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椰菜食用部分为花球,脆嫩可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广大消费者喜爱的蔬菜。同时花椰菜适合速冻加工出口,在国外市场有一定的需求量,江淮地区种植面积较大。但在花椰菜生产中,由于品种选择和栽培措施不当等原因,容易出现花球不白、长毛、冻害等现象。为了提高花椰菜的产量、品质和种植效益,在栽培管理上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张久玲 《长江蔬菜》2023,(13):11-12
福建省屏南县高山早春花椰菜大棚种植比露地提早20~30天上市,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营养品质高,商品性好,取得良好经济效益。本文从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高山早春花椰菜大棚种植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花椰菜营养丰富,是一种药食同源蔬菜,深受消费者欢迎。花椰菜的市场需求量大,种植效益较好,常年连作、管理粗放等导致花椰菜真菌性病害频发,造成花椰菜产量和品质下降,影响了菜农的种植积极性。该文总结了花椰菜常见真菌性病害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及其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4.
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花球采收等方面介绍了青白花椰菜的栽培技术,为闽南地区青白花椰菜新品种种植农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导读:花椰菜是重庆万州区主要的秋冬蔬菜品种之一,一般露地、设施大棚均可种植,但由于种植技术水平不一,花椰菜产量和品质差距较大,为实现花椰菜优质高产,现总结花椰菜生产过程的技术要点、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等,供种植户参考。花椰菜又名花菜、椰花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是一种富含维生素、胡萝卜素、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绿色蔬菜,具有净化血管、强肝解毒、降糖降脂等功效,是日常餐桌必备的健康蔬菜之一。万州区地处四川盆地东缘,重庆市东北边缘,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丰富,加上山地立体气候优势明显,生产的蔬菜品种多样。花椰菜是万州区主要的秋冬蔬菜品种之一,一般露地、设施大棚均可种植,但由于种植技术水平不一,花椰菜产量和品质差距较大,为实现花椰菜优质高产,现总结花椰菜生产过程的技术要点、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等,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花椰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尤其是松花菜的种植面积和市场占有率迅速增长的情况,从种植情况、种子研发企业和松花菜栽培情况3大部分展开,介绍了京津冀地区花椰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列举了京津冀地区花椰菜品种品质、育种技术及商品物流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如加强优质、多抗、适应性强的花椰菜新品种选育,重视花椰菜现代育种技术的创新,加强育种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培育龙头企业,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推进京津冀花椰菜产业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7.
陈亚雪  方清贵 《蔬菜》2005,(9):16-17
花椰菜是我国南方地区秋冬季的主栽蔬菜,尤其是福建地区,种植面积比较大。近几年,种植品种以松散型花椰菜为主,如华美65天、庆农65天等,这类品种具有品质佳、栽培容易的特点,但由于花椰菜的生理原因,在栽培过程中还是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到品种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8.
由于市场需求量大,价格高,经济效益好,我县夏播花椰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软腐病的发生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受害重的田块,产量损失高达40%-50%,已成为我县夏播花椰菜生产的一种重要病害。为了有效防治花椰菜软腐病,笔者对花椰菜软腐病的田间症状诊断、发病规律、发病原因和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9.
花椰菜已成为广泛种植的蔬菜,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栽培面积已达30万hm2以上,按早、中、晚熟品种搭配,基本上可实现周年短、上供应。其中,早熟品种以其生育期短、上市期正值花椰菜淡季、产值高等优点,种植面积逐渐增加。厦门地区因其地理和气候优势,一直都是花椰菜制种和栽培的重要基地,尤其在早熟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已经总结出一套适用的早熟花椰菜栽培管理技术。现将其技术要点简述如下。1品种选择选择品种是栽培早熟花椰菜至关重要的环节。一般来说,耐热性强则早熟性强,播种期就越早。如农龙40天、厦…  相似文献   

10.
马义成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10):144-144,146
花椰菜营养丰富、质地细嫩、风味鲜美,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为满足市场需求,充分利用榆中县高寒二阴地区冷凉性气候特点的优势,根据花椰菜的特征特性,种植绿色蔬菜花椰菜,使高寒二阴地区群众掌握种植栽培技术,也是改善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途径,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松花菜在北京、山东等华北平原地区春季栽培面积逐渐扩大,其市场价格是普通花椰菜的2 倍以上,但若种植技术不当,则会引
起减产甚至绝产。  相似文献   

