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芥蓝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芥蓝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类蔬菜作物,在我国南方栽培较多,以采收菜薹食用为主,其食味脆甜、芳香、爽口,是我国特产蔬菜之一。芥蓝按其花冠颜色可分为白花芥蓝和黄花芥蓝,前者栽培面积较广,品种也较多,后者栽培较少。芥蓝属长日照作物,喜冷凉、湿润的环境,植株生长及菜薹形成的适温为15~25℃,30℃以上高温不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而气温过低,苗期便通过春化,提早抽薹。由于芥蓝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栽培面积逐年增加,而且芥蓝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蔬菜,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收入,扩大种植的蔬菜品种之一。1品种选择①早熟类型耐热,可在…  相似文献   

2.
杨暹  杨运英 《中国蔬菜》2002,1(4):33-34
芥蓝(Brassica alboglabra Bailey)是华南地区主要秋冬蔬菜之一.性喜冷凉,较低温度为其生长发育、菜薹形成和获得高产所必需.关于芥蓝生长发育规律,品种与菜薹形成,播种期与菜薹形成以及矿质营养生理等方面已有研究[1~6],而有关温度与芥蓝生长发育关系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对芥蓝的花芽分化、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为芥蓝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芥蓝原产于中国南方,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的特产蔬菜之一,在南方地区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家常菜,更是畅销东南亚及港澳地区的出口菜。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粤菜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芥蓝已成为一种许多地区引种推广的蔬菜品种。芥蓝的菜薹柔嫩、鲜脆、清甜、味鲜美,可炒食、汤食或作配菜。  相似文献   

4.
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芥蓝为绿色,但在潮汕地区有一个地方品种——红脚菜薹,其植物茎部为红紫色,菜薹长出后,其颜色也是红紫色。本试验以红脚菜薹和中花菜薹为材料,探讨芥蓝菜薹的颜色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5.
高温条件下芥蓝菜薹色泽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高温条件下3个芥蓝品种菜薹色素及其相关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芥蓝菜薹的叶绿素、花青苷和类黄酮含量尖叶夏芥蓝均为最高,荷塘芥蓝次之,中花芥蓝最低。尖叶夏的有机酸含量最高,中花次之,荷塘最低。花青苷含量较高的品种,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也比较高。芥蓝菜薹表皮色泽是叶绿素、类黄酮和花青苷等色素的综合表现,并受表皮酸碱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利用深紫色、无蜡质、白花芥蓝和绿色、有蜡质、黄花芥蓝配制F_1、F_2、BC_1和BC_1′世代,研究芥蓝花色、蜡质和薹色的遗传规律,并创制兼具不同花色、蜡质和薹色的芥蓝新种质;同时,比较2个不同类型芥蓝亲本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芥蓝的花色、叶片和菜薹的蜡质以及薹色3个性状均为质量性状,分别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白花对黄花为显性,叶片和菜薹有蜡质对无蜡质为显性,菜薹紫色对绿色为显性。无蜡质、紫色菜薹芥蓝的VC、蛋白质、花青素和胡萝卜素含量极显著高于绿色、有蜡质的普通芥蓝,而可溶性糖、粗纤维含量极显著低于普通绿色芥蓝。以芥蓝细胞质不育系CMS.紫芥蓝为母本,以自交系改良红芥蓝薹为父本杂交选育出芥蓝新品种京紫2号,晚熟,生育期80 d左右,株高31.4 cm,开展度50.2 cm,叶片卵圆形、深绿色、有光泽,叶片和菜薹无蜡质,菜薹深紫色,薹长25.0 cm、粗2.04 cm,单株净薹质量65~115 g,口感脆嫩,可多次采收,产量15~20 t · hm~(-2),适合广州等南方地区秋冬季和菜场基地种植。  相似文献   

7.
李素文 《蔬菜》2001,(5):8-9
芥蓝又称白花芥蓝、格蓝菜等,以肥嫩的花薹及嫩叶(即菜薹)为主要食用器官,品质脆嫩,清甜爽口,风味别致,营养十分丰富。芥蓝原产中国南方,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尤以广东省栽培最普遍,从90年代初开始,北京、山东、河北、辽宁等省市陆续从南方引种试种,但栽培面积很小,主要供应高档宾馆和饭店,人们将其列为“稀菜”、“特菜”。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芥蓝的栽培面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现将其春露地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品种的选择 春露地栽培芥蓝可选择中熟和晚熟品种,以中熟品种为最佳,如登峰…  相似文献   

8.
芥蓝与菜薹杂种后代对TuMV的抗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芥蓝以及芥蓝×菜薹种间杂种后代对芜菁花叶病毒(TuMV)油菜株系的抗性。结果表明,芥蓝对广州地区TuMV油菜株系具有近于免疫的抗性。芥蓝×菜薹种间杂种回交后代抗TuMV油菜株系的选择效应受回交亲本影响很大:用抗病品种与杂种回交的后代,经两次系统选择后,已获得16个经济性状较好的白菜抗病品系;但用感病品种与杂种回交两代之后,抗病性明显下降,经两代系统选择未能获得抗病的菜薹品系。  相似文献   

9.
陆焕春 《长江蔬菜》2019,(18):64-65
芥蓝属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类蔬菜,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以食用菜薹为主,是中国广东的特色蔬菜。芥蓝以蔬菜基地种植为主。在广东,芥蓝主要种植区域集中在惠州、广州花都、增城、从化、清远这几个地方的蔬菜基地。  相似文献   

