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晁元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3):177-179
[目的]研究气温和降雨量对高寒草甸不同功能群植物产草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典型的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995~2004年气温和降雨量变化的分析,对不同功能群产草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气温和降雨量对禾本科功能群植物的产草量的影响较大,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降雨量对莎草科产草量影响较大且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结论]不同植物个体对气温和降雨量的反应不同。该研究结果可为草地生态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选择典型的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1995~2004年气温和降雨量变化,研究其对杂类草产草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量对可食杂草和不可食杂草的产草量影响较大,随着降雨量的升高,杂类草的产草量逐渐增加;而气温对杂类草的产草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石红霄  赵建中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454-2455,2468
通过对班玛县1995~2004年10年来气温与降雨量的统计分析,探讨了班玛县气温和降雨量的变化趋势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从1995~2004年,平均气温逐渐升高,2003年达到最高值,与1995年相比平均气温升高了1.10℃;历年降雨量变化规律不明显,在全年尺度上降雨量的变化与气温变化基本一致,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紫花苜蓿生长繁茂,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据报道,紫花苜蓿每生产1克干物质,约需消耗800克水。水分不足会降低植株密度和高度,叶面积变小,从而导致减产。在给苜蓿施肥的同时进行灌溉,使肥料充分溶解便于被植株吸收,确保肥效充分发挥。但是灌溉对产草量究竟有多大影响,并且灌水以几次为宜。为了探索以上问题,开展了本次试验。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六安地区油菜蚜虫种群发生特点,于2017年10月至2020年5月,利用黄板诱集和田间系统调查开展了油菜有翅蚜、若虫种群消长动态监测,研究了田间种群变化与气温、降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有翅蚜发生呈现1个发生主峰期,即11—12月;若虫发生有3个峰期,即11月下旬至12月、翌年1月、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油菜整个生育期月均气温3~25℃,月均降雨量21~261 mm,有翅蚜种群发生量与气温变化成极显著负相关,与降雨量成显著负相关。若虫种群量在寄主油菜品种中双11上,与气温显著相关,与降雨量微弱相关;在寄主品种秦优10号上,与气温低显著相关,与降雨量微弱相关;在寄主品种中核杂418上,与气温显著相关,与降雨量微弱相关。综上所述,油菜有翅蚜和若虫种群发生动态与油菜生长期相吻合,气温是影响油菜蚜虫种群构建与消长的关键因子,降雨量对油菜蚜虫田间种群动态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苑跃  赵晓莉  刘庆  王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591-1593
利用宜宾站及其周围5个气象站1961~2009年的逐年气温观测资料,研究了城市热岛效应对宜宾站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宜宾城市热岛效应一直呈增强趋势;热岛效应对最低气温的影响较大,对最高气温的影响较小,且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热岛增温夜间比白天明显,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增温趋势最大、春季次之、冬季最弱;与20世纪60年代比较,在其后的近40年间,气温各要素02:00、08:00、14:00、20:00气温、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分别平均增温0.483 2、0.168 0、0.001 4、0.209 8、0.215 4、-0.013 4、0.333 2℃;不同区域背景对城市气候有一定影响,在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各气象站受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7.
8.
紫花苜蓿是深根性多年生优质豆科牧草,号称“牧草之王”,其耐旱、耐寒、耐盐碱、耐瘠薄、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耐频繁刈割持久性好、清除田间原有杂草、改土培肥及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它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最古老的栽培牧草,也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历史最长的人工牧草。实践证明,苜蓿产草量除受自身遗传特性、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外,耕种栽培措施对其影响也很大。Rowe报道栽培密度直接影响苜蓿产草量和植株形态性状发育,在一定范围内产草量随栽培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单株重量随之降低;栽培密度过大,个体生长势弱、下部叶片易脱落,不利于提高产草量和品质。Feltner报道刈割时期和刈割频率影响苜蓿植株生活力、光合产物的形成、根中营养物质的积累贮藏和侧芽发生、生长,再生速度、越冬及翌年再生等过程从而影响其产草量。