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道文 《茶业通报》1994,16(4):36-37
浅谈“紫阳毛尖”茶产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王道文(陕西省紫阳县茶厂)“紫阳毛尖”是紫阳茶叶中的珍品。特别是近几年,“紫阳毛尖”以天然含硒量丰富,氨基酸、儿茶素等营养成分高、具有防癌功能和延缓衰老的保健作用,深受人们喜爱。自1986年以来,紫阳毛尖不仅走...  相似文献   

2.
周俊  朱江 《茶业通报》2011,(3):107-110
对九华佛茶主要产地茶叶中的硒含量分县区进行了采样检测,根据我国富硒茶的行业标准(NY/T600-2002)要求,将检测结果进行了归类分析,并与我国现有成品茶中含Se量的权威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确认九华佛茶中的Se含量丰富,部分可归入富硒茶之列,多数属于中硒茶或含硒茶,具有开发富硒茶的潜力,是上佳营养保健茶。  相似文献   

3.
程良斌 《茶业通报》2006,28(1):22-24
以紫阳为中心的相对富硒区,位于陕西南部大巴山区,有宜茶富硒土壤13.3万hm2,已开发出紫阳富硒茶。本文论述了生产优质富硒有机茶的有利条件、开发前景和深远意义。提出了将富硒茶进行有机茶标准化管理,培育成有机富硒茶,并同时开发当地的优质富硒、富锌、富锶、低钠、甘甜矿泉水,用好茶好水开发富硒茶水系列饮品,从而带来理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紫阳茶叶含硒量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硒元素发现于1817年,早期被认为是极为有害的元素,1957年发现少量的硒对防治活动物肝坏死是必要的,1973年联合国卫生组宣布,硒是人体生命必须的微量元素,缺乏时健康遭受损害;目前已知缺硒遍及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有二十二个省市的部分或大部分地区缺硒,高硒仅见于湖北恩施,1980年发现了第二个高硒区——陕西省紫阳县。紫阳县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茶区,誉满西北的名茶“陕青茶”主要指紫阳茶。1980—1986年在调查紫阳富硒的成土母质→土壤→动植物的工作中,对茶叶含硒量进行了分析,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作为补硒来源之一,富硒茶中约80%硒为有机硒,但我国近80%的茶样含硒量在0.2 mg/kg以下,通过人工增硒方法生产富硒茶,对于缓解硒隐性饥饿具有重要价值。从茶树品种、采摘季节、土壤条件等影响天然富硒茶品质的因素和人工富硒茶开发意义、方法、品质变化及机理等方面,综述人工富硒茶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随着硒与人体生命关系研究的进展,证实硒是人体生命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我国第二个高硒区的发现,对富含硒素的紫阳茶的研究工作已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已有关于紫阳茶含硒量及品质方面的调查报道。1987年在省科委及国内茶学界、营养学界、医学界的大力支持下,又系统地分析测定了紫阳富硒茶的营养成份。  相似文献   

7.
从"硒的保健认识到聚硒的茶成为补硒佳品,陕西发展富硒茶特色且饮用补硒好"进行引述,并对目前富硒茶(产品标准的含硒量)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后,在研制开发"控量富硒(绿)茶"基础上,提出研制开发"控量富硒红茶"的必要性,对填补陕西省内及国内空白,增加市场看好具有控量富硒特点的中高档条红茶新茶品,实现科技领先,带动和促进本地茶产业发展,增加经济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黄山天然富硒野茶研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富硒茶,主要产于陕西紫阳、湖北恩施、四川南江等地。上世纪90年代我省石台县也发现了富硒茶,黄山是否出产富硒茶,一直是笔者关注的问题。前二年,从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了解到一条信息,据南京农业大学潘根兴教授研究,黄山茶区土壤富含硒元素,有可能自然生长天然富硒茶。为此,笔者通过二年的时间,开展了黄山天然富硒茶研究,现已成功地制出批量的黄山天然富硒野茶。2008年9月经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此茶特含有硒元素,现将初步成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紫阳富硒茶冲泡过程中部分成分的溶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阳富硒茶为研究对象,选取浸泡时间、冲泡次数、液料比、浸泡温度4个因素,对其在冲泡过程中茶多酚、茶多糖、硒的溶出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不同成分的溶出均有一定程度影响,结合日常饮茶习惯及人体需求,得到紫阳富硒茶的最佳冲泡方式为浸泡温度85℃,浸泡时间30 min,冲泡2次,液料比为110∶1(mL∶g)。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富硒茶树的护理、施液态富硒肥的方法、液态富硒肥的制作要求,以及富硒茶、富硒茶粉的制作步骤及技术要求。特别针对茶叶豆粑、茶叶绿豆红薯粉丝、茶叶手工挂面的制作步骤及技法进行了相关的阐述,为富硒茶叶食品的综合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紫阳县是陕西省的主要产茶县,1952年最高占销产量81%,1985年仍占39.4%。茶叶税利历来是紫阳县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紫阳县志》有“地皆硗薄,他无所产,唯紫茶充赋”的记载。本文拟用县财政局、县税务局、县茶厂、县物价委员会提供的资料,进行初步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2.
以紫阳富硒茶为研究对象,分不同季节及不同叶片采样,研究不同季节及不同叶片茶多酚和硒含量,为富硒茶采收与加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茶多酚含量季节分布规律为春茶秋茶;硒含量季节分布规律为秋茶春茶;不同部位叶片茶多酚及硒含量分布规律为1~2叶片3~4叶片成熟叶片。  相似文献   

