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远缘交后代花药培养条件的比较研究出现W14培养基比C17培养基更适用于小麦与小黑麦杂交后代的花药培养。花药培养的愈率、再生率和绿苗率均和材料的遗传基础有一定的关系。培养中预处理温度和时间、初培养温度条件、花药密度效应、壮苗培养以及安全越夏都是提高花药培养效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小麦花药培养受各种因子的影响,如基因型、培养基成分以及培养条件等,其中,基因型是影响花药培养效率诸多因素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强对生物学性状优良和培养力强的小麦基因型进行筛选作为花药培养的桥梁亲本,是提高杂交后代的花药培养效率比较有效的途径之一;小麦花药培养效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培养基成分、配比以及附加成分的改变;温度和光照也是影响花药培养效率不可忽视的因素。综述了影响小麦花药培养的各种影响因子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从事小麦花药培养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稻瘟病抗性品种云引籼粳交花药培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花药培养在不同培养基成分构成的条件下,诱导率和成苗率等都存在显著差异。通过优化培养基成分以及其他培养条件,提高云引籼粳杂交后代花药培养效率,为稻瘟病抗性品种云引的挖掘和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稻瘟病抗性粳稻品种云引作为母本,与常规籼稻品种粤晶丝苗进行杂交,F1代幼穗经过消毒后接种。根据不同基础培养基,碳源以及2,4-D质量设置了12种诱导培养基,经过比较出愈率、绿苗率、得苗率和花药培养力,进而确定最佳的培养条件。【结果】NB培养基的最高培养力仅为0.52%,而M8培养基的培养力0.90%~1.92%;以蔗糖为碳源的M8培养基早期出愈率可达到11.32%,添加1.0 mg·L-1 2,4-D和2.0 mg·L-1 2,4-D花药培养力相当,分别为1.89%和1.92%;而0.2 cm大小的愈伤组织进行分化时绿苗率最高,达到18.3%。【结论】云引籼粳交材料的最佳花药培养条件为:M8基础培养基,添加50 g·L-1蔗糖作为碳源和1.0~2.0 mg·L-1 2,4-D,当花药愈伤组织长至0.2 cm时转移至分化培养基分化。  相似文献   

4.
小麦花药培养育种是小麦产生单倍体的主要途径,有迅速得到纯合植株、克服后代分离、缩短育种年限的优点。大量研究表明,小麦花药培养受亲本基因型、温度、培养基等因素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不同培养基和激素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选用试验前期筛选出的易产生愈伤组织和胚状体的8个不同基因型辣椒进行花药培养,对基本培养基成分、激素种类和浓度、材料基因型等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NTH培养基为适宜于辣椒花药培养的最佳培养基,MS和B5培养基次之.2)以NTH为基本培养基培养红艳花药,0.5 mg/L NAA +1.0 mg/L KT + 0.3 mg/L BA +1.0 mg/L 2,4-D是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最适宜的激素组合;0.3 mg/L NAA +1.0 mg/L KT + 0.1 mg/L BA是花药胚状体诱导培养最适宜的激素组合.3)在相同条件下,不同基因型辣椒花药培养后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产胚率均不同,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0% ~ 23.5%,胚状体诱导率最高为2%,最低为零.  相似文献   

6.
不同培养基对水稻花药培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份不同籼粳成分的水稻为试验材料,分别以不同基本培养基(GM_8、N_6)、激素(单一激素、复合激素)为变量,设计4种诱导培养基进行花药培养,探讨水稻适宜的花药培养条件。结果表明,GM_8培养基对籼稻材料、偏籼型材料具有较好的花药培养效果,N_6培养基对粳稻具有较好的花药培养效果;添加复合激素培养基处理其愈伤组织数量和发育情况明显优于单一激素处理,说明复合激素处理出愈率高,花药培养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癸、C172种培养基进行了9 a的小麦花药培养脱分化试验,共计接种杂交组合505个。结果表明,癸培养基愈伤组织平均诱导率为5.36%,C17培养基为4.38%,癸培养基比C17培养基的诱导率提高了22.4%,且愈伤组织诱导率较稳定,二者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试验表明,癸培养基是适宜于黄淮麦区的小麦花药培养的脱分化培养基。  相似文献   

