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鄂玉十号1999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6月通过国家初审,被农业部列为重点推广品种,同年获国家农作物新品种二等奖,成为湖北省唯一获奖的玉米品种。该品种在湖北房县经三年试验、二年示范、一年大面积推广,不仅创造了单产903.25kg/667m^2的湖北省玉米高产新记录,而且还取得了大面积平衡增产,并掌握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湖北农业科学》2005,(1):27-27
品种来源:鄂玉22号是宜昌市夷陵农源种子公司用“M229”作母本与“9461”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原代号:YZ00132。商品名:农源132。200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玉2004004。品质产量:2002~2003年参加湖北省玉米二高山组品种区域试验,品质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淀粉含量71.18%,蛋白质含量11.98%,脂肪含量4.58%,赖氨酸含量0.31%。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301.3kg,比对照鄂玉10号增产2.49%,其中,2002年公顷产量8918.3kg,比鄂玉10号增产4.87%,增产极显著;2003年公…  相似文献   

3.
《湖北农业科学》2005,(1):30-30
品种来源:鄂玉21号是宜昌市农科所用“Y8G61-512”作母本与“抗83”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原代号:YS1043。200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玉2004003。品质产量:2001~2002年参加湖北省玉米二高山组品种区域试验,品质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淀粉含量72.95%,蛋白质含量10.60%,脂肪含量3.54%,赖氨酸含量0.29%。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9824.1kg,比对照鄂玉10号增产5.98%,其中,2001年每公顷产量10855.5kg,比鄂玉10号增产8.17%,增产极显著;2002年每公顷产量8792.6kg,…  相似文献   

4.
《湖北农业科学》2006,(1):51-51
珍珠豆型早熟花生品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油2005001。2002~2003年参加湖北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产荚果4078.2kg,比对照中花4号增产5.4%。全生育期122d。该品种株型直立、矮小,连续开花。叶片宽椭圆形,微皱,深绿色。荚果茧形,果嘴钝,网纹细深。果仁粉红色,桃形,有光泽。经品质测定,子粒粗脂肪含量52.89%。粗蛋白含量27.49%。高抗青枯病,中感叶斑病,抗旱性、抗倒性、种子休眠性强。适于湖北省花生产区种植。生产上要注意防治叶斑病。  相似文献   

5.
《湖北农业科学》2006,(1):83-83
单秆型,三花、四棱芝麻品种,襄樊市农业科学院选育,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油2005002。2001~2002年参加湖北省芝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1157.4kg,比对照鄂芝2号增产9.1%。生育期84d,同鄂芝2号。该品种株高中等,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抗倒性较强。成熟时茎秆和叶片呈绿色,蒴果中长,不裂蒴。白花,子粒较大,种皮纯白色。品质测定粗脂肪含量56.26%,粗蛋白含量20.75%。抗(耐)茎点枯病和枯萎病能力与鄂芝2号相当。适于湖北省芝麻产区种植。生产上要注意及时培土防倒伏。  相似文献   

6.
南方春大豆中熟品种,襄樊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选育。审定编号为鄂审豆2005002。2002~2003年参加湖北省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2569.5kg,比对照中豆29增产7.7%。全生育期107d,比中豆29短1d。该品种株型收敛,植株较矮,叶片较宽大,白花,灰毛,有限结荚习性。成熟时落叶性较好,不裂荚。荚浅褐色。子粒椭圆形,种皮黄色,脐浅黄色,外观品质优。子粒粗脂肪含量19.39%,粗蛋白含量44.0%。田间大豆花叶病毒发病株率5.2%。适于湖北省江汉平原及其以东地区作春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7.
《湖北农业科学》2006,(1):16-16
南方春大豆早熟品种,仙桃市国营九合垸原种场选育,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豆200501。2002~2003年参加湖北省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2416.5kg,比对照鄂豆4号增产11.1%。全生育期102d.比鄂豆4号长2d。该品种株型收敛,叶李椭圆形,白花,灰毛,有限结荚习性。幼苗叶缘内卷成瓢状.苗架较纤细,生长势中等偏弱。成株叶片比鄂豆4号略小,叶柄略上举,开花前后长势旺盛。成熟时落叶性较好.不裂荚。荚浅褐色。子粒椭圆形,种皮黄色,脐浅褐色,外观品质较优。经品质测定,子粒粗脂肪含量19.72%.粗蛋白含量43.06%。田间大豆花叶病毒病发病株率3%,轻感大豆斑点病。适于湖北省江汉平原及其以东地区作春大豆种植。生产上要注意及时清沟排渍、科学化控,以防倒伏。  相似文献   

