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脲醛树脂反应过程是属于高分子化学反应的范畴。在树脂胶反应过程中由于原料质量或设备以及外部条件的变化都可能引起树脂胶反应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或造成产品报废。常见的有如下几种:一、按工艺投料后反应液温度上升较快,在反应出现相当激烈!时还有反应液从圭中溢出,这个原因主要是反应过程中反应液pH值下降过快或升温太快所造成的反应激烈。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加碱控制PH值,而且同!I4要关闭其蒸汽阀门,通人冷却水降温。二、脉阳树脂胶在反应过程中升温到最高反应工艺温度后有一段较长的保温时间,这段!小月如果不充分,产品将出…  相似文献   

2.
低温低pH尿素与甲醛反应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志远  许忠允 《林业科学》1989,25(2):133-138
本文研究了低温低pH尿素与甲醛反应的新方法。研究表明尿素与甲醛反应有着不同的历程,反应过程明显缩短。树脂具有化学改进的骨架结构,当固化时树脂含有亚甲基比亚甲基醚键多得多,树脂的耐水解性更稳定,释放甲醛较少。同时作者提出了低温低pH下尿素与甲醛反应的生成物作为一种基本树脂,以解决脲醛树脂胶粘剂贮存期不长,在贮存与运输中因气温的变化造成树脂变质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按酚醛(PF)树脂的制备工艺,采用CaO和NaOH为复合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制备了95 %-200%的系列尿素改性酚醛(PUF)树脂,贮存期达30 d以上.该系列PUF树脂压制的杨木三合板,胶合强度符合Ⅱ类胶合板要求,甲醛释放量<0.5 mg/L,符合E0级.其中选用尿素/苯酚(U/P)质量比为1.5∶1,甲醛与尿素-苯酚(F/(U+P))物质的量的比值为0.97的配方制胶,结合13CNMR分析手段,监控投料甲醛在反应过程中形成的亚甲基、羟甲基和亚甲基醚键的含量变化,以及最终PUF树脂的亚甲基(32.4%)、羟甲基(57%)和亚甲基醚键(10%)的结构比例.  相似文献   

4.
按酚醛(PF)树脂的制备工艺,采用CaO和NaOH为复合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制备了95%~200%的系列尿素改性酚醛(PUF)树脂,贮存期达30 d以上。该系列PUF树脂压制的杨木三合板,胶合强度符合Ⅱ类胶合板要求,甲醛释放量<0.5 mg/L,符合E0级。其中选用尿素/苯酚(U/P)质量比为1.5∶1,甲醛与尿素-苯酚(F/(U+P))物质的量的比值为0.97的配方制胶,结合13C NMR分析手段,监控投料甲醛在反应过程中形成的亚甲基、羟甲基和亚甲基醚键的含量变化,以及最终PUF树脂的亚甲基(32.4%)、羟甲基(57%)和亚甲基醚键(10%)的结构比例。  相似文献   

5.
水溶性低分子量酚醛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凝胶渗透色谱仪对16种不同合成条件的水[溶性低分子量酚醛树脂样品进行检测,分别求得数均分子量mn,重均分子量mw和树脂质量指标。结果表明,苯酚:甲醛:NaOH的摩尔比为1:2.1:0.1,反应时间超过180min后,PF 预聚物的分散指数小,分子量均匀,GPC谱图显示,谱峰比较稳定,分子量分布在200-400之间的占98.3%,树脂质量指标检测表明,固体含量为49.8%,游离苯酚含量为0.18%,游离甲醛含量为0.14%,可被溴化物含量为15.5%;树脂粘度为8.8m|Pa.s;树脂的PH值为9.23,水混合倍数为L>7.5。  相似文献   

6.
以淀粉经α-淀粉酶液化得到的产物(AS)、甲醛(F)、三聚氰胺(M)为主要原料,在弱碱性条件下合成液化淀粉改性氨基树脂(ASMF)。对ASMF树脂的合成工艺、性能及分子结构进行探讨,并对淀粉液化产物进行SEM及FT-IR分析。结果表明:ASMF树脂理想的合成工艺为pH值9.0、合成反应温度区间为88~90℃、甲醛与三聚氰胺摩尔比为2.0:1,淀粉液化产物与三聚氰胺的质量比为0.4:1。在此条件下,ASMF树脂的胶合强度可达1.52 MPa,贮存期可达27 d(25℃)。SEM结果表明:糊化后的淀粉,结构比较疏松,易受到α-淀粉酶的攻击,随着时间的延长,颗粒被破裂成大小不一的碎片;FT-IR结果表明:淀粉液化后N-OKI值下降,结晶度降低;ASMF树脂分子结构主要以亚甲基键和亚甲基醚键相连接。  相似文献   

