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加快新疆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产品是新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市场前景广阔的优势高效产业,但从农业产业化的角度分析,其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新疆实际,分析了新疆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新疆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实施新疆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新疆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但目前新疆农产品加工业尤其是精深加工业发展滞后于市场需求,加工转化率水平仍然较低。通过比较新疆农产品加工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等数据,对新疆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增强新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加快新疆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以种植大桃为特色的北京市远郊平谷区,日前跨入中国(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行列。首次在全国开展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选拔活动,由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联合实施,涵盖品牌文化、产业基础、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等20项内容,首批共评选出62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北京市获此殊荣的惟有平谷区。  相似文献   

4.
杨月丽 《种子世界》2021,(8):0030-0032
西红柿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蔬菜,在现代农业种植体系中,西红柿的种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种植过程中,分析探索西红柿高产栽培技术,做好选地、选种、种子处理、育苗、移栽、科学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是实现西红柿高产高质高效益的关键。本文就此展开研究,希望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饲玉17号(新绿青2号)是新疆沃特生物工程公司选育的青贮专用玉米,2009年8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生育期适中、生长势强、耐水肥、抗倒伏等特点,高抗玉米瘤黑粉病、丝黑穗病及玉米青枯病。新饲玉17号全株粗蛋白含量(干基)10.08%、粗脂肪(干基)1.5%、粗纤维(干基)21.0%,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北疆冷凉地区春播,南疆地区春播或复播均可,≥10℃有效积温2 800℃地区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地处太行山区的壶关县因地制宜创特色,扬长避短抓调产,把种植旱地西红柿作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通过宣传发动、典型推动、科技拉动、产销联动、政策促动,大大加快了旱地西红柿产业的开发。种植旱地西红柿经济效益高,技术易掌握,市场前景好,对于贫困山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程燕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5):103-109
依托新疆特有的农业生产资源,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开展特色农产品的营销是实现特色优势资源转换,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利用SWOT分析对新疆特色农产品营销环境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分析。综合各种有利和不利的因素,提出了新疆应抓住中央援疆机遇和区位优势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品牌建设、文化营销和绿色营销,加强农业信息建设,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加强标准准化生产和三品认证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疆南部(南疆)地区是新疆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科教水平及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国家扶贫的号召下,发展第一产业尤其是新疆特色果蔬帮助南疆地区居民脱离贫困迫在眉睫.新疆南疆生态环境脆弱,受到荒漠性气候的影响,该区风沙大,土壤盐碱性强.南疆曾以种植核桃为主要经济作物,但其经济效益低,同时因核桃的生长特点无法间作其他作物,难以实...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开展无公害蔬菜种植,有力地助推了富民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西红柿种植,现已成为该州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为了进一步搞好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西红柿种植,加强对西红柿栽培技术的研究显得越发重要。对临夏回族自治州西红柿的栽培要点进行简要分析,希望为临夏回族自治州西红柿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为推动"农业+旅游"融合发展,补齐新疆旅游淡季"购"的短板,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乌鲁木齐市农业农村局和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新疆农产品进国际大巴扎"活动。活动以"疆农优品·西游礼物"为主题,组织了全区50家国家级、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着40大类近500个品种的农产品,面向广大游客、市民现场展销,产品类型主要涵盖特色粮油、干鲜果品、乳肉制品、休闲食品、蜂产品、化妆品、驼(羊)绒纺织品等。  相似文献   

