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麦秸不同形式还田的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麦秸不同形式还田效应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施垫麦秸发酵农家肥、覆盖麦秸、翻压麦秸、高茬收割还田4种处理第5年的土壤较还田前有机质增加1.98-2.53g/kg、全氮增加0.10-0.15g/kg、速效磷增加3.0-4.0mg/kg、速效钾增加23-25mg/kg,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透水性提高,有明显地增产效应,较对照增产13.5%-23.7%。其增产效应由大到小依次为垫麦秸发酵农家肥、覆盖麦秸、翻压麦秸、高茬收割。  相似文献   

2.
3.
麦秸的酶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了3种生物酶制剂对麦秸进行了处理.并用酶处理后的麦秸作原料,压制了脲醛树脂胶合的麦秸刨花板.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酶可以从细胞中分离出来,而不影响它的作用经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复合酶处理之后,麦秸表面的自由基都有了较大的提高;经脂肪酶处理后,可使麦秸的苯醇抽提物含量下降,处理时间延长,效果更好,这也间接地说明,脂肪酶处理麦秸,可降低其表面的蜡状物;用经酶处理后的麦秸作原料,可以压制出性能较好的脲醛树脂胶合的麦秸刨花板.其中,天津生物所研制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复合酶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用全收粪法测定陇东小尾寒羊对麦秸及EM处理麦秸的采食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测得小尾寒羊对麦秸干物质的采食量为650±57g/只(d;采食率为8509±626%。对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分别为:绝干物质477±243%;粗蛋白-33±893%;粗脂肪5338±230%;粗纤维4708±209%;无氮浸出物5546±230%。对EM处理麦秸的采食量6585±49g/只(d;采食率为793±547%。消化率分别为:绝干物质5643%;粗蛋白4263±856%;粗脂肪6295±735%;粗纤维5143±516%;无氮浸出物6346±476%。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丘陵旱地麦秸高茬覆盖还田对土壤物理性状、养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秸覆盖还田可明显提高土壤含水量,5 cm耕层比裸地增加44.63%,10 cm耕层比裸地增加15.6%~22.8%;可提高土壤养分,秸秆高茬覆盖还田比裸地有机质增加2.75%,全氮、碱解氮分别增加7.39%和6.08%;全磷和速效磷分别增加8.76%和5.00%;全钾、速效钾分别增加2.79%和19.38%;可提高玉米产量3.02%~4.62%。  相似文献   

6.
酶制剂对麦秸的特性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洋 《西北农业学报》2003,12(1):146-149
研究了不同类型酶制剂对麦秸的酸、碱性及缓冲容量、苯醇抽提物含量、表面自由基等特性的影响。用酶制剂处理的麦秸作原料压制了刨花板,测试了其主要性能。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酶可以从细胞中分离出来,而不影响它的作用;经过酶制剂处理后,麦秸的pH值变化不大,但缓冲容量有所降低;经过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复合酶制剂处理之后,麦秸表面的自由基有了较大提高;脂肪酶制剂处理后,麦秸的苯醇抽提物含量下降,处理时间愈长,效果愈好,这也间接说明,脂肪酶处理麦秸,可以降低其表面的蜡状物;用经过酶制剂处理后的麦秸作原料,可以压制出性能较好的脲醛树脂胶合的麦秸刨花板。  相似文献   

7.
科学合理的往地里归还麦秸,对培肥土壤,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产品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麦秸预处理方式对麦秸-无机凝胶复合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麦秸、水泥和石膏为原料,通过单因子试验,研究原料预处理方式对麦秸/无机凝胶复合材性能的影响,并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复合材的胶接状况。结果表明:麦秸经过稀碱处理或热水处理后,所制得的麦秸/水泥复合材和麦秸/石膏复合材物理力学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9.
麦秸全量还田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物秸秆是农作物的重要副产品,同时也是农业、工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源。将农作物秸秆还田利用,不仅避免了因腐烂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了以地养地。而且为大面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夯实了地力基础。世界上凡是农业发达的国家.都很重视施肥结构的科学合理性和大部分农作物秸秆的还田利用。大量的科学试验研究结果也表明,农作物秸秆还田利用是一项最经济有效的地力培肥措施。麦草还田之所以难以推广应用,原因在于草难埋、易僵苗。2005年笔者等在组织实施农业部“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试点”项目的同时。对近年来实施的秸秆还田试验示范应用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提炼出了麦秸全量还田技术要点,供大家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参考。  相似文献   

10.
邓建平 《农家致富》2009,(15):47-47
一、主要方式 在小麦机械化收获后,将麦秸全量还田.上水泡田后浅水旋耕整平.再进行播栽水稻的一种技术体系,集秸秆还田、免(少)耕、抛秧、机插、直播等于一体.具有多重优势。主要有3种方式:(1)将切碎的麦秸全量还田.浅旋耕后机插。(2)将切碎的麦秸全量还田,浅旋耕抛秧。(3)将切碎的麦秸全量还田。浅旋耕后直播。  相似文献   

11.
苏建平  丁峰 《当代农业》2011,(13):48-49
麦秸秆机械化全量快腐还田技术是农田保育与轻简稻作的集成创新。通过农机与农艺技术的紧密结合,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机械化轻简稻作技术。  相似文献   

