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油茶离体培养诱导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3,他引:15
采用普通油茶Camelliaoleifera优良无性系湘林4号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离体条件下带芽的茎段、幼胚、子叶的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植株再生技术。茎段离体培养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6-BA3.0mg·L-1+NAA1.0mg·L-1对芽进行诱导,诱导率达到83.33%;继续在此培养基上继代得到丛生芽,增殖比例为1∶20。对于幼胚和子叶,附加2,4-D2.0mg·L-1+KT1.0mg·L-1诱导愈伤组织得到很好的效果,将愈伤组织转到附加6-BA3.0mg·L-1+NAA0.05mg·L-1和6-BA2.5mg·L-1+IAA1.5mg·L-1的培养基上诱导出不定芽,诱导率达到90%以上。芽苗增殖以MS+6-BA2.5mg·L-1+IAA1.5mg·L-1的培养基为好。将无菌苗在MS培养基(附加NAA7mg·L-1)上诱导生根,生根率达93%。 相似文献
3.
樟树茎段的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樟树的具芽茎段,培养在MS+2,4-D+KT的培养基中,可使腋茅萌动,转入MS+6-BA+NAA培养基中增殖培养,可诱导产生大量的丛生茅,多次继代后,仍保持旺盛的生长势,其增殖率约每25天6倍左右,切割的不定芽在1/2MS+IBA培养基中可诱导生根,长成完整的植株,根的诱导率平均达50%,最高可达79%。 相似文献
4.
白榆新品种74009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白榆新品种74009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试验用一年生嫁接苗的带芽基段作外植体,结果表明,在无菌,接种后,培养基的PH值随时间不同而发生变化,PH值对新梢形成有明显影响,以8.5左右较为合适。MS培养基配方中的无机盐用量适于新梢形成,GA的作用与BA/GA值有关,NAA促进生根的作用优于IBA。黑暗处理对生根有不利影响,试管外生根的关键是保持湿润,防止干枯和烂根,生根率和成活率辚80%和90%。 相似文献
5.
芦荟吸芽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荟吸芽在MS+BA3-4mg/L+NAA 0.5-0.7mg/L的培养基中,产生丛生芽;转入MS+BA 2.0-3 NAA0.5-0.7mg/L继代培养时,芽生长健壮;切割不定芽在1/2MS+ABT1.5-2.0mg/L培养基中可诱导生根,生根率达90%以上。每年3-6月,9-10月移栽于河沙:Luo石为3:1的基质内,移栽成活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6.
7.
以金樱子带芽茎段为外植体, 对消毒时间、基本培养基、激素配比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选用浓度为0.1%HgCl2消毒5 min最佳;MS作为基本培养基腋芽萌发整体效果较好,萌芽率达到62.1%;最佳腋芽诱导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1 mg/L NAA,萌芽率达80.28%;最佳芽增殖和继代培养基为MS+3.0 mg/L 6-BA+0.1 mg/L NAA,增殖系数可达到4.42;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2 mg/L,生根率达61.34%. 相似文献
8.
通过直接诱导四川桤木(AlnuscremastogyneBurkill)幼芽上胚轴分化不定芽的途径获得了再生植株,比较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糖类及其浓度在离体培养中的效应。认为四川桤木不定芽的分化需经过附加6-BA的WPM培养基的预培养和移植培养2个阶段;经45d的预培养和20d的移植培养,每个外殖体平均可以获得3 4~9 8个不定芽。培养基中糖的种类及浓度对不定芽的诱导有显著的影响,认为3%的蔗糖和葡萄糖适宜于增殖培养基的碳源;生根受生根培养基、增殖培养基中糖的种类和浓度的影响,以3%的葡萄糖为碳源适宜于不定芽及其根系的分化和生长,生根率可达到93 3%~100%;在蛭石基质中炼苗成活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9.
10.
马尖相思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马尖相思(Acacia m angium )10 年龄树芽器官为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直接诱导不定芽产生,并获得根茎叶齐全的试管苗。剪取当年枝条的自顶芽往下依次带节的茎段培养,以第二、第三节茎段诱导芽萌动率高而快;芽诱导培养基为改良MS+ 6-BA 2 m g/L+ NAA 0.5 m g/L,芽诱导率90% ;芽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 6-BA 0.5 m g/L+ NAA 0.25 m g/L+ VB2 5 m g/L+ Vc 4 m g/L,芽增殖倍数4.8 倍;生根培养基为1/2 MS+ ABT 2 m g/L+ IBA 0.2 m g/L+Ac 0.1% ,生根率97.0% ;黄心土为试管苗最佳移栽基质,成活率达到85% 。 相似文献
11.
