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黄芩是一种常用而重要的中药,具有悠久的临床应用历史。药用黄芩是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其性味苦寒,具有清湿热、泻实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关于黄芩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已有不少文献报道,认为黄芩的解热、降压、抑菌、镇静等生物活性作用是由黄芩甙、汉黄芩甙、黄芩素、汉黄芩素等黄酮类  相似文献   

2.
黄芩黄酮药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Cecrsi)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在临床上属常用中药。其有效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汉黄芩苷、黄芩新素Ⅰ和黄芩新素Ⅱ等。近年大量研究表明黄芩黄酮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3.
黄芩(Baicalin)别名黄金茶、山茶根、烂心草,为常用中药,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的作用。黄芩及其有效成分黄芩苷、黄芩苷元、汉黄芩素和汉黄芩苷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炎、抗变态等药理作用。本研究通过2种方法提取黄芩中的有效成分对兽医临床分离的沙门氏菌(Salmonella)进行抑菌试验,从而比较不同方法提取出的黄芩有效成分的抑菌作用,为合理选择黄芩有效成分提取打法,研究其抗菌活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黄芩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黄芩的干燥根.其性寒味苦,归肺、胃、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中医临床用于治疗肺热咳嗽、高热神昏、肝火头痛、目赤肿痛、湿热黄疸、泻痢、胎热不安等证[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芩具有抗菌、消炎、降压、利尿、降血脂、抗变态反应等作用,这些作用与黄芩中含有多种黄酮类衍生物有关[2-3],如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木蝴蝶素等,其中黄芩苷为主要有效成分之一.黄芩有多种炮制方法[4],不同方法炮制的黄芩饮片中黄芩苷含量存在一定差异[5].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生黄芩、酒炒黄芩、焦黄芩、黄芩炭中黄芩苷的含量,以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芩中黄芩苷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黄芩异名腐肠,黄文、虹胜、经芩、印头、内虚、空肠、元芩、土金茶根,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多年生草本,主根长大,略呈圆锥状,外皮褐色。茎方形,高25~60厘米,基部多分歧,光滑或被短毛。叶对生,卵状披针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5~4.5厘米,宽3~12毫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圆形,全缘,具睫毛,上面光滑或被短毛,下面有腺点,光滑或仅在中肋有短毛,无柄或有短柄。总状花序脓生,花偏向一方,萼钟形,被白色长柔毛,先端5裂,花冠唇形,上唇比下唇长,筒状,上部膨大,基部甚细,紫色,长2~2.5厘米,表面被白色短柔毛,雄蕊4枚,2枚较长,雌蕊1枚,子房4深裂,花柱基底着生。小坚果4,近圆形,黑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生于草原、高燥砾质的山坡。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四川、云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黄芩根含黄芩甙元、黄芩甙、汉黄芩素、汉黄芩甙和黄芩新素,还含苯甲酸、β-谷甾醇等。茎叶中含黄芩素甙。  相似文献   

6.
黄芩黄酮主要由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等组成,黄芩黄酮化合物具有降脂、抗血栓、抗氧化等多种生理活性。综述了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成分、提取工艺、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黄芩黄酮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药黄芩生品与炮制后黄芩中的有效成分—黄芩甙含量比较金万才(东北农业大学动医系·哈尔滨·150030)师慧珠(肇源县妇幼保健站)梁捷章兴华(黑龙江省生物制品一厂)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ariabaicalensisdreorgi)的根,主...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制定黄芩黄酮HPLC特征图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16批黄芩黄酮样品测定分析,制定了黄芩黄酮特征图谱。结果显示,试验确定了样品8个共有特征峰,通过标准品比对以及借助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进一步分析,确认了4个特征成分,分别为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并初步确定了另外4个特征成分。以黄芩苷的色谱峰为参照峰(S峰),8个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3%。研究表明,该特征图谱制定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精密度、稳定性,为黄芩黄酮作为兽用中药开发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柴黄口服液是由北柴胡、黄芩两味药材提取制备而成的复方制剂,2019年通过农业部审批获得国家三类新兽药证书(2019新兽药证字23号)。北柴胡,味甘,性微寒,归肝、胆经,是常用的解表药,主要含柴胡皂苷、甾醇、挥发油、脂肪酸和多糖等,还含黄酮、多元醇、香豆素和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功效。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是常用的清热燥湿类药物,主要含黄酮类化合物,如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黄芩黄酮Ⅰ、黄芩黄酮Ⅱ、白杨素等,其中黄芩苷为主要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0.
不同黄芩成分对孕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怀孕5~7d小鼠皮下注射0.075mg溴隐亭建立流产模型,于怀孕1~7d分别灌服蒸馏水、黄芩煎剂、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至怀孕10d宰杀。结果显示,血清中IFN-γ含量,以黄芩煎剂组为最低,子宫匀浆中IFN-γ含量,以黄芩苷组为最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孕酮含量在血清及子宫匀浆中均以黄芩苷组为最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各组间IL-10含量差异不显著。这一结果表明,黄芩成分对母体免疫功能有一定调节作用,其中黄芩苷可降低Th1型细胞因子含量,提高孕酮的含量,具有一定的保胎作用。  相似文献   