12.
稻麦轮作系统中,麦秸还田产生的有害物质可对下茬作物产生不利影响,有效减缓其负效应对植株生长尤为重要,合理的苗床环境是减缓麦秸还田负效应的关键。通过盆栽模拟试验,采用不同调理剂(生物炭、粉煤灰等)和不同耕作措施(秸秆深埋、多次旋耕等),筛选适宜减缓麦秸还田负效应的理化措施。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和过氧化钙能提高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酶活性,无水层处理增加了植株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对苗床进行多次旋耕处理优于添加生物炭和有氧肥料等调控技术,减缓了麦秸还田后对水稻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但未恢复到对照水平。麦秸还田深埋处理可显著提高株高、叶面积,促进根系形态发育,利于水稻生长。  相似文献   

13.
麦秸与胶粘剂之间的热反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和分析了麦秸与异氰酸酯 ( MDI)、脲醛树脂 ( UF)、酚醛树脂 ( PF)之间的热反应特征 .结果表明 :MDI与干麦秸之间的反应有吸热和放热现象 ,而 MDI与湿麦秸之间的反应却只有吸热现象 .UF与麦秸混合物在加热过程中 ,两者之间的胶合热反应不明显 .与 UF相比 ,PF与麦秸之间的热反应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夏大豆全生育期大部分处在高温季节,土壤水分蒸发量大,与多种杂草共生期长,也是多种病虫草害易发季节,采用麦秸盖田能够起到保水、保肥、疏松土壤,改善田间小气候,抑制病虫草害等作用,对夏大豆增产增质,节水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木聚糖酶处理对麦秸表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木聚糖酶处理条件对麦秸表面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处理温度45℃、时间6 h、pH 5.0、酶用量205.0 IU.g-1.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分析酶处理后麦秸单元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官能团变化的结果表明:酶处理的麦秸单元的外表面接触角显著减小;—OH峰明显增加,纤维素、木质素类物质大量暴露出来;蜡质层脱落和翘起,有明显纤维骨架露出,有利于提高其胶合性能.  相似文献   

16.
通过比较4种不同劈裂率(100%、90%、70%、50%)的原料压制定向结构麦秸板,探究劈裂率对板材主要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劈裂率的降低,平行向的抗弯强度与抗弯弹性模量呈增大趋势,当劈裂率为50%,平行向的抗弯强度为59.38 MPa,比劈裂率100%时(51.75 MPa)提高了15%;平行向的抗弯弹性模量为6.65 GPa,比劈裂率100%时(5.40 GPa)提高了23%。垂直方向的抗弯强度与抗弯强度模量差异不显著。劈裂率100%、90%、70%间内结合强度差异不显著,劈裂率为50%时,内结合强度显著下降,50%劈裂率时的内结合强度为0.31 MPa,比劈裂率100%时(0.36 MPa)下降了14%。随着劈裂率的降低,2 h吸水厚度膨胀率和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呈增大趋势,24 h吸水率差异不显著。劈裂率50%时的2 h吸水厚度膨胀率为5.46%,约为劈裂率100%时(1.80%)的3倍,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为17.97%,为劈裂率100%(10.83%)的1.7倍。  相似文献   

17.
采用旱育秧技术,培育多蘖壮秧,抢收小麦后及时旋耕(或挖田),过水宽窄行移栽,男间苗数达出每公顷22.5万株时(移栽后10天左右)利用等面积的小麦秸秆全量覆盖宽行,  相似文献   

18.
麦秸刨花板与木质普通刨花板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麦秸刨花板的生产工艺、产品性能与普通木质刨花板作了详尽的比较,分析了麦秸刨花板原料及生产工艺的特点,指出了该产品性能的优点,建议我国大力发展麦秸刨花板。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脂肪酶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及脂肪酶处理对麦秸纤维表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处理温度50℃,时间12h,pH值7.5,酶用量20g/L.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利用酶处理过的麦秸纤维,观察其微观结构和表面官能团的变化,发现经过酶处理的麦秸纤维表面粗糙,蜡质层部分脱落和翘起;3300cm-1处的羟基(-OH)峰增加,有利于提高其胶合性能.  相似文献   

20.
对经木聚糖酶处理和未处理麦秸纤维制成的纤维板的尺寸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在不同温度(20、30、40℃)和不同相对湿度(10%、30%、50%、70%、90%)条件下,研究了木聚糖酶处理对麦秸纤维板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上尺寸增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酶处理麦秸纤维板在3个方向上的尺寸稳定性均优于未处理麦秸纤维板,其中酶处理的麦秸纤维板的长度增长率在0.032%~0.355%、未处理麦秸纤维板的长度增长率在0.097%~0.422%;酶处理的麦秸纤维板的宽度增长率在0.033%~0.331%、未处理麦秸纤维板的宽度增长率在0.066%~0.400%;酶处理的麦秸纤维板的厚度增长率在2.962%~21.513%、未处理麦秸纤维板的厚度增长率在3.936%~23.058%。温度和湿度对麦秸纤维板的尺寸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在一定的温湿度范围内,温度愈高,湿度愈大,尺寸稳定性越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