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中低产田类型及分布 中低产田是指存在各种制约农业生产的土壤障碍因素,产量相对低而不稳定的耕地。通过对全市耕地地力状况的调查,根据土壤主导障碍因素的改良主攻方向,汾阳市中低产田包括如下四个类型:干旱灌溉改良型、坡地梯改型、瘠薄培肥型和盐碱耕地型。中低产田面积为60.8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4.59%。  相似文献   

2.
陵川县中低产田类型主要有坡地梯改型、瘠薄培肥型,且中低产田面积较大,占耕地总面积的72%。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改良利用措施,有效提高了中低产田的生产能力,实现了农业的高产高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  相似文献   

3.
高峰  孙士鹏 《农业工程》2014,4(5):126-127
通过分析辽宁省本溪县培育家庭农场的现状和主要问题,提出相关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溪县地处辽宁省东部山区,其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具有辽宁省东部山区的典型代表性,现有耕地2万hm2,旱田面积1.87万hm2。农作物种植主要以玉米为主,年平均种植面积1.2万hm2。本溪县共辖11个乡镇,1个农牧场和1个街道办事处。从2005年开始实施保护性耕作,其中适合机械化作业  相似文献   

5.
吴君  高峰 《农业工程》2013,3(4):36-37
通过分析辽宁省本溪县农机化发展现状,指出了该县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辽宁省本溪县农机化科技发展现状,提出了该县农机化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浮山县中低产田的分布情况,分析7各种类型中低产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溪县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80—2017年本溪县耕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趋势,分析引起土壤地力下降和理化性质改变的因素,提出改进土壤理化性状的措施,为切实提高本溪县的耕地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本溪县中药材平地培植规模经营,应坚持农机农艺深度融合,研究推广应用现代农机化技术。阐述中药材生产全过程各环节机械化技术及配套机具作业要点,为本溪县中药材生产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撑和装备保障。  相似文献   

10.
酒泉地区全面推广全方位深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泉地区辖5个农业县市、2个牧业县,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和甜菜为主,耕地面积11.25万hm~2,其中有5.67万hm~2是中低产田。造成中低产田产量上不去的主要原因是盐碱危害,其次是风沙危害和干旱  相似文献   

11.
以本溪县连财中药材种苗专业合作社为试验基地,探索适合本溪地区的雪莲果高产栽培技术。从产地环境、种球(苗)选用及处理、选地与整地、育苗、移栽、田间管理、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介绍雪莲果高产栽培技术操作要点,为提高雪莲果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石平平 《农业工程》2019,9(9):88-92
【目的】为缓和我国人地矛盾的尖锐程度,从本质上实现耕地的动态平衡,本研究以沾益县大坡乡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相似地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成果的基础上,对山丘区中低产田评价指标体系做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方法】本研究将从土壤条件、气候地貌条件和社会条件3个方面以及优化遴选出的11个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项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以此构建山丘区中低产田改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结果表明: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土壤条件、气候地貌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权重分别为0.428、0.428、0.144;其中土壤条件指标中影响率最大的是土壤质地(0.15)和土层厚度(0.15),气候地貌条件指标中影响率最大的是坡度(0.261),社会条件中影响率最大的是经济投入(0.046)。【结论】通过层次分析AHP模型的构建,可以为相似地区中低产田改造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定量评价沙棘造林后的水土保持效益,文章以沙棘造林的典型县域为研究对象,基于3S技术与RUSLE土壤侵蚀模型,分析评价了该县沙棘造林前后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吴起县实施沙棘造林后10年来,水土流失明显减少,较高强度土壤侵蚀的土地面积大幅度减少。①沙棘造林后土壤侵蚀分布以中度侵蚀最多,其面积占吴起县国土总面积的43.62%,而沙棘造林前土壤侵蚀以极强烈侵蚀为主,占吴起县国土总面积的42.76%。②沙棘造林后全县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5285t/km2.a,属于强度侵蚀,其沙棘造林前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9779t/km2.a,属于极强烈侵蚀,为沙棘造林后的1.85倍,沙棘造林后全县每年可减少土壤侵蚀量1402万t。  相似文献   

