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解决我国当前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农户分散经营与专业化生产的矛盾,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应对WTO的挑战,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合作经济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想模式。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农业公司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生产组织化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敏杰 《新农业》2006,(11):57-57
辽宁省2006年出台了农机补贴的有关政策。辽宁的农机补贴对象是农民个人及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补贴标准是机具价格的15%-30%,具体以《2006年辽宁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目录》为准。1户农民或1个农机服务组织1年受补贴的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套(4台套机具,即1台主机和3套农具)。种粮大户、配套购置机具、有一定农机服务经营经验、具有一定操作基础的农户或农机服务组织享有优先补贴条件。在申请人员不易认定时,以申请补贴的先后顺序排队。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如何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按照产业化的要求组织农业生产和经济运行?围绕这一问题,我结合黄河钻井农业公司的实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8.24万平方公里的渝州大地上,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农民综合服务社和农民协会蓬勃兴起。市供销总社资料显示:截至2004年9月,全市有合作社4865个,其中专业合作社2397个,综合服务社2382个,联合社86个,入社农户73.2万户,占农户的10.2%,入社人口263万,占农村人口的10.8%。近年来,我在实地考察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以下称合作社)发展中,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生产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对于农民来说,适时展开农机技术的推广是帮助农民提升生产效率和粮食产量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对农机技术推广进行研究中,试图通过工作思路、宣传渠道、政府支持三个方面,实现农机技术的全面铺开。从而使农业机械化与当地的农业生产相互适应,使农民了解到农机技术的价值,最终完成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2004年~2006年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2000多万元,并吸收多方投资,组建了19个农机作业合作社.与此同时,吸收农民的土地经营权入股,由合作社直接经营入股农民的土地,实行了农机资本与土地资本的有机结合.这种运行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大型农业机械的作用,挖掘了土地潜力,并且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畜牧业和非农业转移,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该省安达市丰桥农机合作社的组建和运行模式比较有代表性,本文以此为例,对农机资本与土地资本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和农业部门应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引导农民创办以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和农业专业协会为主要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应当说取得了成功的经验。特别是供销合作社组织引导农民创办的专业合作社和综合服务社,完全按照国际上通行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要求,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推进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络建设,积极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信息服务。农民对农机信息服务有何期待,农机营销者对农机信息服务有何需求,农机管理人员对农机信息服务有何愿望,2006年青海省互助县农机办的专项调查从一个侧面给了我们一些答案。不同的人群,由于所从事的工作不同,表现在对农机化信息的需求内容上也不同,关心的程度和内容也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9.
浅谈农机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现代化的农用机械也逐渐走进了普通农民的家庭,机械化的农业生产为农民提供了很大方便,也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从中显露出的农机安全管理问题却不容忽视,因此无论是从农民自身还是政府部门,都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改善这种状况。一、农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轻垦区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农用机械在生产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一、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的好处1.加快了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使更多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愿望得以实现,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农机装备总量快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大马力、多功能、高性能及薄弱环节农业机械增长迅速,从而使农机装备结构日趋合理,大、中、小型动力机械比例失调的问题已实步得到扭转。2.提高了农机作业水平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的实施,有力推进了农业生产机械化进程。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有效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1.
程丹  翁贞林 《农学学报》2020,10(10):91-97
水稻机械化服务是农业机械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巨大作用。本文运用粮食主产区(江西)1237份农户调研数据,通过构建Probit、T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业分工、农户分化对水稻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服务的影响,研究表明:(1)在耕地环节,农业分工(农业生产环节外包数量、水稻商品化率)、农户分化(非农就业人数占比、以水稻种植面积分化的小农户和规模农户)中除水稻商品化率,余下变量均对农户采用机械化服务产生显著影响;(2)在收割环节,农业分工、农户分化相关变量对农户采用机械化服务产生显著影响;(3)针对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服务水平,农业分工、农户分化相关变量对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服务水平产生显著影响,并据此提出有效推进农业分工深化,合理引导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完善农机服务环境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燕 《农家顾问》2001,(7):44-45
欧盟国家农民成功进入市场的作法是: ◆农村流通组织完善欧盟 各国一般都有农民协会联合会、农业工会、农业合作社、农村专业协会、农业公司等,尽管组织机构、管理方式各异,但都不同程度地为农户提供服务:或是进行政策、法律、经济、会计、信息等方面的咨询,或是承担供销、运输等业务,为农业生产和流通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现代烟草农业生产组织模式:以贵州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对烟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对贵州现代烟草农业的生产组织模式种植在户、服务在社、掌控在司进行了介绍。贵州现代烟草农业的生产组织模式不仅成功地解决了现代农业的规模化要求与我国农民户均耕地面积很少的矛盾,而且有效地解决了由户均耕地面积很少和农户数量众多所导致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还通过专业服务社(队)有效地解决了由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的农村阶段性和区域性的劳动力不足问题,同时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进而实现了节本增效和提质增效的目标,从而为烟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在生产组织制度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2013年,中央财政共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17.5亿元,用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支持农民购买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对提高我国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促进农业稳定生产,增加西部地区农民持续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调整优化农机购置补贴结构,补贴机具种类扩大到12大类48小类175个品目,基本覆盖了农林牧渔业生产的主要机械设备,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提高中央财政补贴限额,增加农民购买  相似文献   

