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蜂是蜂群发展的自然规律,也是种族繁衍生息的需要.在外界蜜源丰富的春季,中华蜜蜂(以下简称"中蜂")群势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会发生自然分蜂,自然分蜂的蜂团往往集结在蜂场周围的高处,蜂群回收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分蜂效率低;若分蜂后回收不及时,分蜂群还会发生迁移,造成蜂量损失.因此,规模蜂场一般通过有计划地人工分蜂来扩大种群,并...  相似文献   

2.
牛庆生 《中国蜂业》2005,56(3):13-14
在一般情况下,长白山区部分蜂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春衰",即春季成年蜂大量死亡,新羽化蜜蜂数远少于死亡蜜蜂数,群势迅速下降,延长了蜂群的恢复期和繁殖期,蜂群群势弱,当年生产力下降,经济效益降低.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养强群抗蜂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安水 《中国蜂业》2003,54(5):16-16
我一直是定地加小转地养蜂。全年仅有两个大蜜源可采 ,要想达到可观的经济效益 ,就必须常年养强群。我地刺槐花每年在 5月中旬流蜜 ,因春季繁殖期短 ,为了保证刺槐花蜜丰产 ,必须在上年秋季保证强群入冬。 2 0 0 2年在本县下良乡西故村放蜂采刺槐花 ,平均群产蜜 36千克 ,是沿途蜂场中最高的 ,获得高产原因是强群。1 997年我地白垩病暴发 ,来势迅猛 ,邻近的多家蜂场损失惨重 ,究其原因一是弱群抗病力差。而我 6 4群蜂一片药没有喂 ,群群蜂强壮 ,基本不染病 ,强群显威力。2 0 0 2年春季我场有 2群蜂染上爬蜂病 ,我一直坚持密集群势 ,并保持蜜…  相似文献   

4.
肖学江 《蜜蜂杂志》2002,(12):28-28
每个养蜂者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蜂群在春季开繁后经过最短时间的繁殖而完成新老交替,然后顺利进入群势迅速增长期。然而有的蜂场事与愿违,在蜂群繁殖了一段时间后,虽有新蜂不断出房,但群势却日渐下降,难于恢复到开繁时的蜂量,出现“春衰”。导致蜂群“春衰”的因素繁多,……  相似文献   

5.
荆玉志 《中国蜂业》2006,57(2):25-25
为了安全运输蜂群,我走访了十多个长途转地的大型蜂场.有1/3的蜂场是开前后窗运输.其它蜂场用的是上纱盖通风和开巢门运蜂.这样做表面上是很安全.其实也有小小的损失.这时运蜂正处于蜜源刚结束时期.工蜂情绪还高.就要飞失一部分采集蜂.群势越强.损失越大,蜂车在向前快行途中还好些,但当车出了故障和交通受阻就更严重了。  相似文献   

6.
制止盗蜂方法很多 ,但到目前为止 ,还没找到一种本蜂场多群互盗、不用转场在原地使盗蜂马上停止的好办法。笔者去年蜂场严重起盗 ,情急之下 ,逼出一种不用转场 ,立时止盗蜂法 ,现介绍如下 ,供同行试用。去年春季柳树花期 ,蜂群进粉 4天后 ,遇阴雨天气 ,工蜂 4天不能出巢采集 ,使个别蜂群箱内饲料耗尽 ,晴天后便发生了盗蜂。当时是柳树花期 ,自己存在侥幸心理 ,便只是缩小巢门 ,没想到第 2天盗蜂更严重了 ,我检查几箱蜂 ,发现箱内一点蜜没有 ,个别群还有拖子现象 ,晚间我就用 1∶1糖浆饲喂缺蜜的蜂群 ,这一喂不要紧 ,盗蜂更加剧 ,简直是到了…  相似文献   

