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2014年度,全省实施了5个国家重点水土保持项目与3个省级重点水土保持项目,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3.12万hm2,超计划15.6%。加大监督执法力度,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人为水土流失防治取得明显成效。淤地坝安全运用工作得到强化,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收到实效。主要做法:一是分区推进重点治理,二是严格工程建设管理,三是注重工程管护达效,四是强化技术人员培训。2015年,要抓好重点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强化预防监督管理、推进民营水土保持、开展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等项工作。  相似文献   

2.
甘肃平凉市崆峒区英国赠款中国小流域治理管理项目早庄桥示范工程是基于当地农民群众意愿规划的项目,经过2个月的紧张施工,目前桥梁主体部分已经完成,扶手等附属安装和引桥等扫尾工程正在加紧建设。  相似文献   

3.
龙滩水电站库区移民安置工程包括众多的集镇、村寨搬迁以及交通道路新(改)建,问题复杂,矛盾突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难度大。通过治理项目实行代管制,确保了工程顺利实施,治理成效明显。通过总结水土流失专项治理工程实行代管制的项目管理工作,阐明项目管理的创新治理模式、组织管理、理清工作重点等等,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马什好项目是宁夏第一个比较大的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该项目累计完成综合治理措施面积372.93km2,新增水土流失治理程度52.8%,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7.5%增加到现在的20.41%,初步形成了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项目区年人均占有粮食达到431 kg,年人均纯收入达1 306元,分别比治理前提高了19.1%和59.9%。介绍了项目建设的具体做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5.
张志勇 《中国水土保持》2012,(10):F0002-F0002
<正>山西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水利水保项目区总面积2.06万km2,项目自2000年开始实施以来,国家累计下达资金11.81亿元,经过10多年连续不断的治理,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截至2011年底,全省累计完成初步治理面积1912 km2,建成了一批精品小流域,在重要铁路、公路沿线及滹沱河沿线等  相似文献   

6.
自京津风沙源治理一期工程水利水保项目实施以来,卓有成效地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总结了工程实施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成效,以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并针对工程特点,提出了对二期工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拜泉县在实施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中,针对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正确处理3个关系,突出抓住4个重点,做到5个推进,保证了试点工程的顺利完成,共完成26条小流域的治理任务,综合治理面积200 km2,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哈叭气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是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该流域总面积3 207 hm2,水土流失面积1642.0 hm2。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是导致流域内生态环境脆弱,土壤肥力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长期缺乏有效治理,流域内大部分坡耕地表层土壤遭到冲刷破坏,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及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自2013年开始,经过项目建设单位喀左县水土保持局连续2 a的工程建设,完成了治理任务,工程竣工后效益较为明显,达到了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等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已基本完成 1999年下达的水土保持国债项目工程的治理任务。该项目的实施 ,提高了社会搞水土保持的积极性 ,加快了农村产业化的进程 ,并且也推动了水保部门的自身建设。采取的措施主要是狠抓规划设计、检查督导、工程质量、资金管理等。建议今后此项工程列出前期工作费用 ;对专项工程推行“三制” ,对其他工程 ,可采取项目承包制、部门联合制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土保持》2015,(1):13-14,24
2012年湖北省启动实施了"丹治"二期工程,计划投资3.3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26.12 km2,涉及丹江口等10个市(县、区)、20个项目区。目前有8个项目区的17条小流域完成治理,其余12个项目区的32条小流域正在抓紧建设。介绍了工程建设实践中在责任体系、综合治理、强化监管、管理模式方面的"四个转变",并明确了下一步在确保完成建设任务、打造小流域建设精品、做好"丹治"工程"十三五"规划工作等方面的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11.
<正>甘肃省严酷的自然条件、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尚不发达的经济实力.决定水土保持工作必须走外向型的道路.近10年来,在水利部和流域机构的大力支持下,我省先后完成了“长治”一期工程、关川河流域水保世行贷款项目、定西重点县一期工程、泾川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试点县以及100多座治沟骨干工程、18条试点流域的综合治理任务.正在执行的还有马莲河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长治”二期工程、定西二期工程、黄河上中游水保工程、庄浪梯田化县等.这些专项工程覆盖面达26个县.年完成治理面积占全省的50%左右,年投资约占全省治理投资的70%.专项工程在全省水保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集中全力搞好专项工程.改变我省贫困面貌并争取国家更多的扶持,已成为全省各级领导和群众的共识.马莲河流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是我省目前投资强度最大、治理开发层次最深、科技含量高、管理  相似文献   

