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品系间毛细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羊毛纤维直径、细度标准差与细度离散是体现毛细度的重要参数.以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超细毛品系、A品系、B品系、毛用多胎品系和肉用多胎品系为试验对象,测定毛纤维直径、细度标准差和细度离散系数,分析各品系羊毛细度特点并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超细毛品系羊毛纤维直径最小,其毛纤维直径、细度标准差和细度离散系数显著低于其它品...  相似文献   

2.
羊毛毛囊发育机理及细度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度是羊毛最重要的经济性状之一,羊毛细度育种研究意义重大。由于羊毛细度早在毛囊发育过程中就已经决定,故首先应该对毛囊发育的机理有一定的了解,对控制细度的机制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之后锁定目标信号通路,由宏观入微观,找到主效基因,开发遗传标记,切实提高育种效率。本文以羊毛细度为侧重点,介绍了毛囊发育的理论模型,阐述了毛囊形成的分子基础,对羊毛细度育种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综述。  相似文献   

3.
羊毛纤维直径、细度标准差与细度离散是体现毛细度的重要参数。以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超细毛品系、A品系、B品系、毛用多胎品系和肉用多胎品系为试验对象,测定毛纤维直径、细度标准差和细度离散系数,分析各品系羊毛细度特点并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超细毛品系羊毛纤维直径最小,其毛纤维直径、细度标准差和细度离散系数显著低于其它品系(P〈0.05)。毛纤维直径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变大,细度标准差和细度离散随着年龄的增加变化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毛纤维直径与年龄及细度标准差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细度标准差与细度离散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纤维直径越小,细度标准差越小,毛品质越好,各品系羊的毛细度特点与培育目标一致,其中,超细毛品系羊毛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6,(3):68-73
采用PCR-RFLP和PCR-SSCP方法对中国美利奴羊和德国美利奴羊Ⅰ型IF、KAP1.3和KAP8.1基因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分析了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及合并基因型与中国美利奴羊羊毛性状的关联性。结果表明:KAP8.1基因CDS区存在g.1026TC和g.1130CT突变。关联分析表明,在中国美利奴羊群体中,Ⅰ型IF基因BB基因型个体羊毛细度和羊毛伸直长度均明显低于AA和AB基因型个体,但3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KAP1.3不同基因型个体羊毛细度、自然长度和伸直长度差异显著(P0.05),AA基因型羊毛细度最细,为(22.72±0.30)μm;KAP8.1基因不同基因型个体羊毛细度差异显著(P0.05),BC基因型羊毛细度最细,为(21.64±0.43)μm;而羊毛自然长度和伸直长度差异不显著(P0.05);KAP1.3-KAP8.1有利基因型聚合体BC-AA个体羊毛细度显著低于其它合并基因型个体(P0.05)。结果提示:绵羊Ⅰ型IF、KAP1.3和KAP8.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合并基因型对中国美利奴羊羊毛性状有一定的影响,可以作为进行绵羊羊毛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5.
微卫星标记与绵羊部分毛用性状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绵羊1、6号染色体上选取BM6506、BM1824等5个微卫星基因座对待测绵羊群体部分毛用性状的表型数据资料按基因型分组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OarJMP8可对羊毛自然长度性状进行标记;BM6438和BM6506可对羊毛细度进行标记;在绵羊6号染色体上的OarJMP8附近存在控制羊毛自然长度的QTLs;在绵羊第1号染色体的BM6438和BM6506区域存在控制羊毛细度的QTLs。  相似文献   

6.
