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生态修复在景观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超  梁卓  李小燕  何国富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36-138,179
分析了城市景观水体的污染现状,提出其修复和治理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总结了近年来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的技术及其机理,重点介绍了人工浮床、生物操纵等技术在景观水体修复中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再生水是城市的第二水源。城市污水再生景观利用是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减轻水体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再生水景观回用既能减少水环境污染,又可以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是贯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污水的再生利用和资源化具有可观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大多数城市景观水体的必选。而国内外学者对如何有效的修复再生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做了很多研究,笔者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再生水体富营养化的机理,化学修复、物理修复、生物修复及新型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几年的发展,景观水体在城市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但是城市景观水体的现状却不忍直视。本文具体分析了城市景观水体产生污染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并从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介绍了一些城市景观水体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4.
景观用水紧张成为景观建设的一大难题,使用再生水补给景观水体成为一种必然。介绍了再生水应用于景观水体后的富营养化现象的成因及指标,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包括物理治理措施、生物调控法、外源污染控制、生态修复工程等,以期为再生水景观水体的富营养化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唐山市青龙河景观水体现状,充分运用水体微生物修复技术,运用播撒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微生物促生剂对青龙河景观水体进行治理,并对工程取得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了青龙河水体治理新方向,为有效改善青龙河水体现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赵湘  惠峰  芦建国 《现代农业科技》2013,(4):237-238,244
水生植物是一种景观造景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效果也很显著。该文介绍了水生植物及其生态功能、在富营养化水体修复中的净化效果以及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状况,展望了今后水生植物修复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7.
亲水河为无锡市太湖岸线一条景观河道,水质较差.通过探讨生物绳、重建生物群落联合修复技术对城市河道的修复效果对其进行了为期半年多的生态修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工程措施能够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总氮、总磷等污染物,增加水体透明度.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深圳洪湖公园荷花湿地的地貌特征、湿地植物的分布以及荷花湿地对净化水质的重要作用,为修复水体生态环境并解决城市景观水体长期富营养化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感官性状是景观水体的基本特征,封闭景观水体的水域面积小、环境容量低、水体自净能力差等特点决定了其易受到污染.目前针对该水体修复常用的技术手段多为换水及固定底泥.以师陶园内500 m2的封闭池塘为研究对象,对该水体实施换水及固定底泥的应急修复工程,通过监测修复前后的水质,分析其变化情况,评估该应急修复方法的经济性及持效性.结果发现修复10 d后,其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水质指标达GB38382-2002Ⅳ类标准,表观污染等级由重污染转变为清洁,氨氮、磷酸盐、COD以及浊度由25、1.5、120、90 mg/L下降到2、0.1、40、5 mg/L,DO由0.5 mg/L上升到3.0 mg/L.该修复工程的费用为2.12元/m3,水质持效时间可达10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10.
人工湖水环境分析及其污染控制措施(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找解决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有效措施。[方法]在综述城市景观水体特点和防治现状的基础上,以西安市某高校校区人工湖为例,对比分析了修远湖和明远湖景观水体污染现状,并提出控制水体水质富营养化污染的治理及修复措施。[结果]修远湖与明远湖景观水体水质TN、TP、Chl-a、NH3-N、CODMn等指标均严重超标,水体呈现重度富营养化状态。大气降水及其产生的径流所携带的N、P营养盐,以及人类活动产生的生活垃圾是人工湖的主要外源污染源,人工湖的底泥污染物释放是导致水体水质变差的内源污染源。[结论]该研究提出了控制人工湖水体污染的措施,为人工湖的建设、运行管理以及人工湖水环境维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米伟  林伯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629-20630,20708
探讨了富有特色的生态污水处理厂景观设计过程。设计充分利用处理后的水,通过以水墨山水为主题的山水景墙、富于变化的水景造型、体现自然山水园林氛围的植物造景等多种景观元素营造出多姿多彩的景观体系,体现与自然共生的生态观念。  相似文献   

12.
