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家峡库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家峡库区自然条件严酷,水土流失诱发因素多,农业生产条件差,群众生活困难。针对库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在对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和立地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实现"耕地梯田化、种植立体化、养殖舍饲化、设施完善化、能源清洁化"为目标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以期使库区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有明显改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程度由现状的27.20%提高到71.02%。  相似文献   

2.
蓬安县在实施"长治"工程过程中,针对不同小流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治理模式和防治技术,追求小流域治理效益的最大化,取得了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旅游日趋兴旺、经济明显增长、基础设施完善、生产条件改变的综合效果,为该县的"特色农业大县,绿色生态靓县"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始终坚持"水保立区"战略,将水土保持作为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措施,坚持政府引导、综合治理、多方融资、依法行政,探索出了"三个坚持、两个创新、四个结合、五个转变和一个强化"的成功经验,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特色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有效助推了精准脱贫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对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步伐,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山东省临朐县在农业综合开发中,坚持把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条件的改善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农田改造与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和"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的原则,注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确保农业资源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开发利用,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郊农业生态环境的工程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农业生产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在调查研究北京市郊农业生产和农业废弃物基本情况基础上,针对主要农业废弃物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与危害,分析研究了将其进行处理、利用的各种可操作性工程对策,以期不断改善京郊的农业生态环境,推动农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基于此,阐述高坪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前景等,并针对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查找原因,从多个方提出了高坪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农村产业化对改善"三农"问题有重要的作用。目前,虽然农业产业化早已被提出,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基于此,介绍了农业产业化的相关特征,提出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提出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促进农业产业化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8.
崇信是甘肃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县份之一,多年来尤其是"十五"期间,县上实施了"项目带动"战略,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形成,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明显。分析了当前崇信县水土保持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水土保持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苍溪县水土保持多年来坚持以坡耕地改造为中心,紧紧抓住水保产业化和庭园水保建设两个基本点,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不断创新治理模式,同时以"三权一方案"、"三同时"制度为突破口,大胆执法,将监督执法推上了正轨,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地方经济,改善人居环境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调查分析重庆市永川区农业机械化推广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优化农机补贴政策,整合涉农项目,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加强农机与农艺的相互配合,加快农机推广应用体系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岳池县在"长治"工程建设中,积极探索新的坡面水系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按照"以坡改梯、经果林建设为重点,以沟凼池路为骨干,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建设思路,全面开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带动了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成县西狭项目区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项目以梯田建设为重点,目的是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山丘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总结了项目建设的主要做法与经验,包括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坚持预防为主、转变防治意识,加强技术保障、提高治理效益,采取"三近"原则、因地制宜、集中规模治理,并且提出了项目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抵御农业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针对孝义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存在的建设与管理主体弱化、工程服务功能弱化、投资严重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创新长效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受益农户投劳投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扶持和鼓励民营水利建设、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织金县自1997年被列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县"后,20多年来,共完成"长治"四期、六期、七期19条小流域和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346.65 km2,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介绍了综合治理成效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平昌县在整村推进2011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建设中,紧紧围绕"降坡改梯夯基础,治水修路惠民生,连村成片育产业,钱粮风貌建新村"的思路,统筹规划,多元投入,全域治理并坚持"三不三议三自主"、"三先三后三联动"的运行机制,规范程序操作,逗硬过程监管,打造阳光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项目试点,改善了项目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介绍了工程建设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什邡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山区开发建设等项目为重点,狠抓生态建设,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深入实施"民心工程",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笔者还就如何继续开展好什邡市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农业生态建设应针对农业生态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重点地区治理开发为突破口,遏制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逐步推进该区域总体治理进程;把农业生态建设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通过坡改梯基本农田建设,陡坡耕地还林(果)、还草,“三化”草地治理,农村再生能源和节能项目等4项工程综合治理建设,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的基本条件,合理地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依据农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安塞县及其南、中、北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农业资源与农业产业是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的核心,但由于生态环境改善未对系统耦合起到基础或支撑作用,使得资源与产业局部相悖。从安塞县整体而言,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系统耦合,但其标准化系数却是-0.11,导致农业资源与产业态势标准化相关系数只有0.46,使系统耦合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强度较弱,即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改善了生态环境,但环境改善所增加的农业资源量并未得到相关产业的有效利用,系统耦合效果不显著;就安塞县南-中-北而言,其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模式类型分别为"林区养殖业-果业-设施农业"、"经济林-果业-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特色农产品-经济林",由于养殖业与林草资源未形成有效产业链,相比较北部耦合效果较好。针对农业资源利用率低的现实,在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需要强化草畜业,发展优质果业及精、细、密型种植业,完善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链网结构,实现农业产业与资源的优化耦合。  相似文献   

19.
据农业部信息 ,今年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将在资金投向上作适当调整 ,重点向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方面倾斜。与农业工程有关的内容有 :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方面 :继续组织实施“种子工程”,建设市场信息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环境检测体系。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改善方面 :由普通农产品生产向优质专用型品种生产、加工转变。继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加强旱作农业示范基地、高标准农田和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建设。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方面 :切实加强耕地、草原和水资源…  相似文献   

20.
珠江上游南北盘江石灰岩地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经过3年的实施,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显著:治理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79.2%,580 km2的石漠化土地、潜在石漠化土地得到了整治;建成了高标准综合配套的坡改梯工程7 123 hm2,新增保护耕地面积27 370 hm2,增加灌溉面积13 364 hm2,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粮食总产量比治理前增加6.1%;农业总产值由治理前的13.16亿元提高到17.67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治理前的1 076元上升到1 369元,农村贫困人口由治理前的13.74万人减少到10.02万人;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了社会进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抓好"珠治"工程建设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