实验通过PCR-SSCP技术,对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KRT27基因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对不同基因型与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羊毛细度性状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外显子5的一段长度为122 bp的扩增产物经SSCP分析后出现了两种基因型AA和AB,存在两种等位基因A和B;AA基因型和AB基因型在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中的频率分布分别为0.86和0.14,等位基因A、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93和0.07,表明A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所研究群体在该位点上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不同基因型的个体间羊毛细度性状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近年来遗传结构的变化趋势以及探讨毛用性状与繁殖性状的遗传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些性状的遗传力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收集额敏县聚鑫细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1985-2018年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共计9 428只羊毛生产记录和1987-2018共计5 887只年繁殖记录,运用BLUPF90软件结合Gibbs抽样方法,利用单性状模型对中国美利奴(新疆型)毛用性状(细度支数、等级、总评分、毛长、污毛重和鉴定时体重)和繁殖性状(配种次数、妊娠天数、胎产羔数和总产羔数)进行方差组分和遗传力估计,利用双性状模型分析毛用性状与繁殖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与表型相关。结果显示,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毛用性状细度支数、等级、总评分、毛长、污毛重、鉴定时体重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471±0.020、0.088±0.030、0.114±0.018、0.426±0.025、0.328±0.041、0.317±0.046;繁殖性状配种次数、妊娠天数、胎产羔数及总产羔数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056±0.009、0.022±0.010、0.120±0.018、0.163±0.016;毛用性状与胎产羔数、总产羔数之间的遗传相关范围为-0.031~0.286,鉴定时体重与胎产羔数(0.286)、总产羔数(0.204)遗传相关最高,细度支数与胎产羔数(-0.143)、总产羔数(-0.048)呈负的遗传相关;毛用性状与胎产羔数、总产羔数之间的表型相关范围为-0.210~0.216,毛长与总产羔数(0.216)表型相关最高,细度支数与胎产羔数(-0.137)、总产羔数(-0.210)呈显著负表型相关。本研究结果发现,毛用性状与繁殖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这一结果可为今后制定中国美利奴羊育种规划提供数据基础,为选育优质高产、繁殖性能好的细毛羊提供理论依据,从而进一步提高细毛羊产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近年来遗传结构的变化趋势以及探讨毛用性状与繁殖性状的遗传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些性状的遗传力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收集额敏县聚鑫细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1985-2018年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共计9 428只羊毛生产记录和1987-2018共计5 887只年繁殖记录,运用BLUPF90软件结合Gibbs抽样方法,利用单性状模型对中国美利奴(新疆型)毛用性状(细度支数、等级、总评分、毛长、污毛重和鉴定时体重)和繁殖性状(配种次数、妊娠天数、胎产羔数和总产羔数)进行方差组分和遗传力估计,利用双性状模型分析毛用性状与繁殖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与表型相关。结果显示,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毛用性状细度支数、等级、总评分、毛长、污毛重、鉴定时体重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471±0.020、0.088±0.030、0.114±0.018、0.426±0.025、0.328±0.041、0.317±0.046;繁殖性状配种次数、妊娠天数、胎产羔数及总产羔数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056±0.009、0.022±0.010、0.120±0.018、0.163±0.016;毛用性状与胎产羔数、总产羔数之间的遗传相关范围为-0.031~0.286,鉴定时体重与胎产羔数(0.286)、总产羔数(0.204)遗传相关最高,细度支数与胎产羔数(-0.143)、总产羔数(-0.048)呈负的遗传相关;毛用性状与胎产羔数、总产羔数之间的表型相关范围为-0.210~0.216,毛长与总产羔数(0.216)表型相关最高,细度支数与胎产羔数(-0.137)、总产羔数(-0.210)呈显著负表型相关。本研究结果发现,毛用性状与繁殖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这一结果可为今后制定中国美利奴羊育种规划提供数据基础,为选育优质高产、繁殖性能好的细毛羊提供理论依据,从而进一步提高细毛羊产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我盟1999年开始实施“兴安细型细毛羊选育与开发研究”项目,利用引进的细型澳洲美利奴种公羊对兴安细毛羊进行导血改良,培育个体生产性能高、羊毛综合品质优良,主体细度66支、70支以上的优质细型细毛羊。2000-2004年,我们对项目区采集的羊毛进行了物理性能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项目区细羊毛净毛率高,羊毛细度由原来的60~64支纱提高到66~70支纱,被毛品质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细度是确定羊毛品质和使用价值的重要指标,在羊毛的所有物理特性中居首要地位.羊毛纤维的各种技术性分类都是以细度作为主要特征,甚至是唯一的系统特征.因为羊毛纤维的细度不仅与其物理、化学、机械性能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也决定着毛纱的细度、厚度和织品的品质.