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试验通过染色镜检、病原分离、分离菌的培养特性研究及生化鉴定试验,鉴定出所用病料中的病原为专性厌氧的腐败梭菌。  相似文献   

2.
<正>羊黑疫又称传染性坏死性肝炎,是由B型诺维梭菌感染引起的羊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毒血症。该病特征是肝实质性坏死,绵羊、山羊均可发生。该病在国内主要依靠传统的病原分离、细菌培养、毒素测定、中和试验等方法进行确诊,这些方法虽然能准确地诊断病因,但费时、费力,为了能准确而快捷地完成本病的诊断,有必要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诺维梭菌的PCR诊断方法。1材料1.1病料来源病料于2012年11月份采自青海省海西州乌兰  相似文献   

3.
以某农户养兔场疑似梭菌性下痢的发病兔的肝和各段肠管做为病料进行了魏氏梭菌的分离鉴定。通过纯分离培养、厌氧环境培养、形态观察、生化试验、毒素检查、泡沫肝试验等对分离细菌进行了鉴定,通过毒素检查,也证明了腹泻兔肠道内有毒素存在。细菌学检验结果与魏氏梭菌完全相符合,确定从病死兔分离到的细菌为魏氏梭菌。  相似文献   

4.
羔羊腹泻是多种病原造成的初生羔羊剧烈腹泻,常造成急性毒血症,可使羔羊大批死亡,给养羊业带来重大损失。新疆伊犁地区78团畜牧营从1995年以来所饲养的1万多只新疆细毛羊(生产母羊)年年流行羔羊腹泻。1~2周龄羔羊多发,发病率51%,病死率60%,损失很大。笔者从其患病羔羊体内分离到两株致病菌经回归试验及生理、生化、药敏试验,初步鉴定这两株致病菌为兽疫链球菌绵羊变种和克雷伯氏菌,现报告如下。1 临诊症状病羔萎顿不振,体温先升后降,不吃奶,腹泻先稠后稀,呈黄色水样。后卧地不起,颤抖,鼻液清稀。如不及时…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零散发生于兽医临床上羊只突然死亡的病例,经笔者深入调查及实验室病原分离,将其确诊为此病是由腐败梭菌和魏氏梭菌所引起。  相似文献   

6.
魏氏梭菌(CI.welchii)又称产气荚膜杆菌(CI.perfringens),可引起兔梭菌性下痢、羔羊痢疾、羊猝狙和羊肠毒血症、鹿肠毒血症等多种传染性疾病。通常此病原菌引发的疾病发病急,死亡快,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给畜牧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根据形成的毒素及对动物病原性的不  相似文献   

7.
腐败梭菌病病原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梭菌病又称快疫(Braxy),是由梭状芽孢杆菌( Clostridiosis)中的腐败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粪便、灰尘等自然界环境中,很容易污染饲料、饮水和周围环境,通过创伤和免疫注射等途径,引起牛、猪、鹿等多种动物感染发病.该病的特点是发病快、死亡率高.我国很多地区经常发生该病.  相似文献   

8.
1发病情况与临诊症状1998年8月,江西某猪场的2-4日龄仔猪突然发病,病仔猪尖叫,口吐泡沫,倒地后四肢呈划水状,体温为39.5-40.2℃。病程较短,一般于出现症状后2-3h即死亡,死后尸体腹部迅速膨气,部分病猪死前就已膨气。15d内共死亡初生仔猪200余头(最多的1d共死亡80余头),这段时间所产仔猪的大部分窝次死亡过半,部分为整窝死亡。这些发病仔猪在出生时均表现正常。2病理变化剖检可见胃肠膨气,空肠段外观呈暗红色,其内容物呈血样。其他肠段未见出血,肠内容物为黄色。肾弥漫性针尖样出血,膀胱积…  相似文献   

9.
鸵鸟新城疫的诊断及病原分离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陕西某鸵鸟场发生一种以呼吸困难、严重下痢、死亡率高为特征的疫, 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学检查、病毒分离,治疗性诊断确诊为鸵鸟新城疫(ND)。从发病鸵鸟分离到1株病毒,经鸡胚传3代,其血凝性逐渐稳定,致死胚均表现皮肤出现;经血凝试验(HA)及血凝抑制试验(HI)鉴定为新城疫病毒(NDV),这是陕西省首次从鸵鸟分离到NDV。  相似文献   

10.
PCR在畜禽疫病诊断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CR技术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其特点在于敏感性强、特异性高。它在兽医临床诊断中尤其适用于那些培养困难和抗原性复杂的细菌的检测鉴定 ;诊断在基因上具有同源相似性的多重病毒感染 ;并应用于研究支原体 ,螺旋体等其它致病微生物引起的疾病。PCR技术敏感性极高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假阳性现象 ,同时存在产物不易纯化 ,操作步骤繁琐、耗时较多等缺陷 ,针对这些问题 ,最近出现了固相 PCR、PCR-EL ISA液相杂交技术、实时 Taq Man-PCR技术、PCR基因芯片、DNA芯片 ,这些 PCR技术新的进展有效的克服了 PCR技术的不足。随着研究的深入 ,未来PCR技术将会作为实验室常规的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诊断病原、肿瘤细胞监测、基因表达、遗传病检测  相似文献   

