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DDT作为一种典型的致畸、致癌、致突变的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物,在土壤中降解速度缓慢,残留半衰期较长,而微生物是土壤中有机污染物自净的关键方式。本文以DDT作为土壤典型有机氯污染物,概述了其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以及土壤中DDT污染的微生物降解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利用蚯蚓作为工程生物强化土壤原有土著微生物降解DDT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作者于1981~1985年调查了上海菜区六六六和DDT的污染情况,并分析蔬菜、土壤和水质样品共1408个。由于1981~1982年施用农药和农药厂排放,导致青菜和土壤中的六六六污染相当严重。为此从1983年开始因停止生产和严格控制使用农药,蔬菜和土壤中六六六含量则迅速减少。尽管土壤中DDT含量较高,蔬菜从土壤中吸收量却很少。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上海蔬菜区的六六六和DDT已不是一个具有显著影响的环境污染问题,并确信以后该污染状况将会继续减轻,蔬菜因从土壤和灌溉水中吸收有机氯农药而达到超过卫生标准的可能性也是极少的(六六六——200ppb,DDT——100ppb)。  相似文献   

3.
DDT和多菌灵对小麦种子生活力以及小麦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的质量日益受到重视 ,而土壤污染物对小麦的安全生产构成威胁。DDT是土壤中典型的持久性污染物 ,虽然我国于 2 0世纪 80年代初已禁止生产和在农业上使用 ,但由于DDT在土壤中的残效期较长 ,目前 ,土壤中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DDT污染[1] 。当人体存在低剂量的DDT时 ,容易使人的内分泌紊乱[2 ] ,人体健康受到威胁。多菌灵是一种生产上常用的杀菌剂 ,长期大量施用也易在土壤中积累。我们通过水培法和盆栽法研究了DDT和多菌灵对小麦种子生活力和小麦植株生长的影响 ,现将有关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供试农药为 2 0 %D…  相似文献   

4.
我国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及土壤污染源,从DDT、六六六及挥发性氯代脂肪烃污染土壤、油类污染土壤、金属类污染土壤几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分析了我国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1982年对山东省牟平、荣成、平原、泰安和萊蕪等县农田土壤及小麦中六六六和DDT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六六六在小麦和0~70厘米土壤中残留量总平均分别为0.1452和0.1423ppm; DDT分别为0.0173和0.2148ppm。不同地区农田土壤和小麦中六六六和DDT的各異构体的残留比率不同,各異构体随土层加深而残留量减少,但甲体、丙体和丁体六六六随土层加深其残留比率却有所增加,乙体則减少;DDT各代谢異构体在不同土层中的残留比率变化较小。与1980年相比较、六六六和DDT在小麦相农田土壤中的残留量大为减少。  相似文献   

6.
安徽农田有机氯农药污染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六六六停用几年后安徽省砀山等16县农田土壤中六六六、DDT污染水平。土壤中六六六平均残留0.150mg/kg;局部地区维持0.2—0.5mg/kg残留水平,说明存在新的污染;残留六六六以α-、γ-和σ-666为主,β—666呈降低消失趋势。全省农田土壤DDT平均残留0.361mg/kg,淮北旱地及沿江稻区水平较高,超过0.4mg/kg;残留形式以pp′—DDT和pp′—DDD为主。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不同利用方式土壤DDT残留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江西省不同利用方式土壤DDT残留特征及生态风险。[方法]利用GC-ECD检测江西省7种不同利用方式土壤中的DDTs残留。比较了不同利用方式土壤DDT残留水平,分析了DDT来源,评价了DDT生态风险。[结果]7种不同利用方式土壤DDTs残留量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其平均残留量为0.37μg/g。7种不同利用方式土壤DDTs残留量:桔树生长地土壤〉水稻种植地土壤〉茶树生长地土壤〉河滩草地土壤〉蔬菜种植地土壤〉板栗树生长地土壤〉棉花种植地土壤。DDT组分中,仅p.p′-DDT被检出,这表明7种土壤均有新的DDT污染源输入。生态风险评价表明,7种不同利用方式土壤中的DDTs对该地区鸟类、土壤生物及哺乳动物的风险较低。[结论]DDT对江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类健康存在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对86个采自福建果园的表层土壤样品进行DDT含量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DDTs含量在ND~158.01μg/kg之间,均值为11.24μg/kg,DDT残留物以P,P′-DDE和O,P′-DDT为主。DDT污染大部分由历史污染造成,但个别果园可能存在使用三氯杀螨醇导致表层土壤高DDT残留,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对兴化市不同地区、不同土壤类型及不同的环境条件,依据农田土壤污染物检测结果,对土壤污染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农田污染程度和污染因子。结果表明:兴化市农田土壤耕层中6种重金属及六六六和DDT污染指数值均小于1,属于未被污染的土壤,土壤环境质量为一级农田。  相似文献   

10.
辽宁植烟土壤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量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辽宁植烟土壤重金属污染和农药残留状况,对辽宁省10个植烟县(市)土壤的As、Hg、Pb、Cd、Cr、Cu和Ni 7种重金属含量及六六六(HCH)和滴滴涕(DDT)2种农药残留量进行了测定与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无论辽宁植烟区整体还是各个县(市),土壤重金属Cr、Ni、Cu、As含量均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Hg含量均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Cd、Pb含量整体分别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一级标准,仅个别地区处于一级、二级标准。无论辽宁植烟区整体还是各个县(市),土壤HCH和DDT残留量均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土壤中As、Hg、Pb、Cd、Cr、Cu、Ni及HCH、DDT的污染指数均小于1,重金属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0.60,农药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0.042,两者均小于0.7。可见,辽宁植烟土壤处于清洁水平,适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