14.
从东辽县配电网的实际情况出发,简单介绍现有农村配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东辽县配电网智能化改造升级目标,阐述工程实施过程中设备的选择要求及应注意事项,为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分析导致昌图县坡耕地花生产量偏低的原因,根据当地花生生产的实际情况,从品种选择、轮作方式、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促进坡耕地花生产量提高的农艺措施,为促进昌图县花生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的总要求,促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布局调整与优化。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已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为例,从国土空间规划视角出发,选取6个指标,运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法,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及核密度分析等工具,对第十师已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了合理性评价研究及空间布局分析。第十师永久基本农田合理性指数在51.20~99.40之间,平均值为81.36,合理性指数较高,但部分与第十师国土空间规划有冲突;空间布局整体呈“东密西疏”分布,局部呈“中间密四周疏”分布,核心区域永久基本农田斑块聚落密度在20~25个/hm2。依据评价结果,将第十师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为优先保留区、稳定保持区、整治加强区、保留发展区及缩减调出区,将优先保留区和稳定保持区用作区域发展的“保命田”,整治加强区要补齐利用短板,提高永久基本农田整体优势,保留发展区要依托整治手段,守住永久基本农田的基本要求,而缩减调出区多为分布零散的边缘化耕地,不宜继续划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应予以调出。  相似文献   

17.
以河北省涿州市为研究区,从耕地的立地条件、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生态保护4方面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条件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赋值,综合计算评价高标准农田建设条件,并采用物元模型对各评价条件进行综合关联度计算,结合限制因素组合法,对各限制因素进行等级划分和个数组合,通过建设条件和限制因素两方面划分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区。研究结果表明:涿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条件整体较好,其中优先划入区、适宜调入区、重点整治区、后备调控区面积比例分别为17.58%、48.60%、32.70%、1.12%,且优先划入区主要分布在码头镇、刁窝乡、豆庄乡北部以及松林店镇,适宜调入区主要分布在百尺竿镇东部、东城坊镇、义和庄乡西部、刁窝乡以及涿州市南部大部分地区,重点整治区分布在百尺竿镇、东城坊镇以及义和庄乡东部地区,呈现明显的聚集状态,后备调控区分布较少,零散分布于研究区内。研究结果可为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区合理划定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利用延安市1991—2020年13个国家气象站的年极端最低气温(冬季)、4月中旬~5月中旬(春季花期)的旬极端最低气温和109个加密区域站2008—2020年的年极端最低气温,以及2013—2020年4月中旬~5月中旬的旬极端最低气温观测资料,通过线性回归方法,进行数据订正延长和空间插值,并利用GIS技术,绘制樱桃冬季、春季花期低温冻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国家气象站与加密区域站温度观测数据相关性非常好,可以得到加密区域站30a温度数据;温度受海拔高度、经度、纬度的共同影响,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通过0.001的可信度检验,计算出的温度分布呈现出沟壑区沟谷低山顶高的特征;区划结果为延川县中东部、延长县、宜川县以及宝塔区东部、黄龙县、洛川县、黄陵县为樱桃低温冻害低风险区;甘泉县、富县、宝塔区西部、延川县中西部、子长县南部、安塞区南部为樱桃低温冻害中风险区;吴起县、志丹县、安塞区北部、子长市北部为低温冻害高风险区。  相似文献   

19.
以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陕西省安塞县为例,在耕地地力调查和相关资料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上,应用GIS技术,利用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行政区划图叠置划分法确定评价单元,选取立地条件、土壤性质、土壤肥力和土壤管理等4个方面14个影响因子,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等现代统计分析技术,建立耕地地力评价体系及其模型,对研究区的耕地地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该县65 559.26 hm2耕地中,1~6级地分别占耕地的10.51%,17.15%,20.38%,16.90%,13.28%,21.79%,对应于国家6~10等地;明确了各级耕地的空间分布特征。评价结果较准确地反映了研究区域的耕地地力状况,基本符合当地的客观实际,对耕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湖南省邵阳县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平台,围绕粮食、烟草、油茶三大主导产业,整合资源,统筹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和产业化经营项目,全力打造主导产业集约区,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