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找出口袋中的20元纸币,对照阳朔的山水石岩,同行的好友叹息:为何我没有生长在这个美丽的地方?“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桂林山水精华多指的是水秀山清,“山水”两字不分离,山水相依,山以水秀,水映山幽。  相似文献   

2.
诗中有画,谜中亦有画。请看:“远梅两行山倒影,扁舟一叶水横流”──射一字。这谜面就很够画意,谜底是“慧”字。你看它上面是中国山水画的两地“远梅”,中间“山倒影”(彐),下面是“扁舟一叶”(),“水横流”()。多贴切!“浅草遮牛角,疏篱露马蹄”──射一字。谜底是“芜”的繁字体──“蕪”。你看那只在“浅草”掩盖下微露出来的“牛角”,那“梳篱”下的得得“马蹄”,把一个“禀”字画得多美,多形象呀!“水畔田头雁字横”——射一字。谜底是“淄”字。制谜者若不是个画家,也该是个颇有造诣的国画爱好者。不然他怎么能…  相似文献   

3.
大山脚下是我家,山的倒影是梦,水的倒影是情,情牵着梦,梦牵着情,又一首醉人的小诗写在青山绿水中。  相似文献   

4.
<正>大山脚下是我家,山的倒影是梦,水的倒影是情,情牵着梦,梦牵着情,又一首醉人的小诗写在青山绿水中。历时5个月,以"绿色,生命的色彩"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绿化博览会书画、摄影展"征集活动划上了圆满的句号。8月4日,绿博会执委办在郑州嵩山饭店举行绿博会书画、摄影作品评奖会。  相似文献   

5.
    
哪里是我们在征服高山,分明是高山征服了我们。人类躲进由山围成的院子里,营造属于自己的文明。但是千万不要忘记,这种文明同样需要大山的呵护!天山披戴着白雪的银冠,矗立在孩提时的记忆里。这就是我关于山的最初印象,一个亲切而又遥远,熟悉而又陌生的“山”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泪竹     
那块泪竹林确是很美。它位于九疑山三分石西南坡的三岔河、拦马源一带,仅存近千亩面积,外围公布着花竹、罗汉竹、方竹、紫竹、重巴竹等22个品种,不仅是一个地道的花种竹类“标本园”,还是一个竹的海洋,山风速处,涌过方项经波。我们曾经怀言一部仰慕的叫去攫访过泪竹林,它抗自一个众里独着,针尘不染的“深闺”少女,羞怯地注视问我们的到来。在经历了风尘无边的旧日与烦扰之后,我们真不进相吕,九技山向自这样一民人间至已至洁至美的天地。但E美的还是那段关于泪竹由来的传说,那段至会仍令条少人“田绝不胜愁”的传说。据说华五五…  相似文献   

7.
日前,笔者随林业技术人员,走进重庆市石柱土族自治县沙子镇的七曜山栗新山梁。连绵起伏的山峦一望无垠,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茂密而高耸的竹海竹林下草深花艳,清风徐来,夹着竹海特有的馥郁芳香沁人心脾。这就是沙子镇发动农民在七曜山建设的“绿色银行”沙子镇,位于该县东南部,野  相似文献   

8.
山与饮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山是自然存在,是由土壤、岩石等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海拔高度和理化性质的客观实体。它是孕育森林及各种生物、动物的场所。饮食,通常是指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从大自然中获取可维持人们的生命得以延续的食物并加以利用的一种行为。它属主观能动性行为范畴。山与饮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但它们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俗语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黄山脚下的徽州人,世世代代与“山”存着不解之缘。他们选择“山厚、山青、水秀”,“背山面水”之处建筑居住村落,繁衍生息。山赋予了人们坚韧不拔,威武不屈的性格和宽广的胸怀。他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黄山古文化。其中饮食文化这束奇葩也愈发光彩夺目。  相似文献   

9.
小工队的帐篷,在广袤的穹谷,启明星下,露出了灰蒙蒙的脊背。晨雾悄悄弥漫了山谷,轻轻地,温柔地吻着森林。工队在雾霭的簇拥下,在山的怀抱里醒来了曙光初照,工队沸腾了。喧嚣的拖拉机马达声,混着雾气,搅拌着笑声,显示出小工队青春的活力。不说虹装素襄的森林、挂满冰霜的松枝、也不说山狍野鹿给人带来的奇特心境、单是那动听的油锯声和“顺山倒”  相似文献   

10.
雁荡无荡     
戎玉 《森林与人类》2002,22(9):32-33
上下雁荡山,好像是深入过去的拔涉。过去到现在,长达亿万年,这里展现着一幅水墨淋漓的山水长卷。走进卷首,第一眼瞥见那个“接客僧”———雁荡山大门口的一座奇异的山峰。他从云雾缭绕的群山中走出来,披一身袈挲,光秃着头,两手作揖,虔诚地把我们一行接入山中。雁荡山据说有120峰,如骈笋,如挺芝,如笔之卓立,如剑之出鞘,如帆之远扬,如旗之乍展,如玉女之晨妆,如老妪之提携,如牛之望月,如龟之蛰伏……峭立亘天,绝不雷同,而且步移形换,妙趣无穷。就起,中间有隙,至顶又合拢形如合掌,称为“合掌峰”。至夜,站在峰下,…  相似文献   

