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剑  柏庆荣 《农家致富》2009,(18):38-39
一、建立健康鸭群 1,把好鸭种引入关 鸭群发生疫病多数是由场外引种带进,为了切断疫病的传播,有条件的场应尽量实行自繁自养。若需从外地引种,应隔离观察20-30天,确认无疫病后方可与其他鸭合群。同时要做好引进种蛋的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2.
为了掌握鸭疫病在我省的流行情况,对部分地(市)鸭群进行鸭疫病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基本掌握了我省流行的主要鸭疫病为鸭病毒性肝炎、鸭瘟、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禽)霍乱、鸭大肠杆菌病和鸭副粘病毒病等疫病,并对我省当前养鸭和鸭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作以阐述,同时针对鸭病防治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鸭群发病,尤其是发生传染病,将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所谓鸭传染病,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鸭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增殖,引起鸭发生生理的、形态学的异常状态而发生的疾病。因此,应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切实做好鸭群的防疫灭病工作。  相似文献   

4.
1.鸭采食的昼夜变化规律 在自然光照下,鸭群在一昼夜内有3个采食高潮,分别在早晨、中午和晚上。加强早饲:鸭群在黎明时食欲特别旺盛,此时喂饱、喂好可使鸭子增膘长肉特别快。要定时放牧,放牧应在鸭早、中、晚3次采食高峰时进行,其他时间让鸭群休息或将其赶入水中,劳逸结合。如需饮水给药或拌饲给药,最好安排在鸭采食高峰时进行。  相似文献   

5.
夏季是饲养肉用仔鸭的黄金阶段,但高温高湿环境易使鸭舍粪便腐烂发酵,滋生病原微生物,诱发疫情疾病,对仔鸭生长不利,所以要注意以下事项:1.降低饲养密度。每平方米鸭群密度过大,将造成拥挤、堆压、积温闷圈,所以应减少圈内鸭数,增设水盆食槽。2.调整饲料配方。不同生育阶段的仔鸭饲料配方各不相同,夏季的饲料配方应在满足所有必需氨基酸的前提下,使蛋白质水平处于最低限,以减少饲料消化散热。3.改变饲养方式。网养可减少仔鸭与粪便的接触,减少疫病传播机会,降低发病率,同时网养可以减少鸭群的营养消耗及产热量,有利于鸭子健康生长。采取地面…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樱桃谷种鸭不同生长饲养阶段主要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对中国南方地区饲养的不同日龄的樱桃谷种鸭开展了重要病原的感染调查。结果显示,4周龄内的育雏期樱桃谷种鸭主要发生鸭传染性浆膜炎、鸭Ⅰ型病毒性肝炎和鸭大肠杆菌病,5~21周龄的育成期樱桃谷种鸭主要为鸭大肠杆菌、鸭疫里默氏杆菌、鸭圆环病毒感染,鸭霍乱和新城疫也时有发生,产蛋期樱桃谷种鸭主要发生鸭大肠杆菌病,同时还有坦布苏病毒病和鸭圆环病毒感染。可见,近年来中国南方樱桃谷鸭群疫病发生日趋复杂,形势严峻,且不同生长阶段的疫病发生情况不尽相同,为樱桃谷种鸭主要流行疫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与鸭肝病及肝癌的关系,取鸭肝癌高发地区启东市2年以上鸭114只和低发地区高邮市1.5年以上鸭98只,分别经血清学检测鸭DHBV,逐个进行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比较两地区带毒率和阳性鸭群与阴性鸭群的病变性质及程度,采用Ridit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行统计推断。发现无论是高邮鸭还是启东鸭,同一地区在相同条件下饲养的鸭群,DHBV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肝病的性质和程度以及肝癌检出率无显著差异;高邮阳性鸭群和启东阳性鸭群相比较,胆管增生、淀粉样变和细胞变性及肝癌检出卒等多项指标差异显著。进一步分析证明,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病因不同所致。高邮鸭肝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东方次睾吸虫感染,而启东鸭肝病和肝癌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黄曲霉毒素中毒。鸭乙型肝炎病毒的存在与否对两地区鸭群的肝病及肝癌的发生和发展,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调整鸭群秋末冬初,将鸭群中老、弱、病、残鸭,低产鸭和停产鸭及时予以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的蛋鸭。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养鸭业的不断发展,鸭病也随之传播扩散。病毒病、细菌病及寄生虫病等经常威胁鸭群的健康。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为控制或减少疫病的发生,现将鸭场常发的传染病作以重点介绍,便于实施防控。1鸭瘟鸭瘟又名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  相似文献   