曝气-生态浮床处理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曝气与生态浮床组合处理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效果。[方法]选取黄花鸢尾和花叶菖蒲组合作为生态浮床,将生态浮床和曝气-生态浮床进行对比研究,研究曝气-生态浮床对景观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的去除效果。[结果]生态浮床对景观水体中的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85.14%和40.98%;曝气-生态浮床对景观水体中的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93.17%和53.28%。在生态浮床处理景观水体中,增加曝气能够对景观水体中TN、TP的去除率提高10%左右。[结论]曝气-生态浮床能够很好地去除景观水体中TN、TP,是处理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沟塘水质与景观特征之间的关系,以长江下游平原典型沟塘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总氮(TN)、总磷(TP)、铵氮(NH4+-N)、硝氮(NO3--N)浓度分析水质时空变化,再用景观指数法和土地利用动态模型分析沟塘景观特征变化,然后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及冗余分析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季节的沟塘水质对景观特征有不同的响应,景观特征对干季的水质变化解释度能够达到47.3%,相对于湿季水质有较强相关性。沟塘景观结构能够解释15.7%~47.3%的水质变化,沟塘边缘密度在不同时段均对水质有重要影响,与污染物浓度呈显著负相关;景观组成中沟塘对水质作用相对较弱,但在景观结构中沟塘类型景观指数相较于其他斑块类型景观指数作用较强。研究表明,沟塘的形态结构特征对不同时段水质有重要影响,聚集的沟塘斑块以及复杂的边界条件对水质有利,沟塘景观特征与干季水质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使用武汉市城市圈Landsat TM(1987、1995、2000、2005、2011年)五期遥感影像,采用机器和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得到土地利用信息,进而提取水域信息,分别从区域和市域尺度上探讨了武汉城市圈1987-2011城市化过程中水域景观格局的变化机制,对水域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探讨水域景观格局对城市化因子的时空响应。结果表明,在城市圈尺度上,城市化率、总人口、GDP以及建筑物面积等城市化因子均可以较好的预测水域景观格局的变化,但水域景观总面积与城市化因子的相关性较弱;在市域尺度上,不同城市影响水域景观格局变化的城市化因子不同,且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在城市圈和市域两个尺度上,水域景观变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均呈现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非农人口比例增高、以及建设用地扩张(城市化强度提高),水域景观面积先减少再增加,景观破碎度降低,稳定性增强,形状趋于规则,水域景观聚集度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郑州雁鸣湖地区1988-2009年水域景观格局动态变化。【方法】利用1988、2001和2009年的遥感数据,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雁鸣湖地区河渠、居民点、水浇地、林地、道路、坑塘和旱地7种景观类型面积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对其生态空间动态变化及景观格局指数变化进行分析。【结果】1988-2001年、2001-2009年,水域景观中河渠景观面积变化量分别是0.319 1 和2.210 6 km2,变化率分别为14.46%和87.55%;坑塘景观面积变化量分别是10.379 3和-6.556 8 km2,变化率分别为460.91%和-51.91%。水域景观的平均斑块分维数呈减小的趋势,连通性自1988年以来保持着上升趋势。【结论】增强水域景观面积和连通性对保持雁鸣湖地区景观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运用景观格局与水质监测方法评价城市景观变化对河流水质的影响,是当前景观格局-效应研究的热点问题.为实现城市发展目标与水环境保护目标的统一,需要科学判断城市景观变化对水质的影响程度与范围,特别是以城市不透水表面为代表的景观组分变化,是目前水质退化研究中的核心对象,而对水质退化的景观阈值研究目前尚存争论.基于截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构建阈值判定方法,选择深圳市为案例研究区,研究快速城市化地区的河流水质退化的景观阈值水平.结果表明,在深圳市,河流缓冲区宽度为100-200 m时,景观变化对水质显著性影响最高(P<0.001).缓冲区内,景观变化与耗氧、营养盐等类指标呈指数关系,具有显著性,是这类指标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同时,景观变化与有毒物质及重金属等类指标呈指数关系,具有显著性,但并非这类指标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影响水质退化的不透水表面比例阈值水平介于38.2%-50%之间,最小阈值水平为38.2%,即当流域缓冲区内不透水表面百分比超过38.2%时,河流水质显著退化.  相似文献   

17.
