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首先,注意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施肥时应注意:有机肥应腐熟;一般应作基肥施用并与深耕结合,以利于土肥相融、有效地改良土壤;干旱条件下,土壤含水量低,易引起烧种烧苗,一定要做好种子和肥料隔离,如能把肥料施于种下10~15厘米,将有利于根系伸展;施用量以每公顷20--30吨有机肥配施磷酸二铵100公斤为宜。  相似文献   

2.
稻田肥料效应和肥力监测阶段性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综合全省8个10年以上定位试验得出:当前江西稻田化肥肥效是氮>钾>磷,并明确氮肥、磷肥、钾肥和有机肥在不同土壤类型具有不同肥效;在等养分氮磷钾条件下,其肥效以有机无机配施>单施氮磷钾化肥>单施有机肥,并研究了连续施用的增产效果和对稻田肥力的影响。在氮磷钾化肥基础上,加施有机肥,在双季稻连作条件下,产量和土壤肥力一般不降低;连续施用同种肥料条件下,10年不施磷肥或钾肥,土壤速效磷、钾含量明显下降;连续施用有机肥或氮磷钾化肥及其配施,均不能补充硼的需要,但能提高锌的供给;连续施用过磷酸钙,9年后表现潜在缺硅、缺镁的可能;而连续施用钙镁磷肥,促使耕层有效钙、镁、硅含量增加,硫的含量相对减少。土壤有机质年均下降率及提高率,一般与本底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有机肥料对于红镶熟化过程中酶活性的影响及不同肥料处理下大麦生育各阶段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料能迅速提高红壤的酶活性,加速红壤的熟化进程;在大麦生育各阶段,不同肥料处理的土壤酶活性不同,有机肥能较好地维持土壤酶活性,收获时期的土壤转化酶活性与大麦产量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农田土壤化肥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不当和过量施用化肥对土壤造成的污染主要表现在增加土壤重金属与有毒元素,促进土壤酸化,导致营养失调与NO2积累,土壤结构破坏,以及微生物活性的降低等,给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针对农田土壤化肥污染的严峻现实,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①强化环境保护意识;②增施有机肥料;③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减少盲目施肥;④加强土壤肥料监测和管理;⑤施用化肥增效剂;⑥改进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近20年来化肥施用量倍增后,贵州农田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在1985年土壤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又再次进行了土壤和肥料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目前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养分供应以化肥为主的肥料结构下,水田土壤有机质和氮磷含量有所增加。旱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下降,土壤磷素有积累。因钾肥施用不足,水田、旱地土壤钾素含量都明显降低。土壤微量元素中,有效态硼锌钼普遍增加。今后需增加钾肥的施用,并重视施用有机肥、秸秆还田和防治水土流失,以培肥土壤,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施肥原则1.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化肥可根据需求有针对性地追肥,适时给予补充。有机肥所含必需元素全面,又可改良土壤结构,可作底肥,肥效稳定持久。2.不同树木施不同肥料落叶树、速生树应侧重多施氮肥;针叶树、花灌木应减少氮肥比例,增加磷钾素肥料;刺槐类豆科树种以磷肥为主;一些外引边缘树种,应控制氮素施肥量,增加磷钾素肥料;松、杉类树种对土壤盐分反应敏感,应少施或不施化肥,侧重施有机肥。3.不同土壤施不同肥料根据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肥料  相似文献   

7.
胡三燕 《现代农业科技》2023,(16):154-157+175
有机肥的施用在缓解茶园土壤酸化、改善茶园土壤物理性状、增加茶园土壤养分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合理施用有机肥,能促进土壤养分转化,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本文介绍了有机肥的种类,分析了有机肥对茶园土壤的影响,具体包括土壤pH值、物理性状、养分、微生物等因素,指出了施用有机肥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为有机肥在茶园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旱农区施用有机肥的保水培肥效果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年试验结果表明,旱地施用有机肥具有良好的蓄水保墒和培肥效果,对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提高降水利用效率有重要意义;有机肥配施无机氮磷肥料后可明显提高旱地小麦产量,与等氮纯无机肥施用区相比,小麦增产17.9%~26.8%。  相似文献   

9.
为优化苏北桃园土壤性状、科学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以江苏省苏北地区种植露地桃树为代表的新沂市和种植设施促成桃树为代表的丰县为对象,调研2种栽培模式下的桃园土壤和肥料施用现状.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增加,桃园土壤酸度呈现降低的趋势;设施桃园土壤盐渍化现象比较严重,露地桃园土壤肥力普遍偏低;桃园施肥不科学现象普遍存在,有机无机类肥料施用结构不合理,肥料利用率总体低.建议优化施肥结构,按需施肥.对于露地桃园,建议采用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化肥施用要稳定目前氮肥施用量并控制钾肥施用量、改施缓释性化肥,可在减少化肥养分投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类肥料,改善土壤保肥能力,平衡土壤养分,提高肥料利用率.对于设施桃园,建议采用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化肥施用时注意控制氮肥施用量并减少磷钾肥施用量、可在减少化肥总养分投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类肥料,特别是生物有机肥,优化土壤性能,提升桃园土壤的综合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在山西农业大学农作站采集耕层土样37个。并对其进行养分含量的分析,与82年相应地块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农作站耕地经过十年耕作,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钾等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有效磷的含量则显著增加。为此,我们从养分平衡,肥料配比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今后在施用化肥配比时,应注意补充一定数量的有机肥,才能持续的高产、稳产、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1.
有机农业生产中不允许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土壤调节剂,必须保证施用足够数量的有机肥以维持或提高土壤肥力,所施用肥料应主要是来自有机农场的肥料。非人工合成的矿物肥料和购买的有机肥料应该作为土壤培肥的补充物,而不能作为养分循环的基础,遇特殊情况(如采用集约耕作方式)或处于有机转换期或证实有特殊的养分需求时,  相似文献   

