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生长在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这一“林家大院”,父母都是林业技术人员。小时候,父母经常出“外业”,离开昆明到全省各地深山老林中从事野外林业工作,一去就大多是几个月。父母一走,家中就只剩下我、年幼的妹妹和多病的奶奶。很多时候,我一边读书,一边负责操持家务。日子一长,心中就生出一份责怪,怪父母狠心,撇下我们和奶奶不管。  相似文献   

2.
玉君 《湖南林业》2006,(7):36-36
初中毕业后,我考上了高中,可父母不让我读。他们说,读了高中不一定能考上大学,就算考上大学.家里也没有那么多钱供上学。我虽然很想读高中,但也没有办法,不得不回家跟父母一块儿干活。  相似文献   

3.
祖母     
祖母坟地上的野草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多少年过去了,我也进入了古稀之年,然而我对祖母的思念从未间断过。我和祖母诀别是1959年秋末,我回乡去看望她和父母。她耄耋残年,身体大不如以前硬朗。  相似文献   

4.
悠悠寸草心     
日本一名牌大学毕业生应聘于一家大公司。社长审视着他的脸,出乎意外地问:“你替父母洗过澡擦过身吗?”“从来没有过。”青年很老实地回答。”那么,你替父母捶过背吗?”青年想了想:“有过,那是我在读小学的时候,那次母亲还给了我10块钱。”在诸如此类的交谈中,社长只是安慰他别灰心,会有希望的。青年临走时,社长突然对他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一个条件,刚才你说从来没有替父母擦过身,明天来这里之前,希望你一定要为父母擦一次。”这是社长的吩咐,因此青年一口答应。青年虽大学毕业,但家境贫寒。他刚出生…  相似文献   

5.
故乡,绿色的海赵志华我的家乡没有象普希金笔下那“翻滚蓝色波浪”的大海洋,却有一望无际绿色的大海,这海就是我的父母及林业工人们用汗水浇灌的人工油松林。我是在山清水秀的大山门林场度过了我的童年。那时父亲上山造林,担着两只筐,一只筐装着带有泥团的松苗,另一...  相似文献   

6.
岁月如梭。不管是在严酷的岁月中,还是在风和日丽的花季里,我的父母相依相伴已度过了五十个年头。 我爬格子数十载,每当拙作见诸于报刊,兴奋之余又有一缕愧疚感。事业的成功,大半来自于父母的  相似文献   

7.
我出生在胶东海边,却和我的兄弟们随转业的父母来到了大东北。为了支援林区建设,又从农垦区转移到林区,在山林里度过了我们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那些年的林区交通闭塞,远离世界,人们生活贫困而艰辛,而大自然却是一个丰盛的天堂,尤其是大东北的冰雪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快乐和深远的记忆,让我时常想起那山,那雪,那些年……  相似文献   

8.
“樟树之乡”掠影刘信中元月13日上午,我们由南昌出发乘车前往安福,桑塔那轿车在宽敞平坦的105国道上跑得飞快,但我还是觉得车速太慢了。我不到5岁就随父母去了南昌,如今已年届50,这是第三次回安福,年岁大了,思乡之情更浓。尽管汽车已是风驰电掣,怎奈比不...  相似文献   

9.
“工作很平淡,也很苦、很累,但我不会放弃。我要向我的外公、父母一样,尽最大努力保护好这片热带雨林。”语如其人,朴实无华。  相似文献   

10.
小时候,听村里的大人们教育孩子要好好念书时,总说这样一句话:“我的娃,好好念书,将来当了干部,挣了钱给大称茶叶。”茶叶在我心里就一直很重要,因此,我工作后用第一个月的工资称了两斤茶叶给我父亲。直到现在,每每要回乡下去,我准备的第一份礼物还是茶叶,而且还要称好几份,有给父母的,  相似文献   

11.
阿强     
回乡下老家,母亲试探性地对我说:“阿强说借了你200元钱,上次回家时执意还给我了。”我一听愣住了,过了会儿回忆起来确有那么回事。我与阿强是同一个村子的,两家的屋场相距不过百米,他家里的情况我是了解的。但他比我小七八岁,我12岁时就上县城念书,此后在村里呆的时间少,我对他的成长过程也就不甚了解。听村里人说他的一些事和后来我接触到的他,给我的印象却又非常深刻。阿强的父母都念过高中,这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可算是文化人。父亲当过兵,后来复员回到了村里。父亲是村里有名的慢性子,当年出集体工走在后面的十有八九是他…  相似文献   

12.
也许是我和绿色有不解之缘,也许是我对绿色的挚爱感动了上书。那年,我随支援内地建设的父母来到了山青水秀的衡阳,而且还幸运地走进了绿色的王国,成为一名光荣的林业工作者。儿时绿色之梦在这里终于变成了现实。在这里,我亲手摇下了第一颗绿色的种子;在这里,我走遍了绿色的丘陵山岗:从南岳山上那历经风霜,千姿百态的古树名木,到四方山林场的挺拔刚劲、切娜多姿的茂林修铁从峋楼峰森林公园那层层密密、枝繁叶茂的原始次生林,到国有苗圃的纤技嫩绿、春华秋实的苗木果树,大自然慷慨债蹭的绿色,使我心旷神指,也使我对绿色有了更多…  相似文献   

