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近年来,在奶牛生产中应用较广的生长素是 DNA 重组技术合成的牛生长激素(bovine somatotrophin,BST)。许多年前人们就已知道,用牛垂体分泌的激素(BST)处理奶牛可显著提高产奶量。但当时 BST 的分离和提纯非常昂贵,限制了其应用。最近几年,随着 DNA 重组技术的应用,BST 已能在微生物体内大量合成,且纯度非常高。BST 是一单链多肽分子,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含有191个氨基酸,其末端氨基酸是丙氨酸,另一种含有190个氨基酸,其末端为苯丙氨酸。目前 BST的主要使用方法是;在母牛产犊后的60~80天(接近或刚过泌乳高峰期),每天以毫克  相似文献   

2.
牛生长激素(BST)是利用生物工程(大肠菌基因重组技术)而得到的一种蛋白质。在美国,研究 BST 除了孟山都公司外,还有三家大公司也在研究 BST。美国几所大学的试验表明,泌乳牛注射 BST 能大幅度提高产乳量(10-20%)。在美国的宣传和推动下,其他的研究机构也证实了 BST 的效果。日本的《畜产  相似文献   

3.
Coppod  C  许万祥 《饲料广角》1989,(5):28-29
具有优良遗传价值的泌乳母牛,其最显著特征之一是能够在泌乳早期为泌乳动用体能贮备。产乳量的最高遗传特征在当今乳用母牛中极为广泛,每头母牛每年产乳量多达20000磅已是普遍现象。牛生长激素(BST)的出现将产乳量迅速推向更高水平。预计在今后2年内,生长激素将在商业上使用。在广泛应用前,急待搞清的营养问题是:生长激素的施用将对泌乳母牛的营养需要量有何影响,配合日粮如何变化以确保生长激素施用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异黄酮植物雌激素是主要存在于豆科牧草和大豆的异黄酮类化合物,有雌激素样活性(约为17β-E2的10-3~10-5),对抗癌、抗氧化,改善心血管机能等有良好的作用。对雌性动物的生殖、泌乳和产蛋的效应,视使用剂量、持续时间和动物所处的生理状态,而呈现正负双向作用。异黄酮植物雌激素(本文涉及芒柄花素、大豆黄酮和染料木素)可与机体的E2受体竞争性结合,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调控生殖、泌乳和产蛋机能,并在生长轴、甲状腺轴等参与下,促使相关代谢激素参与其营养过程。异黄酮植物雌激素作为生理调节剂,在饲料工业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必须谨慎,应通过进一步的生产试验和观察。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的目的是弄清给予泌乳奶牛,连续注射生长激素(BST)对其健康和繁殖的影响。试验方法:将经产、2~5胎的30头荷兰奶牛,随机分成5组。试验组分别注射垂体提取的牛生长激素(PBST)27毫克/天和甲硫氨酰基生长激素(MBST),0、13.5、27和40.5毫克/天,于产后84±10天开始试验,连续注射188天。以后对6头奶牛(3头对照和3头注射 MBST 40.5毫克/天)作延续试验,每天注射一次,直至干奶期(预产前60天)。  相似文献   

6.
垂体促乳素(Prolactia,简写PRL)又称催乳素或生乳素,是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顾名思意,PRL是促进乳汁分泌的因素。它是发动母畜泌乳和维持泌乳必不可少的激素。此外,PRL还有其它许多生理作用。早在1928年,stricher和Grueter就发现大鼠垂体提取物能促进乳腺泌乳。到1933年,Riddle和Bate从垂体提纯了那种具有促乳作用的物质,并将其命名为Prolactin。几十年来,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对PRL的研究逐步  相似文献   

7.
奶牛不孕症是奶牛主要产科疾病之一 ,直接影响奶牛生产的经济效益。据π ceve B等 ( 1 982 )报道 ,奶牛不孕一天 ,其奶的损失指数是平均年产奶量的 0 .3%。据此计算 ,一头牛半年不孕仅奶的损失就达 340 0多元 (按年产奶量 45 0 0 kg,每千克 1 .4元计算 )。对不孕牛及不孕羊进行诱导泌乳的试验 ,1 973年由 smith首先在牛上试验成功 ,此后各国都有使用诱导泌乳方法处理母牛母羊的成功报道 ,证明诱导泌乳是发挥奶畜固有生产性能 ,提高经济效益的好途径。1 供试奶牛及试验药品1 .1 供试奶牛5~ 8岁的不孕干乳牛 2 2头 ,均无严重生殖疾患和乳…  相似文献   

