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霉变玉米的主要成份是黄曲霉菌和赤霉菌,其毒性代谢产物是黄曲霉毒素和赤霉菌毒素。并且霉变玉米引起了许多家畜和家禽的中毒。现将一起鹿霉玉米中毒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春季要防止霉变饲料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年春季,饲料原料及产品保管条件不好,最容易发生霉变。特别是玉米、豆粕等含糖、蛋白量较高的原料,在春季温暖和高湿的气候下,寄生在其中的黄曲霉、镰刀菌、赤霉菌等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霉菌会大量繁殖,产生毒素。饲喂这种霉变饲料后,最容易引发霉变饲料中毒。仔猪和妊娠母猪对霉变饲料中毒非常敏感,症状突出,容易发现、判别、诊治。  相似文献   

3.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各种基质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毒性的代谢产物。霉菌毒素在饲料中广泛存在,当畜禽食人含有毒素的饲料或霉菌便会发生霉菌毒素中毒。霉菌及霉菌毒素的种类很多,其毒性大小不一,其中对畜禽危害较大的有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镰刀菌毒素、赤霉菌毒素、青霉毒素等。以霉变玉米引起多种毒素中毒最为常见,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现就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制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赤霉菌中毒病的诊疗和综合防治措施,本文对赤霉菌毒素的概念、病因、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诊断、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目的是提高对饲料霉变的重视,并做好相应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1赤霉菌毒素中毒 赤霉菌为镰刀菌属真菌,有性期为玉米赤霉,无性期为禾谷镰刀菌。赤霉菌孢子生存在土壤中,在适宜条件下能侵害小麦、大麦、玉米和稻谷等,并在其中产生赤霉烯酮、单端孢霉烯等毒素,猪因食入未经处理且染有赤霉病的谷实类饲料而发病。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玉米生产和使用大国,大部分玉米则用于饲料原料,一般情况下玉米在猪饲料原料比例为60%以上,饲料原料的霉变和霉菌毒素污染主要是玉米问题。玉米霉变与霉菌毒素污染受到玉米水分含量、完整度、干燥方法、贮存条件、地区和气候等影响。玉米霉菌毒素含量超标对猪将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生理和生物毒害,如致癌性、致突变性、致畸胎性(褚曲霉毒素)、致雌激素样、免疫毒性、肾毒性、肝毒性、神经毒性等[1]。本文就玉米用于养猪生产中霉变防控问题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3~4月份是我县的梅雨季节,湿度很大,饲料在运输和堆放过程中容易受潮,霉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物质。目前已知的霉菌毒素有百种以上,最常见的有黄曲霉毒素、镰刀菌毒素和赤霉菌毒素,含有这些毒素的饲料被猪采食后可引起中毒,造成大批发病和死亡,给养殖业带来极大的损失。现就笔者诊治的一例生猪霉变饲料中毒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玉米是畜禽能量饲料的主要原料,在日粮中占的比例较高,一般为50%~70%。而玉米又(特别是粉碎的玉米粉)极易发生酸败、霉变,不宜长期贮存,如对酸败、霉变的玉米去霉处理不当,以致用酸败、霉变的玉米喂猪则极易致猪中毒,而黄曲霉毒素则是猪中毒的主要原国。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其中,以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最大,他们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可  相似文献   

9.
1能量饲料 鸡饲料中主要的原料成分是玉米,然而玉米是一种易霉变的原料,其霉变形式有两种,第一种是田间霉变,指的是玉米在田间成熟时霉变,这种霉变是不容易控制的,与种植时的气候有直接的关系。另一种霉变是储存霉变,这种霉变的主要原因是水分过高,这是由于收获的时候原始水分大,成熟度不均匀,干燥不到位而产生的霉变,产生霉菌毒素。霉菌毒素是由霉菌或真菌产生的有毒有害的物质,如果当做饲料投放给鸡食用,危害很大,轻者引发慢性中毒,生长发育缓慢,重者会使种鸡致死。因此,在收购玉米时,应该挑选颜色鲜艳,籽粒饱满,杂质少的玉米。仔细观察玉米是否已经发生了霉变等进行有效防治。在保存玉米时,应尽量选择湿度较低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霉变玉米对畜禽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在收获或晾晒期间如果遭受连续阴雨天气,很容易产生霉变,霉变后会被霉菌代谢产物霉菌毒素所污染。玉米霉菌毒素可简单分为田间霉菌和储藏霉菌。呕吐毒素、F-2毒素、T-2毒素、烟曲霉毒素均属于田间霉菌类毒素,而黄曲霉毒素和赭曲毒素属于储藏霉菌毒素。这些霉菌毒素稳定性强,耐高温,耐持久,耐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处理。  相似文献   

