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外源激素乙烯和ABA(脱落酸)喷施小麦麦穗后,观察不同时期的胚乳细胞中大小淀粉粒的发生、发育情况,并测定大淀粉粒的体积。结果表明乙烯和ABA不能影响小麦胚乳中的大、小淀粉粒发生时期和大淀粉粒的大小。  相似文献   

2.
用外源激素乙烯和ABA(脱落酸)喷施小麦麦穗后,将小麦胚乳包埋、切片,测量不同时期的胚乳细胞面积。结果表明乙烯和ABA均能提高小麦胚乳的单个细胞大小,从而影响小麦的粒重和品质。  相似文献   

3.
小麦籽粒胚乳细胞增殖动态及其与粒重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扬麦158、铁杆小麦为研究材料,于1991 ̄1994年研究了胚乳细胞增殖动态及与籽粒形态发育和粒重的关系,小麦籽粒胚乳细胞数在花后14d基本决定,增殖动态可用Richards方程拟合,决定系数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外源激素对不同小麦品种成熟种子体细胞胚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2,4-D明显促进小麦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其诱导效应表现出基因型间的差异。诱导体胚发生的最适宜浓度为2,4-D 2.0~4.0 mg·L~1,附加KT对胚状体的萌发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另外,及时调整培养基,适当的降低激素含量对体胚的诱导也非常重要。晋农211在2,4- D2.0 mg·L~1的MS培养基上,45 d后转移至2,4-D浓度1.0 mg·L~1+KT0.5 mg·L~1的培养基上胚状体诱导率较高。农大981胚性愈伤组织在2,4-D2.0 mg·L~1的MS培养基上,50 d降低2,4-D浓度至1.0mg·L~1+KT0.5 mg·L~1胚状体诱导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小麦籽粒胚乳细胞增殖动态及其与粒重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扬麦158、铁杆小麦为研究材料,于1991~1994年研究了胚乳细胞增殖动态及其与籽粒形态发育和粒重的关系,小麦籽粒胚乳细胞数在花后14d基本决定,增殖动态可用Richards方程拟合,决定系数达极显著水平。籽粒胚乳细胞数目、胚乳细胞充实度(单个细胞重量)与粒重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8360**和0.6972*。粒位间胚乳细胞数顺序,4粒小穗为2>3>1>4,3粒小穗为2>1>3。强势粒胚乳细胞起始生长势、细胞最大分裂速率、胚乳细胞分裂各时期新增比率均高于弱势粒,且活跃分裂期较长,胚乳细胞数较弱势粒多,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通径分析表明籽粒胚乳细胞数目对粒重的影响最大,单个胚乳细胞重量次之。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程序性细胞死亡(PCD)的概念、形态学和生化特征以及相关基因、诱导因素和医疗作用等,阐明了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研究,必将导致疾病新疗法的探索和问世。  相似文献   

7.
外源ABA和GA对小麦籽粒内源激素含量及其灌浆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喷施外源脱落酸(ABA)或赤霉素(GA)对小麦籽粒内源激素含量及其灌浆进程的影响,为激素调控提高籽粒的粒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选用山农1391和藁城8901两个品种,籽粒灌浆初期喷施ABA或GA 两种外源激素于穗部,定期取籽粒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籽粒内源激素含量,用三次多项方程式对籽粒灌浆进程进行模拟并分析相关参数。【结果】喷施外源ABA或GA均能显著增加两个品种的粒重。外源ABA或GA对粒重的调控存在粒位效应。喷施ABA显著增加强势粒粒重,喷施GA使强势粒和弱势粒粒重均显著增加。喷施外源ABA显著提高籽粒ABA含量,喷施外源GA显著提高籽粒GA含量,喷施外源ABA或外源GA均显著提高灌浆中后期籽粒IAA和CTK的含量,尤其是喷施外源GA效果更为明显。喷施外源ABA或外源GA均能延长籽粒的灌浆持续期,喷施ABA显著提高灌浆初期强势粒的灌浆速率,而喷施GA显著提高灌浆中后期强势粒和弱势粒的灌浆速率。【结论】喷施外源ABA或外源GA通过改变籽粒内源激素水平,调节灌浆起始时间和籽粒灌浆持续期,进而调控籽粒粒重的形成。喷施ABA是通过提高强势粒粒重来增加粒重的,喷施GA是通过提高强势粒和弱势粒的粒重来增加粒重的。  相似文献   

