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小麦醇溶蛋白基因的HPCE和A—PAGE染色体定位及其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技术分离中国春醇溶蛋白获得了45个不同组分(峰或峰肩),通过过中国春第1,4,6,7部分同源群染色体NT系和DT系的HPCE分析,确定了各个醇溶蛋白组分的编码基因所在染色本臂,结果显示,全部蛋白组分均由第1,部6部分同源染色体短臂上的基因编码(即Gli-1和Gli-2位点),其中Gli-Al,Gli-B1和Gli-D1分别编码5,10和12个组分Gli-A2,Gli-  相似文献   

2.
利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方法,鉴定分析了我国部分重要小麦品种或种质醇溶蛋白Gli-1和Gli-2编码位点等位基因组成特点.36个品种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小麦品种在醇溶蛋白几个主要位点上均存在较大的变异度,Nei氏遗传变异系数(H)达0.775.6个位点一共检测到59个不同的醇溶蛋白等位基因,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有8个等位基因,即Gli-B2g(55.56 %)、Gli-D1k(50 %)、Gli-A1a(33.33 %)、Gli-A2f(30.56 %)、Gli-B1b(22.22 %)、Gli-D1f(22.22 %)、Gli-B2b(22.22 %)和Gli-D2g(22.22 %).国外品种中很少的4个等位基因(Gli-D1f、Gli-A2f、Gli-B2g和Gli-D2g)在我国具有较高的频率.可作为1BL/1RS易位标记的Gli-B1l等位基因在中国品种中的频率较高.另外,还发现一些优质醇溶蛋白等位基因(如Gli-B1b、Gli-B2c、Gli-A2b等)在我国品种中出现的频率很低,这可能是中国小麦品种品质普遍较差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3.
GnRH-A诱导泰和鸡母鸡排卵的生殖内分泌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研究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D-Leu ̄6,Pro ̄9]-GnRHN-乙酰胺(GnRH-A)诱导泰和鸡母鸡排卵的生理效应,藉此探讨其生殖内分泌机制。结果表明:(1)GnRH-A具有显著刺激母鸡生殖器官发育的效应,导致母鸡卵巢、输卵管以及肝重增加(P<0.01),但对鸡体重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产蛋停止前1周施用GnRH-A可维持母鸡正常产蛋的生殖生理状态。(2)GnRH-A给药后最初20d诱发出两个鸡血浆促黄体生成素(LH)释放峰,处理组(GnRH-A组)血浆LH浓度在此期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然而与对照组相比较,处理组鸡血浆促卵泡素(FSH)却没有明显变化(P<0.05)。(3)鸡血浆孕酮(P4)浓庆在施用GnRH-A后明显上升,显著高于尚处休产期的对照组(P<0.01)。与此相反,给药后的囊初8d内,鸡血浆雌二醇(E2)浓度明显降低,虽然随后略有回升,但仍低于对照组(P<0.01)。据此可以认为,GnRH-A诱导卵巢和输卵管发育与鸡血浆LH、P4以及E2浓度变化密切相关,GnRH-A是一种有效的制剂,可应用于诱导卵巢和输卵管发育及换羽前产蛋力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苄嘧黄隆和甲黄隆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1)5%OV-101/Chro-mosorbGAWDMCS(0.25~0.18mm);(2)5%新戊二醇己二酸聚酯/ChromosorbGAWDM-CS(0.25~0.18mm)的两条色谱柱,邻苯二甲酸二戊酯为内标,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标准偏差(SD)≤0.064%,变异系数(CV)≤2.1%,平均回收率为96.7%~98.8%。  相似文献   

5.
苜蓿细胞悬浮培养与耐受高浓度PEG变异体的筛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紫花苜蓿的细胞悬浮培养、悬浮细胞系的建立、离体辐射效应和高浓度PEG耐受性变异体的筛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高浓度的2,4.D(5~10mg/L),低浓度的ABA(0.1~2mg/L),高浓度的蔗糖(6%~9%),较高的离子强度,以及逐步缩短继代时间,均有利于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快速建立。相反,细胞分裂素,高浓度的NH和GAa的存在,不利于悬浮系的建立。细胞分裂素(4PU30,KT或BA)可促进细胞的团聚,不利于细胞的分散。此外,低浓度的2,4-D,4PU30(或BA,KT)和ABA的配合使用,在悬浮培养基中可形成大量的体细胞胚。2.辐射处理悬浮细胞的最适剂量为20~60Gy。3.未经改造的初期悬浮培养物远较悬浮细胞系对高水势敏感。4.胚性悬浮细胞系经20Gy的γ射线处理,筛选出了对15%PEG水势(约-11巴)耐受性的克隆6个,并获得了一批再生植株,从20%PEG(约-15巴)筛选出1个抗性克隆。抗性细胞系对高浓度PEG和NaCl产生的水势在细胞水平表现出很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6.
马哈利樱桃PGIP基因克隆及全序列测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马哈利樱桃(Prunus mahalebL.)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GIP(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抵制蛋白)基因保守序列为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长度约为1.2kb的目的片段,将其克隆到pUCm-T载体上,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目的片段全长1192bp,由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构成,外显子总长996bp,编码330个氨基酸,与杏的PGIP基因mRNA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殓同源性分别达到94.1%、  相似文献   

