区两长边高度分别为4 cm、6 cm。结果显示,4个试验区2龄眠蚕体重处于同一统计水平,均大于对照区,且与对照区有显著差异;茧质调查结果表明,40孔水平区的全茧量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其他试验区的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2014年春蚕期对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及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选育的4对桑蚕新品种进行了实验室鉴定。结果表明,9801×9802、鲁51×鲁52、HK3及华康一号4对参鉴品种的孵化率、茧层率均高于对照种,死笼率均低于对照种;普通茧重量百分率除HK3外,其它3对均低于对照种;四项经济性状与对照种相比,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蚕沙对新西兰兔肉品质的影响。选取120只健康、体重相近(1.06 kg±0.09 kg,公、母各半)的35日龄断奶新西兰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6%、12%、18%和24%蚕沙的日粮。试验结束后,每组选取接近平均体重的4只兔(公、母各半)屠宰,测定肌肉品质指标。结果显示,不同水平蚕沙对新西兰兔肉品质有一定影响,其中各组肉色、pH、失水率和蒸煮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剪切值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蚕沙添加量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在化学性状中各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秋期大蚕条桑1日3回育与当前蚕区片叶1日4回育的生成成绩一致,表明秋期大蚕采用条桑1日2回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以未污染桑为对照,对水淹污叶洗净消毒和只洗不消饲养原蚕的蚕种产、质量作了研究,结果洗净消毒区影响小(与对照区接近)只洗不消区影响较大,蚕种产,质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