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野生苦荬菜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叫苣荬菜、屈屈菜、苦麻菜,是一种多年生野生药菜兼用作物。主要以其嫩茎叶为食用部分,营养价值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野生苣荬菜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此我们不断摸索实践,逐步总结出一套野生苣荬菜日光温室栽培经验.使野生苣荬菜在1月25日前后上市.比露地早上市3-4个月.亩产菜芽可达1000-1200kg.大大提高了苣荬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野生苣荬菜又称苣苣菜、曲麻菜,为菊科苦荬菜属植物.原产欧洲或中亚,在世界各地分布很广,中国各地广泛分布,早有食用历史.  相似文献   

3.
野生苣荬菜又称苣苣菜、取麻菜,为菊科苦荬菜属植物.原产欧洲或中亚,在世界各地分布很广,中国各地广泛分布,早有食用历史.  相似文献   

4.
苦荬菜为菊科苦苣属,别名:苦菜、苣荬菜、滇苦荬菜、羊奶菜,兔子菜等,可作食用和药用,是常年可采集的野生菜。苦荬菜有茎白类型和茎红类型两种。两型植株高为40~80cm,根为纺锤形,  相似文献   

5.
本文测定分析了生长在5月、6月、7月间苦苣菜与苣荬菜中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生长在5月间的苦苣菜与生长在6月间的苣荬菜中多种氨基酸含量最高,与小青麻叶等7种常见蔬菜相比,苦苣菜、苣荬菜中多种氨基酸、必需和半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高。提示:苦苣菜、苣荬菜是1种很有开发与利用价值的野生资源及植物蛋白供给体。  相似文献   

6.
苣荬菜的利用价值及栽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苣荬菜(Sonchus brachgotun Dc.)俗名甜苣苣、苣苣菜、野苦菜等,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北地区,呈野生状态,生长在田边、地头、菜园、树荫下、荒地和盐碱地等,春季和夏季被当地居民大量采食.中国自古在民间就有采集野生苣荬菜食用和药用的习惯.近几年来,由于野菜适应能力强,抗病、抗虫,没有受污染或污染程度轻,倍受人们青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野生苣荬菜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被人们视为特种蔬菜,市面上十分走俏.  相似文献   

7.
苣荚菜(Sonchus oleraceus L.),别名苦菜、苦荬菜,属于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于山坡、路边及田野间.该植物既是民间常吃的野菜,又可药用,也是家畜、家禽喜食的饲料.苣荬菜味道清爽可口,略带苦味,可生食,也可做汤、入肴.近年来,随着人们"回归自然"之风渐盛,苣荬菜的需要量大增,野生采集已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应利用人工栽培的方法满足其需要.  相似文献   

8.
苣荬菜属菊科苦苣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取麻菜。其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氨基酸及铁、铜、镁、锌等元素,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湿、消肿排脓、祛瘀止痛、补虚止咳的功效。近年来,作为野生蔬菜消费者对苣荬菜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单靠野生采集  相似文献   

9.
苣荬菜又名苦苦菜,为菊科苦苣菜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是近两年来比较流行的特种蔬菜,食之略苦,稍涩、余味清香爽口,风味独特,有很强的药用价值,近年来,市场销量剧增,单靠野生采集己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现将其人工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1刺菜、苣荬菜的生物学特性a.刺菜、苣荬菜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地上植株体一年一枯死,地下根茎能够多年循环复生,即使是切割成1cm长的根段,也能复萌成活,形成一个新的植株体。种子依靠风力与机械传播,具有持久发芽的能力。b.刺菜、苣荬菜具有很强的扩张繁殖能力。根系可深达50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