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不同配方肥对水稻津稻001的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配方肥(N 18%,P2O512%,K2O10%),水稻667 m2产量668.9 kg,比当地习惯施肥增产90.4 kg,增产率达15.6%,比施用配方肥(N 15%,P2O515%,K2O 15%)增产14.2%,比施用配方肥(N 23%,P2O512%,K2O 5%)增产8.8%,比施用配方肥(N 16%,P2O516%,K2O 8%)增产7.8%;配方肥(N 18%,P2O512%,K2O 10%)对水稻的增产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2.
鲜食型玉米优化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鲜食型玉米的生长,产量有一定的影响。 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每亩施纯 N 17.6 kg,N、P2O5、K2O 比例为 1∶0.60∶1.28,加有机肥配方效果最好,比其他施肥处理增产 9.9%~101.6%,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同时,采用该配方施肥有利于提高鲜食玉米果穗质量,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周小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4):159-161
[目的]探讨配方施肥对佛冈县水稻生产的影响。[方法]以广东省佛冈县汤塘镇为试验地点,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配方施肥和常规施肥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配方施肥处理产量达7 014.3 kg/hm~2,较常规施肥增产14.22%,较空白对照增产46.82%;净收益较常规处理增加了3 497.7元/hm~2,较空白对照增加了7 267.2元/hm~2;肥料利用率较常规施肥提高了19.36个百分点。[结论]初步确定佛冈县合理的水稻施肥配方为N∶P2O5∶K2O=9.6∶2.4∶7.2。  相似文献   

