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校育成的优质米品种“82—3”,1984年被评为省一等优质稻米,但在湘北地区作早栽培存在生育期偏长,前期怕冷,后期怕热,枝梗和颖花退化较重等弱点,影响着增产潜力的发挥。 1985年我们在益阳县羊舞岭乡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栽培措施可以缩短“82—3”的生育期,减少枝梗颖花退化,从而可扩大其利用价值。 1.地膜育秧结合适当基本苗可提早成熟三四天 对“82—3”这个苗期不耐寒的品种,采用地膜育秧不仅可提高成秧率,更重要的是保温防寒,培育壮秧,其促进早熟效果比一般品种更明显。同于三月三十一日播,五月一日  相似文献   

2.
日本二棱大麦新品种“美酿黄金”系因酿造性好而得名,该品种是在1975年4月,南系B478×新田二棱1号杂交,1984年以二棱大麦农林13号登记,定名为关东二棱23号,被木县采用为奖励品种。据1982—1986年调查,该品种主要特性是:出穗期4月27日,成熟期6月2日,株高  相似文献   

3.
适期晚播对弱春性小麦籽粒灌浆期光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解适期晚播对小麦生育后期光合性能的影响,以弱春性小麦强筋品种郑麦9023、中筋品种偃展4110和弱筋品种豫麦50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旱播10月17日、适播10月24日、晚播10月31日)下小麦灌浆期旗叶的光合性能和产量特征。结果表明,郑麦9023晚播的籽粒产量比适播低8.26%,比早播高4.68%;偃展4110和豫麦50晩播籽粒产量分别比适播和早播平均高14.38%和18.55%。灌浆期各品种的叶面积指数晚播与适播处理差异不大,但均明显高于早播,平均高出12.7%;郑麦9023和偃展4110旗叶叶绿素含量晩播高于适播和早播,尤其花后14 d后差异达显著水平;旗叶净光合速率晚播处理中郑麦9023一直较高,偃展4110在花后21 d后明显高于适播和早播,豫麦50花后0~7 d较高。3个品种的灌浆速率晩播处理也占明显的优势。因此,适期晩播能维持弱春性小麦品种灌浆期较好的光合性能,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4.
5.
二棱大麦64—72在不同的栽培技术条件下,影响倒伏的几个主要形态和生理指标呈现了一定的变化趋势。综合分析表明:基本苗密度在10—15万,纯氮施量20—25斤,施钾的同时注意氮、磷两元素的搭配使用,对抗倒高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县大麦生产起于1983年冬,从开发至大而积推广已有8年的种植历史,近几年来年种植面积稳定在6—7万亩之问,但单产却一直在150公斤左右徘徊。83年以来我县先后引进了早熟三号、矮早三、浙农大3号、76—25、秀79—2等品种,它们的适应性、丰产性、转化途径等方面各具特色、均不尽完善。矮早三丰产性能好,但干粒重偏低,蛋白质含量较高,宜饲不宜啤。早熟三号粒重及蛋白质含量能达啤麦要求,但产量又偏低。我县麦芽厂、啤酒厂俱兴,且有养猪之乡的美称。为此,1989年我们大规模引进82—14这个啤酒、饲料兼用、穗大粒多粒重、耐肥抗倒、产量潜力大的较理想品种在全县大面积推广。现将引种试验示范、品种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等请情况简点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县大麦生产起于1983年冬,从开发至大面积推广已有8年的种植历史,近几年来年种植面积稳定在6—7万亩之间,但单产却一直在150公斤左右徘徊。83年以来我县先后引进了早熟三号、矮早兰、浙农大3号、76—25、秀79—2等品种,它们的适应性、丰产性、转化途径等方面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8.
9.
九州地区是日本的主要产麦区。1981年该地区种植二棱大麦41,300公顷,约占全国的50%,占九州麦类面积的46%。从使用上看,啤酒等酿造用大麦占60%,普通的大粒大麦和饲料大麦各占20%左右。全国饲料大麦约57%是在九州地区生产的。  相似文献   