8.
提高牛超排效果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数排卵是在外源性激素的参与下,对家畜生殖内分泌轴下丘脑—垂体—性腺分泌活动和卵巢本身刺激所产生的一系列极为复杂的生殖生理过程,它受激素的种类、剂量、注射时间、超排程序、重复注射、家畜品种、年龄、胎次、泌乳状态、繁殖力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效果不稳定,特别是个体之间差异很大。目前国外一般超排效果,平均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探讨胰岛素(A)、催乳素(B)和氢化可的松(C)三种泌乳激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将正常的荷斯坦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无血清无激素培养基作为对照,研究了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三种泌乳激素组合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泌乳激素的添加能够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48 h之前,A2B3C1组合最有利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60 h之后最优组合为A3B2C1即50 ng/mL催乳素、500 ng/mL胰岛素和0.1 ng/mL氢化可的松,三种激素对试验结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A>C>B;泌乳激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不大,但A1B2C2,即500 ng/mL催乳素、50 ng/mL胰岛素和0.1 ng/mL氢化可的松组能减少凋亡细胞数量。说明,在正常的奶牛乳腺中,泌乳激素主要是通过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为进一步的泌乳和乳品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母畜的泌乳情况关系着仔畜的存活和生长发育,对畜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养殖业集约化,导致母畜产后泌乳量低、甚至无乳的因素错综复杂,造成仔畜发育不良,导致成窝死亡,给我国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提高母畜泌乳量或延长其泌乳期,常使用相关激素配合治疗,此法对母畜自身内分泌系统影响较大,大大增高了母畜的淘汰率,并且畜产品中高残留的外源激素对人类的健康也有较大的影响。中草药自  相似文献   

11.
<正>1泌乳不良以产后猪多见,驴次之。主要发生于产后,尤其是初产母畜,也有的发生在泌乳期间。本症常导致新生仔畜成活率低下。1.1病因与本病有关的因素很多,但确切的原因尚不清楚,通常认为应激和激素水平不平衡是主要的因素。在经济不发达和管理差的地区,营养缺乏和过度使用可能是重要因素。激素不平衡表现在病猪血浆或血清中雌激素、皮质醇水平和肾上腺重量明显高于正常猪,促乳素明显低于正常猪。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王不留行提取物对泌乳中期奶牛血清生化指标、泌乳相关激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胎次(2~4胎)、体重、产奶量均相近的泌乳中期中国荷斯坦奶牛32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8头,分别饲喂王不留行提取物添加水平为0(对照组)、5.7 g/(头·d)(低剂量组)、19 g/(头·d)(中剂量组)、38 g/(头·d)(高剂量组)的试验日粮。预试期7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含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其中在第30天时,血糖含量呈升高趋势,甘油三酯、尿素氮含量呈下降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血清中催乳素和生长激素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中、高剂量组在第30天时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血清中IgA、IgG含量呈升高趋势,而IgM含量呈下降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王不留行提取物可改善奶牛机体的能量代谢水平及蛋白质的利用率,促进体内脂类代谢,提高产奶量,建议泌乳中期奶牛日粮中王不留行提取物添加量为19~38 g/(头·d)。  相似文献   

13.
由于生殖器官的发育、母牛的发情、妊娠、分娩以及泌乳等生殖功能,都受激素的控制,为要提高牛的繁殖能力,故有必要了介有关激素的生理作用和使用方法。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组织的细胞所分泌,它能对身体的其它组织细胞发挥作用。体内的主要内分泌腺有脑下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胰岛腺、肾上腺、性腺、胎盘等。此外,在下丘脑中某些神经细胞,能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等特殊的化学物质;在肺、肾、子宫、公畜的付性腺等组织,能分泌前列腺素。影响母牛繁殖的激素,主要的是以下四类激素:  相似文献   

