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2.
3.
4.
5.
羊肚菌菌丝体生长特性及菌核培养特征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两种野生羊肚菌菌株M1和M2在不同培养基上菌丝生长及菌核产生的特征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M1与M2相比,前者菌丝的生长势强;VB1可促进菌丝体和菌核的生长;菌核的形成与否及形成的早晚可作为鉴别菌株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6.
7.
培养基基质对羊肚菌菌丝体和菌核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丝体和菌核的产生是羊肚菌子实体形成的重要阶段,而不同的培养基对菌丝和菌核产生的时间和数量有明显的影响。本文主要对两种野生羊肚菌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菌丝生长及菌核产生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1在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方面都优于M2,菌丝生长势强、菌核密度大;⑥号培养基在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方面表现最好,其次是④号培养基,⑤号培养基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8.
9.
借助光学显微镜对尖顶羊肚菌(Morchella conica)菌丝、分生孢子及原基进行了显微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尖顶羊肚菌气生菌丝呈透明状,根部粗,直径40~70μm;前段菌丝变细,直径20~60μm,且分叉增多。气生菌丝上有似孢子梗形成。土壤内菌丝粗,直径40~80μm,颜色比气生菌丝深,多见分叉与三角形联接。气生菌丝前端分枝形成孢子梗,分枝菌丝直径约20μm,分生孢子轮生于孢子梗上。同时还观察到,原基根部与1~3根活跃菌丝紧密相连,活跃菌丝直径40μm左右,在近原基端颜色深红,菌丝内分隔清晰可见,常呈叉状。推测是由活跃菌丝与分生孢子相互发生作用形成了原基,据此提出了羊肚菌生活史新模型。 相似文献
10.
借助光学显微镜对尖顶羊肚菌原基形成的各个时期进行了显微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活跃菌丝在土壤中常呈网络状、颜色深、韧性强,前期菌丝外表光滑、透亮;在浇出菇水后不久活跃菌丝表面形成许多凸起物,即芽基;继而从凸起物向四周辐射形成大量新的菌丝,这些新菌丝比活跃菌丝细、亮度高、比较整齐一致,状若菊花,被命名为菊花期。推测芽基与菊花期是由分生孢子与活跃菌丝的相互作用后产生的。试验观察还发现,在原基分化期,紧贴土壤表面的新菌丝逐渐向下生长深入土壤,以后形成子实体的假根;相对向上一面的颜色逐渐变深,伸长形成羊肚菌的子囊果部分;原基在活跃菌丝某一点或多点形成,最后活跃菌丝被包裹于原基根部,形成一根菌丝串连多个原基的状况,在原来土壤表面的活跃菌丝网络上形成由多个原基组成的相互联系的原基网络。 相似文献
11.
12.
研究了尖顶羊肚菌菌种在不同条件下的短期保藏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以寻求适宜的菌种保藏条件。采用10℃/5℃(昼/夜)和15℃/10℃2种变温条件、散射光和黑暗2种光照条件,分别保藏菌种30 d和60 d,以冰箱(4℃)保藏为对照。结果表明,10℃/5℃保藏时,尖顶羊肚菌的菌丝生长优于15℃/10℃及对照保藏;散射光保藏菌落颜色和菌丝气生性好于黑暗保藏;在10℃/5℃温度下,保藏时间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可以继续延长保藏时间,在15℃/10℃温度下,不宜超过60 d的保藏时间。因此,较适宜的保藏条件是10℃/5℃、散射光、保藏30 d,菌株表现为菌落边缘整齐,菌丝气生性中等,菌丝致密,菌落角变面积小,菌丝长速均匀稳定和菌丝干重较高。说明尖顶羊肚菌菌种在较低的常温、有散射光条件下保藏比保藏在冰箱里效果佳。 相似文献
13.
白芷斑枯病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较系统地研究白芷斑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5~7;病菌在PDA培养基上能够很好的生长和产孢;对碳源的利用以双糖最佳,对氮源的利用以无机氨态氮最好;光照对病菌的生长和产孢无显著影响。分生孢子在无菌水中的萌发率极低,加入糖分或寄主汁液可显著提高孢子的萌发率;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93%以上孢子才能萌发,以RH100% 水中孢子萌发率最高;pH5~7最有利于孢子萌发。在最适条件下,病菌孢子8 h开始萌发,24 h萌发率达到90%以上。光照对分生孢子的萌发无显著影响。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0℃(10 m in)。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羊肚菌液体发酵培养条件,以及随硒浓度变化菌丝中活性物质的变化规律,为羊肚菌的集硒特性及其生物活性物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亚硒酸钠为无机硒源,以羊肚菌菌丝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的硒源利用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利用水提醇沉法和Sevage法对多糖进行提取及纯化,蛋白质采用磷酸缓冲液提取,并对不同溶解性蛋白进行提取,以硫酸铵沉淀和透析法进行纯化;使用原子荧光法测定硒含量.采用试剂盒测定菌丝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脯氨酸(Pro)含量.[结果]羊肚菌菌丝富集有机硒深层发酵的最佳培养条件为:硒浓度25μg/mL、培养温度24℃、培养时间5 d、装液量200 mL,在此条件下,亚硒酸钠转化为菌丝有机硒的硒源利用率为1.85%.4个因素影响排序为:硒浓度>培养天数>培养温度>装液量.硒浓度为20μg/mL时多糖集硒效果较好,硒浓度为30μg/mL时蛋白集硒效果较好.碱溶性和盐溶性蛋白的集硒能力更强,且集硒蛋白大多在30%硫酸铵饱和度时沉淀.相较于未加硒组(0μg/mL),加硒组菌丝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硒浓度在50μg/mL以内,硒浓度的增加促使T-SOD活力不断增强;硒浓度的增加则抑制POD活性,但硒浓度超过30μg/mL后POD活性略有回升;硒浓度对PPO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硒浓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补硒能提高菌丝Pro含量,从而提高抗逆性,但超过30μg/mL也会对其抗逆性产生负面影响.[结论]羊肚菌液体发酵菌丝的集硒特性良好,能产生更有利的活性物质,是一种有效的羊肚菌集硒方法. 相似文献
15.
伪角蜡蚧(Ceroplastes pseudoceriferusGreen)严重危害多种园林植物,幼虫和成虫吸食寄主汁液,影响其生长和观赏价值。该虫在昆明一年发生一代,雌成虫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为产卵期,5月中旬始见初孵若虫,5月下旬为卵孵化高峰期,8月上旬进入成虫期,以雌成虫或老熟若虫越冬。准确预测该虫的卵期是防治该虫成败的关键,经恒温和室内变温饲养测定,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9.46±1.23(℃)和10.33±1.01(℃),有效积温为296.94±22.10日度和319.04±20.29日度。其结果符合实际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