15.
李南 《农村新技术》2001,(11):10-10
欧盟各国一般都有农民协会、联合会、农业工会、农业合作社、农村的专门协会、农业公司等,尽管组织机构、管理方式各异,但都不同程度地为农户提供多方面的服务,或进行政策、法律、信息等方面的咨询,或承担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相配套的供销、运输等业务。  相似文献   

16.
农地产权稳定是家庭农场发展壮大的重要根基。本研究利用运城市400户家庭农场的调查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预测了土地经营权流转年限对农业综合效率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稳定的农地经营权年限从总体上显著提高了综合效率;土地流转年限主要通过土地流转价格和是否购买农机这两个中介变量来影响家庭农场的综合生产效率,即通过降低土地流转价格、减少购买农机服务,购买农机以实现自我服务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效率;农户内部的农机自我服务水平对综合效率的影响强于外包农机服务。因此,本研究提出积极建立土地流转收益动态调整机制,激励农户签订长期土地流转合同;继续完善土地承包权转让市场;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水平,降低退地农民的风险;加大补贴力度、持续推进农机自我服务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7.
我国当前已建立了以家庭大农场、专业经营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公司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为主要内容,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合作与联合为纽带,以立体式、复合型为表现形式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经营主体体系。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提出了一些新要求:第一,在尊重农民主动性、创造性的基础上,兼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传统小农户的平衡发展。第二,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要把尊重农业生产规律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通渭县农机推广站坚持行政推动与技术推广相结合、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机械化与半机械化相结合、试验示范和宣传培训相结合的工作措施,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和目标,引进推广了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机新机具、新技术,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全县农机推广工作逐步向"用现代化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9.
王燕 《山东农业》2002,(12):34-35
自1988年国家立项进行大规模农业综合开发以来,泰安市泰山区、岱岳区、新泰、肥城、宁阳、东平六个县市区先后被国家列为农业综合开发区和世行二期项目区。自开发以来,泰安市始终把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主攻方向,加大工作力度,有效地解决了农户小规模生产、独立分散经营与大市场发展的矛盾,为推动泰安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项目区共扶持了岱岳区的蔬菜、新泰的航天育种和宁阳的蔬菜制种、肥城的肥桃、东平的特种水产养殖等4大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和产品收入在当地农业收入的比重占60%以上。2001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125元,比全市平均高出169元。 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1.改造中低产田,打牢农业产业化的基础。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泰安市共改造中低产田8.2万公顷,使项目区的生产条件得到了  相似文献   

20.
农机社会化服务是满足农户从事农业生产需求的服务,依据湖南省381户农户的样本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户接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户总体接受意愿较高,农民年龄、家庭非农收入、家庭人均收入、服务质量感知、性价比感知、支付能力等与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户接受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农民文化程度、耕种面积、是否拥有农机、服务价格感知、服务费用等与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户接受意愿呈显著负相关,户主性别、家庭劳动人数等对农户接受农机社会化服务意愿没有显著影响。因此,以农民实际需求为导向,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完善政府管理职能,有效创新服务模式,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