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福建永泰县(1996,晚季)自然气候条件与耕作水平下,对引进的两系法杂交稻5个组合初步试验结果:以安湘S/R318表现最好,每666.7m^2(下同)产量36.0kg,其次是培杂山青338.8kg,它们与汕优63(对照)增减产差异均不显著。培两优特青、安湘S/明恢63、培两优288等3个组合产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安湘S/R318与培杂山青两组合均属大穗型,田间抗性表现后者优物前者,全生育期比汕优6  相似文献   

2.
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能抛秧,头季稻栽密度,氮肥基肥用量、促芽肥施用水平、留桩高度、发苗肥施用量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经数学模拟选优,抛载再生稻获得300kg/666.7m^2产量,需抛栽2.18万丛/666.7m^2,氮肥基肥施用量占76%,催芽肥施用尿素19kg/666.7m^2,留桩高度45cm,发苗肥尿素施用量6.7kg/666.7m^2,为最佳组合,为制  相似文献   

3.
利用早稻嘉育948和嘉育293,晚稻甬粳18和丙97-209,进行连作稻旱育抛栽的茬口搭配研究。结果表明,与旱育秧手插相比,旱育抛栽的水稻有效分终止期提早2 ̄5d,最高苗增加77.7万 ̄114.2万/hm^2,生育期延长1 ̄2d,有效穗增加15.2万 ̄66.7万/hm^2,每穗总粒增加1.6 ̄6.03粒,旱育抛栽连作水稻的品种搭配组合以嘉育948与丙97-209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两优培九穗型大,结实率相对较低,亩产650kg指标的亩穗数宜在16.0~16.5万,每穗总粒数掌握在190粒左右,有利于灌浆物质的充实和结实率的提高。优化栽培技术主要有:适期早播早栽,4月底至5月5日播种,可在10月5日左右成熟;通过培朱带蘖3.5~4个的壮秧,亩栽2万穴、7~8万基本茎蘖苗,从而保证足穗;合理用肥,亩施纯氮17.5kg左右,增施磷、钾肥,前、后期氮肥配比为7:3;水浆管理上强调比  相似文献   

5.
通过设置9 ̄36株/m^2 10个水平的栽插密度试验,探讨了群体密度对亚种间杂交稻Ⅱ优162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穗数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大而增多,穗粒数则相关,产量(Y)与栽插密度(X)满足Y=X/3.306+5.986×10^6×X^1.223726方程,产量在密度12 ̄30株/m^2范围内差异不显,说明亚种间杂交稻Ⅱ优162自我调节能力很强;单株分蘖数和成穗率随着群体增大而降  相似文献   

6.
玉米全地面地膜覆盖节水增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全膜覆盖玉米产量高于15000kg/hm^2的综合农艺措施保苗密度81900-84300株/hm^2,施N307.5-396.0kg/hm^2,P2O5216.0-313.5kg/hm^2,N:P2O5为1:0.77-0.79;灌溉定额3747-43086m^3/hm^2,灌水3-4次,头水于拔节前后灌溉二水于大喇叭口期灌溉。  相似文献   

7.
烤烟光合作用与产量形成的生理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该项研究表明:在合理群本亩栽1212的密度内,总叶面积为2153-2194m^2,旺长期的叶面积达1769.5m^2,表现最大值,峰值出现的早;叶面积系数分别为2.05-2.51,田间叶面积系数总数达3.24-3.4,叶的光合强度达24.3CO2mg/dm^2h;成熟期的光合势为24.872m^2.d,占总光合势的49.7%,有利于增强光合能力;团棵期烟株干物重增重117.4%,提早制造干物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砂姜黑土和潮土为供试土样,在小麦配方施肥中测定其肥力,结果提示,低肥田施氮肥,砂姜黑土为180.5kg/hm^2、P2O5为82.5kg/hm^2;潮土的N为96.5kg/hm^2、P2O5为90.0kg/hm^2。中肥田中,砂姜黑土N为135.0kg/hm^2、P2O5为35.5kg/hm^2;潮土的N为139.3kg/hm^2、P2O5为90.0kg/hm^2。高肥田中,砂姜黑土N为78  相似文献   

9.
水稻旱壮秧在形态和生理上均表现较大的优势。培育6-7叶蘖壮秧的关键技术是:(1)掌握适宜的亩落谷量,杂交中籼稻20-25kg,中粳稻40-45kg。(2)苗床的培肥熟化,要达到有机质含量2.5-3.0%,土壤容重1.0-1.2g/cm^2,孔隙度55%。必须及早培肥、施足施全肥料,通过多次耕翻,做到肥土相融,床土疏松。(3)以土不势为指标搞好土壤水分管理。从苗床水分胁迫临界土水势测定结果看出,2.  相似文献   