7.
<正>提起盗蜂养蜂人无不深恶痛绝。发生盗蜂的蜂场,轻者溃不成群,重者全场覆没。盗蜂多发生在外界蜜源断绝,由箱内缺蜜所致。因此,非流蜜期要保证蜂群饲料充足,以免引发盗蜂。2008年晚秋,我的蜂友田师傅的蜂场发生了一起离奇的蜂群互盗。一、引进良种,追求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影响蜂群产量的因素 ,我们在仙桃市马家垸选择4个专业养蜂场 ,即A、B、C、D场进行对比试验。D蜂场2月5日进入油菜场地 ,次日进行包装 ,包装时每王平均1.8框蜂 ,蜂群群势中等 ,而其它相邻的3个蜂场 ,其中A、B2个养蜂场1月20日包装 ,包装时每王平均2框蜂 ,群势强 ;其中C场为1月15日包装 ,包装时每王平均2.5框蜂 ,蜂群最强。到2月6日 ,这3个蜂场有的早已加脾 ,有的已有新蜂出房 ,而D场经过努力 ,春季获得了高于A、B、C3个蜂场的好收成 ,即平均每群产值110元 (分别比 :A场高6元 ,B场高27元 ,…  相似文献   

9.
杨金贵 《中国蜂业》2006,57(5):26-26
2005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枣花初期,天气干旱,气温偏高,我地爬蜂严重。在同一放蜂场地,我以8个生产群摆成一排生产复方中药巢蜜,清早起来很少见爬蜂,清扫后几乎看不到爬蜂;而另外的28箱蜂没有生产巢蜜,每天早上箱前爬蜂遍地,清扫过后,到中午又是遍地爬蜂,叫人看了心烦,又清扫一遍,到下午蜂群试飞过后又是遍地爬蜂。  相似文献   

10.
<正>胡承箕先生是湖北省鄂城县人。是该县第一位倡导新法饲养意蜂的人士。1932年创建自己的蜂场,命名为"立达蜂场",建场之初,购买意蜂4群进行饲养,经过几年连续的繁殖,蜂群发展近百群,场景非常壮观。蜂场每年采收蜂蜜几千斤,自然分蜂10~20群。胡先生将这些新分的蜂群全部以低廉的价格出售给开始学习养蜂的同志。这一举动对当地推广养蜂有  相似文献   

11.
王长春 《中国蜂业》2003,54(4):18-18
我是个业余养蜂爱好者 ,养蜂 2 0余年 ,曾有过一次滥用药物的教训 :记得是 1983年开始养蜂 ,春天出窖群势很好 ,我用抗生素类药和磺胺类药来预防蜂病 ,由于用药过量 ,只见蜂群大片子不封盖 ,最后 10多箱蜂全部垮掉 ,不得不重新买蜂。这次教训后 ,我采取饲养强群 ,综合治理的办法。 2 0多年来 ,除治螨外没有饲喂任何药物。一、饲养强群 ,增强抗病力春季蜂群排泻后 ,立即合并弱群 ,群势在 3框足蜂以上 ;夏季繁殖期不能低于 5框足蜂 ;秋季流蜜期及准备越冬群不能低于 10框足蜂。只有饲养强群才能有强的防病、抗病能力。二、定期更换蜂箱春季排…  相似文献   

12.
我的蜂场和李蜂友的蜂场同在北京西南郊房山区内,相距不足40里,他的蜂场在平原,我的蜂场地浅山区,我们都采用小转地饲养方式。采荆条花时,李蜂友的蜂群到山区来,5月份采剌槐花时。我的蜂群到平原去,秋后各自回家繁殖越冬蜂。有个问题困扰我多年,多数年景,我的越冬蜂蜂量不比李蜂友的少,春繁时群势也差不多,  相似文献   

