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在巨藻(Macrocystis pyrifera)的生活史中,配子体阶段的时间很短,如条件适宜只在几周内度过,而孢子体阶段是巨藻生命中最长的阶段,可达4~8年。在育苗过程中(2~3个月),幼孢子体的培养,约占育苗期的3/4。要获得个体较大的优质幼苗,掌握巨藻幼孢子体生长的适宜条件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巨藻的经济价值较高,国外对巨藻的研究较早,但到60年代才陆续进行培养幼体的研究。1978年巨藻配子体自墨西哥引进我国后,短期内发育为孢子体。 相似文献
2.
3.
为了探究温度(15~35℃)与光照强度(2 000~10 000 lx)对礁膜(Monostroma nitidum)配子体生长的影响,将礁膜营养生长期藻体分别置于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的室内光照培养箱中连续培养15 d,观测其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温度与光照强度均对礁膜配子体生长具有显著影响。礁膜配子体在15~30℃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35℃时培养3 d出现死亡现象;营养生长期适宜的温度为15~20℃,最适温度为20℃;培养15 d,最大体长相对生长率(DGRL)和最大体质量的相对生长率(DGRW)分别为(2.29±0.05)%/d、(4.05±0.13)%/d。在试验光照强度范围内,礁膜配子体均能正常生长,适宜光照强度为4 000~8 000 lx,最适光照强度为4 000 lx;培养15 d,最大DGBL和DGBW分别为(2.88±0.29)%/d、(4.65±0.10)%/d。 相似文献
4.
通过设置培养液的不同盐度,在实验室条件下检验了笼目海带(Saccharina sculpera)在不同盐度的培养液中配子体生长发育情况。结果显示,在盐度20~30的条件下,笼目海带配子体大部分(60%~80%)进入了生殖生长状态,且其中50%以上为多细胞孢子体;在盐度35的条件下,大部分(80%~90%)笼目海带配子体维持在营养生长状态,虽然有小部分(7.30%)配子体进入了生殖生长状态,但生殖生长明显滞后于盐度20~30处理组。在盐度为40和45的培养条件下,所有海带配子体维持在营养生长状态。根据试验结果,建议将笼目海带配子体育苗的盐度保持在20~30。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Fe3+在不同氮、磷条件下对海带()配子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海带''黄官1号''雌、雄配子体克隆系为材料,以含有不同浓度的氮(N)、磷(P)营养盐的灭菌海水为培养液,添加不同浓度(0μmol/L、0.36 μmol/L、3.60 μmol/L、8.90 μmol/L、17.80 μmol/L)的铁离子(Fe3+),通过测定光系统Ⅱ的最大荧光产量()观察配子体营养生长状况,通过计算发育率(包括卵囊形成率、排卵率、幼苗形成率)观测配子体发育与生殖状况。结果显示,N、P浓度分别为0.825 mmol/L、0.0336 mmol/L的条件下,浓度为3.60 μmol/L的Fe3+对海带配子体营养生长阶段的促进作用最大;在不同N、P浓度条件下,Fe3+浓度为3.60~17.80 μmol/L时能够提高海带配子体的最大荧光产量,且各浓度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3+能够促进海带配子体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Fe3+浓度为3.60~17.80 μmol/L时可显著促进海带配子体的生殖生长,且各浓度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0.05);即使N、P浓度达到0.825 mmol/L、0.0336 mmol/L,在无铁条件下所有的海带配子体维持在营养生长状态;即使Fe3+浓度达到3.60 μmol/L,在N、P浓度0.007 mmol/L、0.0003 mmol/L条件下,大部分海带配子体(65%)维持在营养生长状态,虽然小部分海带配子体(35%)进入了生殖生长状态,但生殖生长明显滞后于实验中的其他各个N、P浓度组。本研究表明,铁和N、P营养盐对海带配子体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具有协同促进作用,铁是海带配子体由营养生长到发育成熟再到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在添加适宜浓度的氮(0.275 mmol/L)、磷营养盐(0.0112 mmol/L)条件下,浓度为3.60 μmol/L的Fe3+对海带配子体的生长发育促进作用最大。该结果可为提高海带育苗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CHEN Shuxiu 《水产科学》2021,40(6):895-899
:Ten mL of suspension fluid containing female and male gametophytes of seaweed with 2♀∶1♂ ratio were cultivated in a petri dish with a diameter of 12 cm at water temperature of 5,8,12,15,20,and 25 ℃,photoperiod of 10L∶14D,and light intensity of 1000 lx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water temperature on the gametophyt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via determination of germination rate including oocystogenesis rate,ovulation rate,and seedling formation rate. It was found that 80%—90% of the gametophytes was developed into juveniles at 8—12 ℃,with 50% of the seedlings. At water temperature of 5 ℃ and 15 ℃,however,70%—80% of the gametophytes were still kept at the vegetative stage,although a small proportion of gametophytes (20%—30%) entered into the developmental state,significantly retared behind the group teated at 8—12 ℃. Those gametophytes were all remained at vegetative stage at 20 ℃ and 25 ℃. It is concluded that 8—12 ℃ is the optimum condi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ametophytes. 相似文献
7.
