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了森林火灾是制约森林资源增长的最重大灾害之一,应有效应对森林火灾的突发事件,减少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实践证明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在防火、阻火、隔火、断火方面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木荷是福建省在营造生物防火林中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分析了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必要性以及木荷生物防火林带的特性,提出了营造木荷生物防火林带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是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发生的一项治本措施,是森林防火的一项战略工程,是提高现代森林防火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龙游县于2006年规模营造生物防火林带,为使该工程建设更具科学性,文章通过近几年来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和推广情况,就其中的林带设置、树种选择、林带结构、营造技术、保障措施等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根据黔东南州森林火灾的情况、特点及规律,从当前森林防火面临严峻的形势、存在的问题及实施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带来巨大的综合效益等方面论述了在该州实施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加快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提高森林自身的综合抗火效能和预防森林火灾的总体水平。根据林业部林计通字[1995]102号“林业部关于编制《全国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规划》有关问题的通知”及省林业厅云林发字[1995]第493号《关于转发林业部林计通字(1995)102号文件的紧急通知》的要求,云南省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规划领导小组,选定曲靖市为全省开展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规划的试点,于1995年11月到12月,开展了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森林火烧迹地调查,以目测判断和群选分析为基础,开展防火抗火树种机理研究,进行综合评价和优选生物防火林带防火抗火树种。选择防火抗火树种营建生物防火林带,能降低森林植被的易燃程度,提高林地和林分自身抗火阻火能力,可有效防止和阻截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6.
生物防火林带具有维护生态平衡,防止森林火灾,防止水土流失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惠东县的基本情况及其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了惠东县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林业实用技术》2021,(9):90-91
选择刺槐、白榆、五角枫、黄连木和麻栎等防火抗火性强的树种,在太行山林区开展生物防火林带营造研究,实施生物防火林带系统阻隔工程,有效控制了森林火灾发展蔓延,迅速提高了林分自我抗火能力和林区综合防火能力,对太行山区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实施了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武平县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防火林带具有良好的防火、抗火、阻火、隔火功能。实施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对推动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环境三者协调发展,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分析了武平县森林防火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设生物防火林带需注意的问题,为构筑一道绿色防火长城、有效保护森林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是预防森林火灾的一项重要措施。分析了陵川县自然地理概况、森林构成及防火形势,从提高认识、相关保障体系、规划布局、质量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营造生物防火林带要作为一项工程来建设,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此项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一项战略性系统工程。安福是一个“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南方典型的山地丘陵县。在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中,为确保生物防火林带工程的顺利实施,安福县做到: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合理安排,严格实施,有计划地逐步展开,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根据森林火灾发生的常规现象,认真分析,总结经验。目前安福县生物防火林带选用的主要树种是木荷以及油菜、桤木等抗火、耐火特强的植物,在森林边缘和大面积森林分隔处、在容易起火的田林…  相似文献   

11.
建设生物防火林带是阻止林火蔓延、控制森林大火发生的有效手段。通过分析广东省80个森林防火重点县(市、区)森林火险特征及现有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森林防火重点地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对策。实现森林火灾从被动防火到主动防火的转变,对减轻森林防火压力,遏制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方兴未艾文/石瑞芝在森林防火中,以生物防火林带为主体的林火阻隔网络建设,以其特有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到了“九五”计划和2010年建设的议事日程。生物防火林带,是依据生物自身抗力,利用植物(乔木或灌木)个体或群体燃烧性、耐火性...  相似文献   

13.
农村上坟祭祀成了引发淳安县森林火灾的最大隐患,建设墓地和村庄生物防火林带是预防森林火灾的有效手段。文章通过对墓地和村庄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区域、类型和模式等进行探讨,研究设计了杨梅+枇杷防火林带、油茶+桂花防火林带等5种生态经济型营造模式,并就林带的营造技术和建设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是预防森林火灾发生,控制森林火灾发展的有效途径。经过长期努力,延平区的生物防火林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发挥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估,最后提出了营建生物防火林带长效机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庐山现有防火设施和森林消防实力尚不具备阻隔和扑救较大森林火灾的能力。在充分利用现有阻隔带的基础上,营造生物防火林带,逐步形成生物林带与自然阻隔带、工程阻隔带相互衔接的林火阻隔网络,增强综合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能力,实现防火效能、经济效益、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6.
森林火灾因危害性大、难以扑救成为森林三大自然灾害之首。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是减少森林火灾、保护森林动植物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通过对油茶防火机理和林带设置的探索与防火林带效益的分析与研究,为有效预防森林火灾与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提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灾害。营造生物防火林带,能改善林分质量,改变植被群落,阻隔林火的蔓延,有效地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根据工作实践,现将皖南山区生物防火林带设计、营造技术及对环境的影响分析等介绍如下,与同仁共同探讨。一、生物防火林带的设计1、生物防火林带设计最佳首选是乔木防火林带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1999~2004年共营造生物防火林带5.12万km,面积6.54万hm2。对这6a来营造的生物防火林带的防火效能、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进行了测算分析。结果表明:生物防火林带防火效能明显,每年至少减少因森林火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3065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为15823万元;生态效益显著,每年新增的生态效益为435348万元。经保守估算,广东省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项目绩效总价值为454236万元,投入与产出比为1∶67。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期间,我们将从构建绿色屏障、提高森林自我防火阻火的功能着手,计划投资1839万元,营造各类生物防火林带895公里,以有效阻隔林火蔓延,变被动防火为主动防火,提高森林火灾的防控能力。”安庆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副指挥长、林业局局长王志宏如是说。安庆市属全省四个一级森林火险市之一,“十五”期间由于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林火阻隔工程建设滞后,导致森林火警火灾发生率偏高,小火不能及时得到控制而发展蔓延成灾,曾多次被国家卫星林火热点监测通报。对此,市委、市政府认真总结森林防火经验教训,坚定了“林业建设要以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为前提”的思路,加强以防火林带建设为重点的森林防火工作。2005年冬季,岳西、潜山、太湖、宿松、桐城、枞阳等地根据山场立地条件等实际,确定了防火林带建设的类型、布局、规格,因地制宜选择了油茶、木荷为主要树种,严把“规划设计、苗木质量、整地造林”三关,林业部门牵头调剂购置苗木,无偿提供给相关单位,并采取集体建设或个人承包等形式,组织专业队和有丰富造林经验的群众进行清灌、整地、栽植、管护,林业技术人员跟踪技术指导和监督,使各项建设措施落实到位。今年,该市制订了《安庆市2006~2010年生物...  相似文献   

20.
从冷水江市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情况和森林防火工作所面临的态势入手,分析了冷水江市生物防火林带工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的七条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