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家禽》2005,27(14):54-54
《科学》杂志7月6日发表中国科学家刘金华、高福等《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对迁徒鸟类的感染》文章,描述了在中国青海湖发生的水禽感染流感病毒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荷兰:新近的警报表明,2004年初再度出现的禽流感传人事件在东南亚远未结束。在努力控制该病的流行和防止传人事件继续发生的同时,越来越需要对现行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评估。2003年3月到5月期间,禽流感对人的感染在荷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程度。在A型禽流感病毒H7N7在商品家禽养殖场中广泛流行期间,证实了89个家禽工作人员病例以及3例无家禽接触史的病人。  相似文献   

3.
《中国牧业通讯》2005,(19):39-39
据路透社报道,哈萨克斯坦农业部官员8月10日表示,该国境内爆发的禽流感疫情已经被证实是对人类非常危险的H5N1病毒所致.  相似文献   

4.
2004年1月24日,湖南省武冈市家畜疫病防检站接到该市某孵化兼养鸭专业户张某报告,称其所饲养的4300只鸭,从1月20日起陆续死亡,已达1300只。为了解病鸭发病、死亡原因,进行合理的疫情处理与科学防治,笔者进行了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实验室检验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5.
并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能引起禽流感,只有高致病陛的毒株才能引发疫情。目前已发现能引起人感染禽流感的病毒,只要是H5N1、H7N7、H9N2亚型毒株。  相似文献   

6.
《中国动物保健》2008,(10):121-121
高致病性H5N1型禽流感病毒已经蔓延到3大洲的至少45个国家。虽然能够传播,但是,还不能有效的进行人传人。这表明,H5N1病毒还不能完全适应人类这个新的宿主。然而,新的研究揭示,H5N1病毒发生了可能会导致大流行的基因突变。泰国Mahidol大学教授Prasert Auewarakul博士说:“我们分析了来自死亡人病例的H5N1病毒上的血凝素,结果表明,发生了新的可以使禽流感病毒适应人的突变”。Auewarakul博士和他的同事发现,在被称作H5N1禽流感病毒的准种(quasispecies)中,一些突变出现的频率高于其他。  相似文献   

7.
1997年到2005年8月,H5N1型禽流感病毒给亚洲造成了巨大的损失,1.5亿只家禽被宰杀。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我们认为有以下几方面:1家禽饲养方式的缺陷专家认为,饲养方式与禽流感的发生和控制关系密切。几千年以来,家禽就是亚洲农民最好的伙伴。但农民们普遍将家禽与  相似文献   

8.
中新网:5—6月发生的青海湖禽流感事件。到底谁是“真凶”?中国科学家携手攻关,终于在短时间里迅速“破案”——一种经过重组的新H5N1型病毒“杀死”了候鸟。  相似文献   

9.
《饲料广角》2005,(22):12-12
科技部11月14日验收通过了由中国自行研制的“人用禽流感疫苗”。这份被称为“原型疫苗”的新疫苗以H5N1为原型毒株,同时被研究者认为可以应对由H5N1型流感病毒变异后引发的流感大流行。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动物保健》2004,(2):19-19,11
目前,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禽流感流行,1月27日,中国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最终确诊发生在广西隆安县丁当镇的禽只死亡为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病毒的人类感染问题引起了世人的关注。许多人在问,禽流感病毒是一种什么病毒呢?禽流感究竟会不会在人类中流行呢?  相似文献   

11.
RT-PCR快速诊断禽流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根据禽流感病毒NP基因的序列分析结果,设计了一对NP基因特异的引物。采用该对引物,不经病毒分离,直接从禽流感病毒感染鸡的气管、泄殖腔棉拭子和组织样品中提取核酸, RT~PCR可以扩增出 326bp的 NP基因片段。采用该技术对14个亚型禽流感病毒标准参考株,4个亚型12株国内分离野毒株,RT-PCR检测的结果都呈阳性;对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以及减蛋综合症病毒,RT-PCR扩增结果都呈阴性。禽流感病毒 A/Goose/Guangdong(H5N1)和 A/African Starling/England(H7N1)实验感染鸡样品 RT-PCR检测与鸡胚病毒分离阳性率分别为34/42、32/42; 24/55、24/55, 二者符合率大于95%。 RT-PCR最少可检测到10pg的病毒核酸。对山东某地发病鸡场样品进行RT-PCR检测,只用6个小时就可得出准确的诊断结果,证明RT-PCR检测方法敏感特异,可用于禽流感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禽流感的诊断及病毒株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采用琼脂扩散法(AGP)对湖北省8个发病鸡场进行禽流感抗体的检测,证实了禽流感的存在。从某鸡场5只濒死鸡气管刮屑及内脏材料中分离到了一株病毒。应用HI试验和电镜负染技术确证该分离物为A型流感病毒,其血凝价可达1:2560。该病毒粒子有囊膜,呈球形或椭圆形,大小为80-120nm,其血清型为H9N2型。  相似文献   