8.
9.
1.在水温10~13℃,光照强度500勒、每日光照20小时的条件下,巨藻配子体的生长、发育速度快于2000勒、每日光照16小时和3000勒、每日光照8小时组。 2.巨藻幼体从低光强500勒、每日光照20小时的培养条件下,大幅度地调至光强2000勒、每日光照16小时和光强3000勒、每日光照8小时下,除了幼藻体长和早期附着器的生长速度减慢外,对幼藻叶片色泽、健康和早期附着器均无损伤。 3.在幼藻培养过程中,大幅度地调整光照强度时,必需给予培养光强下的最佳光照时间。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海带配子体人工高密度培养过程中因海水中游离CO2减少及pH升高而导致生长受限的问题,本研究以海带’奔牛’(Sacchatina japonica)雌雄配子体为材料,以不用pH的富营养灭菌海水(10 mg/L N,1 mg/L P)为培养液,通过测量配子体长度,计算相对生长率,比较不同pH对配子体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pH(P<0.001)、性别(P=0.016<0.05)对海带’奔牛’配子体生长有显著影响,长期处在pH<7培养条件下的雌雄配子体相对生长率显著低于其他2组,雌配子体的相对生长率(4.61%)显著高于雄配子体(3.35%)。初始pH为7.0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雌雄配子体的相对生长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此基础上,采用在通空气悬浮培养同时补充CO2的方式进行配子体扩增培养,利用纯CO2压力罐(出气量120 L/h),15 L培养液每2d补充CO2 1~2 min,培养液pH范围即可控制在7.0~8.4,以此排除pH对配子体生长不利影响,并避免频繁... 相似文献
11.
12.
巨藻 Macrocystis pyrifera 配子体实验是在光强3,000勒下进行,以每日光照时间分为4、8、10、14、18和24小时等6组,孢子体实验以光照强度分为500、2,000、3,000勒3组。水温均为10~12℃。所得结果: 1.在光强3,000勒下,光照时间对巨藻胚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形成的影响不大,每日光照8~14小时是雌配子体生长的适宜光照时间,雄配子体为8~24小时。每日光照8~14小时是巨藻配子体发育的适宜光照时间,每日光照10小时为最佳光照。雄配子体发育的适宜光时为每日光照8~24小时。2.巨藻幼孢子体所需要的光照时间,随光强的减弱而相应地延长。幼孢子体生长在3,000勒下,以每口光照8~12小时为宜,10小时为最适光照。在2,000勒下,每日光照略短于16小时为宜。500勒下,以光照20小时为最适光照。过短的光照限制了幼体的生长,光照过长引起严重白化死亡。3.首次发现巨藻幼孢子体在光强500勒每日光照20小时下,其长宽生长速度大大超过生长在光强3,000勒,每日光照10小时的藻体。据此认为,对巨藻幼孢子体培养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选用低光强长光照为宜,以500勒每日光照20小时最好。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设置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在实验室条件下检验了多肋藻雌、雄配子体在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多肋藻雌配子体在20℃和1 000 lx条件下生长最快,经过4周生长,配子体平均总长度由81. 27μm增加至10 234. 07μm,相对生长速率约16. 58%,生长速度显著大于其他试验组(P 0. 05);雄配子体在20℃和2 000 lx生长最快,配子体平均总长度由77. 63μm增加至17 215. 33μm,相对生长速率约18. 54%,生长速度与20℃和1 000 lx试验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大于其他试验组(P 0. 05)。本研究为多肋藻配子体规模化扩增培养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4.