同时,细度也是决定羊毛贸易价格的重要依据.在澳大利亚的羊毛定价系统中,细度的重要性占53%,长度占7%,强度占14%,杂质占9%,市场因素占8%,其他占9%.羊毛越细,价格越高.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study,321 samples were tested to evalu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fineness and single fiber strength of alpaca fib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ineness average of lateral part was 24.30 μm,subject range was from 18.01 to 27.00 μm,accounted for 72% of the total samples;The strength average was 8.31 cN,subject range was from 5.01 to 11.00 cN, accounted for 88% of the total samples, it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fineness of alpaca wool fiber was fine,the strength could satisfy the textile technology. The corre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ineness of different parts (neck, shoulder, thigh, abdomen, lateral and back) in different groups (sex, age) all reflected that the wool fiber of the back was the finest,the strength was the minimal;And that of abdomen was the thickest,the strength was the maximum. On the other hand, we knew the greater the strength, the fineness was thicker; The smaller the strength, the fineness was finer from the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fineness range corresponded to the strength. In addition, there was also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 in differernt groups (sex,age),the fineness of adult alpaca was thicker than yearling alpaca, the male alpaca was thicker than female alpaca; The strength of adult alpaca was stronger than yearling alpaca, the male alpaca was stronger than female alpaca. The abov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ineness of alpaca wool fiber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ingle fiber strength.  相似文献   

12.
许艳丽  胡昕  邢巍婷  张敏  王乐 《中国畜牧兽医》2017,44(10):2980-2986
本试验采用相关国家方法标准对321只羊驼毛绒样品开展了纤维细度及单纤维强力参数的检测,旨在分析羊驼毛纤维细度、单纤维强力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羊驼侧部毛纤维平均细度为24.30 μm,细度主体范围为18.01~27.00 μm,占样本总量的72%;平均纤维强力为8.31 cN,主体范围为5.01~11.00 cN,占样本总量的88%,说明羊驼毛整体细度较细,强力可满足纺织加工要求。羊驼毛细度和单纤维强力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性别、年龄的羊驼颈部、肩部、股部、腹部、侧部、背部6个不同部位细度、单纤维强力都反映为背部最细,单纤维强力最小,腹部细度最粗,单纤维强力最大;另外,从羊驼毛不同细度区间对应单纤维强力分布也可看出,羊驼毛的单纤维强力值越大其细度值越大,反之越小;除此之外,不同性别、年龄的羊驼毛细度对应单纤维强力也呈正相关,成年羊驼毛细度粗于周岁羊驼,公羊驼毛细度粗于母羊驼,成年羊驼单纤维强力大于周岁羊驼,公羊驼单纤维强力大于母羊驼。综合以上结果,说明羊驼毛细度与单纤维强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细毛羊KRT26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羊毛细度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揭示影响绵羊重要经济性状的功能基因的分子遗传特征及其与细毛羊群体的遗传关系,为高效选育绵羊品种经济性状及其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分子遗传学依据。试验利用PCR-SSCP、DNA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对289个细毛羊的KRT26基因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及其与细毛羊羊毛细度的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KRT26基因在该细毛羊群体中存在AA、AB、BB 3种基因型,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21、0.426和0.353,A、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434、0.566,细毛羊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为0.371,呈中度多态水平,且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P0.05)。经过BioEdit软件比对序列和Chromas软件分析测序结果显示,KRT26基因发现5处碱基突变:83bp(G/C)、86bp(T/C)、112bp(C/T)、140bp(G/A)和247bp(C/T),并通过氨基酸序列的比对结果表明,2处发生了氨基酸的替代,即Val/Ile和Asn/Lys。KRT26基因在细毛羊群体中AA基因型个体极显著高于AB和BB基因型(P0.01)。因此,KRT26基因可能作为羊毛细度性状的一个新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4.