11.
考察黄芩主要成分黄芩苷和黄芩素的体外抑菌作用。选氟苯尼考、头孢噻呋等药物作对照,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和K-B纸片法测定黄芩苷等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头孢噻呋对大肠埃希菌临床菌株的抗菌活性远低于标准菌株,黄芩苷和黄芩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都有抗菌活性,黄芩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比大肠埃希菌稍高,黄芩素对大肠埃希菌的抗菌活性稍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果提示,与预防治疗单一感染性疾病相比较,黄芩更适合兽医临床的混合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中药黄芩为唇形科草本植物,其干燥根有效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这些成分具有解热、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清除自由基、免疫调节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对黄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实验研究及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黄芩苷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芩中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具有抗菌、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抗炎、抗过敏、保护心脑血管等作用,且具有很好的抗病毒药理活性,能够据此研发多种预防与治疗病毒病的新型药物,但目前对其抗病毒的作用机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本文主要从黄芩苷的药理作用、中药抗病毒机理以及黄芩苷的抗病毒作用等方面综合论述了目前国内黄芩苷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银黄制剂的药动学特征。方法: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黄芩甙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并以银黄颗粒为代表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黄芩甙经直肠灌注比灌胃血药浓度高、消除速率慢;黄芩甙经灌胃会产生首过代谢作用,同时在用药后约600min出现双峰现象;银黄颗粒中的黄芩甙受其它成分的影响不明显,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与单体黄芩甙基本一致。结论:用建立的HPLC法进行银黄颗粒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简单、准确、快速。并且获得的药代动学参数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黄芩素作为植物黄芩中含量最高的黄酮类化合物之一,对多种致病菌都有显著抑制作用,文章预探讨黄芩素对鼠伤寒沙门氏菌(STM)的抑制作用。用微量稀释法测定黄芩素对STM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菌落计数法检测黄芩素对STM生长曲线的影响,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活性以判断细菌细胞膜通透性。试验结果显示:黄芩素对STM的MIC是0.04 mmol/L,MBC是0.08 mmol/L;黄芩素可显著抑制STM生长并引起LDH和γ-GT的外泄。本次研究结论为:黄芩素对STM的生长繁殖有显著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与药物干扰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制以黄芩和柴胡为主药的注射剂,并建立质量控制标准。方法:以传统的水提醇沉法制备该注射剂,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芩甙进行鉴定,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芩甙的含量。结果: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得到的该注射剂符合药典关于注射剂的各项检查。实验结果表明:黄芩苷含量在1.6μg/mL~8.0μg/mL与吸光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6,平均回收率99.4%,相对标准偏差为0.6%(n=5)。黄芩甙的薄层色谱鉴别,薄层色谱斑点清晰、空白无干扰,重现性好。结论:该制剂生产工艺简单,质量标准简单易行,产品质量容易控制。  相似文献   

17.
将葛根芩连汤加工成细粉(40-65目)和超微粉(300目),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葛根芩连汤细粉和超微粉中主要有效成分葛根素、黄芩苷的含量,研究超微粉碎技术对葛根芩连汤主要有效成分葛根素、黄芩苷溶出的影响。结果葛根芩连汤细粉和超微粉中葛根素的含量分别为2.05%、3.20%;葛根芩连汤细粉和超微粉中黄芩苷含量分别为2.78%、3.94%。葛根芩连汤超微粉中的葛根素、黄芩苷含量比细粉分别提高56.10%、41.73%。表明超微粉碎技术能显著提高葛根芩连汤中主要有效成分葛根素和黄芩苷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18.
试验研究黄芩素对感染鼠伤寒沙门氏菌(STM)小鼠的影响.将80只小鼠分为空白组、STM组、黄芩素+STM组和黄芩素组.结果 显示:STM使感染小鼠的存活率明显下降,小鼠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明显增高,脏器指数降低,肝脏和脾脏组织呈现明显的病理改变.黄芩素可使感染STM小鼠的存活率明显升高,小鼠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降低,脏器指...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黄芩素对镉致大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试验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黄芩素组、镉组、镉+黄芩素组,各组每天分别灌服生理盐水、黄芩素、氯化镉、氯化镉+黄芩素。6周后处死大鼠,采集血清和肝脏,检测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表明:镉可极显著提高AST、ALT活性(P0.01),显著升高MDA和降低GSH含量(P0.05);黄芩素能显著降低镉组AST、ALT活性(P0.05),显著降低MDA和升高GSH含量(P0.05)。说明镉可导致大鼠肝脏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黄芩素对镉导致的损伤具有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20.
黄芩素是黄芩中含量最丰富的一种以黄酮类化合物为主效因子的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植物提取物,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应激和增强免疫力等生物学功能。黄芩素可作为一种天然饲料添加剂用以提高畜禽的免疫水平和生产性能,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和应用前景。本文对黄芩素的代谢途径及其结构与生物学功能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和展望,以期为畜禽健康养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