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冻精配种是加快黄牛改良的良好途径。受胎率问题是推广冻精配种技术成败的关键。我县从1980年引进西门塔尔牛冻精颗粒对本地黄牛杂交改良。桥子改良点1980年冻配输精127头,受胎66头,受胎率52%。1981年产杂种牛犊58头,产犊率45.7%;1981年又授配92头,经多次调查预计受胎68头、受胎率74%,情期受胎率60.87%。两年来,本人在该点搞冻配,为受胎率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在技术操作的实践中,深切体会到:掌握母牛发情规律,做好发情鉴定,适时输精,是确保受胎率高的关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黄牛产后发情规律,指导黄牛冻配改良工作,我们对黄牛产后发情间隔天数做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调查方法调查了4个公社的8个大队产后自然发情的母牛120头,逐头登记其胎次、膘度、产犊时间、发情时间和产后发情间隔天数,然后分别统计产犊月份、膘情和胎次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黄牛改良,开展母牛冻配,现将当地母牛发情排卵规律与适期输精情况整理成材料,并供借鉴、参考,提出宝贵意见。1本地母牛发情排卵规律的观察1.1观察目的为提高冻配受胎率,摸索本地母牛的发情排卵规律,为确定母牛输精适期奠定理论基础。1.2观察方法对来站配种的本地母牛从中随机选留一部分,系统观察其发情表现,并向畜主了解有关发情情况;并确定母牛初次爬跨它牛的时间;结合直肠检查掌握母牛卵泡发育阶段和排卵情况。1.3观察结果⑴发情周期据119头本地母牛资料统计,发情周期平均21d。其中,14~18d的有39头,占32.8%;19~23d的有43头,占36.1…  相似文献   

4.
要想提高母牛冻精配种的繁殖率,达到多配、多怀、多产、多活,应该抓好以下几个主要环节。一、提高母牛受配率1.提高母牛膘情,促进母牛发情,从而提高母牛受配率。当前,母牛的受配率之所以较低,达不到70%,其主要原因是母牛的发情率较低,有一部分母牛因长年不发情而无法参加配种。不发情的母牛多半是膘情不好,体质瘦弱的母牛,俗话说:“满膘才能满怀”就是这个道理。造成膘情差的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不当,有的群众养牛不懂技术,仍然采取比较原始的粗放饲养方式,没能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母牛的膘增差,致使母牛受配率降低。为…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通过对适龄母牛"短期优饲"技术应用,缩短母牛产间距,提高肉牛养殖经济效益。在哈密市伊州区天山乡吐克塔尔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圈舍养殖"集中短期优饲"(试验组1)与伊吾县前山乡以"草原放牧+补饲"(试验组2),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对适龄母牛进行人工授精改良。结果显示:试验组1筛选60头母牛,发情授精49头,发情率81.6%;试验组2筛选母牛446头,发情受配246头,发情率55.2%,两组相比较差异极其显著(P0.01)。通过B超妊娠检查,试验组1受配牛48头,妊娠42头,试验组2受配母牛抽检209头,妊娠183头;两者受胎率均为87.5%,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舍饲"短期优饲"组,母牛发情集中,发情率高,且便于观察和适时授精。  相似文献   

6.
利用氯前列烯醇2次注射法在8家牛场228头黑安格斯繁殖母牛群中实施了同期发情处理,共发情166头,平均同期发情率72.81%,发情母牛全部进行了冻配,第一情期受胎率平均为74.70%,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彻底解决了牛场空怀母牛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正> 推广应用牛冻精人工授精技术是加快农村黄牛改良步伐,开展牛的综合利用的重要措施,但受胎率低是当前冻精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工作中的主要难题。为此,我们调查分析了1980年以来我县加义,长寿等乡镇改站1965头黄母牛发情及冻精配种登记资料,以摸清役用黄牛配种受胎规律,提高冻配受胎率,促进牛冻配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8.
在石阡县高魁、大岩两村用氯前列烯醇注射空怀健康的黄牛(86头)、水牛(46头)共132头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和冻配试验.结果表明:0~8 d发情牛共122头,同期发情率为92.42%(122/132),在2~6d发情的占总发情数的92.62%,有卵泡发育的母牛占发情母牛数的55%(22/40);冻配第一情期受胎率为43.59%(51/117),第二情期受胎率为60%(27/45).  相似文献   

9.
我区从1976年开始应用“冻精”改良山地牛,累计受配母牛4万余头,受胎率由试点时的42.2%提高到全区平均65.2%。为了探讨冻配中影响母牛受胎率的因素,努力提高受胎率,1980年以来,我们先后在洛南县的古城、石门公社配种站进行了试验观察,现将结果简报如下。一、配种技术与受胎率输精方法、发情鉴定、输精时间、输精  相似文献   