因此,研究各种耕作栽培措施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各自对苜蓿产草量的影响作用,可因地制宜应用耕作栽培措施更好服务于农业生产,有利于提高苜蓿产草量和品质、提高“营养体”农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根据辽宁省55个观测站点的日平均气温和日降水量(1981-2010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温度与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辽宁省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而平均降水呈现阶段性变化特点,即21世纪以前降水呈下降态势,21世纪以后降水呈增加趋势;(2)辽宁省气候变暖对农业影响总体有利,表现为作物适宜生育期延长、作物品种由中晚熟替换早中熟、在水分为非限制因子的农区,作物产量为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直接施用禾本科秸秆对烤烟产量、产值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连续3年在4种植烟红壤(酸性、微酸性、微碱性和碱性)上,烤烟移栽前适量单施化肥、大量单施化肥、适量化肥增施小麦秆、玉米秆和有机土壤改良剂、菜籽饼配施化肥,研究施用有机物对烤烟产量、产值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移栽前增施小麦秸秆(田烟:7500kg/hm^2,地烟:6000kg/hm^2),极显著地增加烟叶产值;评吸综合得分最高;对烤烟产量和烟叶化学品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贾顺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405-9406,9421
对刚察县1961~2006年气温与降雨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刚察县气候变化的事实与规律。结果表明,46年间刚察县平均气温逐渐升高,2006年达到最高值,历年降雨量变化规律不明显,在同年各月间降雨量的变化与气温变化基本一致,从短期或长期来看,气温对降雨量的时空分布规律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对乌兰察布地区1971—2010年的降水与气温进行了分析。趋势分析表明,近40年来乌兰察布地区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其中春、秋季降水量为增加趋势,夏、冬季节降水为减少趋势;年平均气温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并在1987年以及1997年发生了明显的跃变;小波分析发现年降水量存在着5年、10年、20年以及28年左右的周期,年平均气温存在着6年、15年、20年以及28年左右的周期;旋转主因子分析发现乌兰察布地区夏秋季降水、气温的区域划分具有一致性,南部地区降水多,气温高;北部地区降水少,气温低,但北部地区气温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13.
何玲  郭树栋  周华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743-15744,15879
通过对甘德县1995~2004年10年来气温与降雨量的统计分析,探讨了甘德县气温和降雨量的变化趋势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995~2004年平均气温逐渐升高,2003年达最高值,与1995年相比平均气温升高了1.30℃;历年降雨量变化规律不明显,在全年尺度上降雨量的变化与气温变化基本一致,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近50年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方法]利用1961~2010年本溪满族自治县气象观测资料,采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对该县单站较小尺度的气温、降水年代际气候特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1961~2010年本溪满族自治县气温年均值为7.0℃,历年年平均气温随着年份的变化趋势升高明显,气候倾向率达0.517℃/10a,近50年趋势升高2.6℃;近10年比20世纪60年代平均升高2.0℃,而近20年平均气温升高不明显;春、夏、秋、冬季气温存在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其中以冬季最为明显。年降水量、四季降水量变率较大,稳定性较差;历年平均降水量为781 mm,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6.941 mm/10a;春季和冬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夏季和秋季呈减少趋势,且春季和冬季降水量变率大于夏季和秋季。[结论]该研究为大尺度气候分析提供气候背景,也为当地管理部门了解和掌握地方性气候变化特征、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如琦 《农技服务》2009,26(12):107-108,141
利用红柳河气象站1953~2008年的降水和气温资料,分析了红柳河近56年的气候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红柳河气温明显上升,而降水呈减少趋势,气温和降水均有较明显的周期变化,但突变特征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1995—2004年玛沁县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趋势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顺斌  赵建中  周华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960-10961,11037
通过对玛沁县1995~2004年气温与降雨量的统计分析,探讨了玛沁县气温和降雨量的变化趋势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995~2004年玛沁县平均气温逐渐升高,2003年达到最高值,与1995年相比平均气温升高了1.21℃;历年降雨量变化规律不明显,在全年尺度上降雨量的变化与气温变化基本一致,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在月间或短期尺度上,气温对降雨量的时空分布影响不大,但在全年尺度上气温对降雨量的时空分布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刘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775-11777
[目的]研究1951~1999年我国降水和气温的季节变化特征。[方法]利用我国气象局提供的160个站1951年1月~1999年2月的月平均降水和气温资料,运用SEOF方法研究了48年我国降水和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降水的SEOF分析表明,第l模态的SEOF分析表现了我国雨带从南到北的四季推进;从时间系数来看,总体上,20世纪60~70年代我国降水略有减少,70年代后降水是增多的趋势,80年代后降水又是减少的趋势。气温的SEOF分析表明,降水的第1模态和气温的第1模态在空间上配置较好,降水量少的干旱区域,温度变化比较明显,配合时间序列来看,1951~1999年我国气温是偏低;20世纪50年代为低温时期,50~60年代前期气温有所升高,60年代中、后期~70年代初期又进入低温时期,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气温变化相对稳定增大。[结论]该研究为我国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