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牧草生物技术不仅是草业科学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也是草业科学与生命科学紧密结合的交叉学科研究前沿。在"新农科"教育改革背景下,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草业科学本科专业教学团队对牧草生物技术课程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改革探索。通过精简课程内容、采用案例教学法、使用雨课堂软件、设计开放性实验、开展研究型教学以及增强思政教育等多种手段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了学生的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2.
伏兵哲  高雪芹  兰剑  许冬梅  沈艳  李小伟 《草业科学》2016,33(10):2153-2158
"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为草业科学专业的核心课。为了适应草业科学的发展要求,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草业专业技术人才,宁夏大学草业科学专业对"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课程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课程考核体系方面进行了改革。教学实践证明,课程改革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质量,促使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课程建设向高水平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3.
草业琐谈之二--草类植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继周 《草业科学》2003,20(5):30-31
"草类植物"(简称"草类")是最近引入草业科学的一个词汇. 草业科学中通常使用"牧草"这一词汇来概括各种用来饲养家畜的草本植物、小灌木、灌木、小乔木、藤本植物乃至有毒有害草本植物.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推进高等教育学分制改革步伐,推进小课时背景下的草业科学专业动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西部地区草业科学专业学生学习动物学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不同生源地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合草业学科发展的教学内容,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教学形式、考核方式做进一步改革与完善,目的是切实培养立足青海、服务地方,发挥自身优势的草业科学专业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5.
在西藏草业科学特色专业项目推动下,西藏农牧学院草业科学专业在教学管理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变了以往刚性化、机械化的管理方式,采用服务化、柔性化的管理理念,鼓励考试改革,加强了开设选修课的灵活度,提高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介绍了西藏农牧学院草业科学专业教学管理的现状及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以内蒙古民族大学草业科学2002级、2003级学生为教学改革对象,对牧草育种学课程的教学大纲、考核评分体系进行修订,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草业科学专业4个年级的课程论文、毕业论文、实践教学成绩及考研录取率进行综合评价,以此反映牧草育种学课程改革的效果.结果显示:4个年级组的隶属函数总平均值排序为:2002级(0.844 6)>2003级(0.519 1)>2001级(0.410 5)>2000级(0.047 10).说明改革后(2002级、2003级)学生专业素质与水平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7.
"草业振兴,种子先行".优良牧草种子是发展草业生产的第一性生产资料,是振兴草业的物质基础.新疆奇台县草原站作为自治区重要的牧草种子基地之一,自1959年建站以来,一直把草业科研和新技术的推广做为中心工作来抓,按照"四化一供"的种子经营方针,在牧草育种、良种繁育、牧草栽培方面进行了标准化、规范化、系列化的试验研究,依靠科研进步,摸索出了牧草种子科研、良繁、生产、销售一条龙的经营管理模式,积累了产业化经营的成功经验,为改变新疆牧草种子生产落后、依赖调进的局面,全面振兴新疆牧草种子生产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国草业教育发展史:1.本科教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草业教育是从高等教育开始,由20世纪30年代在大学陆续开设的牧草学、草原学、饲料生产学等单门课程逐步发展、扩大为完整、系统的草业科学专业。70多年来,通过单门课程教学,本、专科专业教学体系初步形成,恢复及完善,本科专业教学体系快速发展和提高4个发展阶段,草业教育由畜牧专业的单门课程发展为独立的二级专业,继由二级专业提升为草业科学一级学科。草业本科教育在内涵提高的同时,其外延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与成就,专业的数量和培养的草业人才大幅度增加,2010年全国共有草业科学本科专业30个,截至2008年底,有专业教师486人,已毕业本专科生14 225名,有在读本科生5 107名,中国成为世界上草业科学专业和学生的数量最多、培养层次最完整、教学指导思想最先进的国家之一,而且,甘肃农业大学的草业科学本科专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本学科本科专业。  相似文献   

9.
在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实践能力、社会竞争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疆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牧草及饲料作物生产学》课程组在不断的探索与改革中提出"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法这一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并在草业科学专业实践课程中应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通过使用该实践教学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由传统的被动式转变成主动参与式实践模式,实践过程更注重学生创造性科学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留有自主思考的空间,从根本上摆脱以教师为中心,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性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草业教育发展史:3.教材出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草业科学专业教材的出版最早始于1950年。此后,教材的出版主要有两个渠道,一个是相关政府部门组织出版的全国试用教材与翻译教材,另外是出版社组织和作者自编及翻译教材。"文革"前我国共出版6本草业(牧草学、草原学、饲料生产学)中文教材。1977年"全国草原专业教材会议"规划、出版了12本教材。1987年农业部成立教材指导委员会畜牧学科组,连续制订了"七五"、"八五"和"九五"草原(草业科学)专业教材建设规划;2003年教育部成立了高等学校农林科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植物生产与草业科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了"十五"和"十一五"的新编教材和已出版教材的修订任务。至今,草业科学本科教学的教材已基本齐备,除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基本教材外,还编写出版了多种参考教材,共计32种39个版本,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本科生教学用书的需要。出版研究生教材6本。为了草业科学专业少数民族班教学需要,还出版了14本蒙古文和1本维吾尔文的教材。此外,为畜牧专业和水产专业编写出版了5个版本的《饲料生产学》、4个版本的《草地学》和《水产饲料生产学》。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少数民族草业教育在中华民国时期已有萌芽,1939年国立青海初级实用职业学校在青海贵德县成立,主要培养藏族学生,设有垦牧科,开设了牧草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民族草业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全国各地的30个高等院校草业科学专业大部分都曾培养过少数民族的学生。根据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的西部7所普通高等学校,北京林业大学(只包含博士研究生)和两所职业技术学院(含中专生)的统计,截止2008年,已培养出了31个少数民族草业科学本专科毕业生2 985名,高职和中职毕业生1 143名;授予了13个少数民族的98名研究生草业科学硕士学位和蒙古、回、朝鲜、哈萨克、达斡尔、仡佬和柯尔克孜7个少数民族的21名研究生草业科学博士学位;此外,还通过短训班培训了2 027名草业专业人员。少数民族草业教育取得这些巨大成绩的主要原因是党和国家关心和重视发展少数民族教育,贯彻执行了党的优惠和特殊的民族教育政策,根据少数民族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制度和教学方法等。  相似文献   