12.
水土保持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对水土保持宏观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静态分析的方法,分析陕西省“长治”工程治理产生的生态、社会效益,并对其水保工程成效进行经济评估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自“长治”工程实施以来,项目区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348.09km^2,治理程度达到76.77%,植被覆盖率提高21.57%;农耕地减少了33.78%,林地增加了33.31%,草场增加了38.78%,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减少79.00%,土地利用结构日趋合理。一些特色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增加,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项目产生了明显的生态、社会效益。对项目实施的经济评估分析表明,该项目治理效益费用比为1.61,敏感性分析时为1.15,均大于1,净效益为3320.05万元,还本年限8.8a(〈10~12a),经济效益系数0.11(〉0.08~0.1),均符合《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标准,说明陕西省“长治”工程在经济上也是可行的。研究结果对于区域水土保持决策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一是抓项目建设,在保质保量完成年度计划任务上下功夫。按照全省实施兴水战略的安排部署,坚持淤地坝建设不动摇,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全力推动淤地坝建设。精心组织市县继续抓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水保项目、首都水资源水保项目、国家水保重点建设工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保项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水利项目、坝滩联合整治工程等水土保持项目的建设,依托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14.
2003年,珠江上游南北盘江石灰岩地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开始实施,项目建设期为5年。广西项目区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大力实施坡改梯工程和封禁治理,认真做好工程的前期工作,抓好资金落实,积极发动群众,加强技术指导,严格项目管理,至2004年10月底,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0.43km2,是2003年度治理任务的1.05倍,为今后试点工程的顺利实施开了个好头。  相似文献   

15.
自1985年将沙棘作为黄土高原治理的突破口以来,黄河水利委员会在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北部砒砂岩地区大规模开展了沙棘资源建设工程,并取得显著成效;水利部1998年以来相继在国家立项实施了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工程和晋陕蒙砒砂岩区窟野河流域生态减沙工程,形成了更大规模的治理效益。总结了3个沙棘治理项目的完成情况,分析了其建设效益和减沙效果。3个项目在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累计保存沙棘面积22.679万hm2,平均每年减沙2 414.6万t。  相似文献   

16.
临汾地区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于1993年底实施,至1999年底,共完成治理措施面积362.53km2,年治理进度达12.3%,是本地区年均治理进度2.2%的5.5倍。项目实施6年,农业年总产值提高了1.2倍,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治理前的 469元上升到 982元,年人均产粮达490.8kg。新增治理措施年可减少入河泥沙 124万t。农民从项目的实施中增长了科技知识,掌握了大量的实用技术。世行项目的贷款报账制、国内配套计划制、工程付款分期制的资金运行机制和管理机构专业制、工程施工招标制等,都是国内工程项目需要借鉴学习的。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沟坝地治理项目,是围绕淤地坝工程进行的沟滩地配套开发项目,以增地富民、开发整治沟滩地、尽快发挥淤地坝效益为目的。自2008年开始实施5年来,完成投资17 534万元,整理土地面积1 963.4 hm2,探索出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管理模式。详细介绍了项目管理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秋季是北方造林的黄金季节,具有造林成本低、明春苗木易成活、见效快的特点。近日,平泉县水保局成立了水保秋季工程领导小组,负责苗木检质、调运、栽植等环节的协调检查指导工作。为更好地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任务,促进全县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提高栽植苗木成活率,发挥工程效益,县水保局抢抓有利时机,搞好秋季栽植。苗木栽植中,依据平泉县京津风沙源治理水利项目设计要求,水  相似文献   

19.
马龙县自1998年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以来,先后实施了"长治"工程、国债水土保持项目、"珠治"试点工程、"长治"生态修复工程、"珠治"工程等,完成了26条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治理面积达198.50 km2。介绍了具体做法和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鉴于岩质边坡生态恢复较为困难,而现有生态恢复措施难以有效完成高陡岩质边坡生态恢复的实际,将边坡治理中的工程防护与生态恢复工程视为一个系统的两个方面,把握工程防护与生态恢复的时空特点,揭示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契合工程防护的岩质边坡生态恢复的技术方法及治理思想,提出主动防护网与植生袋植被恢复技术相结合、主动防护网与客土喷附技术相结合、锚固生态孔技术和生态型截排水技术等新技术和技术组合构成的方法体系,并应用于浙江某拆船厂高陡岩质边坡生态环境治理项目,验证了工程防护措施与生态恢复方法契合使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