8.
从供体植株(基因型、小孢子发育时期、供体材料发育生理状态)和培养技术(预处理、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剂、碳源、培养基添加剂、培养条件)2个方面对花药培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紫花苜蓿花药培养中需要深入研究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采用两种培养方式(液体培养基诱导法、固体培养基诱导法)对水稻花药进行培养,结果表明,液体培养基诱导法与固体培养基诱导法培养时间相当,但液体培养基诱导法的出愈率及绿苗分化率均提高10%左右,由此认为,液体培养基诱导法是提高水稻花药培养效率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6个大白菜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基因型和培养基成分对大白菜花药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是影响花药培养胚状体产生的最关键因素,杂交种较自交系材料的诱导率高,前者是后者的1~4倍。B5培养基中大量元素含量和蔗糖浓度在大白菜花药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A1在B5培养基上诱导率最高,达6.43%,而1/2B5培养基有利于自交系的诱导,是B5培养基上胚诱导率的2.5倍。蔗糖浓度在10%时胚状体的诱导率最高,达14.06%。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W14-F诱导培养基对黑龙江省春小麦品种及人工合成小麦材料的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率,以6份人工合成小麦材料和4个普通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4种诱导培养基W14-F、MS、N6和C17进行花药培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诱导培养基对于小麦材料的胚状体诱导率不同,4种诱导培养基的胚状体诱导能力依次为W14-F>C17>N6>MS,W14-F培养基胚状体诱导率明显高于其它3个培养基。人工合成小麦和普通小麦在4种培养基上都得到了相近的胚状体诱导率,说明W14-F培养基同样适合人工合成小麦。利用该技术体系培养人工合成小麦与普通小麦的杂种F1材料,得到了较高的诱导率,这为该技术体系直接应用于利用人工合成小麦改良小麦品种抗病抗逆性研究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同源四倍体高粱品系四甜-1、保持系四622B、约翰逊草以及同源四倍体不育系四622A×约翰逊草和四甜-1×约翰逊草的杂种后代为材料,分别在1/2MS、N6和W14培养基上进行花药培养。四622A×约翰逊草和四甜-1×约翰逊草的杂种后代在W14培养基上产生了愈伤组织,同源四倍体亲本622B在N6培养基上产生了愈伤组织。对一定的培养基,愈伤组织的诱导主要取决于基因型。另外,对W14培养基设置了加活性碳与不加活性碳两组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碳可有效控制花药中产生的有害色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小麦花药培养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影响小麦花药培养特性的因素,优化小麦花药培养条件,提高小麦花药培养效率。【方法】以10个普通小麦品种(系)及其16个杂交F1代花药为材料,研究了普通小麦基因型、基本培养基种类及低温预处理时间、诱导培养基附加脯氨酸和硝酸铈对小麦花药培养特性的影响。【结果】不同基因型小麦花药培养特性差异较大,供试基因型的花药反应率与愈伤组织诱导率相关性高,而两者与绿苗分化率无相关性。荔高6号×置丰0502 F1、周麦16×BI0452 F1、烟农19×开麦18 F1、豫麦69×新麦208 F1、煤生0308和皖麦41×烟农19 F1有较高的绿苗产率;基本培养基种类对供试小麦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反应率、绿苗产率有显著影响,对绿苗分化率影响不显著,癸培养基小麦花药培养特性总体优于C17培养基;小麦花药低温预处理时间以0.5 d最佳;在诱导培养基中加入3.0~4.5 mg/L硝酸铈后,小麦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提高83%~430%,绿苗产率提高82%~557%;600 mg/L的脯氨酸可以使小麦花药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提高118%,绿苗产率提高222%。【结论】选择花药培养特性好的基因型、对花药低温预处理0.5 d、在癸诱导培养基中添加4.5 mg/L硝酸铈和600 mg/L脯氨酸,可大幅度提高小麦花药的培养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不同培养基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效果不同,以小麦花药为材料,对 MS、N6、C17和 K4种培养基在小麦花药离体培养中愈伤组织的诱导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小麦花药在4种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率大小顺序为 K>C17>N6>MS。  相似文献   

15.
以热研2号柱花草花药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培养基以及低温预处理等对柱花草花药培养的影响,以期建立柱花草花药培养体系,获得再生植株,为柱花草倍性、基因组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材料。结果表明:花药4℃低温预处理24 h诱导效果较好;N6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比MS培养基好;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组合为N6+2,4-D 0.5 mg/L+KT1.0 mg/L;分化培养的最佳组合为MS+NAA 0.2 mg/L+6-BA 3.0 mg/L。  相似文献   

16.
以茶树花药为外植体,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探究适合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花药发育时期,不同光照时间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的影响,为建立茶树组织培养体系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利于花药愈伤组织的形成的处于单核中期的花蕾直径在0.7~0.8 cm,黑暗条件下较12 h/d光照条件下茶树愈伤组织的诱导率高,茶树花药经过低温预处理24 h后,在培养基MS+6-BA0.5 mg/L+NAA0.4 mg/L+2,4-D1.0 mg/L上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诱导率为84.6%,茶树花药愈伤组织增殖率最高的培养基为MS+NAA1.0 mg/L+6-BA0.5 mg/L+2,4-D0.2 mg/L。  相似文献   

17.
小麦花药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的染色体加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小麦花药单倍体植株的加倍效率,以小麦冀5006/9204和核生2号/08004 F1杂交组合为试材,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碱分别对小麦花药和植株分蘖节进行了处理,其中花药处理方法为在C17诱导培养基中分别加入浓度0.02‰、0.05‰和0.10‰的秋水仙碱,分蘖节处理方法为分别用浓度0.20‰、0.50‰、0.75‰和1.00‰的秋水仙碱浸泡单倍体再生植株分蘖节各5 h和10 h,研究秋水仙碱不同浓度与处理方法对染色体加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有秋水仙碱0.02‰的诱导培养基上再生单倍体植株的染色体加倍率最高,冀5006/9204和核生2号/08004 F1代杂交组合的染色体加倍效率分别为52.38%和47.37%;0.75‰秋水仙碱溶液浸泡分蘖节5 h的染色体加倍率最高,为65.06%。尽管我们用秋水仙碱处理花药的加倍率不如处理分蘖节的效果好,但该方法可能比处理分蘖节更经济、简便,可达到快繁与加倍同时进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提高水稻花药培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17个不同基因型的水稻花药为外植体,研究了四种基本培养基、不同有机附加物、不同碳原及不同预处理温度的培养效果。改良N_0培养基对籼型材料的培养效果较好,合σ培养基对籼粳杂交稻的培养效果较佳。在改良地培养基中附加3mg/L丙氨酸可大提高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