13.
稀释液对禽流感HA和HI试验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稀释液对禽流感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用pH7.0的PBS缓冲液测定抗原的血凝滴度比常用生理盐水和调pH至7.0的生理盐水高出将近一倍,测定的阳性血清的抗体滴度高出一孔。试验表明用PBS为稀释液能够降低试验成本、提高检出率。该研究为标准化禽流感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禽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和动物的高度传染性疾病,不但造成养禽业的巨大经济损失,还对人类公共卫生安全存在威胁。因此,快速、准确的基因诊断技术对于禽流感的防控显得非常重要。近年来,主要有RT—PCR技术、荧光定量RT—PCR技术、核酸依赖扩增技术(NASBA)以及基因芯片等基因诊断技术。文章就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检测优点以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有效控制禽流感的发生与流行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禽流感是严重危害畜牧业和人类健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多年来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发生过此病,危害巨大.世界各国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文章就目前国内外对禽流感病毒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用无特定病原体 (SPF)鸡胚增殖禽流感鸡体分离株A/Chicken/Wangcheng/4/2001(H9N2)(WC2001),提取病毒总RNA。根据已发表的A型流感病毒株NP基因序列 ,设计一对引物 ,运用反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扩增该病毒分离株的NP基因 ,克隆后进行序列测定。序列分析表明 ,扩增的NP基因为相应的开放阅读框架。WC2001株NP基因序列与数株A型流感病毒NP序列进行比较 ,相互间同源性在80%左右 ,其中与A/Duck/HongKong/Y280/97(H9N2)有很高的同源性 ,而与人流感病毒株和猪流感病毒株差异较大 ,显示禽流感病毒特征。  相似文献   

17.
禽流感RT-PCR诊断法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禽流感病毒(AIV)A/Chicken/Breslin/1902(H7N7)株的血凝素(HA)基因参考序列设计合成一对H7HA特异引物,并应用SDS-蛋白酶K法提取病毒RNA,建立了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AIVRNA的方法。应用此法对鸡胚培养的AIV尿囊液、SPF感染鸡粪便进行了检测,并与琼脂扩散试验和电镜技术作了对比。特异性试验以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减蛋综合征病毒(EDS-76V)等的感染鸡胚尿囊液作为对照。结果表明,AIV尿囊液RT-PCR全部阳性,SPF感染鸡粪便87份,RT-PCR检出69份阳性,样品处理浓缩后琼脂扩散检出11份,电镜检测了23份样品,仅检出2份阳性。非特异性对照样品经RT-PCR检测全部阴性。将AIV感染鸡胚尿囊液作10倍系列连续稀释,可检出稀释度为10-2的病毒尿囊液。RT-PCR最早检出时间为感染后第3天,而琼扩和电镜均是7天。该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且节约时间(只需8小时左右),可从分子水平上对AIV进行早期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淮安某专业蛋种鸡场的一群种鸡分别于18周龄和32周龄接种了禽流感H5亚型和H9亚型的双价灭活油乳剂疫苗,并对商品代雏鸡进行了母源抗体检测,结果证明,该商品代蛋雏鸡的禽流感H5亚型的母源抗体持续期约为20天,并随日龄增长而缓慢下降,而H9亚型的母源抗体持续期约为10天,10天之后抗体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9.
1995年以来在江苏一些市县养鸡场和养鸡专业户蛋鸡群流行以生长阻滞,剖检表现为腺胃显著肿大为特征的一种原因不明的“鸡传染性腺胃病“。通过病原分离、鉴定,血清学检测,病原免疫原基因分离、鉴定,病料组织核酸点杂交等方面诊断研究,证明本病是一种新近报道的腺胃病变型为特征的禽传染性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20.
H9N2禽流感病毒中国分离株血凝素基因序列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0株中国H9N2禽流感病毒分离株的血凝素基因分析表明,这些分离株间的亲缘关系较近,推测它们可能来源于同一种系,H9亚型分离株的HA1亚单位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中国AIV分离株与97香港禽类市场上分离到的毒株不同,中国分离株中在HA切割位点上均未见到典型的高致病力毒株H5、H7所具有的一系列碱性氨基酸,其排列均为-PARSSGLF-,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10株属欧亚种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