7.
脲醛树脂和酚醛树脂作为胶粘剂,在木材加工生产中应用很广泛。这些树脂虽然有许多优越性,但又部各有其不足,因而降低了制品的物理力学性质,限制了制品的使用范围。酚醛树脂的主要问题是甲阶酚醛树脂预聚体的碱性大和有毒性,脲醛树脂的缺陷是制品强度低、耐水性能差和固化时释放游离甲醛。本课题是将脲醛树脂和酚醛树脂混合制成胶粘剂,以期克服两种树脂的缺陷。用酚醛树酚预聚体对脲醛树脂预聚体进行改性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苯酚、尿素和甲醛共同缩合,二是两种成品树脂混合。许多专家的研究结果表明,苯酚、尿素和甲醛在酸性(PH 值=2)介质和PH 值变  相似文献   

8.
甲醛。是人造板用胶的主要原料之一,工业用甲醛均为无色透明液体,含量不低于37%,铁离子含量(包括其他金属离子)不大于0.0005%,HP值为2.8-4.5。甲醛液本身带酸质、对多种金属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如果包装,保管不善、常造成质量劣化.甲醛液的稳定性差,在贮存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甲酸、发生自身氧化还原而形成聚甲醛沉淀。我厂是一个专业性生产人造板的老厂,经常遇到上述情况。由于甲醛液质量下降,往往给合成树脂的制造带来麻烦和  相似文献   

9.
摩尔比对脲醛树脂胶中甲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降低人造板甲醛释放量的关键在于使用低游离甲醛树脂胶。在制胶过程中,进行了3种摩尔比试验,结果表明,摩尔比对脲醛树脂中甲醛含量影响极大,低摩尔比的脲醛树脂其游离甲醛含量低,用其生产的人造板产品,甲醛释放量也低,符合环保产品的标准。降低甲醛和尿素的摩尔比及改进制胶工艺的反应过程.是制成环保胶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用于人造板生产的绝大多数牌号的脲醛树脂的贮存期一般都不超过2个月。实际上,脲醛树脂的性质在更短的时间里已经发生了变化。在生产不稳定的情况下,人造板企业必须了解树脂在贮存期间的变化,尤其是要了解树脂的有效期有多长?关于脲醛树脂不稳定的原因,目前还研究得不多。本研究旨在查明脲醛树脂的组成、理化性质和工艺性能在贮存期间的变化,以及此种变化对刨花板性能的影响。供试脲醛树脂采用连续液相工艺生产的工业试样,甲醛与脲素的摩尔比为1.51(试样1)和1.18(试样2)。在室温(18.3℃)条件下贮存。这样的摩尔…  相似文献   

11.
木材液化产物制备热塑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用木材的苯酚液化产物和甲醛进一步树脂化制备了液化木基热塑性酚醛树脂(PWF).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各影响因素对树脂产率和软化点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和反应温度对PWF树脂产率的影响最大,而甲醛与苯酚的投料比对PWF树脂软化点的影响最大.当木材液化产物中残留的苯酚与甲醛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75,pH值为木材液化产物的实际值,在105℃反应150min时,液化木基热塑性酚醛树脂的产率达到124%,软化点为110℃左右.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NMR)对比研究了PWF和传统热塑性酚醛树脂(PF)的结构特征.结果显示PWF和PF的结构基本相似,酚单元之间的连接形式主要是邻-对位和对-对位连接.PWF中含有木材组分的液化碎片,且相对分子质量较低,分布较窄.  相似文献   

12.
E1胶合板用低成本脲醛树脂胶粘剂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宏 《林产工业》2005,32(2):15-17
以尿素和甲醛为原料,在特定配方和工艺条件下合成脲醛树脂胶粘剂,根据它们的不同性能分别作为主体树脂、甲醛捕捉剂和强化剂。通过实验设计将三者进行了复配。研究结果表明:在主体树脂中加入10%的甲醛捕捉剂、5%-15%的强化剂和20%的面粉可以制得E1胶合板用胶粘剂。该胶粘剂成本较低,能显著提高胶合板的胶合性能,降低甲醛释放量。  相似文献   