采用超细型和细型细毛羊皮肤组织为试验材料,以18S rRNA、β-actin、GAPDH等基因为内参,角蛋白26(keratin 26,KRT26)为目的基因,建立了基于SYBR Green Ⅰ染料技术的Real-time PCR检测体系,并分析KRT26基因在不同细度绵羊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以cDNA为模板建立的标准曲线循环阈值(Ct)与标准cDNA模板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当以18S rRNA、β-actin、GAPDH作为内参基因时,KRT26基因在超细型细毛羊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是细型细毛羊皮肤组织中的1.5倍。初步确定KRT26基因与毛细度具有相关性,这将为进一步研究分子育种和绵羊毛纤维细度性状的改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近年来内蒙古阿拉善地区阿拉善白绒山羊绒纤维细度的变化情况,该试验采用国标方法,利用全自动纤维细度仪,分别于2010年和2014年测定了洪格尔鄂楞地区阿拉善白绒山羊绒纤维的细度,比较、分析了不同年度绒山羊的绒纤维细度之间的差异及绒纤维细度的分布情况。试验结果表明,2010年阿拉善白绒山羊绒平均细度分别为公羊(16.60±1.63)μm、母羊(16.93±1.58)μm,2014年平均细度分别为公羊(13.83±0.79)μm、母羊(14.52±0.74)μm,2014年测定的公、母绒山羊绒平均细度均极显著小于2010年测定的公、母绒山羊绒平均细度(P0.01)。结果提示,近年来采取的相关措施显著地减小了阿拉善地区阿拉善白绒山羊绒纤维细度。  相似文献   

16.
青海细毛羊周岁公母羊羊毛细度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查明青海细毛羊的羊毛细度,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与农业部新疆羊毛羊绒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合作于2007年8月份对青海细毛羊周岁公母羊共计90份羊毛毛样进行了细度分析。结果表明:周岁公羊的羊毛平均细度为20.43±1.72μm,周岁母羊的羊毛平均细度为18.37±1.39μm;变异系数为公羊8.4%,母羊为7.6%。  相似文献   

17.
羊绒细度是评价羊绒品质和衡量羊绒价格的关键数量性状,近年来,随着羊绒细度功能标记基因的深入研究,通过高通量数据解析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逐步筛选出羊绒细度性状的候选基因,但是羊绒细度关键调控基因、表达量及分子调节机制尚未明了。基因表达受多种调节因子调控,其中非编码RNA的调节作用比较活跃,主要包括microRNA、lncRNA和circRNA等。经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发现,非编码RNA在绒山羊品种间和品种内的不同羊绒细度个体皮肤、次级毛囊及次级毛囊周期性生长发育中差异表达并调节羊绒细度相关靶基因,但多种非编码RNA共同调节同一靶基因的信号通路甚少。目前通过对羊绒细度差异基因进行SNP标记辅助选择、转录组筛选、高通量解析非编码RNA调节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相关研究发现,两两通路聚焦相同的羊绒细度靶基因较多,两条通路以上共同聚焦到某个或某几个羊绒细度的关键靶基因较少。作者主要讨论了羊绒细度候选基因及转录水平上microRNA、lncRNA和circRNA对羊绒细度相关靶基因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在冬、夏季对塞北兔3个品系不同体表部位的被毛进行活体采样,分别测定被毛密度、平均细度和粗毛率.结果表明,冬季较夏季被毛密度大,平均细度小,粗毛率低.同一季节内,被毛密度肩部与背部相当,而臀部最大(P<0.05);平均细度肩部最大,背部次之,臀部最小,但差异不显著(P>0.05);粗毛率肩部最高,臀部最低(P<0.05).3个品系变化趋势一致,品系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青海毛肉兼用半细毛羊生产性能遗传力估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青海省柴达木地区青海半细毛羊9个主要生产性能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初生重、断奶重、周岁剪毛量、羊毛细度、毛长、剪毛前体重、剪毛量都是高遗传力的生产性能,也是青海半细毛羊育种过程中鉴定选种、组群的主要选择依据;断奶重、周岁剪毛量、剪毛前体重与剪毛量之间呈强正遗传相关,断奶重可作为对剪毛量进行早期选择的生产性能指标;断奶重与羊毛细度之间呈负遗传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