12.
氯化钾是生理酸性肥料,在土壤上长期施用应注意配施石灰等碱性肥料,以防止土壤酸化,最适宜在石灰性、碱性土壤上施用.氯化钾不能在盐渍土上施用,会使盐害加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大豆盆栽试验,研究几种肥料配比和调理剂施用对不同母质发育的侵蚀红壤的培肥效应.结果表明,1)与施用NPK化肥相比,土壤调理剂2号的施用可以提高旱地红壤的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减轻因施用化肥带来的土壤酸化,提高大豆对肥料氮、钾的利用率,增加作物生物量,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施用有机肥可以较快地提高土壤速效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大豆对肥料氮、磷、钾的利用率和土壤微生物活度,施用有机肥或土壤调理剂是提高红壤旱地肥力较好的技术措施.2)3种母质发育的红壤相比较,第四纪红土红壤速效养分较高,板岩发育的红壤植物氮磷肥利用率较高,而花岗岩发育的红壤植物钾肥利用率较低,应重视板岩发育红壤和花岗岩发育红壤的钾素资源补充.  相似文献   

14.
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而肥料则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从合理施用有机肥、科学施用化肥、测土配方施肥3个方面论述了土壤肥料的施用,以为培肥土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磷肥和有机肥对白菜产量及土壤磷库的影响(征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2年的微区筒定位试验研究了磷肥和有机肥对白菜产量、白菜全磷、土壤全磷、有机磷、Olsen-P、水溶性磷及生物有效磷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用量150~600 mg·kg-1土,白菜产量增加14.9%~21.5%; 有机肥用量33.3~133.2 g·kg-1土,白菜产量增加18.2%~25.9%;施用150、300、600 mg·kg-1磷肥和施用33.3、66.6、133.2 g·kg-1有机肥及施用有机肥基础上增施磷肥,白菜产量均无显著变化。施用磷肥和有机肥显著增加白菜的全磷量,大量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导致白菜对磷的奢侈吸收。随磷肥和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土壤Olsen-P、水溶性磷、生物有效磷均显著增加;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土壤有机磷显著增加。土壤Olsen-P与水溶性磷和生物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机磷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1测土配方施肥的意义 测土配方施肥是根据土壤测试结果、田间试验、作物需肥规律及农业生产要求,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中微量元素等肥料施用量、施用比例和施用方法。其主要意义包括:全面均衡提供作物生长发育需要的各种养分,保证和促进作物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农作物经济效益;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对土壤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是提高农业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微酸性有机肥料施用,可以为果树生长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方法]选择黄桃和葡萄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微酸性肥料(pH7.0)对土壤和喜酸果蔬优果率、折光糖等品质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用微酸性有机肥可降低土壤pH和改善土壤盐渍化。施用15 t/hm2微酸性有机肥对黄桃和葡萄产量均比施用一般有机肥料高,黄桃与不施用有机肥比,增幅为4.90%;与施用一般有机肥比,增幅为1.30%;葡萄与不施用有机肥产量增幅为8.17%,比施用一般有机肥增幅为3.50%。葡萄上虽然施用22.5 t/hm2有机肥产量更高,但是结合2种作物以及成本核算来看,施用15 t/hm2较优。[结论]在喜酸类果树栽培上,每年施用15 t/hm2微酸性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和提高作物产量、品质。  相似文献   

18.
长期施用单一肥料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秀芬  李俊良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060-12062
[目的]研究长期施用单一肥料对无石灰性土壤质量的影响。[方法]在田间长期定位试验中采取土样分析,研究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指标对长期施用单一肥料的响应。[结果]与对照相比,长期单施有机肥可显著改善土壤的含水量、孔隙度、电导率、阳离子交换量、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且施用高量有机肥用,效果更明显;但长期单施氮肥的效果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长期合理施用有机肥不仅能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在提高土壤化学和生物学性质方面也明显优于单施氮肥。因此,充分利用农业生产中的有机物料,合理配施化肥能有效培肥土壤,改善土壤质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1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 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和化肥的配合施用,可以互相补充和促进,能更好地发挥肥效,提高肥料利用率.施用有机肥能提供作物多种营养元素,并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供应作物需要,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和培肥土壤,还可防止因长期单一施用化肥对土壤产生的不良影响.但有机肥肥效慢,养分含量低,不能满足作物旺盛生长时期对养分的要求.而化学肥料养分含量高,肥效快,能够及时满足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要,并能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有机肥料的转化和分解.磷素化肥与有机肥配合使用,可以减少土壤对磷肥的固定作用,提高磷肥的施用效果.因此,有机肥与化肥混合使用,就可使改土和供肥相结合,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缓急相济、相辅相成、增进肥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大麦施用有机肥定位试验表明,增施有机肥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生物学活性;并且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大麦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