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猴樟幼树在不同岩性土体上的生长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黔中地区7种不同岩生发育的土体上,用实验生态学方法进行猴樟栽植试验,3a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岩性土体对猴樟的生长影响显著。从树高与地径的生长来看,以在灰质白云岩上生长最好,其次玄武岩与变余砂岩,而以在煤系砂页岩、石英砂岩、紫色砂岩与第四纪红色粘土上的生长较差,表明猴樟的土壤有较广泛的适应性,但更适于微酸至微碱性的通透保水、保肥性能良好的砂质壤土及壤土. 相似文献
2.
3.
杉木对不同岩性土体的生长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实验生态学方法 ,在不同岩性土体上进行了杉木栽植的研究 ,10a试验结果表明 :杉木的高、径生长以及生物量在不同岩性所发育的土壤上的差异是很显著的。其中以玄武岩与石英砂岩发育的土体上的杉木生长最好 ,依次为长石石英砂岩与变余砂岩 ,而以煤系砂页岩和第四纪红色粘土上的杉木生长最差。不同岩性土体上杉木的生物量与其树高、胸径生长相关 ,反映在杉木生长好的岩性土体上的杉木生物量为高 ,但随着杉木的生长势降低 ,其地下部分的生物量占全株总生物量的比例增大。该研究为南方山区杉木立地分类中应重视岩性因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5.
不同岩性土体对檫木幼树生长影响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黔中地区七种不同岩性发育的土壤,用实验生态学方法栽植檫木试验研究,四年结果表明檫木对不同岩性土壤有不同适应性和生长效应,主要反映在成活率和保存率以及高生长上,以紫色砂岩、含煤系砂页岩、玄武岩、变余砂岩和石英砂岩上的檫木成活率及保存较高而灰质白云岩上的檫木保存率最低;高、径生长以玄武岩、变余砂岩、紫色砂岩为好。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岩性发育的土体上栽植杜仲,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以石英砂岩、石灰质白云岩、玄武岩和变余砂岩上的杜仲高、地径及生物量为高,第四纪红色粘土、煤系砂页岩和紫色砂岩上的杜仲生长最差。 相似文献
7.
通过2年的檫木菌在7种不同岩性土壤上的栽植试验,初步得出:檫木苗对各种岩性具育不同的适应性和生长效应,主要反映在成活率和高、径生长上,以变余砂岩、含煤系砂页岩、石英砂岩、紫色砂岩和玄武岩上的檫木苗成活率较高;紫色砂岩上高、径生长最好。此外,在黔中地区除1年生苗冬夏造林外,不足1年生小苗在初夏定植均可保证一定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猴樟苗木年生长规律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猴樟一年生播种苗和移植苗统一定株观测的方法 ,搜集了观测的数据 ,用理查德方程拟合了生长过程 ,根据模型行为分析比较了不同类型苗增长率的旬变化。对年生长规律的分析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五年生湿地松人工林整枝试验表明,适度整枝对湿地松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整枝三分之一最好,整枝二分之一次之,整枝三分之二则湿地松生长明显下降。文中分析了影响湿地松生长的机理,阐述了湿地松整枝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不同株行距对35杨生长的影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东台市林场5年生35杨人工林在2m×3m、2m×4m、3m×4m、3m×5m、4m×4m和4m×6m等6种株行距下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树高平均值为13.22~15.70m;胸径平均值为14.68~19.46cm。35杨树高和胸径的,值分别为47.40和32.21,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树高指标处理2~6的增幅分别为0.57%,10.45%,18.73%,4.46%和13.96%,其中,处理4的增幅最大,达18.73%。胸径指标处理2~6的增幅分别为-1.22%,23.88%,27.05%,12.43%和30.93%,其中,处理6的增幅最大,达30.93%。综合相关分析结果,初步认为3m×4m、3m×5m和4m×6m等3种株行距造林对东台沿海地区35杨初期生长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2.
对6不同岩性土壤上构树种子发和1年生苗生长发育规律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构树种子发芽率及苗木高、径生长在不同岩性土壤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灰质白云岩土壤种子发芽率最高(88.8%);其后依次为石英砂岩、变余岩、第四纪红色粘土,玄武岩;在长石砂岩土壤上种子发芽率最低(47.1%)。构树苗木高、径生长在灰质白云岩土壤上最好,年净生长量超过109 cm和1.26 cm,在长石砂岩土壤上生长最差。在不同岩性土壤上构树苗高、地径生长呈慢-快-慢的"S"形节律变化。灰质白云岩发育土壤最适宜于培育构树苗木。 相似文献
13.
15.
16.
17.
18.
根据1995-1998年杂交泡桐在我省试验研究的结果,对5个泡桐参试品种的适应性,生长特性等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3号和4号杂交种表现性状景好。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较干旱的半山区大面积幼林生长,进行了挖截水坑的试验,通过4年观测,试验区比对照区树木生长提高5.8%,根系分布提高近一倍。可以作为大面积幼林抚育的一个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