8.
在早稻始穗期及齐穗后一周内叶面喷施4种外源激素复配剂,研究了它们对早稻产量、强弱势粒中蔗糖、淀粉积累的影响,并用Richards方程对不同粒位的灌浆过程进行统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4种复配剂均提高了籽粒灌浆速率,促进了蔗糖转化、淀粉积累,提高了结实率、充实度和产量。与对照相比,喷施外源激素使强、弱势粒的生长终值量分别提高1.77%~2.52%和8.03%~22.49%;强、弱势粒的起始生长势分别提高0.29%~6.56%和3.74%~26.06%;强、弱势粒的最大灌浆速率分别提高5.86%~16.12%和4.63%~27.38%;强、弱势粒的平均灌浆速率分别提高2.78%~17.64%和6.08%~18.12%。外源激素对弱势粒的灌浆特性影响较强势粒大。4种复配剂对早稻的增产效果为GA3+6-BA+BR>GA3+BR>6-BA+BR>GA3+6-BA,其中,GA3+6-BA+BR增产高达9.14%。  相似文献   

9.
以两系杂交稻组合培两优E32和培两优500为材料,探讨水稻籽粒胚乳内源激素与粒重的关系.结果发现,籽粒胚乳内源IAA,GA3,Z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生育期延长先升后降,ABA则相反.灌浆前期较高的ABA/IAA值有利于籽粒灌浆,增加粒重,灌浆后期高ABA/AA值则不利于籽粒充实.多元同归分析表明,内源IAA,ABA,GA3和z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互作效应,其中IAA和ABA之间的互作效应对粒重影响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白粉菌诱导的小麦叶片程序性细胞死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对小麦白粉病菌抗、感不同的3个小麦材料,接种白粉菌小种E 09。接菌后分别用DAP I(4-′6-d iam id ino-2-pheny lindole)染色、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切口末端标记(TUNEL)以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中感病材料百农3217和有明显过敏反应特征的抗病材料Pm 2/百农32177F 5接菌7 d时呈现明显的细胞程序性死亡(PCD),而抗病材料Pm 21/百农32177F5则未见PCD发生,说明小麦白粉菌互作过程中产生的过敏反应(HR)属于PCD的范畴,同时还说明小麦白粉菌互作体系中抗病反应与HR是相互独立的。但是亲和互作中产生的PCD和HR中的PCD产生的机理是否相同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须的。植物PCD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依赖于Caspases的PCD,另一类是不依赖于Caspases的PCD。研究表明,线粒体、溶酶体、内质网和液泡等细胞器对植物PCD发生有重要作用。鉴于PCD在植物生长和分化过程中的重要功能,深入研究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对新不育系的创建、花卉品种改良、抗病抗盐育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小麦悬浮细胞为材料,分别用感染叶锈菌小种165的小麦细胞间隙液(IWF165)和未接菌的小麦细胞间隙液(IWFck)对其进行处理,处理后不同时间点取样进行形态学观察和DNA电泳。结果表明,用IWF165处理后的悬浮细胞可观察到明显的染色质凝聚化、边缘化和细胞核解体等现象;同时DNA电泳结果显示IWF165处理后的细胞基因组DNA发生降解并形成明显的DNA梯状条带。而用IWFck处理的悬浮细胞,其细胞核结构完整,染色质分布均匀;DNA电泳没有出现DNA梯状条带。在感染叶锈菌的小麦细胞间隙液中存在着激发子,它能够诱导小麦悬浮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不同温度型小麦胚乳细胞增殖、籽粒体积和干质量的增长动态以及胚乳细胞数与籽粒干质量和体积的相关性,以期进行为不同温度型小麦的利用和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胚乳细胞染色、分离、显微镜下计数等方法,研究冷型小麦小偃6号、陕229、RB6和暖型小麦9430、NR9405、偃师9号的胚乳细胞增殖动态、籽粒体积和干质量的增长特性,以及胚乳细胞数与籽粒体积和干质量的相关性。【结果】小麦胚乳细胞增殖过程分为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3个阶段。在胚乳细胞快增期,冷型小麦增长比暖型小麦快,在缓增期,冷型小麦各品种胚乳细胞数较暖型小麦多;冷型小麦籽粒体积和干质量在胚乳细胞数缓增期较暖型小麦大;小麦籽粒胚乳细胞数与籽粒干质量和体积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胚乳细胞数与籽粒干质量的决定系数R2为0.814,与籽粒体积的决定系数R2为0.900。【结论】冷型小麦各品种籽粒最终的胚乳细胞数较暖型小麦多,籽粒体积和干质量在胚乳细胞数缓增期较暖型小麦大;胚乳细胞数与籽粒干质量和体积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过氧化氢诱导小麦悬浮细胞程序性死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过氧化氢对小麦洛夫林10悬浮细胞的影响,分别采用溴酚兰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染色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对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处理小麦悬浮细胞后的细胞死亡率、细胞核形态变化及基因组DNA的完整性进行了观察和检测。结果表明:随着过氧化氢浓度的增加以及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死亡率逐渐上升,并且伴随有细胞核染色质的凝集,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到DNA Ladder。证明过氧化氢能够诱导小麦悬浮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  相似文献   