12.
上实农业园区位于崇明岛最东端,空气清新,水质优良,土壤偏碱性,花椰菜常年种植面积1333hm~2。受自然条件以及花椰菜价格波动大、机械化生产程度低、从业者文化素质较低、市场信息滞后等因素的影响,菜农种植花椰菜积极性不高。本文建议通过采取构建信息平台、提高扶持力度、加强抗灾设施建设、合理搭配种植品种、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加强技术培训等措施,保障园区花椰菜生产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林静 《上海蔬菜》2010,(5):51-52
宁德市地处闽东,夏季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十分有利于发展高山反季节花椰菜生产,但是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连年种植,花椰菜的病害越来越严重,直接影响了花椰菜的产量和品质,现将其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花椰菜是我县主栽蔬菜品种,种植面积2933.3hm^2,产品远销东南亚等地。但由于大多采用一年多茬种植,导致土壤中某些微量元素亏缺。因此,我们进行了微肥施用试验,以提高花椰菜品质和产量。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周志龙  陈婧 《中国蔬菜》2011,1(5):54-56
甘肃省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属大陆性寒温带干旱气候,是西北高原夏菜种植的优势区域,2010年种植面积逾2.7 万hm2,其中花椰菜种植面积已达到0.7 万hm2,收入3 亿多元,产品销往南方多个省市,2010 年还供应到上海世博会,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由于张掖市种植的花椰菜花球偏大,单球质量1 000~2 000 g,已不能适应南方市场花椰菜单球质量750~1 000 g 的标准,销售价格明显较低。为探索生产标准花椰菜的适宜栽培密度,提高产量和商品率,笔者于2009~2010 年展开了花椰菜高密度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甘肃河西干旱地区紧凑型花椰菜品种种植密度由每667 m2 栽2 700~3 300株增加到4 100~4 500 株,其花球质量在750~1 000 g的商品率可提高20.6 %~29.9 %;配套高垄全膜覆盖、后期控水等技术可控制病害发生;紧凑型花椰菜品种雪龙花比太白更适宜密植。  相似文献   

16.
<正>花椰菜是德化县主要种植的蔬菜品种之一,每年种植面积850hm2,近年来已有国宝、绿丰两个花椰菜生产基地通过无公害认证。但生产上有些菜农为了提高产量,盲目投入大量化肥,既增加了生产成本,造成浪费,又污染了生态环境,严重影响了花椰菜产品质量。因此,必须加大无公害施肥技术推广力度,提高花椰菜品质,适应市场要求。为保证花椰菜获得优质高产,根据德化县近年来生产试验,应实行无公害施肥技术,根据花椰菜的需肥规  相似文献   

17.
摘要:为丰富新罗区花椰菜栽培品种,引进 美国彩色花椰菜新品种金冠进行试种,通过2年试 种,品种表现为植株生长势强、性状稳定、花球近 圆形、颜色金黄鲜艳、花球紧实度适中、中熟、平 均单球质量1.02 kg、折合667 m2 产量1 836.4 kg、抗 病性强,结合无土基质穴盘育苗、精确水肥管理 及绿色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可以实现667 m2 产 值近1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张长全 《蔬菜》2002,(7):28-28
近年来,福建省屏南县花椰菜生产发展迅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随着花椰菜、白菜、结球甘蓝、白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连年种植,细菌性黑斑病已成为屏南县种植反季节蔬菜的最主要病害。现将该病的识别和综防措施列述如下。一、病原花椰菜细菌性黑斑病是由丁香假单胞菌斑点致病变种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菌体杆状或链状、无芽孢,具1~5根极生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好气性。二、症状识别花椰菜叶、茎、花梗、种荚均可染病。叶片染病,初生大量小的具淡褐色至发紫边缘的小斑,直径很小,当坏死斑融合后形成大的不整齐的坏死斑,可达1.5~2cm…  相似文献   

19.
卢文坚 《中国蔬菜》2006,1(11):46-47
福建省花椰菜常规栽培以夏秋播、冬春收为主,主要上市期为11月~翌年5月。7~9月是本地花椰菜的上市淡季,此间上市的夏花椰菜经济效益较高,2005年等级中上的夏花椰菜7-8月的均价为每千克5.7元(福州市场零售价),2006年为每千克8.0元。近年来,由于市场销路畅、效益好,农民种植夏花椰菜的积极性很高。通过早中熟品种的高海拔山区栽培或耐热品种的低海拔地区栽培,均可在夏季进行花椰菜生产,实现淡季上市的目的。适时推广这一技术,既可以丰富夏季蔬菜市场,又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0.
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var.botrytis L.)是我国人民日常蔬菜主要品类之一,种植区域几乎覆盖全国各地,常年播种面积已达45万hm^2,约占全球总种植面积的40%(http://www.fao.org/faostat/)。近年来我国花椰菜品种在适应性、抗逆性、品质、营养等方面不断改良,品种和生态区的合理搭配使得花椰菜周年供应的生产格局日益成熟。消费需求的增长和栽培品种的改良极大带动了花椰菜种植、加工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重要作用。其中,松花菜是我国目前花椰菜种植和消费的主要类型,其品种的持续改良对花椰菜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