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闫香慧 《江西植保》2005,28(2):52-55
本文比较了梭毒隐翅虫Paederus fuscipe Curtis和大眼隐翅虫Stenus(Stenus,s.str)的形态特征、生活环境、相互残杀、抗旱性、耐饥性、捕食量、抗药性等多方面的差异,结果发现梭毒隐翅虫具有更广泛的生活环境,更强的争夺空间和食物的能力,其抗旱性、捕食量、抗药性均较高,而在耐饥能力上却低于大眼隐翅虫。综合本实验,梭毒隐翅虫在农田中的利用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2.
青翅蚁形隐翅虫Paederus fuscipes是水稻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之一,据作者观察调查它可取食多种水稻害虫,并且由于近年来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在广东四会县大沙水稻害虫综合防治田内,该虫的种群数量不断增多,已上升为主要的天敌。鉴于国内对隐翅虫的研究只有朱海清的毒隐翅虫与隐翅虫皮炎的报导外,其他方面的工作甚少。因此我们于1986年对隐翅虫的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本文着重调查甘蔗地与水田的青翅蚁形隐翅虫的消长规律,以及此虫在这两作物之间的转移和扩散。以标记方法研究它们的扩散能力并借用国外一些学者的数学公式来研究隐翅虫密度与扩散距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隐翅虫科(Staphylinidae)是鞘翅目(Coleoptera)中的一个相当大的类群,已知近三万种,广布于世界各地区。隐翅虫的栖境复杂,食性多样,许多是腐食性的,有些则为植食性,生活于蕈类中的成为蘑菇害虫之一。成虫和幼虫有相当多的种类是肉食性的,常捕食叶蝉、飞虱、螟虫、蝇蛆以及红蜘蛛等害虫而甚有益,还有寄生于蝇类围  相似文献   

4.
吡丙醚和烯虫酯对嗜卷书虱控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饲料混毒法系统测定了吡丙醚和烯虫酯两种昆虫生长调节剂(IGRs)对重要的储藏物害虫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 Badonnel若虫和成虫的致死作用,对若虫发育情况、成虫繁殖力和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吡丙醚和烯虫酯10 mg/kg的混毒饲料饲喂嗜卷书虱2龄幼虫49 d后,若虫的死亡率分别为80.00%和31.11%;取食20、10和5 mg/kg吡丙醚的若虫最长存活天数分别为71.0、98.2和116.4 d,而对照仅11.3 d即全部羽化为成虫;取食20 mg/kg以下烯虫酯混毒饲料的若虫一部分仍可羽化成成虫,而且成虫仍可繁殖后代;取食吡丙醚混毒饲料的若虫,60 d后存活下来的若虫大多以超龄若虫的形式存在,而取食烯虫酯的若虫则很少出现超龄若虫。成虫取食烯虫酯(200 mg/kg)和吡丙醚(40 mg/kg)混毒饲料后7 d,死亡率分别为26.67%和23.33%,成虫产卵量分别是对照的39.77%和26.13%,产卵后15 d,卵的孵化率分别是65.71%和8.69%,而对照仅为93.18%。该项研究表明,采用40 mg/kg吡丙醚和200 mg/kg的烯虫酯对嗜卷书虱虫口数量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湖南晚稻常规稻、杂交稻和超级杂交稻田的拟水狼蛛和褐飞虱进行调查,运用Taylor幂法和Iwao的回归分析法对拟水狼蛛、褐飞虱若虫及成虫的空间分布型拟合,两种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褐飞虱若虫、短翅型成虫和长翅型成虫在3个水稻品种上都为聚集分布,拟水狼蛛为随机分布。采用HollingⅡ型拟合拟水狼蛛对褐飞虱若虫、短翅型成虫和长翅型成虫的捕食功能,结果表明拟水狼蛛对三者捕食功能大小顺序为若虫长翅雄虫长翅雌虫短翅雄虫短翅雌虫,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64.4、37.4、42.8、28.1头和35.1头。  相似文献   