10.
奶牛“三率”是指奶牛受配率、受胎率和产犊成活率。因此,奶牛应用冻配效果的好与差,直接表现在“三率”上,也是关系到养牛经济效益的关键。奶牛的正常繁殖,应当是一年一个犊,而为什么应用人工冻配之后,还达不到全配、全准?又不能普遍实现“母牛下母牛三年五个头”的标准呢?下面就根据中国奶牛之乡———安达市奶牛应用冻配的经验,谈谈提高奶牛“三率”的技术要点。1影响奶牛“三率”的原因1.1母牛膘情差。膘情是母牛发情的基础,膘情好坏直接关系到受配率的高低。由于奶牛饲养管理水平低和泌乳等原因的影响,使体内营养入不抵出,因此就抑制了…  相似文献   

11.
1 影响奶牛受配率的原因1 1 母牛膘情差 膘情是母牛发情的基础 ,膘情好坏直接关系到受配率的高低。由于奶牛饲养管理水平低和泌乳等原因的影响 ,使体内营养入不抵出 ,母牛就不能按正常规律发情 ,根据安达国营奶牛场的调查统计 ,母牛五成膘发情率占19 6 % ,六成膘发情率为 4  相似文献   

12.
声明     
在石阡县高魁、大岩两村用氯前列烯醇注射空怀健康的黄牛(86头)、水牛(46头)共132头母牛进行唰期发情和冻配试验。结果表明:0~8d友晴牛共122头,同期发情率为92.42%(122/132),在2~6d发晴的占总发晴数的92.62%,有卵泡发育的母牛占发情母牛数的55%(22/40);冻配第一晴期受胎率为43.59%(51/117),第二情期受胎率为600/0(27/45)。  相似文献   

13.
赵厅村奶牛场从1985年起,母牛中延迟发情和长期不发情的占分娩母牛的50%,严重影响了母牛的受配率和受胎率,不孕牛高达44.4%,造成经济亏损。1987至1988年,笔者用激素治疗11头不孕牛,取得了全部受胎的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 为了切实解决牛冻精适时输精时机,我们进行了对母牛滤泡发育和宫颈粘胶演变状况不同阶段的探索。试验方法选择母黄牛273头,首先对每头受配母牛触摸卵巢,确定卵巢滤泡发育阶段。其次对发情母牛的宫颈粘液进行镜检观察图样形状,同时测定发情母牛宫颈粘液pH值,对试验母牛在滤泡发育和宫颈粘液演变的不同阶段分三组进行输精。输精后一个月左右,用直肠检查法确定受配母牛的妊娠与空怀。  相似文献   

15.
大庆红色草原牧场自1978年以来,用孕马血催情,连续2年超额完成了冻精配种计划,加快了黄牛的改良进度。一、大搞科学实验突破配种难关这个场从1978年5月开始饲养黄牛,共有适令母牛1900头。这些牛是从外地购入和调入的,进场时牛膘很差,全是中下等膘。发情母牛少,受配率低。为了突破这一关,  相似文献   

16.
我县是全省肉牛基地投产县之一,开展了牛的冻配工作。为了掌握本地母牛的一般繁殖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我们对本地母牛的发情季节、初产期及产犊周期作了调查,为牛的冻配工作提供了依据。一、发情季节 1.方法:调查本地母牛现带犊月龄,根据犊牛月龄加母牛妊娠期推算,得其母牛发情时间。 2.结果:根据对  相似文献   

17.
影响牛冻配授精时机与受胎率若干因素的调查盛士锋,王洪喜(黑龙江省讷河市畜牧局161300)为准确把握牛冻配授精时机,提高中冻配受胎率,我们于1992年3月至1993年7月对582头自然发情母牛的授精时机与受胎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总结如...  相似文献   

18.
我市几年来在黄牛改良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是母牛受配率较低,每年有一帮分(约30%左右)母牛发情迟缓或长期不发情,致使不能及时参加配种,直接影响母牛的繁殖率。为能利用激素对不发情母牛进行人工促情,并控制在一定时间较为集中地发情,必将提高受配率,从而加快黄牛改良进度。为此,我们1985~1987年在周至县尚村  相似文献   

19.
冻精改良是发展肉牛养殖多快好省的捷径,在冻精改良实施中首先必需确保精液的有效活力;其次是做到适时配种,使发情母牛不漏配.熟练掌握输精技术,也是提高发情母牛情期受胎率,促进冻精改良稳步发展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20.
尽管胚胎移植在我国进入商品生产运用阶段 ,但费用较高。在黄牛改良中 ,冻配仍占主导地位 ,而冻配的受胎率低一直影响着黄牛改良的进程。1 选择冻精在购买冻精时 ,应随机抽取一定冻精进行精液品质检查 ,包括精子的活力、密度、顶体完整率等指标。2 发情鉴定母牛发情时 ,兴奋不安 ,鸣叫有持续性 ,一般持续 1 0~ 2 4h ,在牛舍内站立不安 ,四处张望 ,对饲养人员表示亲近。在野外放牧时发情母牛追随其他母牛或公牛。母牛发情时有爬跨行为 ,发情初期企图爬跨 ,发情盛期接受爬跨 ,发情末期拒绝爬跨。发情母牛外阴部在发情前 4 8~ 72h出现肿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