4.
龙眼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龙眼的生势、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每株树施纯N 1 kg、N:P2O5:K2O=1:0.4:0.9,活力索24 g、硼砂12 g、硫酸镁12 g配方效果最好,比其他施肥处理增产18.2%~77.6%,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同时,采用该配方施肥对提高龙眼秋梢质量,抑制冬梢萌发,提高成花率和纯花穗率都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配方施肥对桂西中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开展配方施肥对桂西中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影响试验,为稻作区农民对桂西中稻种植科学合理施肥提供参考.【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9个处理,3次重复,27~个小区。各施肥处理通过尿素、钙镁磷肥、氯化钾中有效成分N、P_2O_5、K_2O施用量不同,对比分析施肥方案以及肥料的利用情况。【结果】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处理、缺氮处理和不施肥(ck)的中稻生育期缩短2~3d,对中稻的株高、亩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主要经济性状值的提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配方施肥产量最高,为8716.7kg/hm~2,较常规施肥增产5.23%,比它相对应的缺氮、缺磷、缺钾处理的中稻产量分别增产33.65%、7.27%、13.90%,且达到显著以上水平。水稻配方施肥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比常规施肥提高4.69%、3.64%、10.88%。【结论】配方施肥能有效改善中稻的生育状况,可不同程度的提高氮、磷、钾肥肥料利用率,对中稻产量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6.
《现代农业科技》2016,(17):11-12
通过全生育期运用不同肥料施入等量N、K养分的田间小区试验,验证缓控释肥料在灵川县水稻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水稻施用缓释肥料能提高水稻的穗粒数、减少秕谷数、增加千粒重,施用缓控释肥处理和施用当地测土配方肥处理比常规施肥处理分别增产801、534 kg/hm~2,分别增收3 097.5、2 218.5元/hm~2;增产效果达显著水平,同时缓释肥一次性基施省工省力,经济效益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水稻上进行水气平衡栽培法不同施氮水平试验。结果表明:精确定量施肥技术各处理比常规施肥技术各处理平均增产均在15%以上,达极显著水平;其中以施纯N180(C)Kg/hm2,采用基肥N24%,分孽肥N36%,促花肥N24%,保花肥N16%的施用方法产量最高,其穗长、穗粒数、千粒重明显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水稻上进行水气平衡栽培法不同施氮水平试验。结果表明:精确定量施肥技术各处理比常规施肥技术各处理平均增产均在15%以上,达极显著水平;其中以施纯N180(C)Kg/hm2,采用基肥N24%,分孽肥N36%,促花肥N24%,保花肥N16%的施用方法产量最高,其穗长、穗粒数、千粒重明显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9.
全州县水稻水气平衡栽培技术不同施氮水平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索水气平衡栽培法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施肥方法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在早稻上进行了水气平衡栽培法不同施氮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每亩施氮量以施N 10~12 kg较为适宜,每亩比施N 8 kg分别增产65.76 kg和120.35 kg,与常规施肥处理b和处理c对比增产率分别达19.8%和17.6%;精确定量施肥各处理同比常规施肥各处理产量增产均在10%以上,达极显著水平,每亩以施氮N12 kg的穗长、穗粒数、千粒重最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裂区设计,在豫南地区研究了不同时期施氮比例和种植方式(手插秧、机插秧)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指导豫南稻区水稻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手插秧、机插秧2种种植方式下,与不施氮肥处理相比,不同氮素配比(基蘖肥与穗肥比例分别为4∶6、5∶5、6∶4、7∶3)均可提高水稻的穗粒数和产量,手插秧条件下以氮素配比为6∶4产量最高,增幅达27.65%;机插秧条件下以氮素配比为7∶3产量最高,增幅达115.55%;且机插秧产量高于手插秧,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手插秧在6∶4处理条件下有效穗数和穗粒数高于其他处理;机插秧在5∶5处理条件下有效穗数最高,在7∶3处理条件下穗粒数最高;手插秧和机插秧对照的结实率和千粒质量最高。手插秧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在氮素配比为6∶4达最大;抽穗开花期,手插秧与机插秧在氮素配比6∶4与7∶3处理条件下叶片、茎鞘、植株氮素含量较高;氮素生理利用率,在不同氮素配比条件下机插秧均高于手插秧,且2种种植方式均以氮素配比7∶3为最高;氮素偏生产力,手插秧条件下以氮素配比6∶4为最高,机插秧条件下以氮素配比7∶3最高;而百千克籽粒需氮量,手插秧条件下以氮素配比5∶5与6∶4最高,机插秧条件下以氮素配比6∶4最高。因此,种植方式对氮素配比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手插秧和机插秧的最佳施氮配比分别为6∶4和7∶3,此时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李胜群  陈景道  左庆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571-8573
对皖稻68的施肥方式进行优化。于2006年在安徽省凤台县桂集乡的水稻田中,设置CK(不施肥),N 60∶30∶10(氮肥按基-蘖-穗60%-30%-10%施用,N、P2O5、K2O总量比例为1∶0.25∶0.25),N 40∶30∶30(N、P2O5、K2O总量比例为1∶0.30∶0.40),N 35∶20∶45(N、P2O5、K2O总量比例为1∶0.30∶0.40)4个处理,研究优化施肥对皖稻68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皖稻68在肥力水平中等的水稻田,以施氮量280kg/hm2,N、P、K比例为1∶0.30∶0.40,氮肥的运筹方式以基-蘖-穗为35∶20∶45的产量最高,达9 586.5 kg/hm2,比对照增产35.91%,肥料贡献率达到26.42%,比习惯施肥增产11.82%。在安徽省沿淮中稻区,水稻的氮、磷、钾用量比例应为1∶(0.3~0.6)∶(0.8~1.0)。皖稻68氮肥用量在240~300 kg/hm2。一定施肥水平下,在氮肥运筹上以基-蘖-穗比例为(30~40)∶(25~30)∶(30~45)为宜。  相似文献   

