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扫描电镜对寄生于钻鱼膀胱内的鲇叶形吸虫成虫体表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成虫呈独特的乒乓球拍状。口吸盘背上方有一明显的小窝,它与发状科吸虫系统发育有关,鲇叶形吸成虫体表无体棘,表皮凹凸不平,由大小,形状较一致的表皮突起有规则地排列而成。表皮上可观察到皮孔和小珠状的分泌物。  相似文献   

2.
用扫描电镜对寄生于鲇鱼膀胱内的鲇叶形吸虫成虫体表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成虫呈独特的乒乓球拍状。口吸盘背上方有一明显的小窝(前窝),它与发状科吸虫系统发育有关,鲇叶形吸成虫体表无体棘,表皮凹凸不平,由大小、形状较一致的表皮突起有规则地排列而成。表皮上可观察到皮孔和小珠状的分泌物。两种不同形状的无纤毛乳突被观察到。半球状突起的乳突数量多、分布广,并且在口吸盘和前窝周围呈对称分布。“玫瑰花”状乳突形同玫瑰花饰,数量少,仅分布于虫体背部。  相似文献   

3.
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棘口科的似锥低颈吸虫和宫川棘口吸虫的成虫体被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前者头领呈半圆形,头棘埋于体被皱襞中,依稀可见,体棘自头领分布至腹吸盘处,棘呈鳞片状,瓦片状重叠排列,后者头领发达,头棘37枚清晰可见。体棘自头领后分布至虫体后1/3处,前1/3部体棘分布最密,腹吸盘后逐渐分布稀疏,棘呈扁长形和鳞片状,似锥低颈吸虫皮层明显厚于宫川棘口吸虫,两虫皮层含杆状和圆形分泌小体,但似锥代  相似文献   

4.
倪氏复口吸虫尾蚴和后囊蚴体壁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复口吸虫在我国东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均有分布,能引起淡水鱼类复口吸虫病的广泛流行,其中尤以华中一些省份为甚[1-2]。研究发现引起华中地区复口吸虫病流行的主要是倪氏复口吸虫(Dip-lostomum niedashui)和湖北复口吸虫(D.hupe-hensis)[1]。为了对尾蚴和后囊蚴的形态分类  相似文献   

5.
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棘口科(Echinostomatidae)的似锥低颈吸虫(Hypoderaeutnconoideum)和宫川棘口吸虫(Echinostomamiyagawei)的成虫体被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前者头领呈半圆形,头棘埋于体被皱襞中,依稀可见。体棘自头领分布至腹吸盘处,棘呈鳞片状,瓦片状重叠排列。后者头领发达,头棘37枝清晰可见。体棘自头领后分布至虫体后1/3处,前1/3部体棘分布最密,腹吸盘后逐渐分布稀疏,棘呈扁长形和鳞片状。似锥低颈吸虫皮层明显厚于宫川棘口吸虫。两虫皮层含杆状和圆形分泌小体,但似锥低颈吸虫皮层中部还有较多的线粒体。  相似文献   

6.
东方次睾吸虫体被两种电镜观察:口吸盘有纤毛圆丘型乳突。背面和腹面前3/5体表有鱼鳞状簇生棘,前端密集,后端稀疏;皮层薄,突起小,无分泌腔、管、孔,皮层下有皮层细胞。腹面后2/5体表无棘,皮层厚,突起大,有分泌腔、管、孔,皮层下有分泌细胞。  相似文献   

7.
似锥低颈吸虫的成熟精子分为前段和主段。前段含两鞭毛轴丝和一圈连续纵向排列的膜下微管;主段含两条不等长鞭毛轴丝、核线粒体、糖原,背侧和腹侧的膜下微管。在精子形成过程中,精子细胞出现胞质突起,核与胞质突直民部的质膜之间出现特殊分化区域。  相似文献   