13.
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著名青年歌唱家于文华是演艺圈里有名的孝女。她出生在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祖上世世代代都是农民。这样环境里长大的于文华,太早地理解了父母的艰辛,也懂得了为父母分担一些生活的压力,尽可能的多干一些家务。课余时间。于文华总是千方百计地搂猪草,拾煤核,拣树枝,喂猪,什么活都干。成为歌唱家的于文华用歌声让天下父母快乐,用行为让天下儿女懂得如何尽孝。于文华的父母现在都已经不在了。如今,她总是在梦里梦到父亲,梦到母亲。在梦里,父母依然那么爱她,那么亲切。于文华时常告诫身边的朋友和同事,一定要即时孝顺自己的父母,不管为儿女的能力有多大,哪怕是一句知心的问候也好。千万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再后悔。本期“星·美文”栏目特别刊发于文华撰写的《苦杏仁》和《竹篮里的杏子》两篇文章,她把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融入了两篇文字中。文章短小精悍,真切感人。  相似文献   

14.
范围 《河北林业》2014,(5):31-32
后沟,一个坐落在太行山区,地图上难以找到的小山村。这里交通不便,民风淳朴,空气新鲜,景色宜人。与后沟的情结还得从40多年前说起。小时候,父母都在外面工作,姐妹几个生下来都得由干娘(奶妈)抚养,直到3岁以后才能回到父母身边。由于家庭条件不好,干娘大都选择深山区的贫苦人家,这样抚养费用可以低些。我的干娘就选在了后沟——这个不到20户人家,100多口人的小山村。  相似文献   

15.
妻的短信     
妻是一个万事不求人的人,在单位和在家里都一样。记得几年前儿子还小,由于我们双方父母都不在本地,我在派出所的工作又很忙,家庭的重担几乎全部落到她的身上。当时我经常出差,三个月大的儿子只好天天往保姆家里送。那时人们会经常看到一个女人天还蒙蒙亮时便顶着风抱着孩子穿梭在绰源的楼区里。这就是我的妻,一个不服输的人。  相似文献   

16.
在一次由家长和学生共同参加的座谈会上,学生们在谈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父母形象时.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父母应该首先是朋友。只有建立了朋友关系,有事时才能跟父母说。”一位女学生向在座的父母建议:请蹲下跟孩子说话。思想感情交流的首要条件是平等。不将对方放在自己平等的位置上,而是居高临下,以训斥的口气,不管双方之间有什么关系.交流是难以进行下去的。现实生活中,很多年轻父母却不注意与孩子交流和沟通。孩子有什么想法和要求,对父母诉说,如果不合他们的意见,则以“别胡思乱想”相敷衍。因为,父母不能蹲下来.以平等…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三年春天,我即将初中毕业。一向深谋远虑的父母为我以后娶妻生子计议,一咬牙塌窟窿举债,在村西盖起一座蓝砖蓝瓦房。之后,我考入了县一中,考入了大学,在县城就职安家。院子的使命赋空了。父母种下的一院桐树、榆树却蓊蓊郁郁,一直向蓝天进发。前年,哥嫂在县城盖房子,提出伐用新院中的树作檩料。父母征求我和妻子的意见。我们毫不犹豫地说:“叫哥嫂用吧,几棵树算啥?”  相似文献   

18.
当我惊慌地从梦中醒来的时候,梦里母亲得了绝症离去的样子仍然久久地徘徊在眼前,挣扎了好久,才从噩梦中真正醒来——那不是真的,母亲还在,父亲还在!好像从来没这么牵挂过年迈的父母,着急地坐在窗前等着天亮,然后一大早就跑去父母家里,母亲惊讶地问:“怎么了孩子,一大早就来了?”忽然发现,父亲的白发已经爬满了头顶,母亲的皱纹更是又深又密了,他们以往对儿女不放心的目光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对儿女的依恋和不舍,  相似文献   

19.
    
儿时有梦,儿时的梦很单纯也很率真,盼着过大年,穿新衣,放鞭炮,吃糖果;少年时有梦,想着长大当解放军战士,当警察叔叔抓坏人;年少时有梦,梦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是好梦难成真,旷课、逃学,父母的苦口婆心、良苦用心,我真的不懂。爸爸和姐姐一次又一次的被老师留下谈心,我知道我无法圆父母望子成龙的梦。初二,还没有学过化学,梦就过早的结束了。父母的失望无奈与棍棒相加,也没有让我回心转意。或许我有梦,我想工作。弃学、迷茫,我无所谓,我自由了。但低学历使我不断地待业、变换工作,做临时工、烤面包、在酒店做门童,工作了才知父母的不易。…  相似文献   

20.
新西兰纪行     
克威先生在白色桅杆像森林一样的帆船之城奥克兰,我见到果园好友的女儿朱妹,她比我家罗夏略大一点。一想到儿女们在异国他乡独自闯荡,再无父母的枝叶可依,我就心痛,抱紧她又是欢喜又是流泪。朱妹同样抱紧我,说:傅娘娘不要耽心,我在这里过得很好。我相信她的话。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