13.
将木薯淀粉水解后与甲醛、尿素等原料共缩聚合成改性脲醛树脂,将其应用于环保型MDF制备。结果表明:改性脲醛树脂为浅黄色不透明液体,游离甲醛含量<0.10%,贮存期>25 d。FT-IR分析表明,木薯淀粉水解液参与了树脂的固化反应,主要以醚键及亚甲基键连接,体系中尚存有未水解的木薯淀粉。TG分析表明:随着木薯淀粉水解液添加量增加,树脂残碳率增大,当木薯淀粉水解液添加量为12%时,树脂残碳率为14.08%。当木薯淀粉水解液添加量为12%时,MDF的内结合强度为0.60 MPa,表面结合强度为1.12 MPa,静曲强度为27.2 MPa,弹性模量为2630 MPa,甲醛释放量仅为0.038 mg/m3,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4.
我所近两年承担试制生产阻击步枪的木托和左、右护木,左右护木要求形状异形,粘合力强、耐水、耐热、色浅、变形小、外观光滑、平整.为保证产品质量,我们对胶合剂和生产工艺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和研究,达到了要求.一、苯酚——三聚氰胺——甲醛共聚树脂胶的研制.1、工艺路线的选择和反应机理试验采用苯酚、三聚氰胺、甲醛为主要原料用氢氧化钠为催化剂,聚乙烯醇作增粘、增韧剂,制成共聚树脂胶合剂.先使苯酚、甲醛在碱性下反应,生成羟甲基苯酚(酚醇)和酚醛低聚物,然后加入三聚氰胺与羟甲基苯酚和酚醛低聚物反应,生成苯酚——三聚氰胺——甲醛共缩合树脂.  相似文献   

15.
甲醛中甲醇含量对低摩尔比脲醛树脂胶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原料甲醛中甲醇含量对低醛化(低摩尔比)脲醛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含量提高,甲醛原料贮存期增长,树脂贮存稳定性提高,但同时导致树脂中游离甲醛升高,板材甲醛释放量上升。树脂用NH4Cl作固化剂适用期(活性期)和固化时间随甲醇含量的升高而缩短,但适用期和固化时间太长,不适合直接做固化剂。而用草酸和10%HCl作固化剂,适用期和固化时间随甲醇含量的升高而延长。对胶合强度的进一步测试表明:原料甲醛中甲醇含量提高,胶合板湿强度和木破率明显下降,当摩尔比(U∶F)为1∶1.1、甲醇含量>6.0%时,杨木芯板胶合强度就达不到GB/T9846-1988标准0.7MPa的要求,柳桉芯板胶合强度也显著HNMR核磁共振谱证实,原料甲醛中甲醇含量高,树脂中水合下降,而干状胶合强度几乎无影响。用400Hz1甲醛含量亦高,—OCH3基也多。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显示,甲醇含量低时树脂固化成树状物,甲醇含量高时树脂固化成松散状。  相似文献   

16.
松香乙萘酚醛树脂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乙萘酚,松香,甲醛,甘油反应,合成一种新的松香乙萘醛醛树脂。该树脂色泽浅,软化点高,油溶性好,光泽度高,讨论了原料比,催化剂,温度,时间等反应条件。用IR谱对产品结构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7.
木材工业用树脂及应用西班牙木工胶粘集团供稿1简介甲醛主要用来与尿素、三聚氰胺、苯酚反应生产热固性树脂和少量上述物质。这些树脂主要用来生产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胶合板、装饰层积材和家具。DerivadosForestales作为甲醛生产技术先进的公司,...  相似文献   

18.
在碱性条件下用尿素和甲醛合成脲醛预缩液(UFC),然后用UFC与尿素制备脲醛树脂(UFC/U),并添加葡萄糖对UFC/U改性得到G/UFC/U树脂,采用DSC和FT-IR等对树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脲醛树脂(UF)相比,UFC/U树脂胶合强度提高5.83%,游离甲醛含量降低3.70%,G/UFC/U树脂贮存期大于30 d,综合性能较好,G1-25/UFC/U树脂游离甲醛含量降低44.44%,胶合板湿胶合强度为1.11 MPa,优于国家II类胶合板标准;DSC结果表明:UFC/U、G1-25/UFC/U比UF树脂的固化特征温度高;FT-IR分析表明:G1-25/UFC/U和UF树脂相比,羟基及亚甲基醚键的峰强度增强,改性树脂的羟甲基优先和葡萄糖分子C(6)的羟基发生反应生成亚甲基醚键。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判断苯酚-尿素-甲醛(PUF)树脂中原料共缩聚反应是否发生,并确认共缩聚分子形成特点,借助13C核磁共振(13C NMR)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两种主要分析仪器,对比研究了苯酚-甲醛(PF)树脂和PUF树脂的结构特点,结果证实了PUF树脂中苯酚、尿素和甲醛3种原料之间共缩聚反应的存在,认为PUF树脂结构以PF树脂为主体,且共缩聚结构主要形成于合成反应初期。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以苯酚、三聚氰胺、甲醛为主要原料合成了PMF共缩聚树脂。研究考查了各原料配比对PMF树脂性能的影响,取n(F1)/n(P)、n(M)/n(P)、n(F2)/n(M)、n(NaOH)/n(P)为4个因素,对其进行优化试验,从而得到最佳优化配方。本试验合成的PMF树脂性能优良,用其压制的竹帘胶合板物理力学性能达到JG/T1.56-2004所规定的竹模板物理力学性能要求。并且,原料成本较PF树脂低,仅为竹胶合板用2122型PF树脂的66.1%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