12.
以笃斯越桔新生嫩芽为外植体,应用均匀设计法筛选其最适合的基部直接再生芽苗和生根的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合的基部直接再生芽苗诱导培养基为:DR+2-ip2.75 mg·L-1 +IAA0.10 mg·L-1,诱导率为99%;生根培养基:MS(改良)+IAA 1.00 mg·L-1 +Kt0.30 mg·L-1,生根率达98%;以再生植株的茎节为材料进行快繁的结果表明,在25 d的一个培养周期内增殖倍数平均达40以上,快繁培养基:MS(改良)+IAA 0.50~1.00 mg·L-1 +Kt0.30 mg·L-1+GA3 0.20 mg·L-1.建立了笃斯越桔的植株再生和快繁体系. 相似文献
13.
双色茉莉茎段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双色茉莉茎段为外植体,探讨外植体取材季节和部位、基本培养基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活性炭等对茎段器官发生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月和10月取材最好,其诱导率分别达到了92.780/和84%,污染率最低;1/2MS 0.01 mg/L NAA 3.0 mg/L BA 2.0 mg/L KT培养基最适合不定芽的诱导分化,不定芽分化率达到了88.34%;在继代增殖培养中,继代次数最好在6代以内,否则增殖率下降,MS 0.5mg/L IBA 3.0mg/LBA 0.2%活性炭培养基最适合不定芽的增殖(5.92)和大于2cm芽的分化(47.16%).不定芽可在1/2MS培养基中有效伸长,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 1.0 mg/L IBA 0.2 mg/L BA,生根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4.
15.
何业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
以无核小枣和鸡蛋枣两个枣树品种的胚性悬浮细胞经酶解获得的原生质体为材料,采用不同种类的培养基、不同含量的NAA 和 ZT 激素组合及不同原生质体培养密度对两个枣树品种的原生质体进行培养,以获得适宜的培养基种类、较佳NAA 和ZT 的激素组合及适宜的培养密度。结果表明:用KM 8p 作培养基,附加 0.3 m g/L NAA+ 0.2 m g/L ZT 的激素组合,以5×105 个原生质体/m L 的培养密度, 对其原生质体经 10 周液体浅层培养,可获得直径约为 1 m m 的微愈伤组织。将这些微愈伤组织先后转入低渗KM 8p + 3.0 m g/L NAA+ 0. 2 m g/L ZT 琼脂培养基和M S[(1/2)NO-3 ]+ 3.0m g/L NAA+ 2.0m g/L ZT 琼脂培养基上增殖, 再转入枣树分化培养基中,可获得完整的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6.
柠檬的茎尖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柠檬的嫩茎尖作外植体,通过组培育苗,培养出完整的柠檬瓶苗并移栽成活。最佳培养基分别为:改良MS+6-BAa+IBAc诱导茎尖;改良MS+6-BAc+IBAa培养不定芽增殖;改良MS+IBAc+ABTa诱导生根。初次培养采用全暗条件;诱导、增殖阶段适宜温度25±5℃;生根阶段适宜温度20±5℃;培养基pH值均约5.8。结果表明:一个茎尖年繁殖系数为312个,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黑荆的茎尖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黑荆实生幼苗的茎尖作外植体,利用MS改良配方作基本培养基,补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激素,分析了影响黑荆组培中诱导增殖和生根阶段的主要因素,摸索出各阶段的最适培养基,成功地培养出根系完整的黑荆试管苗并移栽成活。结果表明:(1)诱导增殖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分裂素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浓度越高,增殖率也越高,但不定芽伸长生长减缓;(2)影响生根的因素有无机盐浓度、分裂素浓度及生长素浓度,其中分裂素抑制生根,低盐浓度培养基有较高生根率;生长素在一定范围内促进生根,超过一定浓度时抑制生根。 相似文献
18.
以灯盏细辛(Erigeron breiscapus)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配方对灯盏细辛离体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不定芽形成,壮苗培养和离体植株生根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配比可诱导灯盏细辛愈伤组织产生,其中MS+BA1.00mg/L+NAA0.50mg/L培养基配方,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99.22%;不定芽诱导需要较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适宜培养基MS+KT4.00mg/L+IBA0.50mg/L的不定芽诱导率为38.51%,诱导系数为0.49;MS+BA0.50mg/L+NAA0.50mg/L+水解酪蛋白1000.00mg/L+PVP1000.00mg/L+GA0.50mg/L培养基可促进不定芽分化生长,形成离体植株;离体植株生根需要高浓度生长素,适宜培养基为1/2MS+BA0.50mg/L+NAA3.00mg/L+IBA3.00mg/L+活性炭0.3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