8.
似锥低颈吸虫(Hypoderaeumconoideum)的成熟精子分为前段和主段。前段含两条鞭毛轴丝和一圈连续纵向排列的膜下微管;主段含两条不等长鞭毛轴丝、核、线粒体、糖原,背侧和腹侧的膜下微管。在精子形成过程中,精子细胞出现胞质突起,核与胞质突起部的质膜之间出现特殊分化区域(ZD)。特殊分化区域的组成包括质膜下一排膜下微管,两个具有横纹小根的中心粒和1个中心粒间体(Intercentriolanbody)。鞭毛从中心粒伸出,延伸,与中间不断伸长的胞质突起平行,核旋转,拉长,与细长的线粒体前后进入胞质突起,最后鞭毛从近端到远端(Proximitodistally)与中间胞质突起融合,并从精子细胞群上脱落,形成成熟精子,遗留下精子细胞群的残体。残体(Residualbody)上含弓形膜结构,线粒体,鞭毛轴丝残余以及电子致密颗粒,在一个残体上,至少有10个以上的精子断端。  相似文献   

9.
山羊腔前卵泡卵母细胞体外发育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电镜研究表明,山羊腔前卵泡卵母细胞体外培养7d时,其超微结构基本与发育速度一致。在培养后期(16d),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表现了不同的发育阶段,试验中观察到GVBD期,核膜开始部分消失的现象,并记录到1枚成熟卵子老化后的结构特征。但大多数卵母细胞培养结束时,未观察到CGs质膜下的排列现象,有的卵母细胞线粒体仍为椭园形,板状嵴,细胞器迁移不完全正常。推测该时期有的卵母细胞部分代谢机能失调,从而导致某些合成(如CGs)障碍或某些细胞器的迁移发生障碍。因此,培养后期可能是影响卵母细胞成熟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0.
电镜研究发现,简易机械法分离得到的腔前卵泡有1~3层颗粒细胞,卵泡外层为颗粒细胞,包有一层厚的糖蛋白基底膜,外无卵泡膜,其颗粒细胞及卵母细胞超微结构特征与卵巢皮质片中的腔前卵泡一致。卵母细胞为球形或卵圆形,有一大而偏离中心的核,核内有一显著核仁,各细胞器均匀分布于细胞质中,卵母细胞中有大量线粒体及其它细胞器遍布卵胞质,卵母细胞质膜上有突起将卵母细胞表面的微绒毛与邻近的颗粒细胞相连。超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本法获得的牛腔前卵泡没有受到分离过程的机械伤害。  相似文献   

1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黄脊雷篦蝗Rammeacris kiangsu(Tsai)触角感觉器的类型、形态、数量和分布。结果表明:黄脊雷篦蝗触角有5种类型的感觉器,即毛形感觉器(sensilla trichodea)、刺形感觉器(sen-silla chaetica)、锥形感觉器(sensilla basiconica)、腔锥形感觉器(sensilla coeloclnica)和钟状感觉器(sensilla cam-pullacea),其中毛形感觉器又分为2种类型(Ⅰ型和Ⅱ型);触角感觉器的总数量、不同类型感觉器的数量、排列及分布,在雌雄虫上都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赵红盈  王志英  高宇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5):3213-3221
【目的】明确密点曲姬蜂触角和触角感觉器的外部形态特点。【方法】对密点曲姬蜂触角的形态特征、感觉器的类型、形态、数量和分布特点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并对雌、雄蜂触角感觉器进行性别间差异比较。【结果】密点曲姬蜂雌、雄成蜂触角形态相似,属于鞭状触角。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其中雌蜂鞭节由22个鞭亚节组成。雄蜂鞭节由25个鞭亚节组成。成蜂触角上共有5种类型的感觉器:毛型感觉器、刺型感觉器、板型感觉器、Böhm氏鬃毛和腔锥形乳突状感觉器。毛形感觉器(I、II)、刺形感觉器、腔锥形乳突状感觉器和板形感觉器主要分布在鞭节各个亚节。毛形感觉器(III)主要分布在梗节和柄节的中部和端部。Böhm氏鬃毛分布在梗节和柄节的基部。雌、雄蜂触角感觉器的数量和密度存在明显差异。雄蜂各类感觉器的数量和密度明显高于雌蜂。【结论】密点曲姬蜂触角属于鞭状触角,共有5种类型感觉器。雌、雄蜂触角长度存在差异,感觉器的分布规律相似,感觉器的数量和密度存在性二型现象。  相似文献   

13.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吉林省长白山区管蚜蝇属(Eristalis)5种主要访花食蚜蝇触角感受器的类型、数量和分布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在柄节上,5种食蚜蝇均着生有毛型感受器Ⅰ和大量微毛,毛型感受器Ⅰ呈稍弯曲的一列分布于端部的一侧,且背面的数量多于腹面.在梗节上,5种食蚜蝇均着生有毛型感受器Ⅱ和徽毛,毛型感受器Ⅱ的分布在种间和性别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在腹面集中分布于梗节的中部,在背面集中分布于梗节的端部.毛型感受器Ⅱ的数量在雌雄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在种间存在差异.在鞭节上,5种食蚜蝇均密被微毛,没有其他感受器.  相似文献   