13.
王汉生 《蜜蜂杂志》2010,30(7):36-36
<正>蜂场一旦发生盗蜂,轻者储蜜被盗,重者全群覆灭,给蜂群管理增加了难度,给蜂农造成损失。笔者就齐齐哈尔地区发生盗蜂规律谈点粗浅的看法。本地区定地饲养的蜂场一般在5月末至6月上中旬外界蜜粉短缺时和8月末至9月初葵花流蜜后期易发生盗蜂。如蜂场管理不当,将会造成盗一群垮一群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1解除分蜂热现在饲养中蜂的蜂场大都利用自然王台培育新蜂王,蜂群越冬后经过2个多月的春繁,群势壮大,蜂群内拥挤,工蜂在巢脾下部边角造出大片雄蜂房和数个王台,蜂王产子减少,工蜂采集力下降,促成分蜂热。此时正是产蜜和蜂群繁殖的黄金季节,如果让蜂群顺其自然地发展下去,就会造成蜂蜜减产,蜂群增殖停滞不前。笔者近年来采取以下措施:在分蜂季节首先选一两群有分蜂热的强群,把群内的老王带2脾蜂提出另放1只空箱内饲养,接着把全场有分蜂热的蜂群中造有王台的巢脾带蜂提入准备好的无王群内,待新王出房再提出组织交尾群。这样处理可立即解除分蜂…  相似文献   

15.
张碧峰 《中国蜂业》2005,56(3):45-45
我地不但没有大的蜜源植物,而且零星分布。饲养中蜂还勉强可以生产一些商品蜜。要定地饲养西蜂.有经验的老蜂友都说很难成功,但是,为了生产蜂王浆.我在2002年冬天,引进某种蜂场的浆蜂种.2003年春季,正在繁殖的蜂群开始发病,使用了很多药物都不理想。蜂群反而越来越少,荔枝花期,  相似文献   

16.
联合分蜂法     
<正>人工分蜂的方法有多种,在东北及新疆等地取蜜季节大多在7月份,如果蜂场以取蜜和生产蜂王浆为主可采取均等分蜂法。当春季蜂群繁殖到8脾蜂时,时间大致在5月中下旬,距离取蜜季节7月还早,将蜂群分成群势相等的两群蜂,等到7月取蜜季节可以繁殖到10脾以上的采蜜强群。如果蜂场是以发展蜂群为主也可以把蜂群分成4群2脾蜂的小群,但是这样到7  相似文献   

17.
侯爱国 《中国蜂业》2007,58(6):22-23
养蜂人都知道,爬蜂病是顽症,发生后再治确实棘手,造成爬蜂病的原因有多种。我的蜂场坐落在太行山深山区,秋繁缺粉少蜜,越冬群势弱,每年从春季到秋季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爬蜂。虽然采取了  相似文献   

18.
2004年秋季,中蜂场遭受到意蜂严重的侵扰,盗蜂危害严重,想尽千方百计总算平息了盗蜂,但损失惨重,群势锐减后又出现了中蜂群逃亡。为了防止中蜂群逃亡,我们对中蜂群采用了蜂王剪翅的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许多飞逃蜂因蜂王难以随群飞行而又返归原蜂巢。有一只产卵一个多月的新蜂王不慎在剪翅时被剪掉一只后腿,  相似文献   

19.
<正>一、继箱不用隔王板继箱不加隔王板上蜜快,繁蜂不受限制。流蜜期蜂群不加隔王板,采集蜂回巢上继箱贮蜜不用经过隔王板,可以直通,上蜜快,蜂王产卵不受限制,能达到群强、蜜足、蜂兴旺的效果。流蜜期过后,蜂群群势不下降,并还能取到成熟的封盖蜜。二、老巢蜜用水煮化蜂蜡蜂场每年淘汰的老巢  相似文献   

20.
李怀军 《中国蜂业》2002,53(5):24-24
分蜂是养蜂人为增加蜂群数量 ,控制分蜂热采取的一种有效措施。因分蜂多选择在蜜源贫乏时期 ,交尾群时常被盗。就如何防止盗蜂 ,谈一些我的经验和做法。1 996年 6月 ,正值山丁花末期 ,无其它辅助蜜源 ,进行全场分蜂 ,方法是将要分群的老蛹脾提入交尾群 ,一个交尾群放 1张蛹脾 ,再抖入一脾蜂 ,加 1张蜜粉脾 ,每个交尾箱放两个群 ,巢门开在前面的两边 ,直接搬到预定的交尾场地 ,到傍晚介绍王台 ,交尾群全部被盗 ,发现盗蜂均来自被分蜂的原群。为了制止盗蜂 ,我想了很多方法 ,最后还是采用迁移交尾群位置的方法 ,就是把交尾群搬到 1 0 0米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