13.
很多人都知道陕西省紫阳县是个茶叶大县,茶叶年产值近6亿元,10万茶农因茶致富。其实,紫阳县还是一个畜牧大县,2011年全县生猪、山羊、家禽饲养总量分别达到69万头、20万只、170万羽,总产值5亿多元,较4年前增长了两倍多,很多农民得到了畜牧产业发展带来的增收实惠。  相似文献   

14.
镇巴县位于陕西省南部的大巴山腹地,是陕南的重点产茶县,产茶历史悠久,所产茶叶品质优异,久负盛名。尽管民间流传着“雌鸡岭上茶,白河井中水”的佳话,历史上镇巴县并无名茶,与紫阳县并称“中原茶区”,以紫阳毛尖为历史名茶。1984年陕西省首只名茶“秦巴雾毫”研制出来通过鉴定,随后一时间市场名茶林立,品质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15.
鄂西茶叶硒水平及其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1年,台湾大学刘荣标教授指出,乌龙茶可以抑制癌细胞生长,茶叶硒含量为0.117—0.144ppm。近几年第四军医大学又研究了陕西紫阳茶的抗癌作用,发现对喉癌细胞抑制率为30.2—67.7%,表明茶叶中的硒有较好的生物营养价值。已经证实鄂西自治州六县两市均有高硒石煤出露,出露区的成土母岩即为高硒石煤。在高硒土壤中生长的茶叶硒含量如何,有待研究。本文报告了鄂西自治州茶叶硒水平并就此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为科学开发富硒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硒肥对茶叶硒形态、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等化学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叶无机硒含量、有机硒含量与总硒含量随叶面喷施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茶叶中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含量随叶面喷施硒浓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叶面喷施0.02 g/L处理茶叶各化学品质指标含量最高,化学品质满足GB/T14456.3—2016标准要求,茶叶硒含量满足GH/T1090—2014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茶的故乡和原产地,紫阳县位于陕西省南部,汉水上游,种茶饮茶历史悠久,紫阳茶与文化是中国茶与文化的组成分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茶与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已比过去更丰富多彩,成为祖国民族文化中的一块玫宝。  相似文献   

18.
安康小产区茶开发条件优越,且已迈开步伐,应充分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全力打造秦巴明珠生态安康形象,建成富硒养生宝地,大力宣传富硒茶的保健作用,使富硒茶更好为人民健康服务,富硒区尽快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9.
蔡如桂 《茶业通报》2006,28(2):59-61
当前,国内外市场对安全、健康、环保的有机富硒茶叶需求势头日趋强劲。汉中不仅是“大西北”的“小江南”,而且在地球的同纬度地带先天生态条件优越。大气、水质洁净,土壤天然肥力良好,且是我国第二天然富硒区。硒,是汉中茶区的天赋,茶叶中普遍含有1mg/kg左右的有机硒,富硒茶是全天然的。科学地发展有机富硒茶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20.
顾谦 《茶业通报》1995,17(2):22-24
研究开发天然富硒茶顾谦(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硒元素是瑞典科学家贝来利乌斯和柏齐济阿斯在1817年发现的。早期硒被认为对人体有害元素,1957年美国Scnuarz发现硒是动物的必需元素,1978年联合卫生组织正式宣布"硒为人体之必须微量元素"之后,才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