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摸清黔产海桐花属、茴芹属和糯米团属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采用野外考察、标本采集、分类鉴定和资料考证相结合的方法对黔产海桐花属、茴芹属和糯米团属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贵州分布有海桐花属、茴芹属和糯米团属药用植物资源23种,其中,海桐花属18种,茴芹属4种,糯米团属1种,作为贵州民族习惯用药,部分种类具有镇静、安神、补虚弱和降血压等功效,部分种类可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多梦、体虚遗精和高血压等症。  相似文献   

2.
短果茴芹,为伞形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是食用野菜之珍品,在气候凉爽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其反季节栽培,一般4月15日左右播种,翌年春季可采收两茬,两茬亩产量2000kg,亩产值0.8万~1.2万元。反季节栽培中,应进行种子准备、选地整地,加强田间管理,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3.
茴芹 (PimpinellaanisumNakai.)为伞形科、茴芹属 1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欧亚大陆 ,以希腊、埃及为多。种子可作为食品的调味料及药用 ;幼苗可作青菜或沙拉配菜用。1 植物学特征植株高 35~ 4 0cm ,株形细长 ,全株具有非常清鲜的芳香气 ,直根为纺锤形。茎较粗、圆柱形 ,上有浅  相似文献   

4.
以异叶茴芹为材料,用有机溶剂乙醇作为提取剂,结合超声波提取法对异叶茴芹多酚进行提取。用单因素实验法分别考察不同提取条件(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温度及时间)对异叶茴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得出单因素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00、乙醇浓度40%、超声时间80min、超声温度60℃。再进行正交实验,筛选多酚提取条件。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异叶茴芹多酚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10、乙醇浓度50%、超声时间100min、超声温度60℃。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异叶茴芹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以异叶茴芹为原材料,以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总黄酮。以Vc为对照,通过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还原力、FRAP法测定异叶茴芹总黄酮抗氧化活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异叶茴芹总黄酮对亚硝酸钠的清除率,利用紫外光解法及比色法测定异叶茴芹总黄酮对亚硝胺的合成阻断率。结果表明:在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上,异叶茴芹总黄酮优于同等浓度的Vc,其他3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显示,Vc的抗氧化活性优于异叶茴芹总黄酮。此外,异叶茴芹总黄酮在较低pH值、一定的浓度和时间内,能够有效地清除亚硝酸钠,在p H值为3.0时,异叶茴芹总黄酮在试验浓度范围内,能有效地抑制亚硝胺的合成。异叶茴芹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以及抑制亚硝化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短果茴芹种子为试材,通过测定种皮的透水性和种子中的抑制物质,探讨种子休眠的原因;采用赤霉素和层积处理结合室内发芽试验,寻找打破种子休眠的方法;测定层积过程中种子的主要贮藏物质含量变化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了解解除种子休眠与物质代谢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短果茴芹种子的休眠是由胚未发育完全和存在萌发抑制物质引起的综合性休眠.低温层积和赤霉素浸种后再低温层积,均能打破休眠,其中200mg·L-1 GA3浸种24h后低温层积105d效果最好,发芽率达54.84%.在低温层积阶段,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升高,但当休眠逐渐打破,其含量均呈下降趋势;ABA、POD、CAT含量呈下降趋势,IAA总体保持较稳定状态.GA含量、GA/ABA总体呈上升趋势,IAA/ABA变化不明显,说明短果茴芹种子内源ABA、GA含量的变化与种子休眠和萌发具有相关性,ABA可能是种子休眠的抑制物质.  相似文献   

7.
基于ITS序列的鸢尾属植物部分种的系统分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引物设计、PCR、基因克隆、测序,获得了10种鸢尾属植物和1个外类群种的ITS序列。鸢尾属植物ITS1区长度219~243bp,5.8S序列长度均为165bp,ITS2区长度变异范围为196~239bp。5.8S序列过于保守,保守位点占81.9%。ITS序列对于区分鸢尾属植物组级的较大分类等级较好。用近缘属射干属的Belamcandachinensiss作为外类群,用邻位相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了较一致的系统树,且分析表明,ITS序列对于建立属间的分类等级更加有效。结合Genebank中的中国鸢尾属植物的序列,比较支持赵毓棠建立的中国鸢尾属植物组以上的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8.
侧耳属真菌系统分类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侧耳属的建立简史及其属内种的传统分类方法和现代分类方法。传统分类方法是根据菌体的外部形态特征对菌体进行分类,其优点在于外部形态特征是由多基因控制,缺点为表观形态往往受环境的影响,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对于这样的菌体则无法确定其种的地位;现代分类方法是利用同工酶谱系分析、RAPD技术、有性亲和测试等手段对菌体进行分类,该方法不受形态可塑性的影响,但对菌体形态及其相似的物种来讲,用现代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又有局限性。侧耳属在分类等级上属于伞菌目、侧耳科。  相似文献   

9.
目前学术界关于柴胡属植物在伞形科的系统分类位置还存在争议,没有公认的统一分类系统。柴胡属植物的化石可能出现在第三纪,不同研究者根据形态解剖及分子研究结果,推测柴胡属植物起源于非洲木本种类,地中海地区可能是柴胡属植物的起源中心,我国西南地区可能是柴胡属植物的次生分布中心。本研究对柴胡属植物的系统分类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蛇床茴芹(Pimpinella cnidioides Pearson ex Wolff.)为伞形科宿根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嫩茎叶可食用,是山区农民习惯采集的山区野菜。1植物学特征多年生草本。根长圆锥形。茎直立,中空,外有细条纹,被疏柔毛。基生叶和茎下部叶有柄,与叶片近等长,一般长5~20cm;叶片2回羽状分裂,1回羽片5~6  相似文献   