10.
橡胶苗光合“午休”现象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Li-6400便携式光合分析系统,对生长季节的橡胶树实生苗与嫁接苗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各项光合生理指标的测定,研究其光合“午休”现象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午后的强光、高温及相对湿度的下降是造成午后光合下降的主要生态因素;而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表观羧化效率、表观量子效率、光化学效率的下降是光合“午休”现象的生理生化因素。因此认为,光合“午休”现象由外界生态因子和植物内在生理生化因素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劳动模范、汉寿县农科所农艺师萧文铎,顽强苦干二十年,培育出适宜两熟栽培的新品种“75—1”。现将该品种的来源、产量、特性特征及栽培技术简介如下。1、品种来源。1963年开始,采用一杆猴×锦棉1号→F_6×洞庭1号(大铃选系)的复合杂交后代选育而成。经过长期选育、品种比较和全省区试,1981年9月通过品种技术鉴定,列为全省推广品种。1983年推广  相似文献   

12.
道县在粮、油作物高产创建实践中,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利用温、光、水、土资源,连续3年开展"稻—稻—油"三熟制模式生产,实现了粮、油双丰收。"稻—稻—油"三熟制生产存在生产季节偏紧、劳动力缺乏、秋冬干旱以及低温影响油菜冬发等障碍因素,可以通过科学选择早中熟品种、合理安排播插期、机械化生产、减灾避灾栽培等配套技术解决。  相似文献   

13.
根据黄麻新品种选育目标,1984年以Co^60γ射线对宽叶长果辐射诱变,经11年选择育成089-1。1990-1991年比较,纤维产量比对照宽叶长果增产26.24%,分枝位提高33.72厘米,鲜茎干皮率提高0.66%。1993-1994年区域试验,平均纤维生公顷2687.25公斤,居第一位,比对照地长果增产15.21%,居在度品种第一位,分枝位提高22.7cm,鲜茎干皮率提高0.90%。该品种高抗  相似文献   

14.
“AC—1”红花原产美国,1978年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引进新疆塔城试种,获得成功。五年来,“AC—1”红花的单产,种子食油量,出油率等主要经济性状都优于本地红花品种。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于1982年10月在北京召开“油用红花AC—1技术鉴定会”,经专家鉴定获得通过,并将在我国北方干旱  相似文献   

15.
16.
棉花抗枯萎病、高产新品种“86~1号”系本所与河南省新乡县小冀公社王屯大队合作,从“陕65—141”中系统选育成的。1976~1977年参加全国抗病品种区域试验及河南省试验结果,该品种的抗病性较“陕401”强,全国区试十三省四十五个试点平均较“陕401”增产18.9%,产量及增产幅度均  相似文献   

17.
川农大 5号是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杂交育成的啤饲兼用的高产二棱大麦品种 ,原代号为 1 1 2 1 ,母本为 89- 0 91 5×渝裸 1 0 9,父本为浙农大 3号。其中 89- 0 91 5由上海市农科院黄培忠先生提供 ,渝裸 1 0 9和浙农大3号分别来自重庆市作物所和浙江农业大学。该品种于 2 0 0 2年 9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 1 区试中的产量 :2 0 0 0年川农大 5号参加四川省院、校大麦育种协作组的区试 ,5点(德阳市、邛崃市、三台县、仁寿县和射洪县 )平均单产 (公顷产量 ,下同 ) 5340kg ,比对照浙农大 3号增产 1 1 1 % ,居全试验…  相似文献   

18.
棉花喷施“田润”牌光合微肥试验报告郭宪杰,闫功祥,高洪家山东高唐县棉办252800“田润”牌光合微肥是山东田润宝开发集团总公司(原山东沂水县光合微肥厂)生产的一种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及光呼吸抑制剂的新型叶面肥,据试验表明,它对多种作物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1978—1983年用”784—1”喷施、浸种和拌种三种施药方式,经113个试验点次近2000亩的田间小区试验,中间试验和示范:一、“784—1”对大豆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可增大叶面积,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花荚增多,提高百粒重,因而构成增产。二、喷施:亩用“784—1”有效成分21.42克兑水66.7斤于大豆盛花期喷雾,41点次,1110.2亩平均增产8.28%。三、浸种:“7B4—1”200PPM药液浸豆种2小时捞出晾干播种。23点次107.8亩平均增产14.45%。四、拌种:使种子能附着纯“784—1”200PPM的药量拌种。41点次603.5亩平均增产12.24%。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龙锦一号田间自然变异产生的转绿型白苗“龙白—1”、“龙白—2”的外部形态特征、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白苗突变体“龙白—1”形态上与龙锦一号一致,产量持平;而“龙白—2”株高降低,分蘖减少,生物产量明显减少。生育期推迟,减产6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