6.
青翅蚁形隐翅虫(Paederus fuscipes)是水稻害虫的重要天敌之一。据作者等人观察,它可捕食飞虱,叶蝉若虫,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摇蚊、甘蔗蓟马等。在五十年代初期,此虫是稻田中常见的昆虫,六十年代以来,由于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隐翅虫的种群数量下降,有此地方几乎绝迹。根据本所水稻害虫防治研究组1974年在广东四会县大沙公社早稻的调查,化学防治前隐翅虫密度为每10平方米有34头(申算每亩有2260头)。施用农药甲基1605六六六粉(2.5市斤/亩)后,10平方米的隐翅虫数为零。说明农药的杀伤力是明显的。大面积实施综合防治措施以后,大田少用农药,隐翅虫种群数量由此明显增加。早春4月份每亩有隐翅虫2000头。为了探明目前常用农药对青翅蚁形隐翅虫的影响,作者根据国内一些常用农药对天敌影响的试验,测试了目前常用的七种农药对隐翅虫的杀伤情况,为综合防治选用高效低毒农药。以利于保护利用天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江苏农田捕食性隐翅虫种类初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翅虫隶属于鞘翅目、隐翅虫科Stapllylinidae,种类繁多,体形多变,食性复杂,其中有相当数量以捕食或寄生昆虫为生,为农林害虫的重要天敌类群。我国对隐翅虫的研究不多,捕食性隐翅虫的报道也寥寥无几。为了开展害虫的生物防治,需要进一步了解天敌昆虫资源,我们于1979~1981年间对江苏农田捕食性隐翅虫种类,生活习性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频次分布x~2检验法,Iwao平均拥挤度m=α+βm,和Taylor幂法则S~2=am~b等8种方法,分析了青翅蚁形隐翅虫成虫在甘蔗地的空间分布。得出其分布型呈聚集分布,并且聚集是由于环境作用和此虫在冬季比较密集的习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危害程度除了受迁入虫源和寄主生育状况的影响外,还和天敌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几年来,对稻纵卷叶螟的天敌种类、跟随关系、控制作用及影响因素等方面作了一些基本调查与分析,情况如下。一、稻纵卷叶螟的天敌种类根据几年来的调查,河南稻纵卷叶螟的天敌有48种,隶属于6目20科。其中卵期天敌五种,拟澳洲赤眼蜂(Trichogramma confusum)为优势种,幼虫期天敌24种;蛹期天敌4种;成虫期天敌10种;重寄生天敌三种。以下10种为稻纵卷叶螟天敌新记录: 幼虫期天敌:1.腹沟茧蜂Microplitis sp., 2.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3.黑斑足突眼隐翅虫Stenus cicindela,4.小黑足突眼隐翅虫Stenus veecundus。  相似文献   

10.
青翅蚁形隐翅虫在稻田捕食性天敌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1987年,广东四会早稻田19次调查统计:在捕食性天敌中,狼蛛、其它蜘蛛和隐翅虫的数量分别占20.06、53.93和17.65%,捕食白背飞虱的血清反应阳性率:狼蛛为60.5%、其它蜘蛛20.0%,隐翅虫为13.0%。据此,青翅蚁形隐翅虫的数量和捕食害虫效能居第三位。  相似文献   

11.
2001年调查结果表明,青翅蚁形隐翅虫发生量在淮北棉田捕食性天敌中占8.1%,居第四位;与棉田主要害虫具有较强的追随关系;对棉铃虫、棉蚜、棉叶螨具有较强的聚集攻击效应;是淮北棉田优势种天敌之一。  相似文献   

12.
稻田中多种天敌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应用二次回归组合实验设计统计方法,研究稻田中主要捕食性天敌拟水狼蛛、食虫沟瘤蛛、稻红瓢虫和青翅蚁形隐翅虫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同时对多物种共存系统中各物种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这4种天敌对稻飞虱的捕食量模型和天敌密度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3.
为开展红彩瑞猎蝽的人工规模化繁育, 研制了一种以自然猎物血淋巴为主, 烟草汁液为辅的微胶囊人工饲料, 并对其性状和饲养效果进行了评价, 以面包虫饲养的猎蝽作对照。结果表明, 人工饲料微胶囊成品率73.17%, 含水率92.35%, 综合感官评定86.8分。取食微胶囊的红彩瑞猎蝽若虫发育历期均显著长于对照, 若虫的存活率、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 随龄期的增长与对照差异的显著性逐渐减小;处理组成虫获得率16.7%, 对照68.9%;成虫产卵前期显著长于对照, 但产卵量和卵孵化率无显著差异。猎物斜纹夜蛾幼虫密度为8头/皿时, 微胶囊饲养的红彩瑞猎蝽的捕食量显著低于对照, 但在较低猎物密度时无显著差异。此种人工饲料能基本满足红彩瑞猎蝽的生长发育, 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面包虫。  相似文献   

14.
甲胺磷对稻纵卷叶螟及其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室、田间试验表明 ,甲胺磷对稻纵卷叶螟及其寄生蜂、捕食性天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杀伤作用。各代推迟喷药、放宽防治指标可提高纵卷叶螟幼虫被寄生率 ,对产量并无影响。结合前期施药对褐飞虱再增猖獗的促进作用 ,建议在水稻生长前期谨慎用药 ,尤其应限制甚至禁止在稻田使用甲胺磷。  相似文献   

15.
双季稻区稻水象甲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稻水象甲在浙江双季稻区每年发生2代,以成虫滞育越冬。春季越冬成虫迁入早稻田繁殖,形成1代致害种群;夏季1代成虫生殖滞育,绝大部分个体(95%以上)迁出早稻田行夏蛰并越冬;秋季2代成虫羽化后,大部分迁飞山上草地越冬。  相似文献   

16.
Coxiella burnetti persisted irregularly in the larvae, pupae and imagos of Dermestes maculatus till 8th week after oral infection. Coxiella was probably transmitted between individual developmental stages by passages in the digestive tract.  相似文献   

17.
18.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seven Armillaria isolates obtained from diseased tea bushes in Kenya using pectic enzyme profiles, PCR-RFLP and IGS-I DNA sequence data. The combination of these identification methods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three distinct Armillaria groups. One of these groups resembled Zimbabwean group I ( A. fuscipes ). The second group was phylogenetically closely related to A. mellea ssp. nipponica . The third group was different from all other African isolates examined, but had isozyme patterns, especially of pectin methylesterases (PMEs), similar to those of isolates related to A. mellea ssp. nipponica. Analyses of sequence data suggested that this group is phylogenetically closely related to A. hinnulea from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