11.
黄初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476-17478,17482
缺水分类研究有利于制定缺水对策。在总结已有缺水分类体系的基础上,根据缺水成因,初步建立了由人为成因类、混合成因类、自然成因类三部分组成的缺水分类体系,从而提出了系统性缺水概念。系统性缺水是指在一定评价期某评价区内,人为因素决定的社会经济系统的需水时空结构与自然影响因素决定的水资源时空分布格局不协调所导致的缺水现象,属于混合成因型缺水,具有时空性、尺度性、外部性、整体性等特性,可划分为临界、早期、中期、晚期等系统性缺水阶段。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葱属食用植物资源种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8种、6变种为食用植物,其中栽培作物7种、2变种,野菜49种、3变种,野菜、调味品兼用11种,调味品1种、1变种。同时,讨论了不同地区民间利用野生葱属植物种类的差异性与野生葱属植物的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13.
朱安  李杨  房威  张志转  朱永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F0003-F0003
根据期刊性质和学科分类方法,以文献数量对《中国沼气》进行分类,以明确其性质和学科归属。研究表明,《中国沼气》2010年刊登的论文以研究性文献为主,农业工程类和新能源类文献分别占总文献量的50.48%和4286%,其余学科文献数量较少,未能形成足够的影响力,因此该刊应同时划入农业工程类与新能源类专业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14.
选取30个主要性状,对薄荷属6个种38个居群进行了数量分类研究。Q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叶的平或皱是较稳定的,可以作为薄荷属植物分类的主要标准。按照"欧氏距离远近"原则,Q型聚类分析可以比较理想地将38个居群在L3=0.618水平上分为5个系,即日本薄荷系、灰薄荷系、薄荷系、唇萼薄荷系、椒样薄荷系,其中日本薄荷系又可分为日本薄荷亚系和皱叶留兰香亚系,椒样薄荷系又可分为椒样薄荷亚系与留兰香亚系。R型聚类分析基本上能反映性状间的相关性,可以为今后进一步进行性状的取舍和观测提供定量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回顾了多孔菌目(Polyporales)的建立以及该类群分类演变的历史,综述了中国多孔菌分类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沙蟒属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沙蟒属(Eryx Daudin)的分类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在传统分类的基础上,又从染色体组型和晶状体蛋白聚焦电泳两方面,对分布于我国新疆和甘肃的沙蟒进行了研究。敦煌、东疆和北疆三个地区沙蟒的二倍体染色体数均为34条,其中大型染色体8对,小型染色体9对。不同地区沙蟒大型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和臂率是不同的。用薄层聚焦的方法可以从东疆的沙蟒的晶状体蛋白中分离出13条主带,敦煌的沙蟒和北疆的沙蟒晶状体蛋白中分离出12条主带。从以上综合分析结果说明,敦煌的沙蟒和东疆的沙蟒与沙蟒属内其它沙蟒的差异均达到了种级水平,它们的新种名分别是 Eryx orentalis—xinjiangensis 及 Eryx dunhuangensis。  相似文献   

17.
中国野桑蚕和家蚕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11个地区的野桑蚕(Bombyx mandrina)和25个代表性家蚕(Bombyx mori)品种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研究。野桑蚕与家蚕的DNA多态分析及其聚类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家蚕起源于中国野桑蚕。同时结合有关文献,作者提出了家蚕起源进化的新观点:家蚕可能是由多种生态类型(包括一化、二化、多化)混杂的野桑蚕驯化而来,其驯化之初就已拥有一化、二化、多化的遗传背景,其后几千年的人工饲养、选择才分离演化成为不同系统化性的家蚕品种。  相似文献   

18.
Molecular systematic studies on mandarina silkworm (Bombyx mandarina M. ) in 11 regions in China and 25 representative strains of domestic silkworm (Bombyx mori L. ) were conducted using molecular biology techniques.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analysis of DNA polymorphism and clustering of all the silkworm samples provide new evidence for the view that the domestic silkworm originated from the Chinese mandarina silkworm.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reviewing, a new hypothesis on the origin of the domestic silkworm was put forward. It was thought that the domestic silkworm was most probably domesticated from the Chinese mandarina silkworm of different ecotypes including monovoltinism, bivoitinism and multivoitinism; and that the domestic silkworm had the genetic background of monovoltinism, bivoltinism and multivoltinism at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domestication. The current strains of the domestic silkworm of different voltinism are the evolutionary results of thousands of years of rearing and artificial selections.  相似文献   

19.
广玉兰类型的初步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型聚类分析法对广玉兰树冠形状、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片厚度、叶柄长度、叶片颜色(色光值)、叶片背面被毛等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树冠形状、叶片形状和叶片背面被毛可作为广玉兰引种栽培类型划分的指标,并将广玉兰划分为狭绿叶少毛紧凑型、椭圆绿叶少毛稍开张型、狭绿叶白毛稍开张型、圆黄叶锈毛开张型、小绿叶锈毛疏冠型、圆绿叶密锈毛密冠型等6个类型,其中圆绿叶密锈毛密冠型在广玉兰群体中所占比列最大,是广玉兰引种栽培中最常见的一个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