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谷优16系福建省龙岩龙津作物品种研究所用三系不育系谷丰A与新恢16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晚籼新组合。2007年、2008年参加龙岩市晚稻区试,表现产量较高、生育期适中、株型适中、群体整齐、后期转色好、丰产性较好、中抗稻瘟病,米质达部颁二等优质食用稻品种标准。201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谷优929是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三系不育系谷丰A与本所选育的抗病优质恢复系明恢929配制而成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明恢929是来自明恢86/多系1号//桂32复交后代,经多年多点稻瘟病鉴定筛选出的抗稻瘟病、配合力好的新恢复系。谷优929于200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9G01(三明))。  相似文献   

3.
谷优16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优16是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种子站用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野败胞质雄性不育系谷丰A与恢复系新恢16配制而成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属基本营养型,表现株型紧凑、根系发达、分蘖力强、群体整齐、后期转色好、生育期适中、丰产性好、中抗稻瘟病、米质优等特点,该品种已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2009年连续4年在新罗区进行试制、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4.
谷优259是由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用不育系谷丰A与光身恢复系光恢259配组而成的抗病、丰产、中迟熟籼光交杂优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熟期适中、丰产性好、抗稻瘟病等特点。2012年12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琼审稻2012018)。介绍了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优质抗稻瘟病高产三系杂交水稻组合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优质、抗稻瘟病不育系,爪籼交强优恢复系,优质、抗稻瘟病、高产三系杂交水稻组合选育的技术路线和方法。育成了优质、抗稻瘟病的夏丰A、谷丰A、连丰A、昌丰A,安丰A、全丰A、长丰A、乐丰A、富丰A、捷丰A、成丰A等11个不育系分别于2001,2004,2005年通过福建省技术成果鉴定。育成了福恢964、福恢5138、福恢5178等爪籼交强优恢复系。育成了福优964、谷优527、昌优964、全优94、乐优94等多个优质、抗稻瘟病、高产杂交水稻组合通过审定。  相似文献   

6.
谷优929是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谷丰A与明恢929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200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2009年、2010年,经大田县太华、上京、桃源、均溪、前坪等乡镇多点试验和大面积示范,该组合具有高产优质、生长势强、适应性广、抗稻瘟病等特点,深受群众的好评。现将谷优929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谷优2329系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合作,采用谷丰A与金恢2329配组育成的早籼杂交水稻新组合(闽审稻2009002)。阐述了谷优2329在连城县2009—2012年的种植表现如适应性强、中抗稻瘟病、稳产性好,并介绍了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谷优2329系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合作,采用谷丰A与金恢2329配组育成的早籼杂交水稻新组合(闽审稻2009002)。阐述了谷优2329在连城县2009—2012年的种植表现如适应性强、中抗稻瘟病、稳产性好,并介绍了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E两优476是用抗稻瘟病不育系E农1S与恢复系R476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该组合产量高、抗稻瘟病、熟期适宜,2016年6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6006。  相似文献   

10.
谷优3301在泰宁县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优3301是利用三系配套杂交育种技术培育的籼稻,其产量表现好,为中抗稻瘟病稻种。其推广表现较佳。本文主要论述了谷优3301在泰宁县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并阐述了其高产栽培调控技术,为谷优3301在泰宁县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抗稻瘟病育种是湖北省恩施自治州育种工作者的主攻目标,介绍优质抗稻瘟病中籼迟熟恢复系恩恢58的选育与应用。[方法]介绍恩恢58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组合表现及制种技术要点。[结果]恩恢58是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用强优恢复系明恢63作母本,抗稻瘟病恢复系密阳46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籼迟熟恢复系。该恢复系具有米质优、抗稻瘟病、恢复力强、配合力高、花粉量足、花时较集中和株叶型好等特点。组合表现优异。制种要合理安排父母本播差期,培育壮秧;确定好父母本行比,科学管理肥水。[结论]恩恢58为抗稻瘟病品种,推广价值高,已成为湖北省水稻主推水稻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2.
2年的区域试验表明,谷优627表现抗稻瘟病,产量较高,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总粒数、单位面积有效穗对产量的贡献率都较大,分别达47.32%和39.84%,穗总粒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4392*)。高产栽培策略是创建理想的高产群体,协调穗粒结构,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主攻穗总粒数。提出了配套高产栽培与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3.
选用性状互补的地谷B、珍汕97B和龙特浦B配制成珍汕97B/地谷B//龙特浦B复交组合,采用系谱法复交F4选优株与珍汕97A测交,并后代连续选性状似龙特浦B的优株与珍汕97A回交至BC5,育成T55A。用它与恢复系晚R-1配制成杂交稻组合T优551,具有高产、稳产、抗性好等特性,于200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1992年用稻瘟病菌(Pyriculariagrisea)粗毒素掺入水稻花药培养基中在愈伤组织阶段进行抗性诱导,采用一穗单传选变异法,异地加代,1994年在DH群体四代中获得13份抗性较好的株系,其中紫米921H农艺性状优良且高抗稻瘟病,单产可高达7500kg/hm2  相似文献   

15.
水稻品种抗稻瘟病性丧失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川东南稻区汕优63,冈优22等主栽品种抗瘟性变化与病菌致病性变异的关系十余年的系统监测和研究分析,探明了水稻品种抗瘟性丧失规律,对品种抗性丧失预警和品种布局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92年用稻瘟病菌(Pyricularia grisea)粗毒素掺入水稻花药培养基中在愈伤组织阶段进行抗性诱导,采用一穗单传选变异法,异地加代,1994年在DH群体四代中获得13份抗性较好的株系,其中紫米921H农艺性状优良且高抗稻瘟病,单产可高达7500kg/hm2.  相似文献   

17.
钱优817系用恢复系金恢817与不育系钱江1号A杂交而选育成的晚籼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熟期早、抗稻瘟病、米质优、高产稳产、制种易获高产等特点,于2012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钱优817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谷优2173是用强恢复系福恢2173与三系不育系谷丰A配组而成的三系中籼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群体整齐、熟期转色好、产量高、稳产性好、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1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区域性(三明)审定.福恢2173是2003年春季在海南用蜀恢527做母本,与A227杂交,2003年秋季在福州用其F1做母本...  相似文献   

19.
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是为害我国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直链淀粉含量是水稻食味品质的重要指标。 利用与这些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优良抗病和食味基因进行精准选择,培育优良水稻亲本,可有效提高 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周期。通过分子设计育种策略和常规的杂交回交技术路线,分别将广谱稻瘟病抗性基因 Pi-1、Pi-2、白叶枯病抗性基因 Xa23 和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 Wxb 等一个或多个基因精准导入荣丰 B 中,结合基 因型鉴定和表型选择,最终育成抗稻瘟病的吉丰 A、安丰 A、粤禾 A 和兼抗稻瘟与白叶枯病的荣 3A 等 4 个不育 系通过技术鉴定。它们表现株型集散适中,分蘖力较强,不育性彻底稳定,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结实率高,配 合力好。利用这些不育系与不同类型的恢复系配组,先后育成吉丰优 1002、吉优 5618、安丰优 5618、粤禾优 1002、荣 3 优 1002 等 18 个杂交稻组合通过国家或广东省品种审定,这些组合表现丰产稳产性好,后期熟色好, 抗病性强,已经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为华南杂交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