12.
刘文献 《草业科学》2021,38(3):598-604
在生物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加强草业科学专业学生利用编程语言进行大数据处理及可视化分析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科研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对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编程能力的培养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及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快速构建编程知识体系是目前高校信息学课程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科研实践,紧紧围绕学生编程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等关键问题,提出以R语言科研绘图为引导,从教学导向、学习内容、教学模式、深入学习机制等多个方面共同构建针对草业科学专业学生学研一体的编程教学新模式。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能有效克服学生对编程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对编程学习的潜能和兴趣,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可为学生后期自主深入学习编程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等草业科学教育发展的道路及其在世界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上存在着不同特色的高等草业教育和教学指导思想。俄罗斯的草地经营学高等教育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认为草地经营是饲料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在合理利用和改良天然草地的基础上,生产干草、半干贮草、青贮草、放牧饲料、草粉以及其他饲料,因此,俄罗斯的草地经营学教育至今仍是畜牧学教学的一部分。英国的草地科学史悠久,草地科学教学以土—草—畜系统理论为指导,形成了以草地科学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教育,没有建立独立的草地科学专业。美国的草原管理学教育始于20世纪初,在利用草原的多种功能,把草原的流域水土保持、野外游憩与放牧饲养家畜结合在一起,全面发挥草原的重要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科学思想指导下,建立了独立和庞大的草原管理学专业教育体系。我国的草业科学教育始于20世纪30年代,50年代建立了独立的草原专业。80年代以来,在草业系统工程思想和草业生态系统理论的指导下,草业教育有了极大的发展。与俄罗斯、英国和美国的草业教学思想相比,我国草业科学的教学指导思想具有更丰富、更系统的科学内涵,也具有更强的产业概括性,为我国的草业教育奠定了科学思想基础,在草业生产的推动下,实现了草业教育的高质量、健康和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草类植物育种学是草业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分析了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材滞后、课时数偏少、教学方法、手段滞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加强教材建设、教学内容上应该强化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尝试双语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多元化功能进行教学、改革课程考核体系等。  相似文献   

15.
草业科学是兰州大学特色与优势学科,也是“双一流”建设学科。草地保护学是草业科学专业教学体系中重要的专业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经过十余年的讲授与改进,兰州大学草地保护学已成为一门特色鲜明,综合性、知识性及实践性很强的草业科学专业主干课程,同时具备了较为完善的英文教学内容、应用英语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和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群体等全英文教学所需的基本条件。针对全英文授课的特殊性,通过改进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建立多方位全英文考核方式,并及时根据学生反馈进行调整等方式方法开展教学。为进一步提升草地保护学课程全英文教学效果,应实施加快全英文教学资源建设、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创造学习与应用英语的氛围、全方位照顾不同英语能力的学生、中英文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等措施。草地保护学课程全英文教学使学生受益诸多,既掌握草地保护学专业知识,又提高了英文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和自信,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应对未来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云南农业大学草学学科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整合资源、优化师资,促进草学学科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及学科建设成效。提出了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是草学学科发展的必经之路;领导重视、团队合力、高校与科研院所及企业联合办学,是草学学科发展的关键;整合资源、优化团队、把握机遇是加速草学学科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草业科学专业学生野外实习中生态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5届草业科学专业本科生生态意识的调查,发现学生对草地生态知识比较渴求,但是生态教育欠缺、意识薄弱、认知不足。针对以课程为体系设置教学实习内容缺乏系统协调性、生态思维能力培养不突出的原因,提出在草业科学专业草地群课程教学中贯穿生态教育、野外教学实习培养学生的生态思维、独立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的草业科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设想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开展的新形势,结合新疆农业大学草业科学本科教育工作的问题,提出草业科学的高等教育改革的初步设想:改变现有培养目标;改造现有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调整课程时间安排,将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合二而一;增加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注重少数民族学生的教学工作等。  相似文献   

19.
草学作为新兴一级学科,近年来发展突飞猛进,使得草业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同时对核心课程运动场草坪建植与管理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运动场草坪建植与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重视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等具体的改进措施,以提高草业科学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