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稻田套种木耳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稻田中后期田间温、光、湿环境极适合木耳生长,特别是水稻进行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有利于木耳耳片生长;相反木耳菌丝呼吸放出的二氧化碳可供给水稻光合作用.它们两者互为利用的关系,为提高两者产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充分利用中稻田良好的生态环境,笔者于1997年夏季进行了中稻田套种木耳试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将套种技术介绍如下:1 供试品种 ①木耳菌株:大光木耳,引自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属中高温型品种.②水稻品种:Ⅱ优58,生育期较长且植株叶片偏大.  相似文献   

2.
木耳新品种‘吉黑3号’是采用朵型定向育种模型,以野生木耳菌株与地方品种为亲本杂交选育而成。生育期为95 ~ 105 d,属于中熟品种;经“小孔”栽培后,单片耳率高达92%;产量为每100 kg干料产鲜耳81.7 kg,适合东北地区短袋栽培。  相似文献   

3.
 木耳新品种‘吉黑2号’是用从大兴安岭采集的野生木耳菌株与地方品种“单-单”杂交,再经系统选育而成,从接种到采收115 ~ 125 d,子实体单片簇生,黑色,单个耳片直径3.5 ~ 6.3 cm,厚0.12 ~ 0.14 cm,“小孔”栽培单片耳率比对照‘延特5号’高27.8%,产量为每100 kg干料产鲜耳80.9 kg。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金江镇打芝坝村仿野生黑木耳栽培技术极其原始,管理粗放,产量极低,但该种木耳口感细腻,品质极佳,价格高昂。为了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研究组对该木耳进行了菌种分离(菌株YUCM510200)、鉴定,以及菌株的耐高温和栽培实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该木耳耐高温,出耳速度快,耳基致密,耳片为薄片型,菊花状,孕面呈灰黑色,背面有毛。产品外观、口味和仿野生栽培的木耳基本相同,只是在泡发时的香气较弱;生物学效率为每公斤干料产鲜木耳1300 g,以干品计为100 g。该品种由于耐高温能力强,在热带地区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黄背木耳菌株不同时间分离培养的菌种在酯酶同工酶酶谱带上表现和耳片形态特征上表现一致,但在产量上存在差异,产量高的菌株比其他菌株增产21.43%~166.2%,分离培养年限短的菌株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段木栽培木耳,一般初学者往往只重视选种和点种,对耳场选择及清理工作注意不够。为此,笔者根据自己的生产实践,就耳场的选择、清理、消毒谈点浅见.(一)耳场的选择耳场俗称耳塘,是木耳生长发育的场所,因此要根据木耳菌丝体及子实体的生育要求进行选场,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光线.木耳是喜光性菌类,子实体生育期光线充足,不仅生长快,且耳片色黑、肥厚、质量好.此  相似文献   

7.
黄背木耳生活力强,抗杂菌污染,容易栽培成功,所以近年来袋栽黄背木耳发展很快.但黄背木耳的耳片厚,感观和口感差,销路不畅.笔者在实践中,已摸索出提高其质量的点滴经验,现简介如下.总的管理原则:要干湿结合,前期光线要强,后期光线要暗,供水要足,使耳片充分展开,耳毛缩短、  相似文献   

8.
木耳采用悬挂式栽培,其温度、湿度等条件难以满足,造成耳片不能完全展开,产品质量较低。为了提高木耳的质量,我们于1991年底利用阴畦法栽培,给木耳创造一个较适宜的环境,使得耳片可以完全展开,提高木耳的商品价值,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把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木耳71菌株是笔者筛选出来的一个优良粗木耳菌株,自《食用菌》94年第1期介绍了它的特性后,有不少读者来信询问栽培技术,现再报道如下: (一)安排好栽培季节 71木耳属中高温型品种,要根据当地全年气温适宜的季节进行栽培。以气温28℃左右时栽培出耳较为理想,栽培周期短,出耳期30天左右即可结束,耳质柔软无毛。低温20℃左右栽培出耳期长,要45~60天出耳才能结束,且绒毛不能脱落,耳质厚硬,会降低质量。一般安排.1~2月扩制母种,2~3月制原种,4、5月生产栽培袋,6~8月出耳管理。 (二)合理配制栽培料 该品种适应多种代料栽培,也可用段木栽培,栽培者可因地制宜选用栽培主料,并添加适量辅料和微量元素。这里介绍几个配方供  相似文献   

10.
在木耳生产中,每到高温高湿的夏季,特别是霉雨季节,常常发生严重的烂耳现象,耳片腐烂流失,不堪食用。全国各木耳产区段木栽培与代料栽培的毛木耳或黑木耳,只要接触地面均会受害,这给木耳生产带来了严重损失。该问题极待解决。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野生木耳菌株与地方品种"单-单"杂交后再经系统选育,选育出黑木耳新品种"吉黑3号",其菌丝体洁白浓密,菌落边缘整齐、均匀,子实体簇生,"小孔"栽培单片耳率高达90%以上,属于中熟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每100kg干料产鲜耳81.7kg,比对照品种("延特5号")平均增产9.2%。  相似文献   

