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检疫是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随植物或植物产品及其包装材料的人为调运传播,由政府部门采取的综合措施,旨在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入或扩散。或者是指人们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和技术,应用科学的方法对调运植物利植物产品的疫病、害虫、杂草等有害生物进行检疫检验和监督处理,并依靠国家制定的植物检疫法规保障实施。  相似文献   

2.
天牛是危害林木、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害虫,尤其是外来天牛对自然环境具有潜在威胁,许多国家将其列入禁止传入的有害生物名单之中.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森林覆盖率不足16%.  相似文献   

3.
李文  龚国祥 《植物检疫》2004,18(1):62-63
截止2002年,农业部、原动植物检疫总所、原国家动植物检疫局、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代表我国政府,先后与世界上38个国家签订了103份双边植物检疫条约.这些在特定历史时期签订的条约,成为签订双方进行植物及植物产品贸易时必须遵循的准则,对防止有害生物传出传入,保护签约国农业生产安全和经济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同其它国家的植物检疫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有松材线虫、红脂大小蠹、美国白蛾、松突圆蚧、湿地松粉蚧、日本松干蚧、椰心叶甲、蔗扁蛾、紫茎泽兰、微甘菊等重要的有害生物传入我国.这些有害生物在造成每年高达几百亿经济损失的同时,也给森林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造成极大的破坏.目前我国进口木材数量很大,木材来自世界各地,疫情复杂,新的危险性有害生物一旦进入我国,无疑将使我国现有的森林资源蒙受更大损失.  相似文献   

5.
9种植物精油对玉米象成虫驱避和种群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一些未引入现代储粮技术的国家,每年储粮害虫危害造成粮食损失在10%~40%之间[1].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合成农药控制储粮害虫,导致环境污染、农药残留及害虫抗药性等问题出现.因此,人们致力于寻找其它可以代替化学农药的新物质控制储粮害虫.植物性杀虫物质具有取材广泛、对环境友好及对人畜安全等特点.研究表明,植物精油对害虫具有熏杀、触杀、胃毒、拒食、生长发育抑制、驱避及引诱作用等.作者测定了9种植物精油对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实验种群的驱避和种群抑制活性,以期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入境船舶植物检疫是运输工具检疫的重要内容,是防止植物有害生物传入的重要措施.我国口岸频繁地在船舶检疫中截获危险性有害生物,说明加强入境船舶检疫是十分必要的.食品仓检疫是船舶检疫的重点,区别对不同的船舶进行检查,抓住检疫重点,缩短检疫时间,可以为港口、客户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费用,有利于港口疏运,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下面就食品仓携带病虫害的特点、检疫的重点、除害处理的方法等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入境口岸实施检疫是进境动植物检疫工作的基本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植物检疫是防控外来有害生物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不论是国境还是关境,进境动植物检疫所指的口岸都应当是指进入该国家或该地区的第一个领土接触点所在的口岸。不论是动植物检疫的国际准则,还是世界主要贸易国家,以及我国的动植物检疫法,都明确规定了进境动植物检疫工作应当在入境口岸实施检疫这一基本要求。当前我国一些口岸的动植物检疫改革措施突破了这一基本要求,有可能造成外来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并对动植检工作本身造成不利影响。从动植物检疫的历史起源、科学基础、预防属性以及职能等方面看,在对进境动植物检疫采取改革措施时,都应注意坚持在入境口岸实施检疫这一基本要求。为落实好这一基本要求,笔者建议应当增强依法施检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创新观,不断提高口岸检疫把关能力,完善风险评估和分类管理,以及进一步加强检疫及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8.
段诗运  刘进 《广西植保》2003,16(1):18-20
柑桔是多种经济的主要产业 ,是农村增收农民致富的潜力所在 ,不少柑桔产区的农民 ,由于缺乏柑桔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片面反复多次大剂量使用农药 ,导致一般害虫难治 ,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 ,防治费用不断提高 ,病虫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 ,因此 ,笔者特别向广大柑农推荐柑桔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综合防治就是要充分了解自然界生物间的相互依存、相互矛盾的复杂关系 ,利用自然来为柑桔的高产稳产服务。1 严格检疫制度、禁止检疫对象传入新区  各产区间要严格执行柑桔溃疡病、黄龙病、实蝇类等检疫性病虫的检疫措施 ,严防带有这些危…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球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外来入侵生物呈现出传入数量增多、频率加快、蔓延范围扩大、发生危害加剧和经济损失加重的趋势。生物入侵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据统计,美国每年因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00亿美元,印度每年的损失为1300亿美元,南非为800亿美元。我国每年因几种主要外来入侵生物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74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0.
按照FAO/IPPC秘书处制订的有关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进出境植物和植物产品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技术要求》(GB/T 20879-2007),对印度尼西亚输华非种用麻风树种子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进行了初步分析。明确印度尼西亚非种用麻风树种子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种类76种(属)。凡在中国未分布或局部分布但在官方管制下的列为潜在检疫性有害生物,共筛选出18种潜在检疫性有害生物,并根据这18种有害生物为害情况及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筛选出6种有害生物很可能随种子进口传播,根据入境、定殖、扩散可能性和经济影响程度进一步对这6种有害生物进行评估并确定风险等级。结合评估结果,提出了降低有害生物传入风险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对外植物检疫是一项法制性、政策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涉外工作。它是依靠国家通过立法手段与行政措施,由政府设立的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进出口的植物及植物产品实施检疫,防止危害植物的病、虫、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的传入和传出,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在我国当前改革、开放、搞活的新形势下,进出口植物及植物产品的品种和数量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辽宁省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入侵现象日趋严重,已对农业生产、农业贸易、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身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省农委2001~2005年连续5年对全省有害生物疫情进行普查,基本查清已发生的检疫性有害生物22种。其中全国检疫性有害生物15种,辽宁省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7种。据统计,入侵本省几种主要外来检疫性物种每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亿元。针对本省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为害现状,提出建立疫情应急防控体系,“分区治理、分类指导”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我国每年进口大量木材,引起了外来有害生物的传入,其中包含种类繁多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幼虫,由于形态特征不明显,难以准确鉴定,增加了我国口岸进境木材的疫情防控压力.摸清由进境木材截获的有害生物幼虫的发生危害特点,并对检疫鉴定手段进行分析,可对进境木材的检疫工作提供参考,有效降低外来有害生物的传入风险.[方法]通过对全...  相似文献   

