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茄子黄萎病是近年来露地和保护地茄子栽培中最主要的土传病害,在茄子主要产地均普遍发生且危害严重。本文阐述了茄子黄萎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茄子黄萎病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茄子品种资源黄萎病抗性鉴定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开展茄子品种资源黄萎病抗性的田间鉴定研究,为茄子抗病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供试茄子材料为2001年以来从四川省各地收集到的35份茄子资源。从田间采集黄萎病病株,从中分离纯化出茄子黄萎病菌,经鉴定,引起茄子发生黄萎病的病原菌为大丽轮枝孢。选择生长旺盛、产孢量大的茄子黄萎病菌株V6作供试病原菌。采用伤根接菌法对茄子品种资源进行统一标准的抗黄萎病性鉴定。在黄萎病发病盛期,调查各茄子品种资源材料的黄萎病发病植株症状,记载病株显症叶片数、病斑颜色、叶片是否有脱落、卷枯等。当感病对照的病情指数达40左右时,调查各茄子品种资源材料的发病情况,并计算发病株率和病情指数以确定各材料的抗性型。[结果]收集到的四川茄子品种资源对黄萎病具有较好的抗病性。在35份茄子品种资源中,属于抗黄萎病的有242-90P、41—1和35-R5等10份,黄萎病病情指数介于15.71~19.59,占总鉴定材料的28.57%;属于耐黄萎病的有68×47、紫早茄和32—1等23份,病情指数介于21.15-33.18,占总鉴定材料的65.71%;属于感黄萎病类型的有2份,占总数的5.71%。通过鉴定评价,推荐了41—1、35-R5和47-R11等5个抗病材料以及EF5、EF62个耐病高产材料,被育种单位利用后已转育出EF991等抗病品种。[结论]通过分析品种资源的抗病性,明确了四川省茄子资源的抗性水平和今后抗病育种方向,为茄子抗病育种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茄子品种资源抗黄萎病性鉴定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茄子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孢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严重影响了茄子的产量和品质,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茄子黄萎病的经济有效措施之一。本文采用伤根接菌法对茄子品种资源进行了统一标准的抗黄萎病性鉴定。结果表明。茄子品种资源对黄萎病具有较好的抗病性,在35个参试的茄子品种中,属于抗黄萎病的有242-90P、41-1和35-R5等10个,耐茄子黄萎病的有23个。通过鉴定评价,推荐了41—1、35-R5和47-R1等一批抗黄萎病资源,被育种单位利用后已转育出EF9910等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茄子黄萎病逐年加重,一般年份发病率为40—50%,严重年份发病率达70%以上,甚至绝收。茄子黄萎病一直被视为不治之症,成为难以防治的难题,所以防治好茄子黄萎病是茄子丰收的保证。一、病害症状茄子黄萎病  相似文献   

5.
黄萎病,是茄子生长过程中的重要病害.近几年来茄子黄萎病呈加重发生的趋势,尤其是保护地栽培,茄子发病迅速且病情严重,严重影响了茄子的产量和品质.因此,针对茄子黄萎病的发生特点应进行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6.
嫁接防治茄子黄萎病砧木筛选及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首先在春茬茄子上进行了野生番茄和野生茄子2种类型嫁接砧木对茄子黄萎病的防效试验,结果显示,用野生番茄作砧木嫁接茄子效果较好,不仅发病率较低,且产量较高。而后,对搜集的番茄砧木品种进一步在黄萎病发病较重的秋茬茄子上继续进行试验,以筛选出抗病、丰产的茄子嫁接砧木。结果显示,用满田2185番茄嫁接茄子黄萎病发病率最低(仅14.29%),且产量最高(较对照相对增产率达337.36%)。表明用满田2185嫁接茄子,可以有效防治茄子黄萎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在新疆不同地区的茄子上分离得到轮枝菌株45个,经鉴定均为大丽轮枝菌。实验证明茄子黄萎 病可通过种子、幼苗移植、土壤等传播;药剂浸种、苗床土壤处理、药剂蘸根对黄萎病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嫁接可以有效地提高茄子对黄萎病的抵抗能力。在实际生产中,通过综合治理的方法可有效控制黄萎病 的发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8.
茄子是我国主要蔬菜作物之一,茄子黄萎病是世界性的土传维管束病害,为害严重。对茄子黄萎病的发生规律、致病机理和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茄子黄萎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茄子是我国主要蔬菜作物之一,茄子黄萎病是世界性的土传维管束病害,为害严重。对茄子黄萎病的发生规律、致病机理和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茄子黄萎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茄子黄萎病,瓜类枯萎病逐年加重,一般年份发病率40%~50%,严重年份发病率达70%以上,甚至绝收,给生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各家小菜园更为严重。枯、黄萎病一直被视为不治之症,成为难以防治的难题。防治枯、黄萎病是茄子、瓜类丰收的保证。 1 病害症状 1.1 茄子黄萎病 黄萎病是茄子的毁灭性病害,多在茄坐果后发病,  相似文献   