12.
黄背木耳组织分离菌株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背木耳是毛木耳中品质最好的一种,是我国重要栽培耳类。通过连续三年的耳片组织分离,分别获得Ap2-2,Ap6和Ap8三个菌种。经与原始菌株比较试验表明,组织分离菌株彼此之间及与原始菌株之间都有拮多抗线产生;在菌丝长势上,Ap6菌株的菌丝体明显比其他菌株旺盛,而其余菌株在菌丝长势上无明显差异;在产量上表现出随着分离年限的缩短,产量呈递增趋势,组织分离菌株Ap2-2,Ap6和Ap8分别比原始菌株增产27.76%,33.42%和60.24%。  相似文献   

13.
刘代宽 《食用菌》2002,24(6):31
笔者在教学推广食用菌中 ,按传统常规制作试管母种成功率较低 ,经多次试验用木耳原基制母种成功率达 95 %。黄背木耳、黑木耳代料生产时做套圈出耳 ,耳基一形成就如乒乓球大小的原基。组织分离前选一最好的木耳原基取下放入接种箱内 ,勿用酒精消毒 ,用手术刀片轻轻削去外表层再切成 0 .5 m m左右大的耳基片 ,用接种针接入试管内常规培养黄背木耳及黑木耳组织分离$安徽宽大菌业研究所@刘代宽  相似文献   

14.
银白木耳彩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耳片发育;2.袋栽特写;3.菜肴——松鹤延年;4.袋栽群体;5.单朵特写银白木耳 Auricularia polytricha(Mont.)Sacc.var.argentea Zhao et Wang,是木耳科、木耳属毛木耳的一个新变种,1987年赵大振首次  相似文献   

15.
黄背木耳组织分和株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背木耳是毛木耳中品质最好的一种,是我国重要栽培耳类,通过连续三年的耳片组织分离,分别获得Ap2-2,Ap6和Ap8三个菌种,经与原始菌株比较试验表明,组织分离菌株彼此之间及与原始菌株之间都有拮多抗线产生;在菌丝长势上,Ap6菌株的菌丝体明显比其他菌株旺盛,而其余菌株在菌丝长势上无明显差异;在产量上表现出随着分离年限的缩短,产量呈递增趋势,组织分离菌株Ap2-2,Ap6和Ap8分别比原始菌株增产27.76%,33.42%和60.24%。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适合江山当地袋料栽培的黑木耳优质高产菌株,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对8个新引进的黑木耳菌株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综合黑木耳各菌株的抗性、耳基出现早晚、木耳产量和商品质量等因素,得出916、新科、浙耳一号这3个菌株比较好。其中,浙耳一号,出耳早,属早熟菌株,可作为秋季接种较迟的菌株;916、新科出耳较迟,属晚熟菌株,产量高、抗性强,可作为当地袋料栽培的主要菌株。  相似文献   

17.
食疗佳品--木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耳,又称黑木耳、光木耳、黑菜、云耳、川耳等,为担子菌纲木耳目木耳科木耳属的一种食用菌。因常生于桑、槐、柳、榆、楮等朽树上,状似人耳故名。木耳呈半透明的胶质状。初生时小杯状,长大后呈片状,边缘有皱褶,宽2~12cm。耳片富有弹性,子实层着生于腹面,腹面光滑或略有皱纹,红褐色或棕褐色,干后变深褐色至黑褐色,背面灰褐色有短毛。主要分布于温带或亚热带地区,我国主要产于东北、华中和西南各省,总产量居世界首位。木耳因采集期不同,有春耳、伏耳、秋耳之分。其中以伏  相似文献   

18.
戴肖东  马银鹏  张丕奇  陈鹤  张介驰 《园艺学报》2016,43(Z2):2767-2768
木耳新品种‘黑威10号’是从大兴安岭野生木耳中采用组织分离获得,经系统选育而成。子实体单片聚生,黑灰色,单朵子实体直径12.0 ~ 14.0 cm,单个耳片直径7.0 ~ 10.0 cm,厚0.10 ~ 0.14 cm。中熟品种,开口后55 ~ 65 d采收。每100 kg干料产鲜耳120 ~ 165 kg。  相似文献   

19.
综合菌棒发菌、出耳情况以及耳片商品品质,对来源于东北、陕西及浙江丽水等地的18个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judae)菌株在浙江丽水地区进行品种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菌株新科5、A97-2、A08、Au233、黑丰5号、916-1比较适合浙江丽水地区栽培;其中A97-2、A08、Au233、黑丰5号出耳早,产量较高,可以作为秋季接种较迟的品种,品质以A08最好;新科5、916-1出耳较迟,产量高,抗烂棒能力强,是当前栽培的主流品种。  相似文献   

20.
在木耳栽培过程中,每到高温高湿的夏季,常常发生严重的“流耳”病,耳片腐烂流失,不堪食用。这给木耳生产带来了严重损失,此问题极待解决。我们在研究木耳流耳病过程中,观察到烂耳是线虫、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等综合感染的结果,特别是线虫(图1),它的破坏作用尤为明显。烂耳片中几乎均可找到线虫。有时,因线虫已经干死,或仅有卵粒及数量极少的线虫,故不易发现。但经过室内培养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仍可看到线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