11.
我们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兔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魏氏梭菌毒力基因的二重PCR方法。在一次PCR反应中同时扩增兔肠致病性大肠杆菌(REPEC)的eae毒力基因和魏氏梭菌的α-toxin毒力基因,扩增产物经电泳,出现与阳性对照细菌条带大小一致的条带即判断为该标本阳性,本试验还对79份腹泻兔粪便或肠内容物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35.4%(28/79)检出eae+的REPEC,而魏氏梭茵的检出率为。6.3%。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二重PCR能检出10 CFU的REPEC,10 CFU的魏氏梭菌,具有简便、快速、特异、经济等特点,宜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产气荚膜梭菌型特异性多重PCR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一种简单且具有型特异性的产气荚膜梭菌的多重PCR诊断方法.结果表明,该PCR特异性好,只有产气荚膜梭菌呈现阳性,被检验的其他7种梭菌以及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均为阴性.该PCR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最小检测量为4.2×105 CFU/mL,单个菌落稀释10倍后也能被检测出,适用于医院、防疫和兽医诊断等部门,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环境中产气荚膜杆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产气荚膜杆菌根据产生4种主要毒素(α-β、ε、τ-毒素)可分为5种类型A-E型。在该研究中依据产气荚膜杆菌的5种毒素基因的序列,设计了5对PCR引物,建立了多重PCR方法,该方法可以快速区分5种类型的产气荚膜杆菌。并对68份环境样品(生活污水、生物肥料)进行检测和基因分型,共检出55株产气荚膜杆菌,其中A型产气荚膜杆菌50株,占总数的90%以上,B型、C型、D型只占5%,未检出E型产气荚膜杆菌,所有的分离株没有发现带有肠毒素。结果表明,目前环境中主要存在的菌型为A型菌,其他菌型的产气荚膜杆菌很少,而多数是非致病性产气荚膜杆菌。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多重PCR检测产气荚膜梭菌α、β、ε和ι毒素基因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只有产气荚膜梭菌呈现阳性,被检验的其他梭菌以及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均为阴性;将肉汤菌液样品10倍系列稀释后进行检测,检测灵敏度达到1.2×104CFU/mL。收集40份牛粪便样品,进行PCR检测,32份样品中成功扩增出589 bp的α毒素基因片段,阳性率为80%。结果显示,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可取代血清中和试验,用于产气荚膜梭菌分型,同时表明A型产气荚膜梭菌在当地奶牛场中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乳粉与乳清粉中的A、B、E、F四型肉毒梭菌,对肉毒梭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试剂盒中的阳性对照品及10、102、103、104倍梯度稀释的阳性对照品做出AB混合型和EF混合型的标准曲线,循环域值具有极好的特异性、重复性和准确性.对通过国标方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方法检测长出疑似菌落的82份乳粉与乳清粉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均检测不到样品中含A、B、E、F四型肉毒梭菌.  相似文献   

16.
根据羊魏氏梭菌A、B、C、D、E型共有的α毒素基因,设计了1对引物,通过对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羊魏氏梭菌PCR检测方法。该方法扩增条带大小为255 bp,最低核酸检测量A型为0.39 ng/L、B型为0.62 ng/L、C型为0.52 ng/L、D型为0.87 ng/L、E型为0.92 ng/L,而对羊大肠杆菌、羊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羊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应用该PCR方法对54份临床样本进行检测,PCR检测结果高于细菌学和生化检测结果。结果表明,该PCR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临床羊魏氏梭菌病的早期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7.
建立一种快速鉴别诊断不同型产气荚膜梭菌的PCR检测方法,为动物产气荚膜梭菌病的快速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克服传统鉴定方法耗时长、费用高的缺点,提高了检测效率。通过对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β毒素、ε毒素和ι毒素基因序列分析,利用Premier5.0软件设计并合成了5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针对5种不同型产气荚膜梭菌的PCR鉴别诊断方法。通过反复试验确定了最佳退火温度为53℃。通过灵敏度试验表明,PCR检测方法最低能检测到的DNA浓度α毒素为308pg/μL,β毒素、ε毒素为30.8pg/μL,ι毒素A为0.122pg/μL,ι毒素B为0.05pg/μL。通过特异性试验表明,本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同时,通过对本方法检测出的阳性样品16S rRNA序列分析发现,与GenBank中的其他产气荚膜梭菌的16S rRNA序列同源性均在98%以上。表明建立的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以应用于动物产气荚膜梭菌病的实验室诊断。  相似文献   

18.
鹿“猝死症”病因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取现场查询、病因学等调查方法,对1992~1997年吉林省、辽宁省、山东省及黑龙江省27个鹿场鹿“猝死”病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鹿“猝死”主要是由多种细菌感染所致,占总分离数的774%,但主要致病菌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占总分离数的373%;其次是魏氏梭菌,占235%;其他细菌分离数占235%;缺硒性猝死占88%;不明原因的猝死占108%;发霉饲料中毒猝死占29%。  相似文献   

19.
鹿魏氏梭菌灭活疫苗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选用免疫性良好的鹿源魏氏梭菌WD0 6和WD1 3研制氢氧化铝灭活疫苗 ,试验表明 ,该疫苗使用安全 ,免疫效果可靠 ,对鹿适宜免疫剂量为 1 50亿菌 ,疫苗免疫期可达 8个月 ,在4℃~ 1 0℃保存有效期为 1 0个月。  相似文献   

20.
2020年5月25日,贵州省某动物园的梅花鹿(Cervus nippon)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腹部胀大等症状,截至5月29日已发病死亡6头。为查明发病原因,采集发病梅花鹿的血样及发病死亡梅花鹿的组织样品送检。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结果,初步诊断该动物园发病梅花鹿疑似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和支原体混合感染,经细菌分离培养、生化特性鉴定确诊为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结果显示,造成该动物园梅花鹿发病死亡的原因为产气荚膜梭菌的感染,并根据其症状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