11.
茄子黄萎病和褐纹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茄子常发生且危害较重的病害主要有茄子黄萎病、茄子褐纹病、现就上述两种病害的症状识别、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做以简述,供防治时参考。(一)茄子黄萎病茄子黄萎病又叫半边疯、黑心病,是茄子的重要病害。  相似文献   

12.
王猛 《吉林农业》2003,(9):23-23
茄子黄萎病俗称半边疯,是茄子生产中的一个常发病害,也是一个发病最重,最难防治的病害。如何搞好茄子黄萎病的防治已成为茄子生产上的一个难题。笔者经过几年的探索总结出了一套茄子黄萎病的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13.
唐琳  赵辉  秦磊 《贵州农业科学》2012,(12):118-120
为生产上合理使用化学药剂防治茄子黄萎病,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了多菌灵、三唑酮、甲基托布津、恶霉灵和氟硅唑等5种农药对茄子黄萎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恶霉灵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和EC90分别为1.570 0g/mL和3.520 2g/mL;防治茄子黄萎病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25mg/mL,最低杀菌浓度为1.43mg/mL。建议,生产上使用浓度为1.43g/L(700倍液)的恶霉灵防治茄子黄萎病。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常发生并且危害较重的病害主要有茄子黄萎病等,一般年份发病率为40—50%。严重年份发病率达70%以上,甚至绝收。茄子黄萎病一直被视为不治之症,成为难以防治的难题。防治茄子黄萎病,是茄子丰收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茄子黄萎病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茄子黄萎病逐年加重,一般年份发病率为40%~50%。严重年份发病率达70%以上,甚至绝收。各家小菜园更为严重。茄子黄萎病一直被视为不治之症。成为难以防治的难题。防治茄子黄萎病,是茄子丰收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茄子黄萎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茄子黄萎病是茄子生产中常见的高发病害之一,对茄子的生长发育影响比较大,往往导致茄子产量大幅度降低,发病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茄子绝收,一直被视为茄子种植过程中的不治之症,是生产上比较难以解决的生产难题。因此,做好茄子黄萎病的防治工作,是茄子丰收的保证。做好茄子黄萎病的防治,减少损失增加产量,保障市场供应很重要。  相似文献   

17.
施用H_3BO_3对茄子黄萎病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茄子黄萎病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施用H3BO3的方法,探讨硼元素对接种茄子黄萎菌后茄子幼苗的发病率、植株生长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不同浓度H3BO3处理降低了茄子黄萎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提高了茄子幼苗的抗病性。随着元素浓度的升高对发病率的抑制作用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硼元素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35%~76%,诱导茄子黄萎病抗性的最佳浓度为50mg/L。  相似文献   

18.
《新农业》2015,(19)
<正>茄子黄萎病也叫半边疯、黑心病、凋萎病,是茄子的一种重要病害。本病寄主范围广,已知有38科180多种植物,在蔬菜上除危害茄子外,还危害辣椒、番茄、马铃薯等作物。茄子在苗期即可染病,田间多在座果后表现症状。1茄子黄萎病的症状识别黄萎病多在门茄采收期发现症状,具资料介绍在显现症状前25~30天,其病菌就已侵染了植株根部。叶片一般自下向上发病或植株一侧叶片先发病。而在一片叶上,叶柄近处叶脉间或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茄子黄萎病逐年加重,一般年份发病率为40%~50%,严重年份发病率达70%以上,甚至绝收,各家小菜园更为严重。茄子黄萎病一直被视为不治之症,成为难以防治的难题。防治茄子黄萎病,是茄子丰收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茄子抗黄萎病突变体离体筛选Ⅰ.粗毒素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茄子黄萎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且危害严重。研究表明:缺乏抗源已成为制约茄子抗黄萎病育种的瓶颈,突变体筛选是创造新的茄子黄萎病抗材料重要方法之一。获得强致病力的粗毒素是该技术体系中的关键。本文采用茄子茎尖接种法开展茄子黄萎病粗毒素的致病力研究,并获得了致病力强的粗毒素用于抗性突变体的离体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