7.
辐照小麦花粉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5Gy、10Gy、20Gy和30Gy60CoΥ射线辐照4个小麦品种(品系)的成熟花粉,研究其杂交当代籽粒的发育,M1的生理损伤及M2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10Gy辐照小麦成熟花粉的诱变效果好;在M1中,10Gy处理的出苗率为17.1% ̄70.2%,成株率一船达40%左右;在M2中,突变性状有株高、穗长、熟期、颖壳颜色、芒性和育性等。用10Gy辐照54368小麦的花粉后自交,早熟突变高达58.7  相似文献   

8.
利用小鼠乳清酸蛋白(WAP)基因的调控序列指导人G-CSF基因所构建的融合基因,注射小鼠受精卵,PCR和Southernblot分析表明,获得了人G-CSF转基因小鼠,整合率为2.37%,这一模型的建立为转基因大动物生产提供了资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四川小麦品种贮藏蛋白位点及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种子贮藏蛋白和SSR标记研究了四川近20多年育成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第1和第6同源群染色体的蛋白基因位点及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供试的47个小麦品种共检测出47条醇溶蛋白条带,其中39条具有多态性,占82.98%;高分子量(HMW)谷蛋白亚基共出现7种亚基和11种亚基组合,表明四川主栽小麦品种在醇溶蛋白位点上存在广泛的变异,而HMW谷蛋白亚基遗传基础较狭窄。SSR结果表明,在21个位点中有8个(38.1%)位点具多态性,共检测到19个等位变异,供试品种在:DNA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变异。聚类分析表明:两种标记均可将供试品种(包括中国春)分为三大类。通过Mantel检测,两种标记的分析结果间有显著的相关性,反映了在蛋白质和DNA水平上的结果可以互相补充,增加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制备小麦根质膜微囊,研究结果表明,郑引1号小麦根质膜H^+-ATPase潜在活性为24%,内翻外型质膜囊泡占76%,-1.0MPa PEG胁迫处理24h,两种定向的小麦根质膜Ca62+-ATPase活性均增加,正常水分条件下和PEG胁迫处理后,EGTA对该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62%和53%,内翻外型质膜微囊对放射性核素^45Ca^2+的转运量分别为22.09nmol/mg pr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生长因子(EGF,PDGF)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与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本研究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1: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中,将卵母细胞平均随机的放入表皮生长因子浓度为0,2.5,25,50μg/L的成熟培养液和对照组中。实验2:在早期胚胎体外培养(IVC)过程中,将受精卵平均随机分配入5个不同培养液的处理组:(1)TCM-199+10%阉公牛血清(SS);(2)TCM-199+EGF+PDGF;(3)TCM-199+EGF;(4)TCM-199+PDGF;(5)TCM-199+无生长因子、其中EGF:50μg/L,PDGF:0.1μg/L。2,3,4,5组有0.1%PVA和0.3%BSA,并与颗粒细胞单层协同培养。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IVM)、体外受精(IVF)和早期胚胎体外培养(IVC)的方法与Lu等(1987)报道的相同。结果表明:浓度为50μg/L的处理组分裂率与对照组无差异(89.0%,92.4%,P>0.05),而浓度为0,2.5,25μg/L的处理组分裂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8.6%,82.3%,84.3%,P<0.05),在囊胚率和第7d一级胚胎率上各组均无差异。EGF在体  相似文献   

12.
选用我国的38个冬小麦品种(系)和2个加拿大春小麦品种(系),利用RAPD标记进行小麦基因型之间分子标记遗传差异研究,探讨分子标记在建立小麦杂种优势种中的应用。利用59个随机引物对40个小麦基因型PCR扩增结果表明,其中29个引物(占49%)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表现多态性,这29个引物共扩增出168条带,其中78条带(占46.6%)具有多态性,每个引物可扩增1 ̄6条多态性带,平均2.7条带  相似文献   