卜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4,(5):1443-1445,1449
人工湿地在净化水质的同时,逐步成为城市一种重要的生态景观类型。该研究探讨了生态理念下人工湿地的特点及设计关键,并以湖北钟祥镜月湖为例,在场地分析的基础上,以水环境治理和生态景观建设为出发点,对不同入流水体进行工艺设计,应用生态理论探讨湿地的功能布局与景观设计,以实现城市湿地生态环境的构建和湿地生态景观的塑造。  相似文献   

18.
颐和园园林绿地复合系统耗水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目前研究中多关注某一单一植被类型的绿地水分利用和管理,较少实地研究植被组成更复杂的园林绿地复合生态系统的耗水规律的情况,该文通过对颐和园降雨、灌溉、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基质势等指标的实地、原位、多点监测,利用分布式水量平衡基本原理,初步研究了乔草、灌草和纯草3种园林绿地系统的水分消耗规律。结果表明:乔草组合和纯草均表现为低耗水、高渗漏,灌草组合表现为高耗水、低渗漏;灌草组合和纯草比乔草组合具有较高的土体补水量。建议雨季应停止灌溉,防止水分渗漏,以临时性补灌为主,同时加强排水措施,尤其对于具有高渗漏特点的乔草和纯草系统;由于灌草具有高耗水性,应在设计节水型园林时减少使用。   相似文献   

19.
应用景观格局理论分析了祁连山东段山地景观的空间结构及异质性变化。结果表明:山地景观系统是由草地、森林、灌木、冰雪以及水域5种景观要素构成,其中草地为基质,水域为廊道。与1994年相比,2008年山地景观系统中草地和冰雪景观要素的多样性指数分别增加了49.0%和4.8%,但整体景观多样性和森林、灌木、水域的多样性指数却分别降低了1.9%、12.0%、3.4%、1.9%。山地景观系统中的整体景观优势度指数增大了12.8%,而景观均匀度却减小了1.9%,其中草地与冰雪景观要素的均匀度增大,分别增大了49.0%和4.8%,而其余的景观要素的均匀度均减小。山地景观系统的整体景观破碎度减小了22.27%,但森林景观要素的破碎度却增大了17.05%,其余景观要素破碎度均减小,其中灌木、水域、冰雪分别减小了32.82%,17.21%,11.96%。山地景观系统的整体景观分离度减小了9.81%,其中森林分离度减小最明显,为26.54%,其次为灌木景观,为11.0%,减小最不明显的的是冰雪,为0.9%。综上可知,14a中祁连山东段山地景观系统的景观异质性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评价分析沿淮地区水乡小镇景观节点特征要素构成,探知其内在规律及可验证指标,提供水乡小镇景观节点营造的新视角,为打造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的水乡小镇做出贡献。以安徽省颍上县八里河镇景观节点为研究对象,构建景观节点特征要素评价体系,通过调查问卷,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景观节点特征进行分析及综合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4个特征评价要素可分为人文自然交融性因子、自然生态性因子、感知度因子、交通可达性因子及视线贯穿度因子5个因子,其贡献率排名依次降低;排名前6位的景观:节点22、节点21、节点23、节点 31、节点 20、节点16,均表现为景观的文化元素丰富、层次感强、讲究韵律感,视野开阔,环境氛围带入感强,而综合评价F<0的景观节点视觉和环境质量较差,不具备景观环境应具备的特征要素。八里河镇景观节点特征的5类因子中,人文自然交融性因子载荷值最大,是沿淮地区水乡小镇景观节点建设的方向及重点内容;基于综合评价结果,针对性进行景观节点环境整改,挖掘并增强地方文化特色,为八里河镇及其相似地域特征的水乡小镇景观环境规划、节点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