11.
绿色无公害大棚西红柿是一种对人体无危害且优质的西红柿品种,这种品种符合我国绿色生产相关指标。但很多果农未能完全掌握绿色无公害大棚西红柿种植与管理技术,致使种植出来蔬菜的质量并不好。为了提高西红柿的质量,针对绿色无公害大棚西红柿种植与管理技术进行了详细探究,为广大果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陆显文  吴锡锋 《种子世界》2021,(11):0024-0026
西红柿是一种市场需求量较高的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在日常饮食烹饪过程中使用频繁,贵州省近几年在西红柿方面的栽种面积越来越多,当地的西红柿生产质量与产量也有所提高,现代人也同步开始关注日常的绿色健康饮食,开始追求绿色蔬菜,绿色食品,当地也开始推广使用蔬菜的绿色种植技术,西红柿日常食用量较大,绿色种植技术可以对西红柿种植中的化学农药残留有效降低,使其安全性提高。本文通过对当地西红柿绿色栽培技术的种植要点与相关病虫害防治进行分析,希望可以提高西红柿种植的产量与质量,保障人民生活实用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我国的西北边陲,其地域辽阔、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区位特色明显。新疆光热资源丰富、气候环境迥异,造就了其丰富多彩、特色鲜明、质量优良、绿色安全的农产品,  相似文献   

14.
援疆动态     
<正>浙江"产业援疆"助推新疆特色农产品走进绍兴市新疆阿克苏地区作为浙江省对口支援新疆的受援地,充分发挥其林果业、畜牧业特色,并结合浙江省市场优势帮助开拓当地特色农产品市场,实施精准扶贫带动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是新一轮产业援疆的重要方向。安徽援疆十大重点项目集中交付运营仪式在皮山举行安徽省援疆十大重点项目集中交付运营仪式在新  相似文献   

15.
滕州市地处苏、鲁、豫、皖交界处的淮海经济区中心,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山东省重要的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种子产业化先进县(市)、"中国马铃薯之乡".滕州市辖 17个镇、 4个街道,总人口 156万,耕地面积约 7 5万公顷.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热水资源丰富.全市主导农产品拥有 40余类 300多个品种,形成了一批以小麦、玉米、花生、马铃薯、黄姜、毛芋头、黄瓜、西红柿、芸豆、大葱、大蒜、酥梨、大枣等为主的特色优势产品,高效生产基地初具规模,种子需求总量大,年需各类种子 5万吨.  相似文献   

16.
西红柿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受到许多消费者的青睐。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西红柿的种植范围不断扩大,尤其是大棚西红柿栽培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所需的西红柿。为了确保西红柿的产量和质量,要加大对西红柿栽培技术的研究。文章主要从选种、整地、播种育苗、田间管理及病害防控等方面论述了西红柿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大棚西红柿的栽培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0月20日,第二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农博会)在山西省太原市隆重召开。展会以"特色创新、合作共赢"为主题,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农产品加工"513"工程的新成果和新进展,以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为展示重点  相似文献   

18.
戴晓丽 《种子世界》2009,(11):10-11
近几年,互助县大力发展以优质杂交油菜为重点的油菜产业,调整了农业种植结构,发展产业化经营,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油菜是互助县的特色作物和主导产业,也是互助县农业结构调整中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作物和主导产品,在2005年青海省首届农畜产品展示会上被评为优质农产品,生产的4级精炼油被评为优质加工产品,全县种植面积达2.4万hm^2,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新近培育出中植棉2号、新陆中46号、新植杂2号等14个抗棉花黄萎病(俗称"棉花癌症")的棉花新品种,这些新品种是以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所长戴小枫为首的课题组经过20多年的刻苦攻关研制出来的。这一消息是记者9月1日从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新疆农垦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河南中原中农良种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主办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新疆棉花抗病、高产示范现场展示会"上了解到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单纯形法的加工番茄种植规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飞飞  姜波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5):256-260
为了解决加工番茄种植与订单生产之间需求不平衡的问题,本文运用单纯形法建立番茄种植面积与番茄酱产量之间的数学模型,提出通过合理安排不同品种番茄种植比例,使番茄酱厂在现有条件下番茄酱加工实现产能、效率最大化。以新疆某番茄酱厂及当地番茄种植为例,通过将番茄酱实际产量和规划产量进行对比,提出种植计划建议。该方法在农产品种植规划方面具有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