10.
探讨鸭乙型肝炎病毒与鸭肝病及肝癌的关系,取鸭肝癌高发地区启东市2年以上鸭114只和低发地区高邮市1.5年以上鸭98只,分别经血清学检测鸭DHBV,逐个进行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比较两地区带毒率和阳性鸭群与阴性鸭群的病变性质及程度,采用Ridit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行统计推断,发现无论是高邮鸭还是启东鸭,同一地区在相同条件下饲养的鸭群,DHBV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肝病的性质和程度以及肝癌检出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正>一、靠近水源、依坡通水水是鸭群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因此,鸭舍应建在河流、湖泊、水池或小溪附近,以流动水源最为理想。水上运动场所水深要求0.5~1.5米,水面宽度与鸭舍宽度相同,水中最好有水草,水质洁净,不应有影响鸭群健康的工业废水、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运动场所应依坡通水,坡度不超过30°。场地应用砖砌,以便鸭群上下;地面应平坦,以便于鸭群行走和清扫卫生。二、地势较高、地面干燥  相似文献   

12.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和鸭大肠杆菌病是鸭最常见的、危害非常严重的细菌性传染病,尤其是肉用雏鸭发病后,常常造成鸭群毁灭性死亡,临床上由于两种病的急性败血型病例都可出现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肝周炎、纤维素性气囊炎等相同的炎症病变,因此给疫病的确诊带来很大的难度。笔者在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  相似文献   

13.
1、创造良好的饲养管理环境 良好的饲养管理环境是预防群养蛋鸭与控制疾病的最基本条件.养殖户应将创造鸭群良好的饲养管理环境放在首位。①鸭舍建设应本着合理布局、有利于生产和流通、便于检疫和管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污染畜产品为原则。选址应远离城镇、工矿区和人口密集的村庄.且容易封闭管理.水源充足清洁。并处于居民区的下风和饮水源的下方,同时交通便利.但不宜建在交通要道、畜产品加工厂和畜禽及其产品交易市场附近.与其相距至少1公里以上。相邻的鸭舍要有一定的距离,以利通风和防范传播疫病。②养殖区内应分区规划.合理布局养殖区、  相似文献   

14.
鸭传染性浆膜炎叉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新鸭病或鸭败血病,系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是危害鸭群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该病在一些养鸭场,特别是育雏环境卫生较差的鸭场常有发生,其发病率很高,可达90%以上,死亡率在5%~80%之间,是造成养鸭户和养鸭场鸭群成活率低、成长缓慢、体重碱轻、淘汰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0月25日,我镇洋中村有一专业户饲养的350只18日龄的黑番鸭开始发病,病鸭以精神沉郁、少食或不食、不爱走动、呼吸困难等症状为特征,至26日下午共死亡病鸭16只。26日下午求诊,后经了解鸭群发病情况,观察临床症状,剖检死鸭病变以及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为该鸭群发生鸭曲霉菌病。  相似文献   

16.
一、发病情况 一鸭场饲养53日龄山麻鸭300羽,2004年5月11日晨养鸭户在喂料时,发现7个料槽中有部分鸭料剩余,没引起重视,投料后即去整理工具,准备去购运饲料。中午去喂料时发现有2羽麻鸭死亡在地,至傍晚天快黑时又发现6羽麻鸭死亡,细看鸭群中有几羽麻鸭甩头摇颈,有3羽麻鸭行走无力,少许跛行。5月12日晨发现有16羽麻鸭死亡,鸭舍内地面见有黄白稀粪。养鸭户意识到该群鸭可能染上疫病,就近求诊。  相似文献   

17.
正一、做好雏鸭保温和疫病预防工作冬季疫病因素常常引起鸭群生长不均匀,对此主要是做好雏鸭的保温工作。育雏期前3天,温度必须保持在30℃以上,保证雏鸭卵黄吸收完全,后期的养殖问题就会较少。雏鸭适应温度需要循序渐进,既不能让北风直接吹到,晚上棚内温度又需高于白天温度。如果鸭舍密封过于严实会导致舍内氨气蓄积浓度过高,反而更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冬季鸭的感冒现象比较普遍,在20日龄以前的每一次投药同时添加一些预防感冒类的药物,然后做好疫苗接种,加强环境卫生与消毒,可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18.
刘万珍 《农家参谋》2011,(12):16-16
1.看体重:鸭群的产蛋率在80%以上,而鸭的体重略有减轻的趋势,应适当增喂动物性饲料;鸭体重增加,身体也有发胖趋势,但产蛋率还在80%时,可适当增喂粗饲料和青绿饲料,或通过控制其采食量,不让鸭吃太多的精料,但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还应保持原有水平或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9.
<正>靠近水源、依坡通水水是鸭群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对鸭来说,陆地运动场不可缺少,而水上运动场更为重要。鸭舍应建在河流、湖泊、水池或溪流附近,以流动水源最为理想,水深0.5~1.5米,水面宽度要与鸭舍宽度相同,水中最好有水草,水质洁净,不能有影响鸭群健康的工业废水、污染病菌、病毒及寄生虫  相似文献   

20.
2004年8月,市郊某养鸭户雏鸭发生以肝脏肿大和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发病率49.1%,死亡率13.7%,通过临诊观察和实验室诊断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经紧急注射高免血清,并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在后续2批鸭群饲养过程中没有出现同样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