10.
目前菜薹主要包括菜心、白菜薹、红菜薹等。生产上菜心主要为直播或移栽,白菜薹也有少部分直播栽培,但红菜薹尚未见直播栽培的报道。湘潭红菜薹已有30多年栽培历史,大多数是采用稻一菜或稻一稻一菜的耕作栽培模式,通过育苗后进行大田移栽,但由于农户栽培面积大,育苗和移栽用工较多,移栽时往往由于劳力紧张而造成生产成本较高,同时由于品种混乱,栽培效果较差,效益不高。  相似文献   

11.
正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脂肪族芥子油苷和吲哚族芥子油苷的合成前体甲硫氨酸和色氨酸单独及配合表面活性剂叶面喷施对芥蓝(Brassica alboglabra L.)生长及菜薹中芥子油苷组分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对芥蓝生长指标及芥子油苷组分无显著影响,在芥蓝菜薹中均检测到7种脂肪族芥子油苷和4种吲哚族芥子油苷。与喷施清水对照相比,甲硫氨酸、色  相似文献   

12.
江国铿  贾春虹 《蔬菜》1998,(4):20-20
十字花科蔬菜化学除草008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所江国铿贾春虹王光耀十字花科蔬菜在全国各地栽培十分广泛,有白菜、油菜、菜薹、芥菜、甘蓝、花椰菜、芥蓝、抱子甘蓝、羽衣甘蓝和萝卜等。栽种方式有直播和移栽两种。目前国内外使用除草剂防除杂草也很普遍,现将...  相似文献   

13.
白菜类蔬菜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以柔嫩的叶丛、叶球、嫩茎、花球供食用,它们分3个不同的种。白菜,叶片薄、绿色、无明显的蜡粉、叶缘波状,包括大白菜、小白菜、乌塌菜、菜薹、薹菜等;甘蓝,叶片厚、蓝绿色、有明显的蜡粉、叶缘波状,包括结球甘蓝、皱叶甘蓝、抱子甘蓝、球茎甘蓝、花椰菜、木立花椰菜、白花芥蓝等;芥菜,叶片薄、绿色、无明显的蜡粉、叶缘锯齿状,包括叶用芥菜、茎用芥菜等。在栽培学上,以绿叶为产品的小白菜、乌塌菜、菜薹、薹菜、芥蓝等也可划归绿叶菜类。  相似文献   

14.
生菜主要以生食为主,是凉拌“色拉”的主菜,因此生菜必须鲜嫩、洁净。水培是生产无公害、高档次生菜的理想方法,现将其水培技术介绍如下:1 栽培生理特性(1)种子发芽 生菜属菊科莴苣属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性喜冷凉气候。种子发芽适温18~20℃,实际上在15~25℃范围内发芽率都比较高。比这个温度低发芽所需天数增加。4℃以下几乎不发芽,25℃以上发芽率急剧降低,30℃以上多数  相似文献   

15.
水培芥蓝反季节栽培技术张华刘钧如黄亮华郭碧瑜(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510315)收稿日期:1995—08—29,修回日期:1995—11—28。芥蓝属十字花科芸薹属蔬菜植物,以肥嫩的花薹和嫩叶供食,质脆嫩,味清甜,在广东、广西及福建等地均普遍栽培,为...  相似文献   

16.
芥蓝是十字花科芸苔属中以花苔为产品的蔬菜,以肥嫩的花苔和嫩叶供食用,质脆嫩,清甜,被视为高档蔬菜。芥蓝抗性较强,产量较高,栽培容易,露地栽培芥蓝可获较高经济效益。奋进乡上台子村农民刘建文,今春根据市场需求,结合生产实际,露地栽培660平方米芥蓝,科学栽培,精细管理,今年获得了较高效益,总收入5500元。主要栽培措施是: 一、品种的选择 选用品种为香港白花。该品种属早熟芥蓝品种,植株紧凑,生长整齐,叶片椭园,叶  相似文献   

17.
芥蓝原产于我国广东、广西和台湾等南方地区,主要食用肥嫩的花薹及嫩叶,品质脆嫩,清甜爽口,风味别致,营养丰富,食用方法多样,是我国的名优特产菜之一。芥蓝在南方地区广泛栽培,既是宾馆、饭店宴席上的名菜,又是普通家庭的家常菜。北方地区仅在华北地区有少量栽培,近年来随着北方日光温室等保护地设施的发展,芥蓝栽培面积逐渐扩大。利用日光温室生产芥蓝可调节冬  相似文献   

18.
芥蓝耐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芥蓝属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类蔬菜,起源于中国华南地区[1],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很受欢迎,北京、上海、西安等大中城市对芥蓝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更是畅销东南亚及港澳地区的出口菜。芥蓝主要食用花薹或嫩株,质脆可口,营养丰富,具有抗癌保健功效[2]。芥蓝性喜冷凉,叶丛生长和菜薹形成适温为15~25℃,高温  相似文献   

19.
郑世发 《长江蔬菜》2012,(21):44-45
正十字花科蔬菜包括大白菜、小白菜(普通白菜)、菜心、紫菜薹、结球甘蓝、花椰菜、青花菜、芥蓝、球茎甘蓝、抱子甘蓝、茎用芥菜、叶用芥菜及萝卜、大头菜等。在秋冬季节种植面积大,对菜农的经济收入和市场供应影响也比较大。现将栽培中常易发生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菜薹一年多茬生产技术的核心是通过品种搭配、播种期和播种技术、肥水调控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播种期可提早到7 月中旬,采收期提早到9 月,实现菜薹一年三茬栽培。该技术适用于湖南、湖北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