12.
合肥市机插秧水稻应用配方肥和有机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大田示范对比试验,以探明配方肥和有机肥在机插秧水稻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有机肥较配方肥效果更理想,有机肥替代处理水稻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及千粒重均较高,较常规施肥增产1 011 kg/hm~2、增幅13.9%。为此,在本地区或与本地区耕地条件相同的地区水稻机械插秧的种植方式下推荐使用有机肥替代复合肥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3.
测土配方施肥肥效对比示范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潜山县龙潭乡进行测土配方施肥肥效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配方施肥比习惯施肥增产27.43%,比空白对照增产53.19%,肥料利用率比习惯施肥提高4.62个百分点。初步确定该地单季稻施肥配方为N∶P2O5∶K2O=12.4∶3.6∶8.4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施肥配方对番茄经济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提高番茄种植效益。[方法]试验设计5个施肥配方,1个常规处理,通过试验筛选最适宜番茄种植的施肥配方。[结果]在5个施肥配方中,以N∶P∶K=22∶20∶20(62%)的配比表现最佳,产量达40 122.30 kg/hm~2,较当地常规处理增产6 750.75 kg/hm~2,增产率达20.23%,产值为80 244.60元/hm~2,较当地常规处理增加产值13 501.50元/hm~2。[结论]综合番茄经济性状、经济效益、产量来看,以N∶P∶K=22∶20∶20(62%)施肥配方最优,该施肥配方设置合理,有利于番茄生长和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准确掌握水稻机插秧氮肥施肥方式对主栽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探索更加合理的水稻机插秧施肥方式,进一步完善水稻机插秧施肥技术,特设置机插秧施肥方式试验,为机插秧的高产栽培和推广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根据试验结果并结合机械插秧大田秧苗生长特点,建议海拔650m以下中等肥力田,大田施肥总量为亩施氮(N)12kg、磷(P2O5)6kg、钾(K2O)6kg,其中氮肥按底肥∶分蘖肥1∶分蘖肥2∶穗肥= 2∶3∶2.5∶2.5的比例分4次施;磷肥全部作底肥;钾肥按底肥∶穗肥=6∶4的比例分2次施。  相似文献   

16.
为推广应用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提高水稻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施用量,设置水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N 240 kg/hm2、P2O575 kg/hm2、K2O 75 kg/hm2)与常规施肥(N 270 kg/hm2、P2O590 kg/hm2、K2O90 kg/hm2)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侧深施肥区水稻产量为10 017.0 kg/hm2,比常规施肥区产量显著增加637.5 kg/hm2,增产6.8%。侧深施肥氮肥利用率为50.1%,较常规施肥高11.1百分点;磷肥利用率为51.4%,较常规施肥处理高15.3百分点;钾肥利用率为62.9%,较常规施肥区高14.5百分点。侧深施肥可提高水稻种植效益3 291.0元/hm2。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准确掌握水稻机插秧氮肥施肥方式对主栽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探索更加合理的水稻机插秧施肥方式,进一步完善水稻机插秧施肥技术,特设置一组机插秧施肥方式试验,为机插秧的高产栽培和推广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结合机械插秧大田秧苗的生长特点,建议海拔650 m以下中等肥力田施肥总量为纯N 180 kg/hm~2、P2O590 kg/hm~2、K2O 90 kg/hm~2,其中氮肥按底肥∶分蘖肥1∶分蘖肥2∶穗肥=2.0∶3.0∶2.5∶2.5的比例分次施;磷肥全部作底肥;钾肥按底肥∶穗肥=6∶4的比例分次施。  相似文献   

18.
氮磷钾不同用量配比对水稻的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2年4季的小区试验和49个大田对比试验,研究氮、磷、钾及有机肥不同用量配比对杂交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昭平县中低产田上进行水稻配方施肥的氮、磷、钾肥适宜用量为:每公顷施用纯N、P2O5和K20分别为135.0kg、54.0kg和81.0k,科学配比为N:P2O5:K2O=1:0.4:0.6。每公斤纯N、P2O5、K20可增产稻谷分别为4.71k、9.43kg和11.52妇,均达极显著水平;肥料的肥效排序为:K>P>N;采用“氮磷钾配合,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用量”的施肥策略,有利于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配方施肥比习惯施肥增产491.0kg/hm^2,增幅7.4%,达极显著水平。生产上为了降低推广难度,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完全可以简化为科学施用专用肥。  相似文献   

19.
水稻配方施肥在早稻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水稻配方施肥处理比习惯施肥的早稻增产稻谷1546.5 -1717.5 kg/hm2,增产率为21.55 %-25.51%.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合理施用氮磷钾的比例有利于促进水稻的有效分蘖和有效穗的形成、抑制水稻的无效分蘖,延长生育期,从而增加水稻的有效穗数、实粒数和千粒重.水稻配方施肥比习惯施肥多收1994.65-2748.59元/hm2,水稻配方施肥的投入产出比达到1∶9.68-9.91.设计的两种配方施肥方法,从示范结果看两方案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稻进行不同施肥方式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每667 m2干谷产量达584.0 kg,较对照增产18.4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且肥料投入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