巨藻是我国近几年引进的大型褐藻,为探索在我国水域生长的巨藻的化学成分含量,对不同海区、不同时间、不同年龄、不同部位的巨藻样品进行了碘、甘露醇、褐藻胶、粗纤维、灰分、钙、磷、铁、蛋白质及17种氨基酸的成分分析。1.我国水域生长的巨藻的蛋白质含量为7.36%;甘露醇为19.89%;褐藻胶为 17.95%;碘为0.420%。与墨西哥生长的巨藻成分含量相近。2.由于巨藻生长快、个体大、产量高而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与海带无差异,因此作为海藻工业原料,巨藻优于海带。3.巨藻中呈味及必需氨基酸含量与海带相似,但底于紫菜、裙带菜及蔬菜。4.巨藻中蛋白质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相对下降,碘与纤维素的含量则以夏天为高。5.冬天巨藻叶片可作为家畜、家禽及海洋动物的饲料,并可直接或间接用于医药。夏天叶片可用于提碘工业。 相似文献
15.
16.
17.
探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为香溪河水华预测提供理论依据。小球藻藻种为香溪河河水中平板分裂后逐步纯化所得。培养箱为40 L的方形塑料箱,四周用遮光布严实包裹。培养液30 L。培养液为用放置24 h后的自来水稀释25倍后的BG-11标准培养基,磷浓度0.285 mg/L,氮浓度9.48 mg/L,p H值7.3~7.8。恒温加热棒控制水温24℃。以平行布置的8根日光灯管作为光源,开关不同数量的日光灯管设定光强梯度,光照梯度为0、800、1 500、2 400、3 200、4 500、6 000 lx。采用电磁式真空泵曝气,曝气比率设置为10%。设置2组平行实验,每个培养箱中加入处理后的藻液10 m L。实验过程为期12d,每天上午8∶00取样,监测指标为光密度、叶绿素a、溶解性总磷、溶解性总氮。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在800~1 500 lx时易发生长周期的绿藻水华,绿藻水华转变为蓝藻水华的可能性低;3 200~4 500 lx时易发生短周期的绿藻水华;6 000 lx时发生蓝藻水华的风险很大。香溪河在光照强度小于3 200 lx时不必做蓝藻水华防御措施;光照强度大于4 500 lx时,需提前做适当的蓝藻水华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光照强度(0,200,800,1 500,3 500 lx)对三疣梭子蟹耗氧率、排氨率、肌肉中乳酸含量、血淋巴能源物质及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乳酸脱氢酶(LDH)4种呼吸代谢酶活力的影响。结果发现,5种光照强度下,三疣梭子蟹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显著差异,200~1 500 lx下,蟹的耗氧率显著高于0和3 500 lx处理组(P0.05);1 500 lx下,蟹的排氨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光照强度对三疣梭子蟹血淋巴中的总蛋白含量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对氧氮比和血淋巴中的其他能源物质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光照强度对三疣梭子蟹的肌肉乳酸含量产生显著影响(P0.05),1 500 lx下,蟹肌肉乳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说明该光照强度对蟹机体的胁迫小;1 500 lx光照下,蟹的HK和PK活力处在较高水平,表明机体糖酵解速率较高,产生更多的能量;SDH的活力处在较高水平,LDH处在较低水平,表明蟹的有氧代谢能力高,有利于蟹的持续运动。研究表明,1 500 lx光照下,三疣梭子蟹机体受到的胁迫小,整体代谢水平较高,是工厂化养殖较为理想的光照参数。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