13.
草莓主栽品种Tudla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研究建立起农杆菌介导的草莓主栽品种Tudla的转化体系,获得了转化植株,试管苗叶片与携双元载体pMOG410的农杆菌菌株EHA105共培养3天,共培养后叶片在附加止那霉素40mg.L^-1的再生培养基(MS+TDZ2.0mg.L^-1+IBA0.1mg.L^-1)上选择培养4周后,外植株再生出明显可见的转化芽,转化芽再生频率达4.5%,转化芽在附加卡那霉素25mg.L^-1草莓继代培养基上分化成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播期对四川中、弱筋小麦储藏蛋白组分和加工品质的影响,以指导该地区专用型中、弱筋小麦生产,本试验以4个中、弱筋小麦品种为材料,设置早播(B1)、中播(B2)和晚播(B3)3个处理开展两年两点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中、弱筋小麦品种的谷蛋白、醇溶蛋白组分含量在崇州点增加,而仁寿点总体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储藏蛋白组分比例在不同品种间变化差异较大。两种筋型小麦的粗蛋白、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在早播和晚播时高于中播,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粉质质量指数在晚播时高于早、中播,弱化度在崇州点随播期推迟显著降低,在仁寿点则先降后升。相关性分析表明,谷蛋白大聚合体(GMP)、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和总谷蛋白(Glu)含量与加工品质性状相关性较强。主成分分析表明,HMW-GS、ω-醇溶蛋白(ω)、总醇溶蛋白(Gli)含量和高/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比(H/L)、(α/β-醇溶蛋白)/Gli[(α/β)/Gli]可概括蛋白组分的主要变化信息;沉降值、稳定时间、粉质质量指数、形成时间、湿面筋含量可概括加工品质性状的主要变化信息。综合来看,四川麦区中筋小麦适当推迟播期、弱筋小麦适当提前播期可使小...  相似文献   

15.
利用DNA-DNA杂交方法,分离细枝木麻黄的Frankia菌株Co01的nif克隆pCc1GX,赤杨内生菌株At4的nif克隆pAt1GX及沙棘的FrankiaHr18的nif克隆pHr18GX、pHr11-③GX。用基因功能互补法,从Frankia菌株At4的基因文库中分离到二个可能可互补豌豆根瘤菌nod基因功能的克隆pAt2GX、pAt3GX,并制作了pAt2GX、pAt3GX的亚克隆,予进一步实验,获得充分的证据证明pAt2GX、pAt3GX是否带有Frankia菌株At4的nod基因.  相似文献   

16.
花药辐射技术在小麦单倍体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路  尹道川 《核农学通报》1996,17(5):203-205
对5个小麦品种(系)进行12次花药辐照离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小麦花药培养前用0.5 ̄1Gy^60Co γ射线预处理,有利于提高出愈率和绿苗分化率。用于诱变的辐照剂量以2Gy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7.
指导的基因在动物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外源蛋白质在动物乳腺中特异性表达,采用PCR法扩增了BLG 3’端含第6,7外显子及poly(A)加尾信号下游约200bp的0.87kb片断。以山羊BLG 5’的3.2kb(含第1,2外显子)启动子,山羊BLG 3’0.87kb序列,鸡α-珠蛋白基因簇π基因上游的-2.4 ̄-5.3kb HindⅢ序列,绿色荧光蛋白GFP及原核载体pGEM-7zf构建了pGEM-7zf-GFP-MAR-5’  相似文献   

18.
高效唑的化学名称为(E)-1-(4-氯苯基)-4,4-二甲基-2-(1,2,4-三唑-1-基)戊烯醇-3。其^14C标记化合物制备方法:先由Ba^14CO3制成^14C-甲酸钠,后者在真空多支管中转移制成^14C-甲酸,再与重碳酸氨基遥反应得^14C-氨基三唑,经脱氨得^14C-1,2,4三唑,进而^14C-唑酮,进而^14C-E-E烯酮,后者转位制成^14C-E烯酮,再经还原而得^14C-高效唑  相似文献   

19.
丝羽乌骨鸡MHC-B-LIIB(β1外元)序列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实验采用PCR-RFLPs的方法来研究丝羽乌骨鸡MHC-B-LIIB(β1外元)序列的分子遗传多态性。实验证明:四种限制酶在B-LIIB(β1外元)的305bp片段上都存有多态位点。综合四种酶切情况,共检测到9种基因型。X^2适合性检验表明:HhaI、EcoRV、XbaI位点已经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而HaeⅢ位点未能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20.
以多寄主可移动载体质粒pSUP1011为基础载体,构建了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重组质粒,通过细菌接合,将重组质粒转移到嗜水气单胞菌J-1中。经紫外光检测和SDS-PAGE电泳分析,证实重组粒在该 可表达GFP。在无选择压力的培养条件下,24小时后,重组质粒的稳定率在72.2%,36小时后,稳定率在50%。显示GFP作为报告基因在嗜水气单胞菌致病机理研究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