11.
仲夏时节,我们慕名来到有“昭平第一村”之称的鹿坡村采访,当车子沿着弯弯曲曲的林区公路,进入千山拥翠、遍地花香的鹿坡大地时,但见沿途青山绿水,林木定葱,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一片片秀色可餐、花香盈溢的八角林。“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鹿坡村远离阳平县城和木格乡政府所在地,是个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小山村。全村总面积18平方公里,人口3300人,人均有水田不足0.6亩,但却拥有山地面积20余亩。与山为伴的鹿坡人,在党的领导下,逐渐懂得了山的富足、山的涵义。曾经被历史嫌弃的大山,渐渐成了他们瑰丽的绿色工厂,成了…  相似文献   

12.
蘑菇·人生     
渐渐沥沥的雨在太阳的驱赶下,终于停了。空气中浸润着潮湿的气息,该是蘑菇冒出来的时候了,我暗自思忖着。走向林中,此时的情景触动我忆起往昔。中专时期,是让我们高兴的就是去南山小果子实习,我们这些绿色天使是多么的情意,与鸟儿为友,与草木为伴,享受着大自然的赐予。迎接我们的是绵绵细雨,山格外的责本,花也格外的艳丽,我们这帮山外来客被倾倒了,感叹着大自然的活力。终于盼到了天空放晴,太阳露出云端。不知谁喊了一声“采蘑菇去”,我便扔下手中的扫帚,来不及收拾行李,急匆匆的奔出宿舍,去追赶来蘑菇的队伍。金黄色的金…  相似文献   

13.
家乡的槐     
家乡的槐□宋其涛我的家乡在平坦辽阔的华北大平原上,既没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泰山的雄伟,也没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水乡缠绵。只有那房前屋后的一棵棵槐树,成为记忆中永不褪色的风景。幼年时候,小伙伴们在大槐树下有着不尽的欢乐。三五个一伙当家家,拿...  相似文献   

14.
踏进“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云南西畴县莲花塘乡香坪山行政村,映入眼帘的是山连着山,树连着树,郁郁葱葱,很难找到一块荒地。 昔日的香坪山村,光山秃岭不见树,水枯地瘦不长粮。每逢雨季下大雨,“山上拉肚于,山下盖被子”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农作物带来严重灾难。这一恶劣的自然环境制约着该村各方面的发展,使其长期处于  相似文献   

15.
走进浙江天目山种业有限公司的苗木基地(以下简称天目山种业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大大小小、品种各色的苗木,在夏季阳光的照射下,郁郁葱葱地生长着,向我们昭示着这个苗木基地无限的希望与前景。苗木基地的负责人薛桂芳总经理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稍事休息之后,开始了这次的采访。  相似文献   

16.
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 ,是实现农业稳产高产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吉首市地处湘西 ,是一个“八山半水一分半地”的山区城市 ,潜力在山 ,优势在山 ,脱贫致富的希望在山。在新的世纪 ,必须以生态林业建设为突破口 ,全面推进绿色事业。一、把握生态林业建设的历史机遇 :当前 ,党中央、国务院对林业工作高度重视 ;西部大开发对于地处四省(市)边区的吉首种苗和林副产品市场 ,有着巨大的推动力 ;一批林业重点工程 ,包括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三难地”以工代赈绿化工程、国债资金长防林工程、天然阔叶林保护工程等近期相继启动…  相似文献   

17.
邵阳市绥宁县,位于湖南西南部,以林木著称。“八山半水一分田”的现实,让绥宁百姓长期依赖于原始、粗放的“伐木经济”。过去,在“没钱了,上山砍树砍竹”的观念下,绥宁山林被过度砍伐。生态破坏造成的恶果,影响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倒逼绥宁人转变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绿色动能,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平和有个“耕山族”   马乔只听说有追星族飞车族新潮一族,还从没听说有“耕山族”。陡峭的山地,纵然在上面走一趟,也会累得人气喘吁吁,而今却听说福建省平和县出了个“耕山族”,好不稀奇!为探访其“庐山真面目”,我们闯进了这个位于闽粤边界的山区县。汽车在崎...  相似文献   

19.
山区综合开发的成功模式—“围山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唐山市北部的迁西、迁安等山区县,广大干部群众在长期的山区农业开发实践中,创造了“围山转”造林整地经验,不但加快了荒山绿化速度,使山区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围山转”已经成为山区综合经济开发的新模式。“围山转”是在鱼鳞坑、水平沟水土保持工程的启迪下,综合了水平梯田和挖大垵栽植果树的优点而逐步发展完善的。“围山转”即高标准的环山水平沟造林整地工程。因水平沟层层叠叠,依山而起,宛如一条条彩带围绕在山坡上,所以当地群众形象地称其为“围山转”。  相似文献   

20.
这里是兴安林海的边缘,这里的密林遮掩着群山,这里小镇上的新楼毗邻农舍,这里新修的贮不场连接着荒原。在这里我遇到一位林业局长,他是那样质朴、爽朗而健谈,他滔滔不绝地向我谈起,这里的一水一山,今天、明天“我们林区的山,盛埠层峦,那座拔地而起的高山,我们给它起名叫‘独秀峰,,也真是一大奇观。“我们林区的路,依水环山,我们叫它‘九曲十八盘,,开着汽车沿路而上,准能爬上兰天白云间。“我们林区的水,夏凉冬暖,看那白棱俊的坚冰之间,热气燕腾的激流急湍向前,我们叫它‘不冻泉,。“这里的森林,古木参天,这里的风景,变化万千,这里的山山水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