11.
霉菌中毒是养猪临床常见的疾病,由饲料霉变所引起,病猪主要表现免疫抑制、采食量下降、肝肾损伤以及发情不规律等;常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T2毒素和赭曲毒素等;饲料霉变主要发生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料槽、料塔和料线的死角处也容易出现霉变料;防控本病需要做好细节管理,霉变的饲料务必经过脱毒处理后再饲喂。  相似文献   

12.
<正>玉米霉变可以产生很多毒素,但对猪危害最大的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呕吐毒素、赭曲霉毒素等。饲喂发霉的玉米,因饲喂时间长短、霉变程度轻重不一,其临床症状各有不同,轻者慢慢耐过康复,但影响生长;重者在3~10天内死亡,给生猪饲养带来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玉米中的水分过高,达到20%~30%.造成大部分玉米在储存过程中感染了黄曲霉菌,发生不同程度的霉变.当畜禽采食被黄曲霉菌污染的玉米及用其配成的饲料(玉米霉变是饲料霉变的主要原因)时引起畜禽发生黄曲霉菌毒素中毒.  相似文献   

14.
(一)忽视霉变饲料一是有的饲料原料(如玉米)虽然购进时水分没有超标,但在其收割之前就遭霉变,这样的饲料中加防霉剂不起作用,忽视对已霉变饲料脱毒和解毒。二是忽视料槽和栏舍内地面霉料对猪的影响。三是饲料原料的霉菌毒素中容易被检测的是黄曲霉毒素,其他霉菌毒素(如玉米赤霉烯酮等)容易被忽视。霉菌毒素会使猪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降低机体免疫力,导致繁殖障碍,如发情紊乱、早期胚胎死亡、假孕、产后无乳等,高浓度的霉菌毒素可以引起猪的迅速死亡。  相似文献   

15.
玉米霉变可以产生很多毒素,主要有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等。玉米赤霉烯酮会对母猪的繁殖性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生产母猪主要是假发情、返情(屡配不孕)、流产、产死胎和弱仔,严重的会导致阴道和子宫脱出。  相似文献   

16.
《饲料工业》2017,(3):58-60
试验旨在研究玉米赤霉烯酮在玉米及其结构中的污染分布规律。试验收集全国10个省(市)玉米共180批次,检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试剂盒初筛和液质联用仪验证两种方法测定胶质玉米和粉质玉米完善粒(种皮、胚、胚乳)、霉变粒和不完善粒中的玉米赤霉烯酮毒素含量。结果表明:两种玉米结构中胚的毒素含量最多,种皮其次,胚乳较少;霉变程度与毒素含量无明显相关性;不完善粒的筛下物毒素含量明显高于筛上物。因此去除玉米中胚芽或过筛能有效降低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玉米是养殖业中用量最大的原料,玉米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畜禽生产性能的发挥。本文论述了玉米发霉的原因,霉变玉米的危害,霉菌毒素的去除及养殖场(户)采取的应对措施,旨在能最大程度上减轻霉变玉米对养殖业产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玉米是养殖业中用量最大的原料,玉米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畜禽生产性能的发挥。本文论述了玉米发霉的原因,霉变玉米的危害,霉菌毒素的去除及养殖场(户)采取的应对措施,旨在能最大程度上减轻霉变玉米对养殖业产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饲喂优质玉米和霉变玉米的猪分别进行猪瘟抗体和疫病检查,结果发现,饲喂霉变玉米的猪群猪瘟抗体水平低,且有玉米赤霉烯酮毒素中毒继发猪瘟的现象;饲喂优质玉米的猪群猪瘟抗体水平全部合格,猪群没有发生疫病。  相似文献   

20.
1病因分析1.1霉菌毒素中毒玉米霉变广泛,主要是玉米用途更加广泛,从加工链以下的每个环节都会出现问题,导致玉米霉变严重。由于用途广、价格高,所以田间收获、脱粒、晒干、保存、运输、再保存再运输的过程,都出现严重的粗放操作。致使玉米多个环节都受到重复霉变的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