15.
用Richards方程对新春8号等6个春小麦品种籽粒灌浆过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新春6号、新春9号和Geleng为典型的强、弱势粒异步灌浆型品种;新春8号、宁春30号和新陇麦15为典型的强、弱势粒同步灌浆型品种。异步灌浆型品种强、弱势粒起始势之间差异较大,强势粒进入灌浆盛期较弱势粒早;同步灌浆型品种强、弱势粒起始势之间差异不大。灌浆过程的前期、中期和后期3个阶段对总灌浆物质的贡献分别约占26%,45%, 29%,但所需的时间在强、弱势粒和品种间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不同熟期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河西地区不同熟期类型小麦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及其对粒质量的影响,对6个不同熟期类型(早、中、晚)春小麦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用logistic方程拟合籽粒灌浆过程,并推导出了次级参数,同时对粒质量与不同参数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晚熟品种平均灌浆速率(R)高、灌浆期(T)较长、灌浆高峰灌浆强度大且持续时间长,缓增期灌浆速率(R3)急剧下降.早熟品种灌浆期短,灌浆高峰灌浆强度小、持续时间短,缓增期灌浆速率高于中、晚熟品种.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个灌浆过程来看,平均灌浆速率对粒质量的影响大于整个灌浆持续时间.从阶段灌浆参数分析来看,渐增期灌浆速率(R1)、快增期灌浆速率(R2)和缓增期灌浆持续时间(T3)是影响河西地区不同熟期春小麦粒质量的主要参数,其中快增期灌浆速率对粒质量的作用更大一些.  相似文献   

17.
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程序性死亡(PCD)是植物体一定发育阶段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受特定的基因调控,是主动的细胞死亡过程。介绍了PCD的概念、一般特征、机理、与植物衰老的差别以及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植物PCD研究中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和实际意义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小麦籽粒胚乳结构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 4个小麦品种 (系 )的籽粒断面 ,分析了 2 6个小麦品种的加工品质性状。结果表明 :软麦籽粒断面胚乳薄壁细胞的淀粉粒清晰可见 ,并保持完整状态 ,胚乳结构比较疏松 ;而硬麦籽粒断面胚乳淀粉粒多数破碎 ,胚乳结构相对致密。硬麦品种出粉率、粗蛋白含量、沉淀值、面团评价值等性状的平均值均高于软麦品种 ,但软麦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平均值高于硬麦品种。籽粒硬度与角质率与多种加工品质性状呈显著正相关 ,与水溶性蛋白质呈显著负相关 ,因而硬度作为硬麦指标比较可靠。试验还发现 ,参试软麦品种中有沉淀值较高的品种出现。  相似文献   

19.
在河西绿洲生态条件下,以旱地春小麦‘西旱1号’为材料,在密度为18.17~520.83基本苗.m-2范围内预设12个密度处理,研究了密度对籽粒灌浆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处理产量的变幅为2 508.08~5 276.46kg.hm-2,千粒质量的变幅为42.20~53.82 g.各密度处理的灌浆过程可用Logistic方程模拟.渐增期、快增期、缓增期对籽粒的贡献率分别为18.08%~27.10%、55.00%~67.68%、13.10%~34.99%.随着密度的增大,灌浆持续期(T)缩短,平均灌浆速率(R)降低,其中以18.17基本苗.m-2的R最高,401.50基本苗.m-2最低,但各密度处理最大灌浆速率出现的时间基本一致.千粒质量与T(0.912**)、R(0.752**)、最大灌浆速率出现的时间(TRmax)(0.910**)、最大灌浆速率(Rmax)(0.893**)、渐增期灌浆持续时间(T1)(0.701**)、快增期灌浆持续时间(T2)(0.730**)、缓增期灌浆持续时间(T3)(0.866**)、渐增期灌浆速率(R1)(0.751**)和快增期灌浆速率(R2)(0.804**)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缓增期灌浆速率(R3)(-0.163)相关不显著.T对粒质量的影响大于R的影响,但R与Rmax(0.782**)、TRmax(0.739**)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优质冬小麦子粒灌浆过程中蛋白质和粒重积累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8个加工品质优良的冬小麦推广品种。分析了子粒灌浆过程中蛋白质和粒重的积累动态。研究表明,优质小麦在子粒灌浆过程中N素的变化动态及累积趋势与非优质小麦品种基本相同。呈高,低,高凹型曲线。灌浆初期,子粒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随着子粒的增大。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到开花后21d降到最低,之后又开始缓慢回升;粒重在灌浆前期增长迅速,后期增长缓慢;就群体而言,蛋白质积累与干物质积累密切相关,子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呈同步增加,产量越高,蛋白质产量也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