8.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对毕节地区农科所选育的5个马铃薯新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以期选出适宜高寒山区的品种。结果:B9901-56、B9901-51和B9904-17高产、抗病,综合表现好,可在毕节威宁山区推广应用。B9901-56产量居参试品种第一位(2900.0kg/667m^2),大薯率、单株结薯数均较高,但淀粉含量较低(10.827%);B9901-51产量居第二位(2275.0kg/667m^2),淀粉含量一般(14.647%);B9904-17产量较高(2225.0kg/667m^2),淀粉含量居第一位(16.423%),可作为毕节地区自育的一个高淀粉型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名优良种     
《现代农业科学》2006,(5):32-33
华201S 配组品种华两优1206于2003~2004年参加湖北省中稻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63.25公斤,比对照Ⅱ优725增产5.35%。  相似文献   

10.
1、中花6号由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育成(电话027—86733830),2000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品种登记号ES024—2000。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粗脂肪含量55A6%,粗蛋白含量32.04%,为食、油兼用优质品种,尤其是蛋白质含量高,适合作食用型加工原料。1996~1997年参加长江流域区域试验,两年平均667平方米产荚果218.0千克,比对照中花2号增产8.30%。  相似文献   

11.
荆州市创想农作物研究所选育。品种审(认)定编号为鄂审麦2008012。 特征特性:属弱春性二棱皮大麦品种。株型较紧凑.株高适中,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成株茎秆无蜡粉。穗长方形.长芒、齿芒。抗寒性一般,抗倒性较好。生育期179.6d。品种比较试验平均公顷产5876.25kg,比CK增产11.1%。蛋白质(干基)含量12.9%,粗纤维含量6.7%。田间赤霉病较轻.纹枯病、白粉病、条纹病中等发生。适于湖北省大麦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河北省862份大豆品种资源分析,蛋白质平均含量为41.96%,脂肪平均含量为17.51%,夏大豆蛋白质含量高于春大豆,脂肪含量低于春大豆。籽粒以黄种皮,褐脐,椭圆形,中小粒种为主。黄种皮,褐脐,椭圆粒,大粒品种蛋白质含量高;青豆,浅脐,圆粒,极大和特大粒品种脂肪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3.
中豆32是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大豆新品种。200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豆001-2002。1998-1999年参加湖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172.9千克,比对照矮脚早增产13.15%.增产极强著。在良好的肥水条件下,最高单产可达350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棉花丰产品种与抗病品种产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湖北省棉花丰产与抗病品种区域试验结果为资料,研究了丰产品种与抗病品种的皮棉产量差异。结果表明:丰产品种比抗病品种产量增加6.8% ̄15.2%,针对研究结果,建议湖北省棉花育种目标向主攻高产兼顾抗病和主攻抗病兼顾高产两个方面发展,并在品种布局上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5.
1.品种特性。该品种为冬性,分蘖力强,幼苗匍匐,叶色深绿,抗旱耐寒,越冬性好,茎秆坚韧弹性好,抗倒伏性强。籽粒白色,角质化程度高,千粒重41克左右。中熟,抗干热风,熟相好。籽粒容重。790克/升,蛋白质含量14.8%,湿面筋含量38.6%,沉淀值61毫升,吸水率61.6%,稳定时间17分钟,品质评价值84,各项数据均达国家优质强筋小麦品质指标的标准,是陕西省渭北早原区有着很大推广价值的优质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鄂粳杂3号     
《农家顾问》2004,(6):32-32
由湖北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培育。2002~2003年参加湖北省晚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量491.83千克,比鄂粳杂1号增产3.51%。出糙率84.3%,整精米率60.2%,长宽比1.8,垩白粒率23%。垩白度3.3%,直链淀粉含量17.3%。  相似文献   

17.
由湖北省黄冈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2002-2003年参加湖北省晚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509.80千克,比汕优64增产7.18%。出糙率82.1%,整精米率62.6%,长宽比3.3,垩白粒率15%,垩白度2.4%,直链淀粉含量22.1%,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稻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栽培大豆品种蛋白质和球蛋白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黑龙江省六个地区,60个县市1988-1994年间栽培的92年大豆品种蛋白质和球蛋白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栽培大豆品种蛋白质含量在36.25%-46.07%之间,平均含量为40.52%,六个不同地区栽培的大豆品种蛋白质含量有差异,初步明确大豆高蛋白质生态区绥化地区。不同年代栽培的大豆品种比较蛋白质含量从八十年代起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湖北农业科学》2007,46(6):995-995
品种来源:重庆市种子公司用不育系Q2A与恢复系R1005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稻品种.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6008。  相似文献   

20.
甘蓝型油蔬兼用双低油菜宁油16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宁油16号系采用品系间杂交育种选育而成,子粒芥酸含量1.32%,硫苷含量28.67μmol/g,含油率40.46%。宁油16号丰产性好、抗倒性强、耐病性强,适合于长江中下游冬油菜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