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古蔺县大柏毛虫发生期预测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地预报古蔺县大柏毛虫的发生期 ,给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从 1 995年至 1 998年 ,对大柏毛虫发生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期距预测法适用于乡镇测报点应用 ;回归预测法具有较高精度 ,适用于市、县 (区 )测报站应用  相似文献   

2.
苦参碱属于植物源农药,具有对环境安全、无污染等特点。该文介绍了应用苦参碱防治天幕毛虫的试验情况,结果表明:用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1200倍液喷雾防治天幕毛虫低龄幼虫,防治效果达到90%,校正死亡率为85%,效果比较理想。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上旬,正值天幕毛虫幼虫群居之时和初食期,是防治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3.
为了准确地预报古蔺县大柏毛虫的发生期,给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从1995年至1998年,对大柏毛虫发生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期距预测法适用于乡镇测报点应用;回归预测法具有较高精度,适用于市、县(区)测报站应用。  相似文献   

4.
黄褐天幕毛虫发生特点及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褐天幕毛虫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为害多种阔叶树和果树,是园林绿化树种、果树和人工林的主要害虫。大发生时,能将树叶全部吃光,严重影响城市绿化效果和果树的产量及林木的生态效益。为了对黄褐天幕毛虫综合防治提供合理依据,作者对此害虫发生特点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黄褐天幕毛虫发生期在同一地区随不同的物候条件而变化;卵的孵化率较高,卵期进行防治是控制该害虫的有利措施之一。幼龄幼虫群集网幕之中,用化学防治效果较好。利用天敌控制害虫是长期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黄褐天幕毛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褐天幕毛虫又名天幕枯叶蛾、天幕毛虫、带枯叶蛾、梅毛虫。寄主:梨、苹果、海棠、沙果、桃、李、杏、樱桃、梅,及杨、榆、柳、栎等。  相似文献   

6.
天幕毛虫卵、幼虫、蛹期的寄生蜂计有8种,其寄生方式有5种。据300亩柞、椴、榛混交林调查其天幕毛虫幼虫、蛹的寄生率为41%、28.4%。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越冬态、发生期、发生量、寄生方式、寄生率、寿命)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7.
几种生物制剂对黄褐天幕毛虫的生物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持续地控制黄褐天幕毛虫对林木的危害,同时还要尽量避免在对害虫进行化学防治时破坏生态环境,选用了苦参碱、蛇麻子、白屈菜、走马芹等植物的提取液,Bt生物杀虫剂以及黄褐天幕毛虫病毒对黄褐天幕毛虫幼虫进行杀虫试验。结果表明,上述药剂的不同浓度溶液对黄褐天幕毛虫幼虫均有不同程度的杀虫效果,其中蛇麻子500倍效果最好,第1d就达到100%的死亡率;蛇麻子1000倍、1500倍、2000倍、2500倍,25%灭幼脲500倍、1000倍在第2d也达到了100%的杀虫率,而其他杀虫剂中苦烟乳油,阿维菌素.灭幼脲,0.3%印楝素乳油,白屈菜,走马芹效果也较好,到第4d累计死亡率达到了98%以上。黄褐天幕毛虫病毒在7d后达到了60%以上。  相似文献   

8.
选择3种菊花提取物中杀虫效果最好的一种处理黄褐天幕毛虫幼虫(Malacosomaneustria testacean),测定其对黄褐天幕毛虫保护酶、解毒酶活力以及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分析其对黄褐天幕毛虫幼虫营养状况及酶活的影响机制.采用超声提取的方法,获得三种菊花黑心菊(Rudbeckiahirta)、波斯菊...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果树经济林无公害生物防治技术,开展了不同浓度的20亿PIB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防治不同龄级黄褐天幕毛虫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20亿PIB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对黄褐天幕毛虫的防治效果显著,以1 000倍液效果最佳,对1、2龄期幼虫防治效果可达90.4%。  相似文献   

10.
用天幕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us Polyhedrosis Virus,NPV)对黄褐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Motschulsky幼虫以胃毒方式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NPV对黄褐天幕毛虫幼虫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幼虫感染后的死亡率与病毒浓度呈正相关.1.824×102,1.824×103,1.824×104,1.824 × 105,1.824 × 106,1.824×107 PIB/mL 6种病毒浓度接种天幕毛虫幼虫后死亡率分别为26.63%,34.78%,48.37%,72.83%,80.98%和94.57%,致死中浓度为1.096×104 PIB/ mL.接种1.824×10 7,1.824×106,1.824×105 PIB/mL浓度的幼虫致死中时分别为6.8,8.2,9.1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