14.
白蜡吉丁啮小蜂触角感觉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的优势寄生性天敌—白蜡吉丁啮小蜂(Tetrastichus planipennisi)(膜翅目:姬小蜂科)触角及感觉器的外部形态特点。【方法】对白蜡吉丁啮小蜂触角的形态特征、感觉器的类型、形态、数量和分布特点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并对雌、雄蜂触角感觉器进行性别间差异比较。【结果】白蜡吉丁啮小蜂触角呈膝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雌蜂鞭节有5亚节,雄蜂鞭节有4亚节。触角上着生有板形感器(Ⅰ型和Ⅱ型)、毛形感器(Ⅰ型、Ⅱ型和Ⅲ型)、指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乳头状感器和Böhm氏鬃毛,其中,板形感器Ⅰ型仅分布于雄蜂棒节,雌蜂未见分布,毛形感器Ⅱ型和Ⅲ型仅分布于雌蜂触角,雄蜂未见分布,雌蜂的毛形感器总数量显著多于雄蜂。【结论】白蜡吉丁啮小蜂触角呈膝状,共有6种类型感器,雌、雄蜂的感器类型、数量和分布规律存在差异,具有明显的性二型现象。  相似文献   

15.
郑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094-21095
[目的]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双角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gonicus)。[方法]对采自浙江长兴的双角螺旋线虫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对光镜下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确认。[结果]采用戊二醛-锇酸双固定及临界点干燥制备的线虫样本,虫体不皱缩,不变形,形态结构清晰,能够很好地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论]为研究和防治双角螺旋线虫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雌蜱的孔区长宽约0.91mm×0.75mm,孔区有74—78个小孔;气门板呈逗点状,气门斑位于气门板前端正中,呈椭圆形,其周围有很多大小不等的杯状体.哈氏器呈宽卵圆形,前窝感毛6根,孔毛1根,囊孔呈不规则分裂状,远端毛2根平列,中毛4根;若蜱的口下板齿式2/2,每纵列7—8枚齿.气门板椭圆形,有300余个杯状体;哈氏器远端毛2根斜列.幼蜱的口下板齿式2/2,每纵列有6—7枚齿;哈氏器前窝毛5根,远端毛2根斜列,中毛2根;盾板有肩毛、背缘毛、背中毛各I对,异盾有背中毛2对,背缘毛7对。  相似文献   

17.
利用扫描电镜(SEM)技术对直翅目斑翅蝗科沼泽蝗属2种蝗虫触角感器的数量、类型和分布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沼泽蝗和白城沼泽蝗均有12种相同的感受器类型,即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Ⅰ型和Ⅱ型)、锥形感受器(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和Ⅴ型)、腔锥形感受器、腔形感受器、B hm氏鬃毛、芽孢形感受器。文中对2种蝗虫触角不同种类感器的形态、分布以及雌雄感器在数量和分布上的差别进行了描述和比较。  相似文献   

18.
罗敏蓉  赵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3,(7):3267-3267,3270
论述了植物学教学的部分难点、扫描电子显微镜的优点和实验流程及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烟叶腺毛形态与功能的关系提供部分依据,采用扫描电镜的方法对烟草栽培品种K346叶片表面的腺毛形态和细微结构进行观察。烟草叶片表面长柄腺毛柄部一般有几个比较明显的长柱型节;短柄腺毛的柄部由一个较短的柱形柄构成,短柄腺毛一般较为粗短;烟草腺毛头部的形态比较复杂,是腺毛分泌功能的主要部位,长柄腺毛和短柄腺毛的头部相对于其紧邻的柄部显得膨大,特别是短柄腺毛头部膨大明显,四周呈皱褶状,有明显的凹陷和凸起。烟草叶片表面腺毛形态与其分泌功能有关,腺毛的细微结构可以为其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提供部分依据。  相似文献   

20.
赵亮  罗敏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9878-9878
摘要论述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植物形态学观察时,在材料固定、脱水、二氧化碳临界点干燥、粘台、观察照相等环节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