14.
包括节肢动物、杂草和病原物在内的有害生物曾经一度、现在一直、将来仍然继续是我国甚至整个世界农林产品的主要限制因子。20世纪40年代以来 ,化学农药的大量滥用 ,带来了生态、社会和经济方面的严重后果。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已促使政府制定法律法规来禁止或限制合成农药的使用。许多农药都是广谱性的 ,不仅杀死了有害生物 ,也杀伤了自然系统中的有益生物 ,最后导致害物抗药性的产生。最近出现了许多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失效 ,造成一些有害生物 ,如植物寄生性线虫和细菌 ,已经没有适用的有效农药。因此 ,迫切需要一种后备的害虫管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国家质检总局植物疫情多指标评价体系为基础,构建了入境旅客携带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评估方法,同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口岸通航国家或地区的有害生物进行了传入风险评估,并提出可实际操作的分类管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缝锤小蠹是一种较容易被进境原木携带的外来林木害虫,能够对树木造成严重的危害。但该虫作为一种非检疫性害虫,其危险性较少被关注。本文采用多种方法开展风险评估,首先对缝锤小蠹的潜在适生区分布情况进行了预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其传入风险、后果进行定性评估,最后对其风险等级进行了定量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我国的适生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的地区,传入风险、传入后果均为"高",风险等级研究表明该虫为高度风险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7.
周弘  王开湘 《植物检疫》2000,14(4):243-244
在检疫来自马来西亚近1000t天然橡胶本质包装材料时,发现国家禁止进境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双钩异翅长蠹以及六棘长蠹、大竹长蠹等较多活害虫。为防止疫情扩散,我们对其进行了熏蒸处理。这是我们首次进行天然橡胶的木质包装的熏蒸。由于货物已卸离船舶,熏蒸工作需直接在港口码头  相似文献   

18.
熊飞 《湖北植保》2006,(5):48-48
药剂熏蒸,是杀灭储粮害虫,确保粮食储藏安全的有效措施.但少数农户在对粮食进行熏蒸过程中,由于方法掌握不当,未能起到应有的杀灭害虫效果,有的甚至还造成人畜中毒,酿成悲剧.  相似文献   

19.
乐海洋  丘琼 《植物检疫》2001,15(3):190-192
欧洲地中海植保组织 (EPPO)的风险评估方案是用于评估某特定有害生物对于某明确定义的PRA地区的潜在重要性 ,该方案侧重对单一有害生物的评估 ,特别适合对进境货物中截获的有害生物作快速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亦称为截获PRA) ,以决定对相关货物需进一步采取的措施 ,如退回、销毁、处理或放行。风险定量评估是EPPO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对传入 (包括进入和定殖 )可能性和可能造成的经济影响(如果传入的话 )的评估。具体方法是采用从1 (最小的可能性或影响 )到 9(最大的可能性或影响 )的数值 ,由专家对所列…  相似文献   

20.
香蕉穿孔线虫及其检测和防疫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谢辉 《植物检疫》2006,20(5):321-324
香蕉穿孔线虫(Radopholus similis)是国际公认的重大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寄主范围广,对多种经济植物造成严重危害。其主要侵染植物的根部和球茎等地下组织,具有很强的适生能力,极易随着寄主植物苗木及其粘附的土壤传播,目前已传播扩散到全世界90多个国家或地区,给当地的种植业生产和贸易造成严重危害和损失。近几年,该线虫随着观赏植物的引进传入中国,在温室和大棚的观赏植物上发生危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加强对该线虫的检测和防疫控制,阻止其进一步传入、扩散和危害,是防止该线虫疫病在我国爆发成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