10.
通过1996年和1998年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了吉林黑土上化肥对玉米的增产效应及肥料利用率,结果表明:N肥是主导的增产因素,其最佳产量和最佳量分别为12738.6kg/hm^2和291.6kg/hm^2,及11542.7kg/hm^2和277.8kg/hm^2,不同N肥用量下肥料利用率分别变化在32.3%~64.3%及35.5%~62.2%之间。根据最佳产量找出“最佳”利用率分别在49%和51%左右  相似文献   

11.
烤烟合理群体结构和产质量形成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结果表明:亩栽1212株的密度是烤烟优质适产的最佳群体结构指标,在该密度下其个体体生长良好,根系发达,两个品种的单株叶面积分别为2.37和1.8m^2/株,比对照增加3%;现蕾期的叶面积系数分别为2.5和3.3,成熟期为3.2和3.4;单叶重分为9.6g和9.1g;亩产达173.3kg,均达到优质产的各项生理指标。烟叶品质主要成分,总糖为20.18%,还原糖为15.22%,全氮为1.56%,施  相似文献   

12.
研究结果表明:甘肃河西冷凉灌区甘蓝型低芥酸菜产量4000kg/hm^2以上的生长模式的叶面积指数苗期0.5、现蕾期2.0、初花期3.0、终花期1.0以上,各栽培根茎粗分别庆达到3.3、6.3、7.2和9.0mm以上;其栽培模式为施纯氮150 ̄225kg/hm^2,五氧化二磷75.0 ̄112.5kg/hm^2,密度75万株/hm^2左右,品种以陇油1号和丹低为宜。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两系杂交早稻福两优63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密度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栽插密度以13.3cm×26.7cm,每666.7m62,施总氮量为15kg,氮肥各时期施用比例以基肥:蘖肥:穗肥=5:3:2为宜。  相似文献   

14.
引种和栽培试验表明,华杂2号油菜适合安徽省种植,尤其适合一年二熟地区种植,单产3000kg/hm^2的最适农艺措施为:9月中旬播种育苗,MET化控,10月下旬转移,密度15万株/hm^2,施N180kg/hm^2,P2O590kg/hm^2K2O105kg/hm^2硼砂15kg/hm^2,磷,钾,硼肥一次性基施,N肥按底肥,苗肥,苔肥=5:3:2,施用。注意防菌核病,集中连片种植确保优质。  相似文献   

15.
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浙油758产量最大因素是播栽期,其次是氮肥用量,种植密度对产量影响不显著,最佳处理组合为9月22日播种10月27移栽,纯氮用量150kg/hm^2,种植密度7.5万株/hm^2,产量达2595kg/hm^2。  相似文献   

16.
宜君县春玉米不同密度及施肥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密度、氮肥、磷肥三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筛选出9~10.5t/hm^2的农艺方案;密度51900~60750株/hm^2,施纯N169.5~214.5kg/hm^2;>10.5t/hm^2的农艺方案;密度60750~65700株/hm^2,纯磷58.5~90kg/hm^2。  相似文献   

17.
穿龙薯蓣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穿龙薯蓣(DioscureaNippoica)采用根茎繁殖,在陕西关中和陕北林区经种生长良好,能正常开花结实,其产量与年龄,密度和施肥关系密切,以生长3a收获为宜;在关中3a生一般产量为16.5t/hm^2陕北林区为11.7t/hm^2;在关中适宜密度为15株/m^2,陕北为25株/m^2;为获得高产需多施有机肥,尤以在基肥中混施磷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18.
红松种子园花粉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1994年6月在南岔红松种子园内设8个样点采集花粉。对红松花粉飞散密度变化规律、分布特点受立地条件和气象因子的综合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散粉盛期为3d,日散粉密度最大值出现在11:00 ̄14:00;园内授粉有效高度粉密度不足,仅占地面的18.3%,且分布不均匀,主风方向边缘低于园中心84.5%。茶粉密度与座果率密切相关。单位花粉量(1kg/hm^2=22.5粒/cm^2)可预测种子园花粉密度  相似文献   

19.
肥培管理水平,桑树品种的特性和桑树树形决定桑园栽植密度。在宁夏灌区,栽植密度以16500 ̄18000株/hm^2为佳。  相似文献   

20.
杉木中龄林施肥效应与效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对中亚热带黄红壤上中等立地条件下杉木中龄林的需肥规律,不同施肥配比对杉木径级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不同施肥配比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氮肥肥效最显,单施N200kg/hm^2,可增加蓄积量40.9m^3/hm^2。磷肥肥效较明显,单施P2O5400kg/hm^2,可增加蓄积量31.0m^3/hm^2,而单施钾肥肥效不明显,P,K肥单施效应明显低于N,NP,PK和NPK肥,尤以处理N2P2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