14.
曹越  李大彪 《中国畜牧兽医》2021,48(8):2778-2786
乳脂肪是高质量的天然脂肪,其可为人类提供营养和能量,在各种膳食脂肪和油类中,是最容易被消化吸收的。乳脂肪是在乳腺中由从头合成或外源摄取的脂肪酸与甘油酯化形成的一种脂类物质,其含量的高低关系着牛奶品质的优劣和乳制品的加工特性。在奶牛的泌乳周期中,乳腺泌乳功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内分泌腺分泌的多种激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乳脂的合成具有积极的调控作用。综上所述,作者介绍了氢化可的松、催乳素、胰岛素和生长激素4种泌乳相关激素对BMECs乳脂肪合成的调控机理,即从乳脂合成适宜的激素添加量、激素对乳脂球形态的影响方面初步阐释其调控作用,并从乳脂合成的关键酶及转录因子、激素对乳脂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方面深入阐释其作用机理,旨在为研究泌乳相关激素对奶牛乳腺内乳脂肪合成的调控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地克株利 (Diclazuril)属三嗪苯乙腈化合物 ,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广谱驱球虫药。该药 1986年由比利时Janssen公司研制开发 ,目前已在美国、德国等 4 0多个国家上市 ,我国于 1997年获准生产 ,现在已有多家工厂生产。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剂型主要有两种 ,预混剂和饮水剂。但因预混剂使用剂量少 ,用于预防时的浓度剂量为百万分之一 ,导致搅拌不均匀 ,使用不方便。地克株利按 1μg/kg,给鸡饮水 ,即能达到防治球虫病的目的 ,而且使用方便。但采用饮水对鸡的安全性报道的尚不多。本试验用有效剂量 1μL/L的 2 0倍、5 0倍和 10 0倍 ,不同剂量给鸡饮水…  相似文献   

16.
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高,是影响奶牛生产和淘汰奶牛的主要原因。其主要病因是致病菌对机体的感染,其次是化学、物理、机械等因素造成,如外伤、挤奶技术不佳、环境卫生不良、饲养管理失宜、激素失调、乳房缺陷和其他疾病诱发等。它可以使奶牛的乳腺机能减退,甚至完全丧失泌乳机能,  相似文献   

17.
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高,是影响奶牛生产和淘汰奶牛的主要原因。其主要病因是致病菌对机体的感染,其次是化学、物理、机械等因素造成,如外伤、挤奶技术不佳、环境卫生不良、饲养管理失宜、激素失调、乳房缺陷和其他疾病诱发等。它可以使奶牛的乳腺机能减退,甚至完全丧失泌乳机能,  相似文献   

18.
欧共体和美国最近提议通过立法暂停对奶牛使用生长激素(简称BST,下同).欧共体联盟最近建议将禁止商业使用BST的时间延长7年. BST是一种通过生长激素的影响来提高牛奶产量的生物工艺学产品. 欧共体在1989年首先停止使用BST.在美国,美国政府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对商品BST强制进行了为期90天的禁用, 从而成为政府部门的一项计划提议,这项提议已经国会通过.  相似文献   

19.
奶牛乳房炎的预防与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房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病因是致病菌对机体的感染,其次是化学、物理、机械等因素造成,如外伤、挤奶技术不佳、环境卫生不良、饲养管理失宜、激素失调、乳房缺陷和其他疾病诱发等。它可以使奶牛的乳腺机能减退,甚至完全丧失泌乳机能,给奶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给予积极的预防和诊治。  相似文献   

20.
激素及细胞因子对泌乳的影响及其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发育及泌乳过程是在机体内分泌系统严格控制下的复杂过程,受到多种激素和细胞因子的调控,包括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胰岛素(insul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瘦素(leptin)等。催乳素是启动泌乳最关键的激素。GH对乳腺发育具有直接作用。胰岛素通过改变乳房外周的物质代谢调节乳腺的底物供应。IGF-1可促进细胞生长、分化和存活,从而维持泌乳细胞的数量和泌乳性能,是更直接的促进泌乳和维持泌乳因子。这些激素或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不仅能够调控乳腺发育、启动泌乳以及维持泌乳等重要的生理过程,也直接影响乳产量及乳蛋白和乳脂肪的含量。论文综述了激素及其细胞因子对泌乳等的影响,并就其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